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2.72MB ,
资源ID:242535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2535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6留侯论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91101210.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_2020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6留侯论教案含解析鲁人版唐宋八大家散文蚜20191101210.doc

1、6留侯论一丛花初春病起苏轼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游人便作寻芳计,小桃杏、应已争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赏析】这是一首遣兴之作,描写词人初春病起,又喜悦又疏慵的心情。表现这种心情的作品本是古已有之,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写他“卧疴退空林”,当“新阳改故阴”之时登楼所见所感,并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名句,一向为人称道,但它徒有佳句却无通体之美。而这首一丛花,词人抓住今年初春和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情感受,并由此结合全篇,于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个性,可称佳品。

2、词的上片侧重初春病起之喜悦,下片侧重初春病起之疏慵。“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写春寒犹重耳,而用腊侵、雪破表述,一起句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有信”也“无人见”,她只在“柳际花边”露了些“微意”。而敏感的词人已察觉了。这既表现了今年初春的异常,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这里虽无具体的形象描绘,但“微意”和“柳际花边”却启人联想,含蕴深细,极见个性。接下来“寒夜”三句,直抒喜悦心情。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大地春回,所以“孤衾易暖”,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入耳堪听了。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

3、细腻地刻画出来,而这种情景正是病起的词人才会有的独特的心理感受。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25岁,在京城经欧阳修推荐参加制科考试,最后仁宗在崇政殿御试,苏轼入第三等(宋开国以来,入三等者只有吴育和苏轼两人)。试前,苏轼献进策、进论各25篇,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本文是进论的第19篇。史论原指作史者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史事和人物的文字。后来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论文,也都称为“史论”。本文是一篇进献给皇帝的史论,目的在于应试求官,向考官和皇帝显示才华,所以写作时很用力,是苏轼青年时代的重要作品之一。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卒然(c) 挟持(xi) 圯上(y) 鼎镬

4、(hu)贲育(bn) 倨傲鲜腆(j)(xin)(tin)会稽(kui)(j) 小忿(fn)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卒然临之而不惊(“卒”通“猝”)(2)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毙”通“弊”,疲惫)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见(2)所以(3)故(4)间(5)其(6)而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其君能下人(名词作动词,居于之下,表对人谦卑)(2)臣妾于吴者(名词作动词,称臣称妾,或充当奴隶)(3)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名词作动词,称王)(4)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惊:使受惊。怒:使发怒,都是使动用法)(5)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使受摧折,使动用法)第5步古今异义

5、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古义:人之常情。今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2)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古义:怀有的抱负。今义: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用威力强迫对方服从。(3)千金之子古义:富贵人家。今义:女儿,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4)其身之可爱古义:值得爱惜。今义: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5)其君能下人古义:向别人低头,表示对人谦卑。今义:旧时指仆人。(6)必能信用其民矣古义:使信服,为所用。今义:指长时间积累的信任和诚信度。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判断句,以“也”为标志)译文: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2)

6、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判断句,“者,也”为标志)译文: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3)此子房教之也。(判断句)译文:这是张良教他的。(4)勾践之困于会稽。(被动句,状语后置句)译文:越王勾践在会稽被困时。(5)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草野之间卒然相遇”)译文:(张良和老人)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6)而命以仆妾之役。(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仆妾之役命”)译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第7步名句积累经典名句君须记(1)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2)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

7、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3)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1文章第一段中,作者以一字而立中心,作者用的是哪一字?试分析。_答案作者用一个“忍”字,以“忍”字立论,并以“忍”字贯穿全篇。全文围绕“忍”字议论。“忍”是全文的骨架,这种笔法,叫作“一字立骨”法。2根据课文第二段开头的第一句话,我们可以用最简洁的字眼来概括它,这就是“受”,即受兵书。那么,除此之外,本文还写了张良的几件事?你能用文中现成的词语加以概括吗?这几件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_答案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一击”

8、用课本的注释来说,就是指“张良曾与力士用铁锤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遂”一事,这样可用“击秦帝”三字来概括。还有一件事是“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时“子房教之”,这可用“教高祖”三字来概括。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本文共写了有关张良的这样三件事: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这三件事都围绕“忍”字,分别是不忍、能忍、用忍。它们分别是从反面、正面来论证“忍”的,通过正反对比,观点显得鲜明、有说服力。3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了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_答案(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

