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向指南考试大纲(1)科学成就。(2)文学成就。(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课标提示(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3)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4)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知识梳理一、四大发明1纸的发明(1)概述西汉早期发明书写用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独创“蔡侯纸”。(2)外传:公元 8 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3)意义在
2、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2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过程战国时期,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2)外传:12 世纪末至 13 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3)意义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3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条件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对炭、硫、硝三种物质性能的认识。(2)发明: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3)使用唐末至宋初的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火药武器。明代,创造了早期
3、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4)外传:在 12、13 世纪,首先传入阿拉伯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5)影响: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4印刷术的进步(1)过程唐代金刚经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出现铜活字。(2)外传:由波斯传到西方,14 世纪欧洲出现木版雕印的印刷品,1450 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3)意义: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二、古代中国的艺术1书法艺术(1)主要特点以
4、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2)发展演变字体时间特点甲骨文、金文殷商时代比较成熟的文字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行书开始盛行于晋代兼楷书和草书之长,工整清晰,飞洒活泼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3)代表人物及成就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东晋:王羲之,擅草书、行书,被尊为“书圣”。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了欧体、颜体、柳体,怀素、张旭狂草别具魅力。北
5、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以行书名世。元代:赵孟创赵体。明代: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2绘画艺术(1)类型按题材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按表现技法分:工笔与写意。(2)代表山水画文人画特点以自然风景为主要内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地位中国画的精粹“士大夫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音乐1先秦时期,中国的音乐艺术已较为发达。2秦汉时期的乐府机构在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的基础上,融合成了新的音乐形式。3隋唐时期民间音乐进入宫廷,总称燕乐。4明清时期不仅戏曲音乐繁荣,器乐艺术也发达。4舞蹈艺术1宫廷舞蹈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
6、,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2民间舞蹈大多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情感。5戏曲艺术1自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杂剧、南戏出现。2元朝时元杂剧形成。3明代传奇剧兴盛起来。6.清代京剧(1)乾隆年间徽戏进京。(2)形成: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3)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4)走向世界:民国年间,京剧走向世界,成为国粹。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1诗经(1)内容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三百多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2)特点句式以四言为主,或间以杂言。语言丰富多彩,音节和谐,艺术感染力强。(3)地位中
7、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被后世列为儒家经典。2楚辞(1)特点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风格绚丽,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具有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句式较灵活。(2)代表: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等。(3)影响:楚辞体称为“骚体”,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3汉赋(1)特点:气势恢弘、辞藻华美,反映文人气度和时代精神。(2)成就:贾谊的吊屈原赋 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4唐诗(1)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诗仙”;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2)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
8、彩。诗有“诗史”之誉,人有“诗圣”之名。5宋词(1)特点:由民间流行的长短句歌词发展而来,能够合乐歌唱,句子长短不一。(2)发展时间词人特点柳永以切身的感受,清浅婉约的语言,白描的笔法,叙写都市的繁华和悲欢离合北宋苏轼打破诗与词的界限,词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李清照 作品蕴涵着对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慨南宋辛弃疾 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作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个性风格6.元曲(1)构成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包括小令和套曲。元杂剧:元杂剧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2)名家名剧: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3)兴盛原因早期
9、市民阶层的壮大。统治阶级燕乐的需要。7明清小说思维激活想一想1中国印刷史专家张秀民说:“它有纸草(一种植物)之便而不易破裂,有竹木之廉而体积不大,有缣帛羊皮之柔软而无其贵,有金石之久而无其笨重。”材料中的“它”指的是什么?有何优点?提示:它:纸。优点:取材方便,质地柔软结实,体积较小,表面光滑,寿命较长,重量较轻,廉价。2金史中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该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什么?它开始用于军事是在何时?对欧洲社会的转型起了什么作用?提示:成就:火药。时间:唐朝末年。作用:有助于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3中国的“四大发明”名称是由
10、欧洲人首先提出来的,据此有人认为,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任何重要作用,只对欧洲历史产生了影响。对此你如何认识?提示:中国四大发明的确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不能认为四大发明在中国古代没有发挥作用,造纸术与印刷术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指南针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火药增添了节日的欢乐。任何重大发明和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4“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科技应用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取决于社会环境。5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有何影响?提示:盛唐时期,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中唐时期,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6韩经太在宋词与宋世风流中写道:“词体至宋而繁荣援佛老精神以入儒的宋学背景与宋代空前发达起来的市井商业文化意识彼此交壤,导致了宋世文人尚义理而又随俗逐媚的精神势态;而宋世制禄丰厚,坊间歌妓又出于自身利益而出金资助词客,这种物质力量的推动势必成为词集刊行的有效保证。”宋词繁荣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理学的形成发展;商
