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课 荷塘月色 开卷有益幽幽荷塘,无边月色一位瑞士哲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此正是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确,通常文人都会用他们笔下的事物来寄托他们的心情。正如采菊的陶渊明采的是一份高标超逸;爱莲的周敦颐爱的是那不染不妖;画竹的郑板桥画的是一份亦刚亦柔;而葬花的黛玉葬的是一怀自怜自惜。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也很美,可是他的这片风景寄托的又是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美的历程吧我的一生 本来可以有 不同的遭逢 如果 在新雨的荷前 你只是静静地走过 在那个七月的午后 如果 如果你没有 回头一个画荷的下午席慕蓉 基 础 导 学1.文学常识(1)朱自清(18
2、991948 年):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1948年 8 月 12 日,因不食美国送来的面粉,于贫病交加中病逝。毛泽东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春匆匆温州的踪迹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他的著作都收入朱自清文集中。(2)“莲叶何田田”句出自江南曲,古乐府诗。(3)“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出自南朝乐府诗西洲曲。(4)采莲赋出自南朝梁代皇帝萧绎。2写作背景“超然”之中的挣扎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7 月,那时作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清华园西院。文章里描写的荷塘就在
3、清华园。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这一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自己也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逃避的一法”(忆佩弦)。但是他毕竟是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能安心于这种“超然”。在一封信中他表白说:“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就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你的散文感情真挚,有口皆碑。背影
4、悼亡妇等,被称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尤其是在背影中,你对父亲的感情之深让读者为之感动泣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写景缜密的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继以背影儿女悼亡妇等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自然亲切的“谈话风”散文典范;又以理趣盎然的杂感文,实现了你诗人、学者、斗士的统一。构建平易、抒情、本色的现代语体散文,你功不可没!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咏山泉储山羲(唐)3.相关知识散文(1)概说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
5、韵律的散体文章,是最自由的文体,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揭示其社会意义。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喜爱。(2)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
6、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意境深邃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
7、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3)散文的分类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写景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自 主 预 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煤屑()踱步()弥望()点缀()霎时()酣眠()渺茫()斑驳()()倩影()袅娜()敛裾()梵婀玲()峭楞楞()妖童媛女()蓊蓊郁郁()xidumzhushhnmiobn bqinnujfnqioyunwng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脉 纤 颤 处 参 曲 mi脉搏m脉脉 xin 纤细qin 纤绳chn颤动zhn颤栗ch独处ch妙处cn参与cn参差q曲折q歌曲3为下列形近字组词。僻 辟 癖 惦 掂 踮 缀 辍 掇 裾 踞 倨 采 彩 峭 诮 袅 枭
8、乍 咋 幽僻开辟癖好惦念掂量踮脚点缀辍学拾掇裙裾盘踞倨傲没精打采五彩缤纷料峭讥诮袅娜枭雄乍看咋舌4辨析词义,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横线上。(1)幽僻幽静A这是一条 的山沟,白天都很少有人来,更别说是晚上了。B夕阳下,清风小桥流水去。余晖下的乌镇格外 。解析:两词都有“静”的意思,但“幽僻”强调幽静偏僻。“幽静”强调幽雅清静。A 句中的语境是“很少有人来”,所以要用“幽僻”;而 B 句强调的是小桥流水的安静幽雅,所以要用“幽静”。答案:A.幽僻 B幽静(2)稀疏稀少A雅典奥运会为何会出现现场观众 的现象?雅典市长多拉 4 日晚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演讲时做出了解释。B转过这座山,一片 的树林就
9、出现在我们面前。解析:两词都有“少”的意思,但“稀疏”强调的是宽松,不稠密;“稀少”适用范围广,指的是很少出现或发生的,或者稀疏的,人员组成很少的。答案:A.稀少 B稀疏(3)约略大概A 听得窗外有细细屑屑的雨点声,但也不一定是雨点,细听去却又没有了。B你的书 什么时候能出来?你的那些粉丝都等急了。解析:两词都有“揣测”的意思,但是“约略”意思更加丰富,除了有“大致,大体上”的意思外,还有“仿佛,依稀”“大概,有很大可能性”“略微,轻微;不经意”等意思。A 句就运用了“仿佛,依稀”的意思。“大概”指的是“大致内容或情况”“表示对时间、数量的不很精确的估计”。答案:A.约略 B大概(4)没精打采
10、垂头丧气A他今天 的,是不是生病了?B韩全海见大势已去,默不作声。解析:两词都有“精神不振”的意思,但是“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情绪低落,不高兴,不振作。而“垂头丧气”形容低着头,精神不振。形容失望懊丧的样子,或形容没有生气。答案:A.没精打采 B垂头丧气5填空。(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又如刚出浴的美人。(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3)月光如流水一般,。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有袅娜地开着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仿佛远处高楼上
