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1 ,大小:1.05MB ,
资源ID:24326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326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思想政治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一考点三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思想政治高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十一考点三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ppt

1、专题十一 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考点三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1传统文化的特点(2017天津卷)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 BCD解析:本题以汉服文化为载体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强调了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影响,不符合题意;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2、由此可见,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汉服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不符合题意;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长期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符合题意。答案:B2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2019江苏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史书典籍见证

3、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古代印刷、现代激光照排、电子存储等促进了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表明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D 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书籍、史书典籍的具体作用,A、C 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 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019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

4、,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

5、 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2)结合材料,就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提出三条建议。解析:第(1)问,属于辨析题,首先要阐明观点中合理的因素,立足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文化,可见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推动文化的变化;其次要明确观点的不足之处。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才会焕发生机。最后要立足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点明正确的观点,要立足时代需求和社会实践的变

6、化,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第(2)问,答案具有开放性,但是一定要围绕“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这一主题。答案:(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化也会变化发展。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特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传统村落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难;顺应时代要求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传统村落就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2)利用传统村落品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开发特色手工艺产品,传承传统技艺。修缮古民居、古建筑,完善基础设施,增强传统村落吸引力。开展民俗节庆、寻根问祖活动,传承历史文化。4文化创新是途径(2019全国卷)2019年上映的国产

7、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ABC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流浪地球的成功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支撑,符合题意;流浪地球,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

8、故事,可见文化在交流、借鉴中创新,符合题意;中国不会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当今世界呈现文化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会融为一体,错误。答案:B5文化创新的作用(2019江苏卷)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是法国绘画大师高更的代表作。在这幅作品中,有初生的婴儿、采摘水果的青年妇女、垂暮的老妇人等,描绘了人从生到死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画家还运用了独特的“散点透视法”,将不同时空的情节表现在同一画面上,赋予了它特殊的魅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同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新促进文化进步 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A BC D解析:材料中的绘画作品描绘

9、了从生到死的过程,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符合题意;画家用独特的“散点透视法”将不同时空的情节表现在同一画面上,赋予了其特殊的魅力,体现了文化创新能促进文化发展,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不同民族文化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文艺创作者的作用,不是人民群众的作用,不符合题意。答案:D1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和传统思想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一,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二,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

10、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

11、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教育的传递功能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拓展深化科学技术的作用在文化生活中的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交流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文化发展信息技术使文化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革,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思想道德建设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3.全面理解文化创新为什么必要性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

12、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要性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怎么样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怎么样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创新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虚心向人民

13、群众学习,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克服错误倾向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误区一:不能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继承及特点1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示:传统建筑的保护只是文化传承的手段之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2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提示: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提示: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误区二:不能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作用4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

14、积极作用。提示:传统文化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不能简单地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误区三:不能准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5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提示: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文化应该先继承,后发展。提示: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误区四:不能准确把握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7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决定着文化发

15、展的方向。提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误区五:不能准确把握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8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源泉,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提示:社会实践是艺术创新的源泉,是否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9科学与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提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科学和艺术的创新离不开创新思维,但不能说科学与

16、艺术都来自于创新思维。10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提示: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而非作者的灵感;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误区六:不能准确把握文化创新的途径11文化创新的渊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示: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12文化创新需要摒弃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提示: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从头开始,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1传统文化的特点(2019山东烟台检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大格局

17、,体现了“天下为公”“万邦和谐”“万国咸宁”的中国政治理念。今天,“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重要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受文化A BCD解析:今天,“以和为贵”等传统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仍有重要影响,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答案:B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019山西运城适应性测试)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对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

18、封建社会的“愚孝”,长期以来也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诸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在当代社会,传承孝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求同存异,吸收借鉴”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待传统文化的要求有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符合题意;是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不符合题意。答案:B3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2019山东泰安检测)百年前,中国积贫积弱,先贤们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有的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有的提出“祖宗之制不可变”,在对“中

19、学”“西学”的论争中,先贤们在文化冲突中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的重担,最终选择了“德先生”“赛先生”,引领国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这说明()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文化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文化具有多样性,要尊重认同中西各种文化 要用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来同化一切西方文化A BC D解析:在对“中学”“西学”的论争中,先贤们在文化冲突中获得主体高度自觉,并勇敢地挑起“向西方学习”的重担,最终选择了“德先生”“赛先生”,引领国人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程,这说明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文化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

20、向未来,正确且符合题意;认同的是本民族文化,错误;错误,错在“同化”。答案:A4文化创新的途径(2019湖北华中师大附中检测)2018 年夏天,一部没有当红明星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电视剧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然后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记忆,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多少人热血沸腾。这说明文艺工作者必须()博采众长,重视文化创新 植根群众,从群众中获得灵感 继承传统,讲好中国故事 立足群众实践,实现文化创新A BC D解析:电视剧取材于第一代塞罕坝建设者用青春报效祖国的动人事迹,然后把塞罕坝精神以影像的方式固化为民族记忆,表明文艺工作者必须

21、立足群众实践,实现文化创新,植根群众,从群众中获得灵感,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博采众长和继承传统,不符合题意。答案:D热点点击加强交流互鉴,共创亚洲文明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中国北京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近平强调,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来自亚洲全部47个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及国际组织的1 352位会议

22、代表共同出席大会。大会包括开幕式、平行分论坛、亚洲文化嘉年华、亚洲文明周活动这4大板块,涉及相关的活动达110多项。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应对这些挑战,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本次大会的中外机构签署一系列多边、双边倡议和协议,发布一批重大项目成果和研究报告,形成了一批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务实举措和合作成果,共4大类26项。大会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共识指出:亚洲和国际社会以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新的起点,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文明对话,进一步拓展多样化的交流机制

