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师表 目 录 3 知识归纳整理a2 主旨特点a1 原文呈现a原文呈现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
2、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
3、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 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主旨特点 2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诸葛亮集文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谥“忠武侯”。著有诸葛亮集。【文章主旨】本文是诸葛
4、亮决定出师伐魏,临行前,感到刘禅暗弱,颇有内顾之忧,故上表劝诫。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明了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写作特点】说理充分,感情真挚。前半部分提出三项建议,以理服人;后半部分自序经历,以情动人。知识归纳整理 3 1.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3)臣本布衣 古义:今义:布做的衣服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扩大 痛心、遗憾 平民百姓
5、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5)由是感激 古义: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6)当奖率三军 古义:今义:奖励,夸奖 2.一词多义(1)道(2)遗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感奋激发 鼓励 路途 途径,方法 遗留 给予.(3)兴 (4)论 兴复汉室 若无兴德之言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5)能 (6)临 先帝称之曰能 必能使行阵和睦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表涕零 振兴 发扬 评定 谈论 有才能 能够 临近,靠近 面对.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以光先帝遗德 本义:光芒、光亮 句中意思:(2)形容词用作动词 恢弘志士之气
6、本义:宽阔;广大 句中意思:亲贤臣 本义:亲切的 句中意思:发扬光大 发扬,扩展 亲近.远小人 本义:空间或时间的距离长,与“近”相对 句中意思:(3)形容词用作名词 此皆良实 本义:善良、诚实 句中意思:优劣得所 A.优 本义:美好 句中意思:B.劣 本义:坏 句中意思:攘除奸凶 本义:奸邪凶恶 句中意思:疏远 忠良诚实的人 能力强的人 能力低的人 奸邪凶顽的人.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本义:做事的时间长 句中意思:(4)名词作状语 北定中原 本义:北方 句中意思:4.重点实词(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秋:(3)盖追先帝之殊遇 追:殊遇:怠慢,疏忽 向
7、北 指帝王之死 诚实,的确 时候 追念 特殊的礼遇.(4)引喻失义 引喻:失义:(5)陟罚臧否 陟:臧否:(6)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刑:(7)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拔:遗:(9)悉以咨之 悉:咨:称引、譬喻 不合道理 提拔、晋升 赞扬和批评 罚 治理 选拔 给予 副词,都,全 询问 .(10)裨补阙漏 阙:(11)性行淑均 淑:均:(12)躬耕于南阳 躬:(13)不求闻达于诸侯 闻达:(14)猥自枉屈 猥:(15)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顾:(16)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17)庶竭驽钝 庶:驽:钝:缺失 善 公正、公平 亲自 有名望,显贵 辱,谦辞 拜访 奔走效劳 表示
8、期望 劣马,跑不快的马 刀刃不锋利.(18)攘除奸凶 攘除:(19)至于斟酌损益 损:益:(2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效:(21)以告先帝之灵 告:(22)以彰其咎 彰:(23)以咨诹善道 诹:(24)察纳雅言 雅言:(25)临表涕零 涕零:排除,铲除 损害 益处 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祭告 揭示 询问 指正确合理的言论 流泪,落泪.5.重点虚词(1)以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以光先帝遗德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译作“的人”介词,可译作“把”连词,相当于“来”连词,可译作“
9、以致”介词,可译作“对”.6.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也”表判断。翻译: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于陛下您的职责、本分。)【对接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
10、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章武:刘备的年号。三年:公元223年。永安: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东北。股肱:比喻辅佐之臣。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属以后事 属:(2)以俟大举 俟: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臣 敢 竭 股 肱 之 力 效 忠 贞 之 节 继 之 以 死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你与丞相共图大事,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服侍他。嘱托 等待/.4.本文中提到“以俟大举”,“大举”指的是什么?请用出师表中的语句回答。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11、,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参考译文】章武三年的春天,先主(刘备)在永安病情加重,把诸葛亮召到成都,把后事嘱托给他。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如果刘禅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才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哭着说道:“我必竭尽辅佐之臣的职责,献出忠心,至死不渝!”先主又传诏,命令后主(刘禅):“你与丞相共 图大事,要像对待父亲一样服侍他。”建兴元年,刘禅封诸葛亮为武乡侯,设立丞相府署,开始治理国家的事务。后来,又加封诸葛亮为益州牧。政事无论巨细都由诸葛亮决定。南部和中部的几个郡联合起来叛乱,诸葛亮因为刘备刚刚去世,没有轻易用兵作战,而是让使者去吴国下聘礼,和他们结亲,成了友好邻国。建兴三年春,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到秋季就把叛乱全部平息了。军备充足,国家富饶,于是开始练兵习武,以待将来大举进军中原。建兴五年,率领各部军队向北出发,进驻汉中,临出发前,上书了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