11、渺茫的歌声似的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 ,。(5)朱自清(1898 年1948 年),原名自华,号秋实,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民主战士。1923 年发表长诗 ,1925 年 8 月到清华大学任教,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则以散文为主。、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1931 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 26 种,约二百多万言。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毁灭背影 荷塘月色欧游杂记课 堂 探 究一、合作探究1作者在所描写的四幅画面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概括
12、每幅画面的特征。答案:画面画面意象画面特征月下小径小煤屑路、许多树幽僻、寂静月下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幽静、淡雅荷塘月色月光、青雾、树影朦胧、缥缈荷塘四面树色、树姿、远山、蝉声、蛙声阴沉、模糊2.文章第五段写月色、月影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泻”“浮”“洗”“画”的表达效果。答案:泻。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浮。写深夜水气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洗。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画。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
13、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3如何理解朱自清先生的“心里颇不宁静”?答案:朱自清写此文的时候,是 1927 年 7 月。由于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社会一片混乱。朱自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里,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他自己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但作为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最终还是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一法”,因为他既反感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就不能不陷入矛盾中,于是想找个避难所,保持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宁静的大自然)的“梦”也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避难所。然而朱自清先生毕竟又是个民主主义者,面对黑暗现实,又不安心于这种“超然”。他“这几天似
14、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边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朱自清先生想“超然”而又不能的“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一句话,朱自清既神往于个人的自由世界,又为此感到不安与自谴,这种内在矛盾构成了朱自清内心的“不宁静”。4作者为什么继荷塘美景的描写之后,又专门安排了一段对江南采莲习俗的描绘?答案:这部分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它的结构意义不可忽视。我们把对清华园荷塘的描画和对江南采莲的联想并列起来,不难看出,前者是实,后者是虚,前者是现实,后者是梦幻,前者是信目极赏,后者是驰骋想象。作者有意
15、识地把荷塘景与江南景比较,在对比过程中展示情感态度。二者在结构上彼此呼应,互为双璧,使文章表现更丰厚,行文更有起伏,更具层次性,使结构避免了平淡和单一。5文章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观点:答案:观点一:“我”是一个“文人”。作者虽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但是作为“斗士”,他对政治的敏感远不及他对自然风光、人情掌故来得细致传神,常常辨不明政局的好坏、政党的是非,本文可以说是作者作为文人的寄情山水的咏怀之作。观点二:“我”是一个中庸的“懦夫”。月下荷塘,不浓不淡,不明不暗,一切都是那么调和、适中、安逸的境界,这正是作者从中和主义思想出发追求一种适度的生活情趣的流露。以此看来朱自清
16、的思想是矛盾复杂的,他对现实不满但又不敢抗争,所以说他是那个时代的懦夫。观点三:“我”是一个时代的“平民”。作者在课文中自塑的形象,是一位平凡的丈夫和拘谨的教师,他心地温厚,个性平和,处事谨慎,有所追求又“放不开”。散文中的情,既有作者个性、人格的印记,又有社会生活、时代风云留下的痕迹,既有独特性,又有时代性。二、归纳总结图解文章主旨探微这篇散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在夜游荷塘的过程中,作者时而缓步前行,时而伫立凝想,一路上把荷塘周围环境、荷塘、荷叶和荷花、月光以及远远近近的树木、山色,陆续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仿佛跟着他一路去观赏、领略“这无边
17、的荷香月色”。这篇散文委婉细腻地描写了荷塘月色的恬静朦胧,抒发了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光明的感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那个时代里彷徨苦闷的心情。三、技法学习通感的艺术效果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荷塘月色中的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
18、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第二例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优美生动的语言语言特点:“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平白如话,毫无雕饰,又精心“择练”字句,总结有如下三点:遣词用字精确生动。例如,一“泻”一“浮”一“笼”,点活了月光素淡朦胧的个性;“一丝”“一带”“一道”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描摹出物态,生动可感。叠词的大量运用,节奏明快,音韵和
19、谐,有音乐美的享受。巧用比喻和通感手法,使本文语言更富生动性、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四、考点链接赏析散文中主要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指的是散文的表现形式。这里所谓的“主要表现手法”,指的是对各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的运用,对比喻、拟人等各种常见修辞手法的运用,对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欲扬先抑、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等情感表现手法的运用,以及对铺垫、象征、对比、烘托、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等情景描述方式的运用,等等。【答题步骤】第一步:要明确指明文章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文章具体阐述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比如如果判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就要阐述清楚是将什么比作什么。第三步:从描摹景
