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40774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按照有机物的分类,甲醛属于醛,乙酸乙酯属于酯。下列各项对有机物的分类方法与此方法相同的是属于环状化合物属于卤代烃属于链状化合物属于醚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甲醛属于醛,这是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这是根据碳骨架进行的分类,分成链状化合物和环状化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错误;因为含有Br,因此此有机物属于卤代烃,符合题意,故正确;根据碳骨架进行分类,故错误;含有醚键,属于醚,按照官能团进行分类,故正确。综合以上分析,正确,故选项C正确。2. 下列不属于自

2、发进行的变化是( )A. 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B. 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C.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D. 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答案】C【解析】【详解】A红墨水浓度大于水,微粒向浓度低的方向扩散,是自发进行的物理过程,A不符合题意;B冰的熔点为0,水常温下是液体,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是自发进行的物理过程,B不符合题意;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强制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符合题意;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发生了电化腐蚀,是自发进行的化学过程,D不符合题意;故选C。3. 下列属于电解质的是A. 蔗糖B. 氯化钠溶液C. 熔融的氧化铝D. 盐酸【答案】C【解析】【详解】电解质是在水

3、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的化合物,A蔗糖无论是在水溶液还是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是非电解质,A不选;B氯化钠溶液可以导电,但是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B不选;C熔融的氧化铝可以导电,属于化合物,所以是电解质,C选;D盐酸是混合物,尽管可以导电但不是电解质,D不选;答案选C。4. 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 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水B. 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C. 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为家庭燃气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答案】D【解析】【详解】A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不会产生环境污染,A正

4、确;B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可以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钙,减少环境污染,B正确;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后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对空气无污染,C正确;D火力发电不能减少有害物质排放,不符合节能减排,D错误。故选D。5. 下列物质属于天然纤维且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是A. 棉花B. 光导纤维C. 羊毛D. 蚕丝【答案】A【解析】【详解】A.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正确;B.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错误;C. 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C错误;D. 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错误;答案选A。6. 下列分子中,不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A. HClB. H2OC. NH3

5、D. CO2【答案】D【解析】【分析】极性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具有一定的极性,极性分子是由极性键构成的结构不对称的分子。【详解】A. HCl中H-Cl为极性键,为极性分子,选项A错误;B. H2O中H-O键为极性键,分子构型为V形,为极性分子,选项B错误;C.NH3中N原子形成3个键,有1个孤电子对,为sp3杂化,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空间结构不对称为极性分子,选项C错误;D.CO2为直线形结构,结构对称,正负电荷中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选项D正确;答案选D。7. 下列反应中,属于水解反应且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A. NH+H2ONH3H2O+H+B. HCO+H2OCO+H3O+C. S

6、2-+H2OHS-+OH-D. NH3+H2ONH+OH-【答案】A【解析】【详解】ANH+H2ONH3H2O+H+是铵盐水解反应,且水解使溶液显酸性,选项A正确;BHCO+H2OCO+H3O+是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选项B错误;CS2-+H2OHS-+OH-是硫离子的第一步水解,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选项C错误;DNH3+H2ONH+OH-是氨气溶于水后一水合氨电离,不是水解反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A。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溶液和乙酸可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B. 植物油和矿物油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C. 甲苯和乙醇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D. 乙醇、苯、四氯化碳既可用燃烧法鉴别,

7、又可用水鉴别【答案】C【解析】【详解】A. 葡萄糖溶液能把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还原产生红色沉淀,乙酸能与氢氧化铜发生中和反应使其溶解,因此可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葡萄糖溶液和乙酸,A正确;B. 植物油属于油脂,能在饱和的热的碳酸钠溶液中水解,而矿物油主要是烃类物质,与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不反应,也不溶解在碳酸钠溶液中,因此可以鉴别,B正确;C. 甲苯和乙醇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错误;D. 乙醇、苯均能燃烧,燃烧的实验现象不同,四氯化碳不能燃烧,可用燃烧法鉴别,又因为乙醇与水互溶,苯不溶于水在上层,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在下层,因此又可用水鉴别,D正确;答案选C。【点睛】掌