12、品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逐渐呈现平民化、世俗化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政策。对此你如何认识?提示: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有关,文化政策诚然能影响文化的发展,但不是主要原因。古代文学发展趋势逐渐平民化、世俗化,是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的结果,特别是宋元明清时期,封建文化专制政策更加严厉,但是文学的这种特点却更加明显。8中国小说史略曾评价:“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这是对哪部小说的评价?该小说的风格是什么,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变化
13、?提示:小说:红楼梦。风格:现实主义。历史变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9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有何意义?提示:趋势:由繁到简,逐渐简约化,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意义:使汉字更加实用和多元化,并发展成为书法艺术,有利于文化的发展。10.冯天瑜在中国文化史中写道:“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法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劲。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和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据此说明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提示:科举考试重视书法;朝廷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
14、等。1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文人画”盛行,特别是明清时期成就突出,其绘画的特点就是画景为主。这种说法正确吗?提示:不正确。古代文人画在创作方面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艺术特征,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强调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进行的一种抒情活动。12郑板桥曾赋诗:“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郑板桥在诗中赞美的是什么风格的画?诗中所言该画的特征是什么?这类画在外在形式上有何特点?提示:风格:文人画。特征:注重写意,借物抒情。外在形式:集文学(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为一体。观点术语填一
15、填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纸、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卓越贡献。古代中国科学思想重视经验总结,忽视理论概括。这一特点体现在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传统科学中。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诗经的现实主义和楚辞的浪漫主义代表了北南两种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使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汉字是
16、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商朝时已形成完整的体系;魏晋时期,书法兼有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成为一门艺术。中国绘画与文字相伴而生,注重写意传神。文人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戏剧历史悠久,剧种繁多,京剧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微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史料品读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两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中国古代科技对近代欧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命运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1)史料一说明小农经济的存在束缚了科技的发展。史料二指出了儒家思想阻碍了科技创新与发展。(2)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
17、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深度思考要点 1 古代中国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政治: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中央集权国家的组织和支持提供了重要保障。(2)经济: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3)民族关系及对外交往:各民族间的融合及频繁的中外往来,有利于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4)继承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为科技成果的继承创造了条件。(5)科技工作者的贡献:各个历史时期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智慧和刻苦钻研。要点 2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提示:(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
18、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要点 3 中国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原因提示:(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进一步限制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也阻碍了中西经济技术的交流,使中国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良机。(3)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文化专制统治,禁锢了思想,窒息学术空气,使
19、知识分子噤若寒蝉,不务实际,科技人才缺乏,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发展。(4)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导致古代科技未能发展成为近代科技的重要因素。要点 4 四大发明传到西方后给西方文明进程带来什么影响?提示:(1)造纸术、印刷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火药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火器的进步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跟进题组1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
20、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这说明该书()A重视商业发展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的农书。中国古代的“本”是指农业,“末”是指工商业。材料反映的是有关商人的事情不被写进书中,说明轻视工商业,重视农业,故选 C。【答案】C2(2016吉林模拟)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关心人民疾苦,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
21、术打下了基础。请分析“齐民”的意思是()A统治者B南方人民C平民百姓 D农学家【解析】齐民要术是一部农学专著。结合材料贾思勰“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关心人民疾苦”,由此可以判断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答案】C微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史料品读试一试(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上述三则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2)依据史料,从汉赋、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史料一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推动了小说的繁荣。史料二反映了小说体例的不断完善以及印刷术的推广成为小说繁荣的推
22、动因素。史料三表明清代小说体裁广泛,表现手法丰富,艺术水平高超。(2)趋势:通俗化、平民化。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深度思考要点 1 盛唐成为诗歌创作黄金时代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唐代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经济发达,为诗歌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唐代统治者实行较为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是诗歌繁荣的有利条件。唐代君主对诗歌的爱好和提倡,也形成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尚。(3)科举制的推行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唐代的科举制以进士科最为显耀,而进士科又以诗赋取士,推动了诗歌的创作和发展。(4)南北文化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诗歌高潮的到来。唐代以前五言、七言诗所取得
