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单元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第 31 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最新考纲命题角度备考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1.高频考点:本考点在高考中很少涉及,相对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高频考点,主要考查教育与时代背景的关系。2备考策略: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深刻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学习过程中注意从时代背景入手,归纳科技、“双百”方针、教育现象背后的政治、经济因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教育事业的发展1.2017全国卷,31:从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入手,考查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22017全国卷,3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的一幅关于扫盲教育的画作入手,考查现实主义绘画的风格
2、32015全国卷,3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俄语热”入手,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教育状况与相关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一、科学技术成就1“两弹一星”。(1)决策背景:反对核威胁,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_的垄断。(2)主要成就。1964 年,我国第一颗_试爆成功,中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空间技术原子弹1967 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_”发射成功,中国进入航天时代。2载人航天。(1)成就: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载着宇航员_进入太空。(2)意义。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成为带动高新技术
3、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东方红一号杨利伟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成就:1973 年,_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 2 号。(2)意义: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_。4生物技术成就。1965 年,首次人工合成_,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5计算机技术成就。1983 年我国成功研制出“_”计算机,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袁隆平饥饿问题结晶牛胰岛素银河1号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基本内涵。艺术问题上“_”,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双百”方针的提出。(1)背景:1956 年初,社会主义改造完成。(2)目的:调动_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和科学工作的开展。(3)提出:195
4、6 年春,毛泽东正式提出。(4)作用:对促进文艺繁荣、学术民主、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百花齐放知识分子3“双百”方针的挫折。(1)原因: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和“_”的影响和破坏。(2)表现:学术问题被当成政治问题批判;文艺凋零;科研受到影响。4“双百”方针的恢复与发展。(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左”倾错误,邓小平提出“二为”方针。文化大革命(2)影响:文艺的春天来临。文学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为广泛,文艺繁荣。学术、科技不断创新和发展。三、教育事业的发展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建设。(1)重大举措(史实)。重视工农教育,把_作为重点工作。确定了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改造、调整高等院校。(
5、2)成就。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扫盲教育2“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的挫折。(1)表现。教育战线一片混乱。高等教育严重破坏:1966 年_被废止;招收“工农兵学员”。(2)影响: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3教育的复兴与发展。(1)扫盲教育:2001 年如期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高考制度(2)基础教育。1986 年通过_,从法律上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1989 年,启动“_”,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目前,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3)高等教育。义务教育法希望工程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增设新兴边缘学科
6、专业,建立_制度,改革招生与分配制度。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着手实施“_”计划。(4)教育方针、战略。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推动教育改革。20 世纪 90 年代,党和政府提出了“_”战略。学位211工程科教兴国1中国科技代表成就麦柯迪:“中国已成为第三个将航天员送上天的国家,这令世界出现太空新秩序。”问:材料指的是哪一事件?目前体现我国航空航天最高水平的科技工程是什么?答:2003 年,“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取得成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工程;“嫦娥奔月”工程。2认识中国科技的开拓者某历史学习小组打算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尖端科技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7、”的主题研究。问:试列举可能会被纳入研究范围的科学家。答: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邓稼先“两弹元勋”;李四光地质力学;华罗庚数学;吴阶平泌尿外科等。3误以为“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国性混乱,导致我国重大科技成就出现空白辨识“文化大革命”时期广大科技工作者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在困难的条件下取得了重大成就,如氢弹、人造地球卫星、杂交水稻等。4对 20 世纪 80 年代前后我国发展高科技的侧重点认识不清辨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为了冲破美苏大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国防科技,以维护国家安全。80 年代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商品
8、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5理解“双百”方针的内涵“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问:“双百”方针体现在文艺上是怎样的要求?答: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6辨析比较(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的激烈,流派多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两者实质不同。(2)“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
9、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7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指出:“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问:该“意见”主要反映了现代中国教育中哪一件重大史实?有何历史意义?答:恢复高考制度。意义:实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迈出了教育复兴的重要一步。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邓小平:“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国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问:试列举我国政府为此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答: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9把“国运兴衰,系于
10、教育”理解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在于教育致误辨识(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2)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前提,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10缺乏对材料信息的深度解读例 材料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进行比较说明。误答:材料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情况。当时教育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忠诚、朴实”及发展业余学校识字教育,有利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恢复与建设培养人才。正解:信息:图示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众新教育(或专业培训和扫盲教育)发展。考点 探究现代中国科技、文化、教