8、握物质的性质差异是解答的关键,即任何具有明显实验现象差异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可用于物质的鉴定。在物质鉴定过程中常常是根据颜色的变化、是否有气体产生、能否溶解、有无沉淀、有无吸热或放热等现象来判别。可以根据能不能产生某个现象来判别,也可以根据产生某个现象的快慢进行判断。所以常常可以用多种方法鉴定某种物质。9. 下列说法: CH3CH=CHCH3分子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CHCCH3中最多有5个原子共线; CH2Cl2有两种结构; 苯乙烯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 CH3CH=CHCH3分子中不饱和碳原子上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则

9、存在顺反异构现象,故正确;乙炔是直线型,则CHCCH3中最多有4个原子共直线,故错误; CH4是正四面体结构,则CH2Cl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故错误; 苯环和乙烯是平面结构,则苯乙烯分子中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故正确;正确,答案为A。点睛:该题的难点是有机物共线、共面判断,解答该类试题的判断技巧:甲烷、乙烯、乙炔、苯、甲醛5种分子中的H原子若被其他原子如C、O、Cl、N等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空间构型基本不变。借助CC键可以旋转而CC键、键不能旋转以及立体几何知识判断。苯分子中苯环可以以任一碳氢键为轴旋转,每个苯分子有三个旋转轴,轴上有四个原子共线。10. 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

10、到80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K1.0,若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20mol/L和1.00mol/L,则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 )A. 80%B. 83%C. 75%D. 91%【答案】B【解析】【详解】设CO转化为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根据三段式 则 =1,解得x=,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100%=83%,答案选B。11. 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 pH=4的0.1mol/LNaHC2O4溶液c(HC2O4)c(H+)c(H2C2O4)c(C2O42)B. Na2CO3溶液中:c(Na+)=2c(

11、CO32)+2c(HCO3)C. Na2S 溶液中 c(OH)=c(H+)+c(HS)+2c(H2S)D. 室温下,pH=1的CH3COOH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c(Na+)c(CH3COO)c(OH)c(H+)【答案】C【解析】详解】A. NaHC2O4溶液中阴离子水解导致溶液显示碱性,电离导致溶液显示酸性,该溶液pH=4,说明显示酸性,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所以c(H2C2O4)c(C2O42-),故A错误;B. Na2CO3溶液中,根据原子守恒得:c(Na+)=2c(CO32)+2c(HCO3)+2c(H2CO3),故B错误;C.Na2S 溶

12、液中,根据质子守恒得: c(OH)=c(H+)+c(HS)+2c(H2S),故C正确;D. pH=13的NaOH溶液中c(OH-)=0.1mol/L,c(NaOH)=0.1mol/L,pH=1的CH3COOH溶液中c(H+)=0.1mol/L,c(CH3COOH)0.1mol/L,(醋酸是弱酸,不能完全电离,要电离出0.1molH+,得需要多得多的醋酸分子)而醋酸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按照物质的量1:1进行的,等体积的两种溶液中明显醋酸是过量的,有大量醋酸剩余,所以c(CH3COO)c(Na+),故D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注意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和酸浓度的关系是解本题

13、关键。12. 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8H8O2。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其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如图。下列关于A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与A属于同类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只有3种B. 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C. 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D. A分子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分子式C8H8O2,不饱和度为(28+28)/2=5,A分子中只含一个苯环且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峰且面积之比为1:2:2:3,说明A含有四种氢原子且其原子个数之比为1:2:2:3,结合红外

14、光谱可知,分子中存在酯基等基团,故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据此解答。【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则A属于同类化合物,应含有酯基、苯环,若为羧酸与醇形成的酯有:甲酸苯甲酯,若为羧酸与酚形成的酯,可以是乙酸酚酯,可以是甲酸与酚形成的酯,甲基有邻、间、对三种位置,故5种异构体,选项A不正确;B符合题中A分子结构特征的有机物只有1种,选项B正确;C含有苯环,A在一定条件下可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C正确;DA含有酯基,属于酯类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选项D正确;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的推断、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图、官能团性质等,难度中等,推断A的结构

15、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结合分子式与红外光谱含有的基团进行判断。13. 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CO2(g)C(s) 2CO(g)的S0、H0B. 体系的总压强p总:p总(状态)2p总(状态)C. 体系中c(CO):c(CO,状态)2c(CO,状态)D. 逆反应速率:v逆(状态)v逆(状态)【答案】C【解析】【详解】A由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