23、的成就,对唐诗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5)唐诗的繁荣也是诗歌本身不断发展变革和大量诗人勇于创新的结果。要点 2 小说繁荣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素材来源:中国古代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明清时期腐朽的封建礼教、科举制等为明清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学素材。(2)物质基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人们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3)社会基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追逐物质利益和个性解放自由的观念增强,对文学作品的要求进一步通俗化。(4)内在因素:小说在语言的使用、完整表述及故事性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小说在经历了唐代传奇、宋元话本以后,已日趋成熟。(5)客观因素: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迅速发展。
24、(6)主观因素: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对社会生活的细致观察也是明清小说繁荣的重要原因。要点 3 文人画有什么艺术特点?提示:(1)追求抒情写意风格,注重诗意,是北宋以后的主要艺术形式。(2)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3)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对民族性格起到潜移默化作用。(4)时代变迁对文人画影响大,具有鲜明的时代性。(5)强调笔墨技巧的运用,追求笔墨趣味,反对刻意求工、形似,主张神似。(6)崇尚水墨写意,重视画家主观意志和思想感情的抒发,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要点 4 明清小说的艺术特点。提示:(1)艺术结构:借鉴并发展了
25、古代史传编纂体制的传统,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小说结构。(2)语言风格:把文言、白话等传统书面语言和社会上流行的生活语言熔为一炉,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3)表现方法:具有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特点。在强调写实的同时,也不讳言艺术虚构,甚至以虚构作为小说创作的准则。(4)形象塑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跟进题组3(2016唐山模拟)书坊是古代出书、卖书二合一的书店,诞生于唐末五代,北宋以后在大街小巷盛行。书坊书架上是市民“喜闻乐见”的实用医书、生活用书、世情小说、八卦小报、科考复习“指南”等。这表明()A宋朝以后统治者对文化控制减弱B商业活跃,市民阶层兴起C封建文人有了自由挥洒之地D封
26、建统治者加强文化控制【解析】唐末五代时期,随着商业的活跃,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能够提供日常实用图书的书坊,受到市民的欢迎。【答案】B4(2016江西联考)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多元兼容、雅俗共赏B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C逐渐平民化、世俗化D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解析】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一定反映。因此,具有多元兼容、雅俗共赏、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但并不是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答案】B名家评史【观点】中国之所以未能发展出现代的
27、科技,问题不在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家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解读】本段材料主要叙述了中国古代科技没有发展成现代科技的原因。作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等观念,引导大批青年人皓首穷经以应科举,造成科技人才缺乏。学科素养题型突破推理型选择题【理论阐述】1题型特点:以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材料为论据,通过推理得出结论。2培养能力: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材料,考查学生对历史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3命题内容:以历史事件和历史
28、现象或一段材料作为论据,要求学生在备选项中选出与之相符合的结论。【典题例证】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思路引领 第一步:明确题干材料反映的史实,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得出结论。第二步:析选项A宋以后,元、明、清三朝都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官学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贾宝玉父亲的行为说明当时四书受到重视,结合明清时代特征,理学是官方哲学正确
29、B为新文化运动影响排除C“弃儒经商”题干没有涉及排除D红楼梦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排除【方法点拨】(1)解答思路:分析题干材料,明确材料所反映的史实。分析选项,找出符合题干材料的最佳结论。(2)解题方法或原则:注意史论结合:运用正确的史学理论去分析材料,要明确材料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多角度理解结论:要真正理解论据所反映的历史概念、历史结论的内涵与外延。仔细对比备选项:既要注意结论与论据的对应,还要明确论据与结论之间是否符合逻辑关系,论证是否合理,通过多角度对比后推理得出最佳选项。品味经典1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
30、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自五代至宋朝,用雕版印刷的书籍数量很多,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这说明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选 C 项。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故排除 A 项;B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从材料信息看,雕版印刷不仅用于官方刻书,也用于民间书坊刻书,故 D 项错误。【答案】C2(2015江苏卷)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
31、,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气势恢弘的汉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求,故 A、B 两项理解正确。结合材料中司马相如的赋的特征可知 D 项理解正确。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反映了当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豪迈的时代精神,与道家无为思想不符,故 C 项理解不正确,符合题意。【答案】C3(2015四川卷)“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
32、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BC D【解析】“诗”具有对仗工整、句式齐整的特点,而词的句子长短不齐,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故选 C 项。【答案】C4(2015福建卷)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解析】材料中的唱词只是对关羽
33、的一种描述,并没有揭露社会黑暗的意图,故 C 项的理解明显错误,符合题意。A、B、D 三项对材料的理解均准确,故不符合题意。【答案】C5(2015广东卷)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隶书 B小篆C行书D草书【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与演变。题干材料中“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即改小篆为隶书,正确选项为 A 项。【答案】A6(2015重庆卷)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
34、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 B孟浩然C杜甫 D白居易【解析】据题干材料时间可知该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题中诗文写出了妻离子散的悲哀,根据所学可知,诗人杜甫亲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变,故选 C 项。杜牧、孟浩然分别生活在晚唐、盛唐时期,且诗风与题干材料不符,A、B 两项排除;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D 项排除。【答案】C7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A
35、 B C D【解析】定时空:明朝时期。抓关键:“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降低了生产成本;“寸条片角”“随手拾起”可造还魂纸,说明扩大了原料来源。【答案】C8读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解析】定时空:从“赵魏韩”判断隐性时空为春秋战国时期。抓关键:根据春秋战国时期形势示意图可知为楚国,再判断楚国的代表作。【答案】D9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解析】定时空:由“司马迁”“司马相如”判断
36、隐性时空为汉代。抓关键: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虽作赋词藻夸张,但其目的是引导节俭之风尚,这一手法与诗经的“风谏”极其相似。【答案】B10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A诗经 B老子C庄子 D离骚【解析】定时空:中国古代。抓关键:“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南方楚文化”判断这一作品。【答案】D11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棉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棉。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解析】定时空:唐朝。抓关键:唐玄宗并没有因为宫女私写情诗而降罪反而把宫女嫁给了该士兵,表明当时思想风气比较开放和自由。【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