9、,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指出黄石公并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2)“且其意不在书。”“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而苏轼则认为是张良教会了刘邦“能忍”才取得了天下。4文

10、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秦皇、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_答案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第三段写荆轲、聂政是反衬,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第四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写秦皇、项籍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五段写高祖是正面衬托张良能忍。5说说结尾一段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_答案这一段,看似“与忍相关不紧”,但并不离题。是用子房的“状貌”反衬子房能忍的胸怀,从另一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主题,是上文的进一步深入,是文章极尽曲折变化后的“余波”,含蓄而余味无穷,也暗合文章的开头。6阅读课文第二、三两段,完成下面的题

11、目。(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事甚怪_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_且其意不在书_彼其能有所忍也_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_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_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_答案指示代词,这(那)人称代词,他物主代词,他的连词表假设,如果结构助词,的 助词,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人称代词,他。(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译文:_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译文:_答案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所以那老

12、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借这点而成就大业。(3)对于“圯上老人”的故事,苏轼的观点和前人的观点有什么不同?_答案前人以为“圯上老人”的故事说明了张良从圯上老人那儿得到了一部神奇的兵书,从而使张良取得了成功。可是苏轼却认为“圯上老人”的故事说明了张良从圯上老人那儿学到了“忍”的精神,从而成就了他。(4)作者是如何论述自己的观点的?_答案先破后立。首先驳斥了传统的观点,认为“圯上老人”的出现是为了授给张良兵书,作者提出“其意不在书”的看法。接着具体分析了张良遇到圯上老人以前的事件,指出圯上老人的出现是因为深析张良不能忍,最后得出自己的观点:圯上老人“深

13、折”张良的锐气,使其能忍,然后才可成就大事。能屈能伸真丈夫张良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在他年轻时,曾经刺杀暴君秦始皇,结果失败了。为了躲避官府通缉,他隐姓埋名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了一个老人。老人故意把自己的鞋扔到桥下,看着张良说:“你这个小家伙,到桥下把我的鞋捡回来!”张良丝毫没有不愿意的表现,跑到桥下把鞋拾上来递给老人。老人不接鞋,却伸着脚让张良给穿上,张良就恭恭敬敬地把鞋给老人穿上了。老人笑笑说:“你这孩子可以做我的学生了。明天早上你还到这儿来,我将会教给你一些东西。”张良天不亮就赶到桥上,见老人已经坐在那里了。老人说:“你比我来得晚,今天不能教你什么。”这样让张良白跑了

14、两次,第三次张良终于比老人先来到桥上。这次老人高兴了,送给张良一部书。张良回去后钻研那本书,掌握了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各种应变策略,后来他辅佐汉高祖刘邦统一了天下。【应用角度】“忍”“处事为人”“细节与成功”“能屈能伸”等。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核心问题是创新能力人民网北京3月8日电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开启。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表示,中国制造要走向世界,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创新能力。董明珠说,过去的制造业是依赖于别人的技术,关键的核心部件都是依靠购买来进行组装而成为中国的产品,但是今天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格力电器为例,

15、因为它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已经从一个简单的“黑灯工厂”到今天的创造、设计黑灯工厂。2018年,大家都认为经济下行压力特别大,而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格力电器增长了500亿,增长率达到了33%,实际上支撑这个增长的关键就来源于格力电器走了一条自主创新、自力更生的道路。【媒体文摘】中国的制造业今天已经不是逐利而行的时代,要有使命感、责任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企业松绑,减税免税,希望企业家要有一种责任和担当,把减免税收带来的收益运用到企业的研发当中去,为中国的制造走向世界,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爱苏东坡(节选)苏东坡算得上是中国人耳中最为熟悉的名字之一了,无论是皓首穷经的书生硕

16、儒,还是目不识丁的村妇野老,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不崇敬他,不膜拜他,即便对他的人事、文字一无所知。阅读苏东坡的简历却不是一个特别惊心动魄的过程。历史上如他这般宦海沉浮、流离失所的仁人志士不在少数;他所经受的富贵和磨难,也不是绝无仅有。起伏跌宕当然有,残酷暴烈说不上。苏东坡20岁在仁宗朝以科举第二名高中。其后历练地方,按序升迁。神宗朝期间1070年,32岁的他在京中史馆担任小官,写下了振燮古今的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直斥皇帝独夫乱政。虽然数年之后他才开始谪戍生涯,人生磨难却由此启端。“乌台诗案”将他打入深狱险遭诛杀。哲宗即位摄政,他达到了政治生涯的最顶端,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相当于副宰相。但是深