16、可知S0,由图中温度高,平衡时c(CO2)小,则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可知H0,故A错误;B分别加入0.1molCO2和0.2molCO2,曲线I为加入0.1molCO2,曲线II为加入0.2molCO2,若平衡不移动,体系的总压强为P总(状态)=2P总(状态),但加压CO2(g)+C(s)2CO(g)平衡逆向移动,为使c(CO2)相同,则加热使平衡正向移动,则体系的总压强为P总(状态)2P总(状态),故B错误;C状态II、状态的温度相同,状态II看作先加入0.1molCO2,与状态平衡时CO的浓度相同,再加入0.1molCO2,若平衡不移动,状态CO的浓度等于2倍,但再充入CO2,相当增大

17、压强,平衡左移,消耗CO,则c(CO,状态)2c(CO,状态),故C正确;D状态I、状态的温度不同,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则逆反应速率为V逆(状态)V逆(状态),故D错误;故选C。14. 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B. 该反应的H0C. 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D. 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目可知,反应温度升

18、高,平衡常数增大,故反应是吸热反应。【详解】A. C点指的是该温度下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A正确;B.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H0,B正确;C. 反应物为固体,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NH3的体积分数均不变时,C错误;D. 30时,B点的物质浓度熵大于平衡常数,即反应向着逆反应反应方向移动,对应状态的v(正)v(逆),D正确。答案为C。【点睛】本题易错点在C,纵坐标是平衡常数的负对数,即纵坐标越大,平衡常数越小,故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实际是增大的,反应为吸热反应。15.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50mL1molL-1明矾溶液中滴入少量0.

19、1molL-1Ba(OH)2溶液Al3+2SO+2Ba2+3OH-=Al(OH)3+2BaSO4B. 向KI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氧气:4H+O2+6I-=3I2+2H2OC. 已知还原性Fe2+Br-,amolFeBr2溶液中通入amolCl2:2Fe2+2Br-+2Cl2=Br2+2Fe3+4C1-D. 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适量碳酸氢镁溶液:Ca2+OH-+HCO=CaCO3+H2O【答案】C【解析】【详解】A. KAl(SO4)2 0.05mol,Ba(OH)2 0.1mol反应,Al3+应该变成A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Ba2+4OH-= AlO2-+2BaSO

20、4+2H2 O,选项A错误;B.不符合电子的得失守恒,应该是4H+ +O2 +4l = 2I2 +2H2 O,选项B错误;C.氯气首先氧化亚铁离子,2Fe2+Cl2=2Fe3+2Cl-,然后剩余的氯气再氧化溴离子,2Br-+Cl2=Br2+2Cl-,则向a mol FeBr2溶液中通入a mol Cl2时为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将两个离子方程式合并为:2Fe2+2Br+2Cl2= Br2+2Fe3+4C1,选项C正确;D. 还应该有Mg(OH)2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a2+4OH-+2HCO+Mg2+= Mg(OH)2+2CaCO3+2H2O,选项D错误。答案选C。16.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

21、(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 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B. 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C. 乙醛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乙酸不能D. 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一溴代物【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苯酚能跟NaOH溶液反应,乙醇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说明苯环的影响使酚羟基上的氢更活泼,A不符合题意;B、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行,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是自身的原子团反应,不是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导致的化学性质,B符合题意;C、乙醛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是羰基被氢气加成,而乙酸中羰基连的是羟基,

22、所以不能被氢气加成,C不符合题意;D、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得到一溴代物,说明酚羟基的影响使苯环上的氢更活泼,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17. 关于SiO2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60克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B. 60克SiO2晶体中,含有2NA个SiO键C. 晶体中与同一硅原子相连的4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四面体的4个顶点D. SiO2晶体中含有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答案】C【解析】【详解】60 g SiO2晶体即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数目为4 mol (每个硅原子、氧原子分别含有4个、2个

23、未成对电子,各拿出一个单电子形成SiO共价键),含4NA个SiO键;SiO2晶体中含有无数的硅原子和氧原子,只是硅氧原子个数比为12;在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和与其相邻且最近的4个氧原子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硅原子处于该正四面体的中心,而4个氧原子处于该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上,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答案选C。18. 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B. 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C. Z的非金属性比Y的弱D. 原子半径:XYZW【答案】C【解析】【详解】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是次外层

