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习目标导航 课 标解 读1.了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历程,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演变趋势和历史意义。2搜集有关中国历代王朝对官员考核和监察的基本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古代中国官员的考核和监察对加强中央集权的深远影响。3探讨古代选官制度和官员考核、监察制度的历史价值,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官员的选拔、考核和监察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时 空坐 标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NO.1教材梳理 素养启迪 知识点一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汉朝之
2、前 西周至春秋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大小授予官职秦统一后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军功(2)汉朝时期 时间汉武帝时期 制度察举制 内容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察举分常科和。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评价 察举制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 特科(3)魏晋南北朝 背景 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制
3、度九品中正制 内容在各州、郡设置、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大中正豪强大族2.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考核(1)秦汉时期:上计制 内容: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意义: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2)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法规大都流于形式。上计钱谷入出3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监察(1)中央:秦汉建立
4、了以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2)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监察法规纠举豪强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御史大夫知识点二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科举制(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2)内容 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3)影响:科举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进士制举2考核制度(1)隋唐官员考核归
5、属尚书省吏部。(2)唐朝以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品德3监察制度(1)隋唐 中央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监察区御史大夫(2)宋朝 中央: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重要变化是,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台谏合一知识点三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官员选拔(1)元朝:1314 年恢复科举制,但仍然时断时续。(2)明清 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与殿试三级。内容:考试从中命题。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
6、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四书五经会试2.官员考核 _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明朝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朝觐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清朝考课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大计考满3.官员监察(1)元朝:中央设,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2)明朝:都察院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3)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
7、有改变。监察御史御史台 世官制衰落的原因(1)宗法世族的削弱。(2)士阶层的崛起。(3)私学的产生。(4)战国时期新型人才观的提出。(5)郡县制和俸禄制的推行。晋书段灼传记载:(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据此分析九品中正选官制的选拔标准,并指出其弊端。提示:以门第出身为九品中正选官制的标准。弊端: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机会,社会矛盾易激化。上计制度的作用上计制度是封建统治者及时了解全国各郡国各县及各侯国土地、人口、钱谷出入及社会治安等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封建统治和巩固封建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上计制度的推行加强
8、了封建专制制度,成为朝廷控制地方和考核地方官吏的有效手段。在唐代,人们兼重门第、科第,因而,科举制度的“机会平等”原则尚难完全实现。至宋以后,无论是魏晋以来的旧门阀,还是隋唐以来形成的新门阀俱已衰落凋零,来自社会下层的寒素之族则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此时社会的流动性更大,门第观念消失,现实中的官品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摘编自陈秀宏科举 制度与唐宋士阶层 解读:科举制从兼重门第与官品(科第)到淡化门第、崇拜官品。社会结构变动促进科举制度的兴起,科举制度的推行又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变动。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考满”和“考察”不同“考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是考察任期已满的官员,通过考察结果来决定他们的去留。
9、而“考察”并没有具体的时间,不定期进行,主要就是纠察贪墨败度的官员,及时查处。标准也不同,“考察”有八种标准,而“考满”只有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标准。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NO.2主题一 主题二 古代中国官员的选拔制度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汉代的察举制 材料一 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提示:原则:以德取人。表现:
10、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论证观点 隋唐以后的科举制是“平民政治”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的内涵。提示:科举制坚持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原则,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现象,促进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有利于寒门庶族参政,因此在一
11、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素养形成 汉代察举制的进步意义1察举科目多,涵盖了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选拔的范围也较广,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较多晋身仕途的机会。2最重要的是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3察举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在察举制下,察举权虽下放到地方,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中央仍可自由委派官吏。4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极力提倡孝道观念。这在官员选拔中也有所体现。察举中以察孝廉为主,在众多科目中占据主流,也是官吏入仕的正当途径。对科举制度的评价社会整 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
