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3 ,大小:1.92MB ,
资源ID:242204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22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步步高大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部分第2讲.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步步高大二轮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部分第2讲.ppt

1、第 2 讲 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高频考点突破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经营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生产、生活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2农业政策(1)春秋战国:奖励耕战,兴修水利等。(2)西汉初年:修养生息,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3)魏晋南北朝:推行均田制。(4)唐代:唐太宗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武则天重视农业。(5)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等。(6)清初“更名田”等。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国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4生产技术及工具创新(1)夏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和骨、

2、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2)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3)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4)两汉时期,铁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广泛推广。耕犁上安装了犁壁;赵过发明播种机械耧车;二牛抬杠式牛耕法推广,开始出现一牛挽犁牛耕法。(5)曹魏时期,马钧改进了先进的灌溉工具翻车。(6)唐朝创制了灌溉工具筒车,出现了曲辕犁。盲点清理 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农耕技术成熟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5水利事业的发展(1)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用桔槔来灌溉农田;春秋时楚相孙叔敖修建芍陂;战国时秦国蜀守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工郑国修建郑国渠。(2)秦朝

3、时兴修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3)西汉时农田水利的地区特色明显:黄河流域以营建灌溉渠系为主,如六辅渠、白渠等;江淮、江汉之间以修治天然陂池为主;东南以排水筑堤,变湿淤之地为良田为主;西北主要是修筑特殊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大规模治理黄河。(4)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兴修了许多渠堰堤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都要通渠灌溉。(5)隋唐时期:隋朝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6)北宋时王安石变法颁布农田水利法,兴修的较大水利工程有一万多处。细节点拨 就其功能看,修建的水利工程有防洪抗旱及交通运输两方面功能,其中秦朝的灵渠、隋朝的大运河均为运输而修建。6农耕经验总结(1)两汉

4、时,在干旱地区推广代田法;普遍重视及时收割和优选种子;学会水稻的育秧移植技术;西汉的氾胜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农书,书中作了关于作物栽培的论述,总结出著名的区种法;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叙述一年例行农事活动的农书。(2)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 6 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明朝后期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二、古代中国重要的赋税制度1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春秋的初税亩西汉的编户制度隋唐的租庸调制唐中后期两税法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地丁银制度。2主要赋税

5、制度(1)春秋初税亩内容: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影响: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2)西汉编户制度内容: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影响: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3)隋唐租庸调制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指导思想:轻徭薄赋。内容:征收田租、调(即人头税)、庸(是纳绢代役)。作用: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

6、稳定发展。(4)唐中后期两税法原因: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国家财政收入减少。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种税中,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每年分为夏秋两季收税。作用:两税法统一了税制,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两税法是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为主。(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内容:募役法规定官僚也要交纳役钱。实行方田均税法。清查隐瞒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平均赋税。实质: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6)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背

7、景: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兼并严重。目的: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内容: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少缴税。意义:赋役合并,简化赋税名目和征收手续,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史上的一件大事。赋役统一征银的办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适应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7)清前期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原因:旧的赋税制度使农民负担过重,影响社会安定,而且人头税使隐蔽人口现象严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1712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为摊丁入亩提供了条件。内容:雍正初年实行地

8、丁合一,把丁银全部摊入地亩中征收。作用:标志着延续了数千年的人头税的废除。简化了税收原则和手续,把土地多少作为收税的唯一标准,从而调整了封建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细节点拨(1)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人头税”,即丁税。如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2)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土地税,即田租。如“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3)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4)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另有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苛捐杂税。三、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和商业

9、1手工业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主要行业:冶金、陶瓷、纺织等。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2商业(1)发展历程:商朝人善于经商(“商人”一词由此而来)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2)特点: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3)资本主义萌芽

10、条件: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实质:雇佣关系。特点:出现在少数行业和地区;发展缓慢,水平低,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地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4)“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时间:从战国商鞅变法开始,贯穿整个封建社会。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基础。评价:前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地主阶级政权;后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关锁国含义:对外交往的限制政策。根源: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目的:维护专制统治。评价: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过程