24、电子数的3倍,Y原子只能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结合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X为N元素、Z为S元素、W为Cl。A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YX,故Y的气态氢化物比X的稳定,选项A错误;B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不都易溶于水,如NO难溶于水,选项B错误;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YZ,选项C正确;D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YXWZ,选项D错误;答案选C。19. 有 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

25、是B. 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C. 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D. 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答案】C【解析】【详解】A. 酸越弱,相应的钠盐越容易水解,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所以碳酸钠的碱性强于醋酸钠的,A不正确;B. 稀释促进水解,所以pH变化最大的是氢氧化钠,B不正确;C. 醋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恰好与盐酸反应,但碳酸钠生成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pH最大,C正确;D. 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选项D中应该是,D不正确;答案选C。20. 有如下的可逆反应:X(g)2Y(g)2Z(g) 现将X和Y以12的体积比混合在密闭容器中

26、,加压到3107Pa,达到平衡后,已知平衡状态时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时,对应图中坐标上的温度是( )A. 100B. 200C. 300D. 不能确定【答案】C【解析】【详解】令开始加入的X和Y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设达到平衡时,X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则:X(g)+2Y(g)2Z(g)起始/mol 1 2 0转化/mol x 2x 2x平衡/mol 1-x 2-2x 2x所以有1-x+2-2x=2x,解得x=0.6mol,故X和Y的转化率均为100%=60%,对应温度为300,故选C。【点晴】求出X或Y的转化率,然后查图象就可以确定其相应温度是解题的关键,令

27、开始加入的X和Y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2mol,设达到平衡时,X转化的物质的量为x,根据三段式用x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根据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列方程球x的值,计算x的转化率,结合图象判断。二、填空题(共5题;共12分)21. 某温度下,纯水的c(H)2107 molL1,则此时c(OH)为_;若温度不变,滴入稀盐酸使c(H)5104 molL1,则溶液中c(OH)为_,由水电离产生的c(H)为_,此时温度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5。【答案】 (1). 2107molL1 (2). 81011molL1 (3). 81011molL1 (4).

28、 高于【解析】【详解】纯水中c(H+)=c(OH-)=210-7 molL-1;Kw=c(H+)c(OH-)=210-7210-7=410-14,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所以滴入稀盐酸后,溶液中c(OH)=Kw c(H+)=410-14(510-4)mol/L=810-11molL1;酸性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所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810-11molL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电离,所以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该温度下的水的离子积常数是410-14110-14,所以该温度高于25C。22. 工业中采用适当的催化剂利用反应CO(g)+2

29、H2(g)CH3OH(g)来制取甲醇。温度为T时,在体积为2.0L的封闭容器内充入0.6molCO和0.4molH2,达到平衡时含有0.15molCH3OH(g),则该反应平衡常数K=_(保留两位小数),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7molCO气体,则此平衡将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答案】 (1). 133.33 (2). 正向【解析】【详解】根据三段式计算,起始时c(CO)=,c(H2)=,平衡时c(CH3OH)=;K=133.33;平衡后通入CO,CO浓度增大,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将正向移动。23.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

30、g) H1=-25kJ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 H2=-47kJmol-1;Fe3O4(s)+CO(g)3FeO(s)+CO2(g) H3=+19kJmol-1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答案】CO(g)+FeO(s)=Fe(s)+CO2(g) H=-11kJ/mol【解析】【分析】首先写出FeO(s)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CO(g)+FeO(s)=Fe(g)+CO2(g)H,利用盖斯定律,将3-(2+)可计算H。【详解】Fe2O3(s)+3CO(g)2Fe(s)+3CO2(g) H1=-25kJ

31、mol-1;3Fe2O3(s)+CO(g)2Fe3O4(s)+CO2(g) H2=-47kJmol-1;Fe3O4(s)+CO(g)3FeO(s)+CO2(g) H3=+19kJmol-1依据盖斯定律,将3-(2+)得到:6CO(g)+6FeO(s)=6Fe(g)+6CO2(g) H=-66 kJmol-1;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CO(g)+FeO(s)=Fe(g)+CO2(g) H=-11 kJmol-1,故答案为:CO(g)+FeO(s)=Fe(g)+CO2(g) H=-11 kJmol-1。24. 氯化铵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加入少量的明矾,溶液中的NH4+的

