1、(2010上海卷)(一) 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7分)欧阳公讳晔,字日华。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其莅官临事,长于决断。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僧以白金千两馈公,公笑曰:“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今岁大凶,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则吾不籍汝。”僧喜曰:“诺。”饥民赖以全活。 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公呵吏曰:“官市金当有文符。”独不肯署。尧咨虽惮而止,然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
2、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县民王明与其同母兄李通争产累岁,明不能自理,至贫为人赁舂。公折之一言,通则具伏,尽取其产巨万归于明,通退而无怨言。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然。公曰:“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囚即涕泣曰:“我杀也,不敢以累他人。”公之临事明辨,有古良吏,决狱之术多如此。所居,人皆爱思之。 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墓志铭庆历四年(节选)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少而所与亲旧 (2)终身不造其门 (
3、3)素号难治 (4)乃徙公治之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饥民赖以全活 以吾一日长乎尔 B至则决滞狱百余事 他植者则不然 C去其桎梏而饮食之 恍惊起而长嗟 D决狱之术多如此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5分) (1)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 (2)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4第段中“公笑曰”的“笑”反映了欧阳晔怎样的心理? (3分)5本文表现了欧阳晔口口、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一、特殊动宾关系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译文:欧阳公亲自来到关押他们的监狱,放这些犯人出牢房
4、坐在厅堂里,打开他们身上的枷锁,给他们吃饭,吃完后,安慰他们,把他们全部送回牢房,只留一个人在厅堂里。】分析:此处为名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格式为“使+宾语+动词词”,翻译为“使他们吃饭”。 二、词类活用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分析:“饮食”本为名词,此处作动词,译为“给他们饮食”,为翻译方法中的动宾结构。三、四大句式1. 判断句(1)杀人者汝也。(2)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2.倒装句(1)介宾短语后置:无。(2)定语后置: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分析:“难决”作为“狱”的定语,借助于“之”而后置,正常语序为“难决之狱”,意为“疑
5、难案件”。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至则决滞狱百余事。分析:“百余事”作为“滞狱”的定语,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百余滞狱”,意为“一百多件滞留案件”。公折之一言,通则具伏,尽取其产巨万归于明,通退而无怨言。分析:“巨万”作为“产”的定语,正常语序为“巨万之产”,意为“上万家产”。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分析:“争舟而相殴至死”作为“民”的定语,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争舟而相殴至死之民”,意为“争夺船只互相殴打,致人死亡的百姓”。(3)宾语前置:无。3.省略句(1)自(其)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分析:代词(主语)省略。(2)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之)输官而赈民。分析
6、:代词(宾语)省略。(3)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之)。分析:代词(宾语)省略。(4)尧咨虽惮(之)而止,然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其)居府中。分析:代词(宾语)省略。(5)公折之(以)一言,通则具伏。分析:介词省略。4.被动句:桂阳民有争舟而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分析:“决”意为“被判决”,动词本身表被动。四、虚词多性多义(考纲: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也、以、何、因、于、与、哉、则、者、之)(1)之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代词,代指财物。)鄂州崇阳,素号难治,乃徙公治之。(代词,代指崇阳。)公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去其桎梏而饮食之(代词
7、,代指囚犯。)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所居,人皆爱思之。(代词,代指欧阳公。)(2)为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判断动词,是。)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动词,做。)县民王明与其同母兄李通争产累岁,明不能自理,至贫为人赁舂。(介词,替。)在江陵,用私钱诈为官市黄金,府吏持帖,强僚佐署。(动词,当做。)(3)以僧以白金千两馈公(介词,用。)陈尧咨以豪贵自骄,官属莫敢仰视。(介词,凭借。)(4)其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代词,代指显贵的朋友。)其莅官临事,长于决断。(代词,代指欧阳公。)去其桎梏而饮食之(代词,他们的
8、。)(5)于其莅官临事,长于决断。(介词,在方面。)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介词,到;介词,在。)(6)然吾安用此?然汝能听我言乎?(连词,表转折,但是。)囚不知所以然。(代词,这样。)(7)而汝有积谷六七万石,能尽以输官而赈民。(连词,表承接。)尧咨虽惮而止,然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连词,表修饰。)尽取其产巨万归于明,通退而无怨言。(连词,表转折。)去其桎梏而饮食之(连词,表修饰。)食讫,悉劳而还于狱,独留一人于庭。(连词,表递进。)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手(连词,表转折。)(8)者留者色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的人。)吾视食者皆以右手持匕(的人。)(9)