1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五阶段:南朝时期开始赶上北方,南宋时期南方超过北方。过程是:a.初步开发:东汉末至三国时期。b.开始赶上:东晋至南朝,南朝时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c.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南移完成: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e.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特征:a.北方农民的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体现了当时生产力的最高水平。b.南移趋势往往在国家分裂或割据战乱时期最突出。c.政治重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原因:a.北方战乱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b.北方农民大批南迁

12、,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并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c.江南统治者为发展实力,比较重视发展经济。d.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e.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f.政治中心的南移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认识: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的重视程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6)对外贸易汉朝:开通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和东南亚各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进行贸易,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商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明朝:郑和下西洋,访问过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当

13、地居民和平贸易。清朝:实行闭关政策,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对外贸易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极小,难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7)古代城市的发展概况夏、商、周都城是全国政治、交通中心。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隋唐城市的兴旺a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商业大都会长安和洛阳。b.长江流域的商业都市扬州和成都。有“天下之盛,扬为首”和称“扬一益二”的说法,广州是南方商业都会、国际贸易港口。宋元时期北宋东京的繁荣,南宋海外贸易港口的增多;元朝大都是国际化大都市,泉州是重要对外港口。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

14、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a.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b.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热点考向预测命题思想一 主干知识时考时新 农业耕作方式、土地制度、水利设施、手工业成就、国内外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等主干知识是历年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命题设计 1(水利兴修)2011年国务院 1号文件聚焦水利,67 月份南方洪灾 9 省损失达 140 亿人民币。治水是历代都引人注目的现象。下列相关说法不恰当的是()A秦修灵渠,便利湘江流域的灌溉B坎儿井是汉代西北地区著名水利工程C隋时大运河兼有航运、灌溉功能D“天府之

15、国”的形成都江堰有巨大贡献解析 灵渠沟通了湘江、漓江流域,主功能是航运。答案 A命题设计 2(古代商业)2011 年 9 月 20 日新疆信息网:中国古代的文献里从来没有“丝绸之路”这个名称,沿途客商皆是根据马粪和枯骨为路标进行探险式穿越。当年唐僧师徒在此进行生死穿越时不可能见到的文明现象是()A丝绸、青瓷B纸张、铁犁C青花瓷、活字版佛经D土耳其地毯、吐鲁番坎儿井解析 青花瓷始现于元代,不可能在唐代发现。C 命题设计 3(手工业)喜爱武侠小说的同学可能都知道龙泉宝剑的创始人欧冶子,他首次发现了铜和铁性能的不同,冶铸出第一把铁剑“龙渊”,开创了中国铁质冷兵器的先河。欧冶子可能生活于()A春秋战国

16、 B西周 C秦汉 D隋唐解析 由“开创铁质冷兵器先河”可知欧冶子应生活于铁器刚发明时代,结合所学可知答案为 A。A 命题思想二 向概念错误说道别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给自足、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两税法、一条鞭法等重要概念历来是易混易错的考点,应重点关注。命题设计 4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发展,从而严重束

17、缚了商业的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D 项。答案 D命题思想三 一样的历史不同的史观 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农耕文明是立足于农耕生产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总称,是文明史观命题关注的热点。命题设计 5 2012 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龙年,下图为我国银行系统发行的银行卡和纪念币,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A铁器牛耕生产方式B重农抑商政策C农耕文明影响D西方文化的传入解析 D 项说法明显错误,A、B 项内容从属于农耕文明的内涵,故答案为 C。答案 C命题思想四 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为当今世界留下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财富,为高考命题提供了众多切