32、浓度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答案】 (1). NH+H2ONH3H2O+H+ (2). 增大【解析】【分析】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部分水解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溶液显示酸性;加入明矾溶液后,铝离子水解抑制了铵根离子的水解,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浓度增大。【详解】氯化铵溶液中,铵根离子发生水解NH+H2ONH3H2O+H+,溶液呈酸性;明矾电离出的铝离子发生水解Al3+3H2OAl(OH)3+3H+,则加入明矾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了铵根离子的水解,导致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25. CCl4、SiC,P4是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的三种物质,其中形成的晶体类型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的是

33、_,键角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的是_。【答案】 (1). SiC (2). P4【解析】【分析】原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原子,分子晶体的构成微粒是分子,构成微粒不同,则晶体类型不同。【详解】CCl4晶体由CCl4分子构成,键角为10928,形成分子晶体;SiC晶体由Si原子和C原子构成,键角为10928,形成的晶体为原子晶体;P4晶体由P4分子构成,键角为60,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所以形成的晶体类型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的是SiC,键角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的是P4。答案为:SiC;P4。【点睛】虽然P4与CCl4的晶体类型都为正四面体,但由于构成晶体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键角不同。三、解答题26. 以乙烯为

34、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CH3CH2CH2CH2OH)。已知两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可看成是由()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中的2位碳原子和2位氢原子相连而得。()是一种3羟基醛,此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请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和上述给出的信息写出由乙烯制正丁醇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不必写出反应条件)。【答案】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或2CH2=CH2+O22CH3CHO);2CH3CHOCH3CH(OH)CH2CHO;CH3CH(OH)CH2CHOCH3CH=CHCHO+

35、H2O;CH3CH=CHCHO+2H2CH3CH2CH2CH2OH。【解析】【分析】由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制取正丁醇,从碳原子数考虑,产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是反应物分子中碳原子数的二倍;从题给信息考虑,需将乙烯转化为乙醛,由此可得出合成路线。【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将乙烯转化为正丁醇,需先将乙烯转化为乙醛,再将两分子乙醛发生分子间加成及脱水反应,最后与氢气加成制得正丁醇。合成路线为:CH2=CH2CH3CH2OHCH3CHOCH3CH(OH)CH2CHOCH3CH=CHCHOCH3CH2CH2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

36、O+2H2O(或2CH2=CH2+O22CH3CHO);2CH3CHOCH3CH(OH)CH2CHO;CH3CH(OH)CH2CHOCH3CH=CHCHO+H2O;CH3CH=CHCHO+2H2CH3CH2CH2CH2OH。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或2CH2=CH2+O22CH3CHO);2CH3CHOCH3CH(OH)CH2CHO;CH3CH(OH)CH2CHOCH3CH=CHCHO+H2O;CH3CH=CHCHO+2H2CH3CH2CH2CH2OH。【点睛】合成有机物时,需先分析碳原子数的变化,再考虑官能团的转化。2

37、7. 已知:2H2(g)+O2(g)=2H2O(l) H=-571.6kJ/mol;2H2(g)+O2(g)=2H2O(g) H=-483.6kJ/mol;CH4(g)+2O2(g)=2H2O(l)+CO2(g) H=-890kJ/mol常温下,取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到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730.8kJ,试求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_。【答案】【解析】【详解】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33.6L(标准状况下),则其物质的量为1.5mol,设甲烷为xmol,氢气为ymol,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2H2(g)+

38、O2(g)=2H2O(g)H=-483.6kJ/molCH4(g)+2O2(g)=2H2O(l)+CO2(g)H=-890kJ/mol常温下,水为液态,则x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90xkJ,ymol氢气燃烧放出热量为571.6kJ,所以890xkJ+571.6kJ=730.8kJ,x+y=1.5mol解得:x=0.5mol,y=1mol,解得:,同温同压下,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甲烷和氢气体积比为1:2 ,答: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氢气体积比为1:2。四、实验探究题28. “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试管装入另一试管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两只或更多试管进行的实验。因其有许多优点,近年来被

39、广泛开发并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面这个实验为“套管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小试管中部有沾上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脂棉。请观察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回答下列问题:(1)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现象为烧杯A中_;小试管中_;烧杯B中_;(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_(3)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有气泡冒出 (2). 脱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 (3). 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 先将导气管从A、B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 (5). CuSO4+5H2O=CuSO45H2O;2NaHCO3=Na2CO3+CO2+H2O;CO2+Ca(

