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219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3.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67页
2017届《创新设计》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版)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课件(67张PPT).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与政治制度的演进 命题角度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2016课标全国,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解析 题干信息“解除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王权仍然拥有行政权力,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没有完善,故选B。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排除A;内阁制度1721年后逐步形成,排除C;权利法案并没有限制

2、英王的行政权,排除D。答案 B 命题角度2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2.(2015课标全国,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解析 光荣革命后,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并未完全剥夺,因此国王“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这与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无关,故A项错误;“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

3、不让议会参与”,反映出国王已经不可能专权,故B项错误;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内阁不对国王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王仍然保留“媾和与开战的权力”等某些名义权力,故D项正确。答案 D 命题角度3 1787年宪法与独立宣言 3.(2014课标全国,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A.主权在民原则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D.各州平等原则 解析 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说明1787年宪法没有

4、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这违反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C、D项错误。答案 B 命题角度4 美国联邦体制4.(2013课标全国,33)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C.废除君主立宪制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信息“1787年”,结合1787年宪法的背景可以判

5、断,华盛顿所说的“现行制度”即美国当时实行的松散的邦联制,而对其进行的“彻底变革”即为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联邦制,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选择D项。答案 D 命题角度5 法国共和制 5.(2016课标全国,35)1875年以后,法国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力。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A.有利于政局稳定 B.确立了总统国家元首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力 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解析 针对“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的情况戴高乐总统采取措施,其结果是有利于政局的稳定

6、,故选择A项。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时就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并非在戴高乐总统修改宪法之后才有的,故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题干材料没有反映出两党制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答案 A 命题角度6 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影响 6.(2013课标全国,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解析 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完成了王朝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据此排除B、C、D项,而德国的近代政体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所确立

7、的,这就使得在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选择A项。答案 A 主线一 人的发现与解放人文精神的发展 知识连线 思维诊断 1.文艺复兴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与其说是“复兴”,不如说是“创新”。材料中观点的依据是什么?提示:文艺复兴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新经济要求的反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简单来说,文艺复兴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2.有人认为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

8、系。对此你如何理解?提示:马丁路德的学说强调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史论归纳 1.从运动的范围上看,文艺复兴主要限制在社会上层方面,而宗教改革则范围扩大,深入到社会下层人民,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2.文艺复兴的关注点是“人”,是人的发现。启蒙运动的关注点是人构成的“社会”,是人的保障,前者是对神的挑战,后者是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挑战。3.文艺复兴变“神本”为“人本”,重新赋予人在现世中的意义,艺术领域表现最为突出。宗教改革打

9、破了教会在信仰领域内的绝对权威,全民皆神职。启蒙运动重新建构了被解构的世界(宗教),强调政治领域,影响最深远。4.“因行称义”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主张。其本质是为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为封建宗教神学的精神垄断服务。5.“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的主张。指人只要信仰上帝就成为了义人(即教徒),得到了救赎,把人们从教会繁琐礼仪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使灵魂得救成了个人的事情,给人以精神自由。6.洛克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分权理论,在此基础上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实早在雅典的民主政治中已初具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7.伏尔泰倡导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明确提出三权分

10、立的原则,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其共同的本质就是反对专制主义。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中世纪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无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到19世纪这一过程基本完成,最终,个人的神圣化终于成为习俗和法律。摘自钱默生西方个人主义源流探索(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西方“个人”是如何“逐级”解放的。提示:文艺复兴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宗教改革运动把人的信仰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启蒙运动则强调人摆脱专制统治和宗教愚昧的束缚,确立起民主、平等、法治的价值观念。史料二 16至1

1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提示:相同:批判专制,约束权力,实行民主。不同:中国启蒙思想是对封建制度的改良,欧洲启蒙思想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构想。解图识史 识图1 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关系 解图1 近代欧洲兴起的三次思想运动在反封建层面上有何明显不同?并分析出现不同的主要原因。提示:文艺复兴仅限于思想文化领域,

12、矛头指向天主教;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思想运动,更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启蒙运动则对整个封建制度发起了批判,并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识图2 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及影响 解图2 伏尔泰在风俗论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推动了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也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根据图示,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提示: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借助孔子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儒家思想的“民贵君轻”“仁政”和彰显公平公正的“科举制”适合了伏尔泰反封建斗争的需要。高考研究 命题规律(1)题型考查:2011年全国课标卷文综以第41题非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呈现。近几年此考点未曾涉及选择题型。(2