17、知为权贵所忌的他多次求去。太后过世之后苏东坡平生至敌章惇任宰相,一路将他南贬直到天涯海角的儋州。其间妻离子散,家贫如洗,困顿无依。到1101年另外一个眷顾他才华的神宗摄政他终于得以与家人相聚时,却溘然而逝。他一生之中,贬谪多于器用,流离多于聚合,贫困多于富贵。少时才名已然盖世,终老却仍在颠沛。关于苏东坡的神话久已在中国人心目中扎根,但是详细考察却发现中国人对于苏东坡的评价委实算不上太高。要说他是什么人,却要说他不是什么人。他不是圣人。苏东坡一生从来未曾以完美道德或者伦理高彰而获得过任何朝廷给予他道德上的嘉许。虽然在他身后有“文忠公”的谥号,却并非彪炳他的道德力量。苏东坡一生口无遮拦,每每因言获

18、罪。皇帝和太后总是因为他的才能而青眼有加,却从不曾认为他如何为儒家伦理道德锦上添花。他也不曾获得过文学方面的最高评价。历来文论称他是文豪,天才的诗人,词人。但在诗歌的最高评价上,历史上曾有过的“诗圣”“诗神”之类,从不曾将其列入其中;就词人而言,前有李后主、冯延巳;同有欧阳修、柳永;后有陆放翁、辛弃疾,也不曾认为他代表词的最高水准。而就文赋而言,他的赤壁赋等作品的确千古传诵,但文学史或者政治史上不曾标榜他开拓或者登顶了某个高峰。他的政治生涯跌宕起伏,为同僚所称颂,为百姓所爱戴。但代表他那个时代的人却是王安石和司马光。他没有提出改变政治历史的制度变革,也不曾使宋代的政治因他而繁荣或衰变。虽然元祐

19、党人留下了亘古的记载,但是以他为首的整个名单却是良莠不齐,毁誉参半。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苏东坡成为如此迷人的一个角色,以至于当中国的历代文人论及苏东坡的时候,唯留下会心的微笑,温暖的襟怀和诗歌的激情?有一次苏东坡饱食之后扪腹问家人肚中有什么?家人朋友各个道来,他一一摇头。最后他钟爱的侍妾王朝云笑道:乃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他却大笑称是。这恐怕就是苏东坡的夫子自况了。我突然想读苏东坡,或许就是因为我们今天一样地生活在了一个庸常平和的世界之中。这样的时代中没有什么盖世英雄抑或是乱世奇枭。生命的随波逐流或者是天高难测几乎相似。中国传统专制时代的君心难测,和当今时代的民意浮沉,都大抵相同罢了。所以当我思念

20、和热爱苏东坡的时候,我确切地知道自己为什么思念和热爱。那是因为尽管人类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发生什么本质的变化,但我们的思维世界却更加深刻地被尘俗的观念和现实的欲望所冰封。当这个年代之中的中国人已经无法、不能和不愿以苏东坡作为自己人生的追求的时候,人类,至少是我们中国人,已经失落了自己的世界,失落了童真的时代,失落了纯良与天真的性情。人世已无苏东坡。庸常的世界,已经失落成为庸俗的世界。仅此一句,已经令人泪湿沾襟。【精要赏析】作者以冷静的笔触概括了苏东坡的坎坷人生,又以饱蘸深情的话语娓娓道出自己对苏东坡绵绵深情,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苏东坡。苏东坡一生不与庸常的现实妥协,不与传统的伦理同垢,也不与当世的政治合流。他既不与卑俗合作,也不与亢悍争斗。换用今天的话语来形容,他只追求个体生命的自由。苏东坡既不生活在最伟大的时代里,也不生活在最卑劣的岁月中。恰恰是在北宋那样一个庸常平和的世界中,他个体的、人性的和自由的光芒,照耀到了最广大的范围,留存在最深远的岁月。- 13 -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