40、OH)2CaCO3+H2O;【解析】【分析】(1)加热时,大试管中气体受热膨胀,可以观察到烧杯A中有气泡产生;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白色的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蓝色的无水硫酸铜;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2)实验结束时,为了避免发生倒吸现象,应该先撤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3)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碳酸氢钠的分解反应、无水硫酸铜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详解】(1)实验开始时,大试管中的气体受热膨胀,烧杯A的导气管中会有气泡冒出;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有气泡冒出;小试管中部有沾上无水硫酸铜粉末的脱

41、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脱脂棉变成蓝色,试管内壁有水珠产生;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烧杯B中导气管中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实验结束时,在操作上要特别注意:先将导气管从A、B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以防倒吸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先将导气管从A、B烧杯中取出,再停止加热;(3)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无色与水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CuSO45H2O;、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气体

42、和水:2NaHCO3=Na2CO3+CO2+H2O;、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uSO4+5H2O=CuSO45H2O;2NaHCO3=Na2CO3+CO2+H2O;CO2+Ca(OH)2CaCO3+H2O;29. 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配制0.50molL-1NaOH溶液。(1)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g。(2)从下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填字母):_。.测定

43、稀硫酸和稀NaOH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H= -57.3 kJmol-1): _。(2)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1_2_3_4_5温度差平均值_近似认为0.50molL-1NaOH溶液和0.50molL-1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则中和热H_(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

44、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答案】 (1). 5.0 (2). abe (3). 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 H= -114.6 kJmol-1 (4). 4.0 (5). 6.1 (6). 3.9 (7). 4.1 (8). 4.0 (9). -53.5kJmol-1 (10). acd【解析】【分析】.(1)应选用500mL的容瓶,根据m(NaOH)=n(NaOH)M(NaOH)=c(NaOH)V(NaOH)M(NaOH)计算;(2)NaOH固体易吸湿,称量时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小烧杯、药

45、匙;.(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范书写;(2)1、2、3、4次实验的终止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分别为4.0、6.1、3.9、4.1;第2组数据与其他三组数据相比,6.1 有悬殊,舍去。求出余下的三组平均值;先算出反应放出的热量,再换算成生成1mol H2O放出的热量。测定结果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保温差,热量有损失,如多次加入溶液、温度计测完碱溶液后直接测酸的温度,造成起始温度数值偏高等原因。【详解】.(1)配制0.50molL-1 245mL NaOH溶液,实验室无245mL容量瓶,需选用略大规格的250mL容量瓶,则m(NaOH)=n(NaOH)M(NaOH)=c(NaOH)V(NaOH)

46、M(NaOH)=250mL10-3Lmol-10.50molL-140gmol-1=5g;(2)NaOH固体易吸湿,称量时需要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小烧杯、药匙, a、b、e正确。. (1)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可得H2SO4(aq)+2NaOH(aq) =Na2SO4(aq)+2H2O(l) H= -114.6kJmol-1或用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H= -57.3kJmol-1;(2)1、2、3、4次实验的终止温度与初始温度的差值分别为4.0、6.1、3.9、4.1;第2组数据与其他三组数据相比,6.1有悬殊,舍去,其余三次温度差的

47、平均值为4.0;由于0.5molL-1H2SO4(aq)和0.5molL-1NaOH(aq)的密度为1gcm-3,故mH2SO4(aq)=H2SO4(aq) VH2SO4(aq)=1gmL-130mL=30g,mNaOH(aq)=NaOH(aq) VNaOH(aq)=1gmL-150mL=50g,混合后溶液总质量为80g,中和后的 m(NaOH)m(H2SO4)c(t2t1),由于中和热为1mol H2O(l)时放出的热量,H= -10-3kJmol-1= -53.5kJmol-1;测定结果数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保温差,热量有损失,如多次加入溶液、温度计测完碱溶液后直接测酸的温度,造成起始温度数