13、)评述、影响类考查:2011年全国课标卷文综第41题从近代西方崛起的角度切入,考查人文精神发展在西方崛起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命题预测 人文精神是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核心,但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在此命题明显偏少,仅在2011年第41题中有所涉及。复习备考时,要深刻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其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认识人文精神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繁荣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后世影响着重突出其对社会变革的指导作用。高考选择题仿真练 1.(2016四川自贡一模)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认为在上帝和个人之间不存在人为隔离,提出了人只要信仰上帝,“所有的信

14、徒都是牧师”的新理论。旨在()A.肯定教皇的中介作用B.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 C.否定教会的神学权威D.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解析 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是反对教皇的中介作用,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的主旨并不是巩固民众的宗教信仰,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家路德强调“因信称义”的目的是反对教会的权威,故C项正确;宗教改革的目的并不是丰富基督教教义教规,故D项错误。答案 C 2.(2016山西一模)德国诗人海涅曾这样总结康德的思想,最初把上帝赶出了家门,而后来又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这反映了当时()A.人们对待上帝的态度摇摆不定 B.“科学万能论”让理性无限扩大 C.反对天主教会成为时代的潮流 D.人

15、们反思信仰与理性的关系 解析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主义的杰出代表,与“对待上帝的态度摇摆不定”不符,故A项错误;“科学万能论”让理性无限扩大,反对天主教会成为时代的潮流,又与材料“偷偷地把上帝请了回来”矛盾,故B、C项错误;材料“把上帝赶出了家门”体现了理性的一面,材料“把上帝请了回来”体现了反思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的一面,故D项正确。答案 D拓展研究 启蒙时代的学者不同于之前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学者 1.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作为建立道德、美学以及思想体系的方式。2.从字面上讲,启蒙运动就是启迪蒙昧,反对愚昧主义,提倡普及文化教育

16、的运动。但就其精神实质上看,它是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运动,并非单纯是文学运动。3.启蒙思想家们从人文主义者手里进一步从理论上证明专制制度的不合理,从而提出一整套哲学理论、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主线二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资产阶级代议制 知识连线 思维诊断 1.有人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二是“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这两部分分别指什么?提示:君主制和议会制。2.“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

17、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是什么?提示:确立分权制衡原则。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什么?提示: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史论归纳 1.英国政治的渐进式发展,政治斗争的不流血、妥协之美,为英国社会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了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对参政权利的要求,但选举权依然有着严格的财产限制,普选权任重而道远。3.美国既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4.法国

18、共和制的确立过程充满艰巨性和曲折性,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封建专制势力强大;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工业革命的完成是其最终成功的决定性因素。5.容克地主阶级领导王朝战争,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皇帝和宰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可随意解散议会,议会立法权形同虚设。立宪是虚,专制是实。6.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的核心是代议制,理论基础是三权分立,遵循的原则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实行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7.政治制度的差异由各国的国情决定,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民主思想的传播程度、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历史传统、个人因素等。史料研读 史料一 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

19、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顾准(1)上述史料中的两种政治传统的典型国家分别是哪一个?提示:英国和法国。史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 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

20、性转化”的表现。提示:表现: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分权制衡”机制。解图识史 识图1 责任内阁制下国王、议会、首相、内阁的关系 解图1 根据图示,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基本特点。提示:内阁首相和内阁必须从多数党中选出,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以议会为权力核心,内阁与下院相互牵制。识图2 美国联邦(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 解图2 根据图示,分析美国联邦(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提示: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和民主原则。识图3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 解图3 根据图示,归纳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并阐明其原因。提示:特点:不彻底,皇帝权力大,控

21、制立法权和行政权。原因:容克地主领导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统一并制定了宪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薄弱。高考研究 命题规律(1)题型考查:2013、2014、2015、2016年全国课标卷均在此考查了选择题,2013和2014年课标全国卷两次以第41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2016年课标全国卷再次以第41题形式出现。(2)基础知识类考查:英、美、德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过程及特点是重点考查内容。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3题考查权利法案,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3题考查了英国责任内阁制中国王权力地位的变化,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3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3题对美

22、国联邦制的确立进行了考查。(3)中西方对比、影响类考查: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5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确立的影响。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1题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政治制度的比较,2014年课标全国第41题以修改教材目录为切入点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及地位。命题预测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体现了民主政治发展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但是法治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是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复习备考时,注意结合不同时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分析其在政治文明领域的制度创新;从微观层面分析理解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特点及原则;法国代议制的曲折性以及德国君主立宪制不彻底性的原因也属于常考内容

23、。高考第41题仿真练(2016陕西宝鸡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社会转型的含义:社会转型指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结构性或根本性的社会变动,它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所引发的超越原有社会模式的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社会转型的特点与原因:社会转型是一个漫长和复杂变迁过程,是对旧体制逐步破除和新体制全面确立;社会 转型是全方位的,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社会转型的成因很多,而且互动制衡,根本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请你以1719世纪的英国为例说明社会转型的上述特点,并以文明史观分析其体现出的时代潮流。(