9、所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所+动词”结构,“所”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囚不知所以然。(“所以”,表示“的原因”。)所居,人皆爱思之。(“所+动词”结构,“所”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10)与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动词,交往、结交。)县民王明与其同母兄李通争产累岁,明不能自理,至贫为人赁舂。(介词,跟、同。)五、通假字公折之一言,通则具伏,尽取其产巨万归于明,通退而无怨言。(“具”同“俱”,完全。)参考答案:1(1)交往 (2)到 (3)一向 (4)调任2C3(1)陈尧咨暗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他)留在州府。 (2)桂阳有争船而互
10、相斗殴至死的人,(这个)案件长久没能判决。4对僧人贿赂不以为然,对处理好此事自信从容,安抚僧人。5廉洁 爱民 正直 睿智(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3分)九疑山图记 九疑山方二千余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 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彼如嵩、华之峻崎,衡、岱之方广,在九峰之下,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中峰之下,水无鱼鳖,林无鸟兽,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往往见大谷长川,平田深渊,杉松百围,榕栝并茂,青莎白沙,洞穴丹崖,寒泉飞流,异竹杂华,回映之处,似藏人家。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或曰:
11、“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对曰:“五帝之前,封疆尚隘,衡山作岳,已出荒服。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衡、华之辈,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表作园囿耳。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注】封君:领受封邑的贵族。 表:标记。6第段交代了九疑山的 。(2分)7简析第段中“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的表达效果。(2分)8对“听逸者占为山居”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任凭隐居者将衡山、华山据为己有。 B听说逃亡者到衡山、华山安家藏身。 C听任出世者在衡山、华山结
12、庐隐居。 D听说出世者在衡山、华山安居生活。9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段。(3分)10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一、特殊动宾关系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如何?【译文:只是苦于当世执政者常常被常情牵制,不能有所改动创新,这又怎么办啊?】分析:此处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觉得)+宾语+形容词(意动词充当)”,翻译为“以当世执政者常常被常情牵制为苦”。二、词类活用1.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国门东望,不见涯际;西行几万里,未尽边陲。分析:“东”本为方位名词,东方,此处作状语,译为“向东”。2.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表作园囿耳。分析:“表”本为名词,标记,此处作动词,译为“做标记”
13、。3.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分析:“图画”本为名词,此处作动词,译为“绘制图画”。三、四大句式1. 判断句(1)九峰殊极高大,远望皆可见也。(2)但苦当世议者拘限常情,牵引古制,不能有所改创也。2.倒装句(1)介宾短语后置:实有九水,出于中山,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2)定语后置:无。(3)宾语前置:无。3.省略句自(其)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分析:代词(主语)省略。4.被动句:无。四、虚词多性多义(考纲:而、乎、其、且、然、所、为、焉、也、以、何、因、于、与、哉、则、者、之)(1)之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代词,代指九峰。)彼如嵩、华之
14、峻崎,衡、岱之方广(结构助词,的。)时闻声如蝉蝇之类,听之亦无。(补足音节的助词。)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结构助词,的。)今九疑之南,万里臣妾(相当于“以”。)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代词,代指好事之人。)(2)为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动词,成为。)听逸者占为山居,封君表作园囿耳。(动词,当做。)(3)以当合以九疑为南岳,以昆仑为西岳(“以为”,把当做。)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连词,来。)(4)于实有九水,出于中山(介词,从。)四水流灌于南海,五水北注,合为洞庭。(介词,到。)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介词,到。)(5)
15、然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 (代词,这样。)(6)而世称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谓之九疑。(连词,表承接。)(7)者磊磊然如布棋石者,可以百数。(表停顿。)不知海内之山,如九疑者几焉? (的。)若然者,兹山何不列于五岳? (表停顿。)五、通假字无六、古今异义故图画九峰,并随方题记,传于好事,以旌异之。好事 古义:有兴趣的人。 今义:好的事情。参考答案:6规模和得名缘由7这句话描写了山中若有若无的蝉蝇一类的声音,以声衬静;突山了九疑山中峰之下的静寂。8C9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突出九疑山的山峰兼有嵩、华、衡、岱的特点,强调其峻峭与宏伟,节奏鲜明;再用散句描摹这样的山峰很多,句式参差,富于变化。10九疑山地处衡山之南,宏伟美丽;却不能列于五岳;作者撰文对此表示不满;希望人家认识九疑山特有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