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专题十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命题角度1“一五”计划(工业化)1.(2016课标全国,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它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工业,努力为工业建设提供条件,于是出现住宅建设投资减少和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抑制的现象,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不符合“一五”计划时期的史实,排除;C项
2、是对材料信息的表面解读,不能反映其实质,故C项错误;“一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答案 A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命题角度2 计划经济体制粮食统购统销 2.(2014课标全国,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析 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
3、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即已稳固,而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C项正确;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C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3.(2014课标全国,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析 实行粮食计划
4、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 B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命题角度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2016课标全国,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
5、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 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析 1980年比1975年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新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其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选择A项。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故C项错误。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答案 A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
6、向突破命题角度4 国有企业改革 5.(2011课标全国,34)1985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1%,工资总额增长0.3%0.7%,最多不得超过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 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解析 材料表明职工收入要与经济效益挂钩,A项错误;材料只提工资总额,无法体现B项;D项明显与材料相悖;材料说明工资增长是建立在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之上,故选C项。答案 C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命题角度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6.(20
7、12课标全国,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解析 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A项正确;B、C项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容易错选,说法是错误的。A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主线一 社会主义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知识连线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思维诊断 1.1989年,邓小
8、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哪一时期?提示:“一五”计划时期。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2.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其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提示:农业合作化。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3.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私人所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因此,他提出“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这反映
9、出毛泽东在所有制问题的何种主张?提示:主张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论归纳 1.从任务上看,前三年,即1949年到1952年,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后四年,即1953年到1956年底,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其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3.“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4.农业合作社的早期是由农民自发组建的小型合作、互帮互助的组织,其前提仍然是土地私有制,即土地是各家各户
10、的,合作社只是在农忙季节调配劳动力。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5.“和平赎买”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6.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政治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53年,毛泽东认为,农业问题、粮食问题已经成了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消除这一障碍的办法,就是要尽快引导农民通过合作化走向集体化,使农业为工业服务。肖国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19531956年底中央政府对
11、农业采取的措施及结果。提示:措施:从1953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料二 下面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全民 集体 公私合营 私营 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 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 54.5 17.1 27.2 0.04 1.16(2)上述图表材料反映了新中国建立后的哪一个时期,并说明理由。提示:过渡时期。理由:由表中全民、集体、公私合营产值的迅速增加及私营企业、个体手工业产值的锐减可以判断,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三大改
12、造。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图识史 识图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社会特点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图 根据图示,过渡时期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1950年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土地归农民所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收归国有,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高考研究 命题规律(1)题型考查:2014、2015、2016年全国课标卷在此考查了选择题,2009年则以第40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2)基础知识类考查:主要集中在对“一五”计划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考查。如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1题考查“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2014年全国新课标
13、和卷第31题分别考查了对建国初期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认识。(3)概括、对比类考查: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1题以中、美、英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为切入点,考查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考查了我国制定“统购统销”政策的历史背景。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命题预测 19491956年是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也是新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等。复习备考时,注意从生产关系变革角度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要紧扣课标要求的主干知识,围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
14、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高考第40题仿真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比较图一、图二,请提取两项有关中国工业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解析 根据图一中“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等工厂分布情况提取信息,结合造成这样分布的原因进行说明;根据图二中相关工厂的分布情况来提取新中国时期的工业布局信息,结合造成这一布局的原因进行说明即可。答案 示例一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化布局集中在沿海沿江,尤其通商口岸地区;新中国工业布局扩展至内地,尤其东北为重点地区。说明:近代中国沿海沿江
15、最先受到外来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影响较早且程度较深。新中国统一全国,计划经济,注重整体工业布局。(从国内外形势分析亦可)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示例二 信息:洋务运动工业基础薄弱,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优先集中发展重工业。说明:近代中国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中,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分布不平衡。新中国致力于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在苏联帮助下大力发展重工业。示例三 信息: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新中国交通运输业成就显著,铁路公路发展尤其迅速,交通干线不断向边疆伸展。说明:洋务运动交通运输业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控制,新中国加强对交通运输业建设、发展。(可多角度提取信息,言
16、之有理即可,三种答题示例仅供阅卷时参考,不必拘泥)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主线二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知识连线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思维诊断 1.邓小平曾提到八大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请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提示: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2.1961年8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通过法国转口,从世界第一粮食出口商美国进口粮食。”这说明当时中国面临怎样的困境?提示:经济建设中“左”倾
17、错误泛滥,出现了19591961年严重的经济困难。3.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经验教训?提示: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论归纳 1.“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在于: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认识肤浅粗疏,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经验教训在于:要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混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不同历史阶段,不能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3.1960年冬天的调整,以农村为起点,核心
18、是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问题,到1965年,国民经济基本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料研读 史料一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头条(1)按照史料产生的时期、出处划分,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第二手史料。史料一属于哪一类史料?如何看待这一类史料?提示:史料:史料一是报纸的新闻报道,属第一手史料。看待:一方面,即时采访及记录,具有很强可信度。另一方面,报道也会有欠准确客观的地方,使用时须注意是否附带价值判断或观察角度偏窄的情况。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料二 20世纪内地流传的歌谣 50年代全民炼钢,60年代全民度荒。70年代全民下乡,80年代全民经商。(2)根据史料