48、值偏高等原因,选项a、c、d正确。五、综合题30.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有多个官能团:(1)可以看作醇类的是(填编号,下同)_。(2)可以看作酚类的是_。(3)可以看作酯类的是_。【答案】 (1). AD (2). CD (3). B【解析】【详解】(1)醇:含有羟基的有机物,但羟基不能和苯环直接相连,故AD是醇;(2)酚: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故CD正确;(3)酯类:含有酯基(或酯的结构),故B正确。31. 化合物F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如图:(1)化合物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和_。(2)通过实验可证明A物质具有极弱的酸性,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3)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

49、,A到B的反应类型为_。(4)某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写出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任写一种)。(5)请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酚()和CH2=CH2为原料制备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_(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3CH2OHCH2=CH2Br-CH2CH2-Br。【答案】 (1). 羰基 (2). 醛基 (3). +H2O+CO2 +NaHCO3 (4). (5). 加成反应 (6). (7). 【解析】【分析】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由A()到C()的变化分别是:在苯酚的对位上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了一个烷烃基(丁基),然后苯环上发

50、生与氢气的加成,变为环己烷,据此可以推断出B的结构简式为:,然后C中醇羟基被氧化生成酮基,即得到D,据此分析。【详解】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由A()到C()的变化分别是:在苯酚的对位上发生加成反应引入了一个烷烃基(丁基),然后苯环上发生与氢气的加成,变为环己烷,据此可以推断出B的结构简式为:,然后C中醇羟基被氧化生成酮基,即得到D。(1)依据F的结构简式可以判断,F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醛基、羰基;(2)A是,具有极弱的酸性,酸性比碳酸还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O2 +NaHCO3;(3)依据分析可知B为:;A到B是苯环在酸性条件下与2-甲基-1-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反应类型为加

51、成反应;(4)D的分子式为:C10H18O,某化合物是D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故此有机物满足对称结构即可,可以写为:;(5)要以苯酚()和CH2=CH2为原料制备有机物,可以先用苯酚与乙烯加成反应生成对乙基苯酚,对乙基苯酚加成生成对乙基环己醇,对乙基环己醇消去生成3-乙基环己烯,3-乙基环己烯氧化生成产物,故流程为:。六、推断题32. 某烃A0.2mol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mol。(1)烃A的分子式为_。(2)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Cl2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A的结构简式为_。(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在催化剂作用

52、下与H2加成,其加成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则A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答案】 (1). C5H10 (2). (3). (4). (5). 【解析】【详解】(1)某烃A 0.2mol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化合物B、C各1mol,这说明生成的水和CO2均是1mol,则烃分子与碳原子、氢原子的个数之比是0.2:1:21:5:10,所以分子式为C5H10;(2)若烃A不能使溴水褪色, 但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这说明该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完全相同,因此A是环戊烷,则此烃A的结构简式为;(3)若烃A能使溴水褪色, 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加成,说明A是烯烃。其加成

53、产物分子中含有3个甲基,这说明分子中含有一个支链结构,所以烃A可能有的结构简式为、。33. 由3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19,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2种酸性气体的混合气体B。现对化合物A进行下列实验,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反应中气体完全逸出。请回答:(1)D中溶质的化学式_,H2O2的电子式_。(2)A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BE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K2SO4、KCl (2). (3). SOCl2+H2O=SO2+2HCl (4). SO2+2Fe3+ +2H2O=2Fe2+SO42-+4H+【解析】【分析】由3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相对分

54、子质量为119,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2种酸性气体的混合气体B。B中的气体能够与双氧水反应,说明含有一种具有还原性的气体,被双氧水氧化后的产物C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后显中性,说明C为强酸,则B中含有二氧化硫,C中含有硫酸;B与氯化铁溶液反应,B中的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根据硫酸钡沉淀的质量,可以求出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硫酸钡的物质的量=0.01mol;因为氢氧化钾为0.02L2 mol/L=0.04mol,则B中还含有一种强酸性物质,且能与0.02mol氢氧化钾恰好反应;根据化合物A由3种常见短周期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19,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2种酸性气体的混合气体B,根据元素守恒,另一种酸性气体为氢化物,则另一种物质为HCl,因此A为SOCl2。【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D中溶质有硫酸钾和氯化钾,H2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K2SO4、KCl;(2)A(SOCl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故答案为SOCl2+H2O=SO2+2HCl;(3)BE的过程中二氧化硫被氯化铁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Fe3+ +2H2O=2Fe2+SO42-+4H+,故答案为SO2+2Fe3+ +2H2O=2Fe2+SO42-+4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