11、育的发展史料一 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毛泽东史料二 中央现在着重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就是要我们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也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陆定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料三 1949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研制核武器主要是出于防御目的。(2)史料二中“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说明了实施“双百”方针的
12、根本目的;史料一中“为繁荣我国的文学艺术而努力,为使我国的科学工作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努力”说明了实施“双百”方针的直接目的。(3)史料三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成就。从 1949 年、1978 年、2008 年三个时间点的数据看变化趋势。从柱状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教育落后,改革开放后,各层次教育发展迅速。问题探究1依据史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做出自主研制“两弹一星”战略决策的目的。答案:保卫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2据史料二指出党中央提出“双百”方针的主要目的。答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现代科技和繁荣文学艺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13、强国。3史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答案: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迅速发展,基本实现普及义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发展更为迅速,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提出;改革开放,综合国力的提升;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提出,党和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实行;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渴求;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全面认识“双百”方针(1)从“双百”方针的内涵看,“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学术问题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14、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针。(2)从背景来看,“双百”方针是在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国家迫切需要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3)从基本精神来看,“双百”方针的基本精神是要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和艺术、学术民主,其实质是为人民服务。(4)从受挫原因看,“双百”方针在贯彻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不是“双百”方针本身的问题,而是受“左”倾错误干扰造成的。(5)从历史经验教训上看,学术问题、文艺问题的政治化无法实现“百家争鸣”;政治生活不民主,学术界、文艺界就无法实现“百花齐放”。“双百”方针能顺利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文化就能兴旺发达。考题例析(201
15、7全国卷,3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 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2001 年增长至 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试题定位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试题分析 材料表明,1977 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普通高校、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都获得快速发展,反映出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故 C 项正确。A、B 两项材料
16、均没有涉及,排除;当时高等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D 项错误。答案:C真题演练1(2017全国卷,31)右图为 1954 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明显不符,故 A 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明显不符,故 B 项错误;图真实再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 C 项正确;图中信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要向
17、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 D 项错误。答案:C2(2015全国卷,31)到 1952 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 D 项正确。答案:D考向1 从科技发展的成就角度命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
18、工作,制定了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课标高考往往从这一史实出发,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及成就。对点训练 1(2019郑州模拟)20062016 年十年间中国处于世界前 1%的高被引论文为 1.69 万篇,占世界份额为 12.8%,排名世界第 3 位。与此同时,我国有 18 个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 10 位,其中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 8 个学科跻身世界第 2 位。这实质上反映出()A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B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C高被引论文数是评判科技水平主要依据D“科教兴国”提出直接助推了科
19、技发展解析: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数量显著增加是现象,不是实质,故 A 项错误;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被引数量显著增加表明中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逐步领先于世界,故 B 项正确;评判科技水平的主要依据国际领先的技术发明,故 C 项错误;“科教兴国”促进科技发展,没有起到直接助推作用,故 D 项错误。答案:B考向2 从教育与国家战略的调整角度命题为了适应国家战略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发展战略是学习苏联经验,因此掀起了学习俄语的高潮;工业大学的设置,是为了适应“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需要等。解题时应从我国建设的大的社会背景方面分析。对点训练 2(2019河
20、南名校联盟模拟)根据一位美国著名科学家的研究,1960 年时中国的 25 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 90%是在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而在 1960 年,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 75%。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高校调整B半工半读高校的涌现C“八字方针”的实施D中美关系改善的影响解析: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策略,因此对高校进行调整,设立了大量的工科学校,故 A 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培养,并未涉及半工半读,故 B 项错误;“八字方针”是 1960 年提出,1962 年得以实施,与题
21、目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中美关系改善是 1972 年,与题目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A考向3 从新时期的教育成就角度命题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很大成就。如恢复高考、实施义务教育、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等。解题时一般需要结合史实解答即可。对点训练 3(2019青岛模拟)2016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加分优惠政策。该项规定的实质()A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体现教育公平和民族平等C推进高考制度深入改革D加大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解析:材料是围绕民族教育,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以加快民族教育,在这个过程中,给予高考加分政策,是对少数民族的一种公平,故 B 项正确;C 项是高考改革的体现,不是实质,故 C项错误;材料中教育投入无从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