12、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积极作用推动儒 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 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积极作用推动世 界文明早在唐朝时期,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重才 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学问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消极影响禁锢 思想强化儒
13、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情境探究 1获取信息 宋朝的监察机构 材料一 宋朝设置监司,监督并收回州郡长官权力。州郡之上设置路一级的派出机构。各路设转运使司,长官为转运使,掌财赋;提点刑狱使司,长官为提点刑狱,掌刑政;提举常平使司,长官为提举常平,掌常平、义仓、坊场、河渡、水利等,它们统称监司。另外,设安抚使司,长官为安抚使,掌军政。四个机构互相平行、互相监督,又共同负责对地方州郡的监督,也被称为“外台”。重用士大夫,以文臣抑制武将。鼓励台谏官上书言事,以加强对百官的监督。据何忠礼略论北宋前期的制度革新整理 根据材料一
14、,说明宋朝监察体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提示:特点:设置监司监督州郡;监司机构众多,相互平行、互相监督;注重用文臣抑制武将;注重发挥台谏作用。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整顿了吏治,有利于官员规范执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军事力量的削弱和地方的疲敝。2论证观点 明朝监察制度 材料二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与此同时,朱元璋承袭宋元旧制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六科给事中的威权与御史相近。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公元 1439 年,明政府正式颁布
15、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朝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 有学者认为“明朝的监察网络使权力最终归结到皇帝一个人手中”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论证这一观点。提示:这种观点具有合理性。因为明朝监察机构众多,从中央到地方形成完备的系统,而且有国家立法保障,惩治贪官污吏,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因此监察机构的强化使权力最终归结到皇帝一个人手中。素养形成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1特点(1)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御史只是皇权的御用工具。(2)
16、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组成独立的监察机关。(3)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严格监察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2评价(1)积极: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2)消极: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1内容较全面:既考察显性的经济和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道德才能的评判。农林开垦、赋役征收、人口增加、社会治安等成为主要的考核指标,以督促官吏励精图治,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2对象合理分类:不仅中
17、央朝廷的官吏要接受考核,而且对地方官和京官采用了不同的考核体系。3机构专业化:唐代出现最早的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代由吏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会同有关部门行使京察和外察之职。4过程公开公正:宋代对京官的考核叫磨勘,意为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学业达标素养评价 NO.31 2 3 4 5 6 1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 C察举制D科举制 1 2 3 4 5 6 C“建元”是汉武帝的年号,再根据
18、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可判断是汉代的察举制,C 项正确。1 2 3 4 5 6 2“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称为上计。”据此,“上计制”的主要意图是()A控制地方财政税收B监督考核地方官员 C提高地方行政效率D防止官员弄虚作假 1 2 3 4 5 6 B“上计制”是每年岁末,地方官员将地方治理状况(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向上级汇报,官员所呈上的报告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依据,故选 B 项。1 2 3 4 5 6 3据新唐书载,御史台事权高度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
19、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行政职能分工不明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 C中枢机构发生异变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 1 2 3 4 5 6 D 题干反映了御史台掌管监察职权,同时,尚书省左右丞又对御史有所监督,即“劾御史举不当者”,由此可知唐代的监察制度有所完善,故选 D 项;题干只是述及了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防止出现冤假错案,这是监察制度完善的表现,并非行政职能的分工不明,排除 A 项;题干述及的是唐朝“尚书省左右丞”对“御史”有所监察,这不是政令畅通的表现,排除 B 项;监察制度的完善并没有改变唐朝中枢机构的职能,排除 C 项。1 2 3 4 5 6 4下表是明朝
20、出身于两类家庭的进士在进士总数中的比例,据此可以推知明朝()明初明末 出身于“上三代无任实职官”家庭72.32%60.73%出身于“上三代无任从五品以上官”家庭 92.13%83.71%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 B官宦子弟的科举优势丧失 C科举制度日益走向僵化 D家庭对政治的影响力降低 1 2 3 4 5 6 A 表格中从明初到明末数据的变化体现了出身于官宦世家的进士比例在降低,说明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较强,故选 A 项;由表格内容可知,官宦子弟整体占比仍然优势明显,排除 B 项;表格没有反映科举制度日益走向僵化,排除 C 项;非官宦家庭出身比重上升表明普通家庭对政治的影响力在提高,排除 D 项。
21、1 2 3 4 5 6 5据统计,明代监察御史共 209 人,其中进士出身者 180 人,非进士者只有 29 人,实际充任给事中之职者,一般都是“在各衙门办事进士,及历俸二年以上行人、博士,并推官、知县三年考满到部者”。这表明当时()A科举是官员的主要来源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C注重考察监察官员素质D监察机构日益膨胀 1 2 3 4 5 6 C 依据材料“进士出身者 180 人,非进士者只有 29 人”可知,明朝政府注重考察监察官员素质,故 C 项正确;A 项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材料只是反映了明朝御史官员的文化综合素质较高,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故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明朝监察机构日益
22、膨胀,故 D 项错误。1 2 3 4 5 6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在京师建立太学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但是,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邹玉峰新解“新格局”隋唐 政治格局中的“古韵”与“新意”材料二 魏初创九品中正制,起初尚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后)重家世、轻才学之歪风渐盛。李木洲科举制兴起的深层逻辑 1 2 3 4 5 6 材料三 隋文帝由于政治需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不分身份地位从社会中考评人才,开科举士。唐代,科举得以定制。宋代科举制基本沿袭唐代,进一步做出改革完善,为实现“取士不问家世”的这一原则在选拔人才中发挥很大的作用。杨晔科举制度
23、评析 1 2 3 4 5 6(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的主要选官途径。(2)与材料一、二相比,分析材料三中的选官制度的新变化及其政治影响。1 2 3 4 5 6 解析 第(1)问,材料一强调“如果不为地方所举,仍不能做官”,说明地方举荐是关键,由此判断此制度为察举制。第(2)问,材料一、二讲述的是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材料三讲述的是科举制;注意从选官的标准、形式两方面分析新变化,依据课本内容回答其影响。1 2 3 4 5 6 答案(1)察举制。(2)新变化:重才学,不分身份地位;重考试,科举成定制。影响:有利于国家稳定统一;扩大了统治基础(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提高了官员素质;促进了社会公平公正。点击右图进入 课 后 素 养 评 价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