18、入点。命题设计 6“文化牌”、“文明牌”、“遗产牌”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经济的名片,恢复历史建筑风貌成为城市建设的热点。河南开封要展示原汁原味的皇城风貌,下列现象不适合的是()A街道两边遍布商铺B进行“坊”、“市”严格区分的规划C在城内四方建立游乐场所“瓦子”D建立一座活字印书坊解析“开封”是北宋的都城,而坊、市要严格区分的规划符合唐代的史实,故选 B。B 解题能力提升选择题易错分析 例 1 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C 方法点拨 熟练准确

19、识记与唐代经济发展的史实,并能较好地迁移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对基础史实的识记仍是二轮复习中不可忽视的备考方法。变式 1 战国时期,诸侯国为了发展农业十分重视水利工程修建,其中有一条水利工程不仅在当时造福成都地区为“天府之国”,而且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白渠C都江堰D京杭大运河C 例 2 下图中税收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小农经济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审题解秘(1)解读关键信息:税收总额增长;农业税下降;工商杂税大增。(2)析选项,排干扰:A、B 与农业税下降不符;D 材料未体现雇佣剥削关系。C 变式 2 下列发现于墓葬

20、中的古代画像砖从侧面证明了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历程,其中图一所示的耕作技术始现于()图一 图二A战国B秦C西汉D东汉 解析 图一、图二分别对应的是一牛挽犁、二牛抬杠农耕技术。其中前者始现于东汉时期,故选 D。D 题型突破图表数据型材料题的一般解法(1)读图、表。图、表一般由标题、基本内容、注释等构成,标题规定着图、表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展示命题者所要考查的内容,是答题的着眼点。因此,同学们在读图时应充分挖掘图表蕴涵的信息。(2)读注释。图、表下的注释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3)读题干,并将从图中提取的信息与设问相链接。(4)读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图中信息及

21、所学知识相结合综合判断。非选择题审题突破 主题:审题的一般方法例 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南雄商人以货入京,至长淮关,吏留而税之,既阅月而货不售。商人讼于官,刑部议吏罪当纪过。上曰:“商人远涉江湖,将以求利,各有所向,执而留之,非人情矣。且纳课于官,彼此一耳。迟留月日而使其货不售,吏之罪也。”命杖其吏,追其俸以偿商人。(太祖)赦中书省曰:“朕初以边戌馈饷势民,命商人纳粟,以浙淮盐偿之,盖欲足军食而省民力也。令既数年所输甚薄,军饷不供,岂盐价太重,商人无所利而然欤?尔中书其议减盐价,俾输粟于西河、梅川,庶粮饷可给而内地之民省挽运之劳。”明太祖高皇帝实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

22、括指出明太祖对商人的态度。(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如何认识明初的重农抑商政策。答案(1)扶持商人;保护商人;利用商人。(2)重农抑商是基本政策,重视农业,防止弃本从末;一定程度上保护商人,为特殊需要利用商人,保证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妨碍商业的正常发展。实例点批 考生甲 考生乙点批(1)形式上两份试卷都做到了卷面整洁,答案要点化、提示化、序号化等规范要求。(2)内容上都有较大偏差,尤其是回答第(1)问不看材料信息要求,纯凭经验主义误答为“重农抑商”。考生乙两个设问几乎全没有参考材料信息,凭想当然组织答案。(3)最大失误在于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应用的能力欠缺,同时对文言文阅读理解方面也

23、存在不足。寄语 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的,切记要充分全面地提炼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信息来组织答案,即使材料观点与所学内容严重冲突也应大胆应用材料信息。题型突破材料解析题审题的一般方法(1)阅读理解材料。首先,粗读材料,大致了解一下材料的意思,感知一下应属于教材中哪一方面的知识。其次,依据材料认真分析所设的问题,这是关键之处。第三,在完成前两步基础上带着问题再仔细研读材料,应根据问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2)体会命题意图。我们应尽力去体会命题者的意图。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具体回答问题时,有的设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此时就要根据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作答,而不要想当然,用书本上的内容来组织答案。(3)根据要求组织答案。作答时要注意按问作答,简明扼要,还要做到史论结合。返回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