19、二和所学知识,“全民炼钢”“全民经商”分别与哪一政策有关?为什么都会出现“全民”参与的情况?提示:政策:“大跃进”和改革开放。全民炼钢原因: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引;改变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全民经商原因: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人们思想的解放;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图识史 识图1 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图1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和实质是什么?提示:特点: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强调“一大二公”;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强调公社生活
20、自给,取缔商业。实质: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所谓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识图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图2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提示:生产关系变革要适应生产力;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发展经济;正确处理好阶级斗争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高考研究 命题规律(1)题型考查:2011、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考查了选择题,2009年则以第40题非选择题的形式呈现。(2)基础知识类考查: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60年代初左倾错误的纠
21、正成为近几年的常考点。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考查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存在的问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3题则考查了60年代初对农村左倾错误的纠正成果。(3)评价、分析类考查:2009年新课标全国卷文综第40题通过材料分析概括“统购统销”的历史作用。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命题预测 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复习备考时,注意从探索与创新的角度全面认识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而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和建国初的农业政策一直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同时注意分析比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的斯大林体制的异同,并总结其经验教训。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高考选择题仿真练
22、 1.(2016广东肇庆二模)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这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C.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D.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析 题目中说的是1956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提到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这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故A项正确;当时还没有出现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将要完成,故C项错误;三大改造
23、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答案 A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2.(2016湖北荆州一模)建国后,我国出现过两年多的时间内,2 600万人浩浩荡荡的从城市退回到农村的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C.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析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主要涉及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所有制的调整,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上山下乡运动是鼓励知识青年扶持农村和边远地区,故B项错误;据材料“建国后,我国出现过两年多的时间内,2 600万人浩浩荡荡的从城市退回到农村的现象”可知是国民经济政策的调整的
24、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与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 C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主线三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探索 知识连线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思维诊断 1.从中国对内视角来看,怎样理解“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提示: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21世纪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2.有人说:“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对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造。”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把土地经营权和产品分配权交给农民,它没有改变生产资料
25、公有制性质,只是扩大了农民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其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要调整。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3.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曾经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松绑”之风吹向全国,试推测“松绑之风吹向全国”最早可能是在哪一年?为什么?提示:1984年。原因: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心环节即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论归纳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2.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的旧的农业耕作模式,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
26、离,确立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经营的新型农业耕作模式。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4.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成为制约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5.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6.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传统的计划经济
27、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与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经济形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料研读 史料一 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我们现在正进入城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大发展的时期。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相关史实,从农业与市场关系变动的角度分析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产生的意义。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改革的突破性
28、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注重农业的市场导向,发展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后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史料二(2)根据上述图示,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价格形成机制的变化情况,并阐述其实质。提示:变化情况:“19782008年”市场调节价比例不断上升、政府定价比例不断下降,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实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图识史 识图1 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解图1 解放思想往往是改革的先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人民率先冲破“个人崇拜”的是哪一事件?提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
29、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识图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图2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强调“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号召人民学习“小岗精神”。“小岗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提示:大公无私、团结互助、敢为人先、勇于创新。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识图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五个转变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解图3 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九十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党是如何冲破“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提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没有姓“资”姓“社”之分,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中国
30、十五大提出了“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冲破了对单一公有制的崇拜。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高考研究 命题规律(1)题型考查:2011、2012、2013、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在此考查了选择题,2014年第41题和2009年第40题也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对此考点有所涉及考查。(2)基础知识类考查:国企改革的措施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主要命题点。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4题考查国企改革,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3题考查90年代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趋势。(3)归纳、比较影响类考查: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1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
31、5题在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上进行了命题。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命题预测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也一直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区域。复习备考时,重点把握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措施以及历史影响,尤其是从生产关系调整的角度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进步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基本特征也是复习的重点内容。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高考第40题仿真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历史研究都同其他社会活动一样,受到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倾向的控制。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看法简表 时期 看法 建国初期 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 20世纪 90年代 市场和计划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要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汤因比历史研究 高考真题再回放命题主线考向突破概括汤因比对历史研究的看法,并以此为依据,说明史料表中不同观点出现的原因。答案(1)看法:历史研究受当时思想的影响。(2)原因:建国初期,中国与西方对立,阶级斗争思想控制经济思想,所以产生了当时的看法;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的对立状态被打破,学习西方的管理不断深入,中国对西方经济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所以产生了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