24、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第一小问,材料中对社会转型作了定义,并且说明了社会转型的原因和特点,依据材料中的提示,结合所学的英国的知识,政治上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经济上殖民扩张、三角贸易、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思想文化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等等,作详细说明;第二小问,可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说明这是一种社会形态的更替,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分析就是一种新的先进的文明代替一种旧的落后的文明,它代表着一种趋势,体现了人类社会从古代的农耕文明向近代的工业文明的过渡。答案 说明:17世纪上半期,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相当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向专制王权发起了挑战。“光荣革命”

25、后,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1701年又通过王位继承法,这两部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和君主立宪制度。1718世纪,英国大力拓展海外贸易与殖民扩张,随着资本的积累与市场的扩大,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推动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思想文化方面,17世纪自然科学在英国进一步发展,牛顿三大运动定律的提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同时启蒙思想在英国产生发展,科学与理性成为人们思考和判断问题的思想武器。拓展研究 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1.经济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转化,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2.

26、政治专制独裁向民主法制转化,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3.思想愚昧迷信、思想专制向民主科学、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转化。4.阶级构成世俗王权取代天主教会,工商业资产阶级取代地主阶级,公民取代臣民。从本质上看,近代社会转型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历史的主要内涵。主线三 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社会主义运动 知识连线 思维诊断 1.“根据它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的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文中的“它”指什么?提示:共产党宣言。2.你如何理解“巴黎公社革命

27、的爆发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提示: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一次突发性的城市武装起义,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3.美国记者在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中记录了“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该采访录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提示:俄国十月革命。史论归纳 1.空想社会主义只是一种不成熟的理论,反映了正在成长中的无产阶级最初的、还不明确的愿望。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不懂得阶级斗争,认识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共产党宣言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具

28、有新思想原则、新组织结构的共产主义政党的政治纲领,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的前程。3.巴黎公社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自我“更新改造”的起点,是无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个光辉节点。4.公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5.十月革命第一阶段反对沙皇专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阶段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属于社会主义革命。6.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使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史料研读 史料一 因为它既没有依赖于一个先锋队(政党),也没

29、有掌控国家或者企图建立一个新的革命政府,所以它实际上还是无政府主义。巴枯宁(1)上述史料指出了巴黎公社存在的哪些问题?提示:没有成熟的工人政党领导;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组织松散。史料二 9月,列宁从芬兰给布尔什维克党中央连续写了布尔什维克必须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和起义两封信,提出把夺取政权和推翻临时政府统治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俄国十月革命的新研究(2)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列宁提出上述主张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提示:临时政府血腥镇压示威群众的“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解图识史 识图1 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和失败的必然性 解图1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它却使千百万群

30、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这种“探索反思”在19世纪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提示: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巴黎公社。识图2 俄国十月革命的曲折历程 解图2 根据图示,概括俄国十月革命发展历程有哪些显著特点。提示: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经历了从和平过渡到武装夺权;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高考研究 命题规律(1)题型考查:近几年仅在2011年新课标全国文综卷考查了选择题。(2)分析、归纳类考查。2011年课标全国文综第28题以巴黎公社文告的内容为载体,考查巴黎公社争取广泛群众支持的意愿。命题预测 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到巴黎公社的建立,再

31、到俄国十月革命的率先胜利,彰显了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复习备考时,注意结合工业革命后的时代背景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必然性和思想内容的科学性,分析归纳巴黎公社的宝贵经验和教训,明确俄国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的演变历程及斗争策略的变化。高考选择题仿真练 1.(2016河南郑州一模)下图是巴黎公社委员成分结构图 材料反映出巴黎公社()A.群众基础比较广泛B.无产阶级妥协退让 C.建立民族统一战线D.经过民主选举产生 解析 材料中“委员成分结构”复杂,说明有广泛性,故A项正确;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工人比例最高,与“妥协退让”不符,故B项错误;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

32、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与“民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选举,与题中“材料反映出”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A 2.(2016陕西宝鸡一模)有学者认为,二十世纪初有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中国的辛亥革命,一场是俄国的革命,两者均属“共和革命”性质,都是应当彪炳史册的。这一观点()A.建立了众人共享的价值观念 B.指出了中俄革命指导思想的一致性 C.客观分析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世界影响 D.准确评价了俄国二月革命的意义 解析 题目中对比了中国的辛亥革命和俄国的革命,说明二者是同一性质的革命,俄国的革命应当是二月革命,不是十月革命,二者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并不是众人共享,故A项错误;中俄革命各自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题目不是说十月革命,故C项错误;题目说明了二月革命的意义,故D项正确。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