23、和多层次的对话平台;坚持在继承中不断发展,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用创新发掘文明发展动力,充分激活文明进步的源头活水;加强各国在文化、旅游、教育、媒体、智库、卫生和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守望相助、团结共进,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信息提取理论对接信息: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理论: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信息: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们应该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谐共生理论: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信息:当今

24、世界人类面临的各种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应对这些挑战,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文明的力量理论: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注:将信息提取与理论对接补充完整,使其一一对应。创新演练12019 年 5 月 1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会议上发表讲话指出,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就是顺应亚洲合作发展大势和各国人民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期待,为不同文明共同发展搭建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亚洲各国积极参与亚洲文明对话会议进行文化合作交流,是因为()A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和主导权逐渐增强B不同文明存在根本冲突,无法共存C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各国文化的

25、繁荣和发展D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解析: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没有主导权,A 项错误;不同文明存在冲突,无法消除但可以相互尊重,和谐共存,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亚洲各国积极参与亚洲文明对话会议进行文化合作交流,是因为文化的交流互鉴有利于各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C 项符合题意;B项错误,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认为不同文明存在根本冲突、无法共存的说法是错误的;材料强调亚洲各国积极参与亚洲文明对话会议进行文化合作交流,因此其原因不只是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D 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上讲话指出,繁花春满园,群生则锦绣。亚洲各国都

26、有古老灿烂的文化,既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又和谐共生,交相辉映。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亚洲文化更为丰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理解和尊重亚洲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 认同和包容亚洲各国的特色民族文化 积极拓展中华文化对亚洲各国的渗透 推动亚洲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A BCD解析:亚洲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亚洲文化更为丰富的色彩、更加持久的生命力,这给我们的启示是理解和尊重亚洲文化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亚洲文化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交流,符合题意;我们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亚洲各国的特色民族文化,错误;我国不搞文化渗透,错误。答案:B3结合“热点点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亚洲文明对话

27、大会 2019 北京共识的内容,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说明举办这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意义。解析:第(1)问,要求结合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19北京共识的内容,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材料中“亚洲和国际社会以本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为新的起点,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文明对话,进一步拓展多样化的交流机制和多层次的对话平台”,可从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角度分析;材料中“坚持在继承中不断发展,薪火相传,与时俱进,用创新发掘文明发展动力,充分激活文明进

28、步的源头活水”,可从立足本国的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用创新发掘文明发展动力角度分析;材料中“加强各国在文化、旅游、教育、媒体、智库、卫生和民间交往等领域的合作,守望相助、团结共进,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可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角度分析。第(2)问,要求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说明举办这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重要意义,属于意义类试题。要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调动哲学原理进行分析。从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三个角度分析。答案:(1)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不断拓宽文

29、化交流的途径和手段,拓展文化交流机制和对话平台。各国应立足本国的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用创新发掘文明发展动力。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激发亚洲人民创新创造活力,加强各国在多领域多方面的合作,加强民间交往,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各国人民应主动做文化交流的使者,以世界文化为营养,促进文化的交流、融合、发展。(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举办亚洲文明交流对话大会,有利于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智慧和力量。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

30、盾。文明因多样而交流,每种文明都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举办亚洲文明交流对话大会,有利于展示不同文明的风采,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亚洲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每一种文明既有世界文明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民族个性,都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举办亚洲文明交流对话大会,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共同创造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美好未来。典例解读(2017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 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

31、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的反响,总收视观众

32、超过 11 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_命题意图考查知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政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力素养考查学生调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我国文化政策的政治认同解题流程第一步:审读设问信息,定答题方向知识范围:文化生活知识;设问指向: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步:解读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信息: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其理论依据是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信息: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其理论依据是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信息:引导民众广泛参

33、与。其理论依据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信息: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其理论依据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第三步:描述和阐释答案,术语加材料选择艺术价值高、影响大、代表性强的诗词,集中展示中国诗词的魅力。重视发掘诗词的深刻文化内涵,引导人们向美向善。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激发民众内心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引导民众广泛参与对应训练(2019广东揭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 年 6 月 7 日,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 年起,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早在

34、 2017 年全国“两会”期间,就有 45 名人大代表提议设立丰收节的有关建议,认为这个节日的设立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成熟的实施条件。一是我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农事节庆传统;二是国内很多地方一直都有举办和农事有关的具有当地特色、主题鲜明的节庆活动;三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乡村,参与农事体验、品味农村情调的需求越来越旺;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连年丰收,农业现代化、脱贫攻坚、农民增收取得了明显成效。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时,彰显了

35、“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合理性。(2)某地计划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请你策划三个活动主题,要求主题鲜明,体现农事特色(每条不超过 20 个字)。解析:第(1)问,考查文化生活相关知识,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第(2)考查学生多元思考、

36、创新思维的能力。学生要抓住设问指向“农民丰收节”,运用所学知识围绕举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写主题,要理性作答,不拘一格,又要写出时间上的特色,丰收的喜悦。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农事节庆传统。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文化发展应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与国内很多地方举办和农事有关的节庆活动相契合,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心声,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参与和品位乡村生活的旺盛需求,以及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高度自信。(2)瓜果飘香谷满仓,硕果累累庆丰收;醉美田园,欢庆丰收;魅力金秋,共享丰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