20、物、刻画人物及抒发情感三个方面出发,结合文章分析运用该种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读 写 迁 移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一)素材这样积累1在教材中提炼(1)散文泰斗您,既非天才,又无贵族之气,却用农民般的质朴和诚实,一次又一次地铸就辉煌的作品,让全世界五分之一的心灵,随着您文章的节奏而跳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您,用自己的笔流淌父子离别之泪,用自己的笔绽放月色下的荷花,用自己的笔书写光明的到来。您用写景缜密的美文,显示了白话文学的实绩;您用至真至情之作,树立了文质并茂的散文典范,您感悟人生的真谛和价值,领会情感的忠诚和自然,您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
21、泰斗朱自清。(2)朱自清不吃嗟来之食朱自清先生,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袋面粉,全家 12 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 年)8 月 12 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读书人贫贱不能移的骨气。(3)独处时能够获得心灵的片
22、刻宁谧。当“心里颇不宁静”的朱自清选择了月下漫步荷塘时,他抛开了白天的烦恼与痛苦。与自我对语,看清了自己是一个喜欢热闹,也爱冷清的矛盾化的统一体。他从白天痛苦不堪的角色里抽身退出,投入了无边的荷塘月色之中,尽情地享受溶溶月色之美,沐浴在如水的月光中,沉醉在淡淡的暗香中,他疲惫的身心获得了休憩,无限的烦恼也暂时抛到九霄云外。(4)心空没有宽度,心灵没有边界。当朱自清把月下荷塘当作属于自己的天地时,他找到了一种绝对的心灵自由的感觉。这是心灵营造的自由王国。拥有自由的心态,就可以纵情驰骋,心骛八极。朱自清独自漫步荷塘,思绪自由驰骋,由眼前的荷塘飞往六朝,赏采莲盛况,进而念及家乡。此时,作者彻底抛开了
23、尘世生活的纷纷扰扰,远离人群,与大地对话,与天空对话,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他的心灵空间没有了边际。2在名句中选择咏荷花名诗: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二首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李商隐赠荷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曹寅荷花(二)素材这样运用 范文参考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带
24、着淡淡的愁绪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去看那月下的荷塘。月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
25、风”让这幅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
26、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杨柳的倩影不是“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字,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27、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幽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二、类文品读由此及彼,拓展视野【类文品读】觅渡,觅渡,渡河处?梁衡如果秋白是一个如李逵式的人物,大喊一
28、声:“你朝爷爷砍吧,20 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也许人们早已把他忘掉。他是一个书生啊,一个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你看他的照片,一副多么秀气但又有几分苍白的面容。他一开始就不是舞枪弄刀的人。他在黄埔军校讲课,在上海大学讲课,他的才华熠熠闪光,听课的人挤满礼堂,爬上窗台,甚至连学校的老师也挤进来听。秋白被排挤离开党的领导岗位之后,转而为文,短短几年他的著译竟有 500 万字。他应该知道自己身躯内所含的文化价值,应该到书斋里去实现这个价值。但是他没有,他目睹人民沉浮于水火,目睹党濒于灭顶,他振臂一呼,跃向黑暗。只要能为社会的前进照亮一步之路,他就毅然举全身而自燃。如果秋白的骨头像他的身体一样的柔弱,他一
29、被捕就招供认罪,那么历史也早就忘了他。曾是共产党总书记的向忠发、政治局委员的顾顺章,都有一个工人阶级的好出身,但是一被逮捕,就立即招供,而秋白偏偏以柔弱之躯演出了一场泰山崩于前而不动的英雄戏。他刚被捕时敌人并不明白他的身份,他自称是一名医生,在狱中读书写字,连监狱长也求他开方看病。其实,他实实在在是一个书生、画家、医生,除了名字是假的,这些身份对他来说一个都不假。这时上海的鲁迅等正在设法营救他。但是一个听过他讲课的叛徒终于认出了他。蒋介石听说抓到了瞿秋白,急电宋希濂去处理此事,宋在黄埔时听过他的课,执学生礼,想以师生之情劝其降,并派军医为之治病。他死意已决,说:“减轻一点痛苦是可以的,要治好病
30、就大可不必了。”当一个人从道理上明白了生死大义之后,他就获得了最大的坚强和最大的从容。这是靠肉体的耐力和感情的倾注所达到的,理性的力量就像轨道的延伸一样坚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向来是以理行事,所谓士可杀而不可辱。文天祥被捕,跳水、撞墙,唯求一死。鲁迅受到恐吓,出门都不带钥匙,以示不归之志。毛泽东赞扬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秋白正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已达到自由阶段的知识分子。如果秋白就这样高呼口号为革命献身,人们也许还不会这样长久地怀念他,研究他。他偏偏在临死前又抢着写了一篇多余的话。他认为自己是从绅士家庭、从旧文人走向革命的,他在新与旧的斗争中受着煎熬,在文学爱好与政治责任的抉择中受着煎
31、熬。他说以后旧文人将再不会有了,他要将这个典型、这个痛苦的改造过程如实地录下,献给后人。作为领袖,人们希望他内外都是彻底的鲜红,而他却固执地说:“不,我是一个多重色彩的人。”在一般人是把人生投入革命,在他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实验的一部分。当我们只看他的事业,看他从容赴死时,他是一座平原上的高山,令人崇敬;当我们再看到他对自己的解剖时,他更是一座下临深谷的高峰,风鸣林吼,奇绝险峻,给人更多的思考。他是一个内心既纵横交错,又坦荡如一张白纸的人。秋白不朽。【诗歌品读】悼闻一多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
32、,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鉴赏:西洲曲描写一对情侣的相思之情。诗的前四句是序曲,以男主人公“忆”的方式来抒写。“西洲”是诗中女子过去和情人相会的地方。“江北”是情人的所在地。从“西洲在何处”
33、至“海水摇空绿”,是诗的主体,也是写得最有声色的精华所在。以女主人公的口吻,写她对情侣的思念。由三组活动画面“门中打扮”“南塘采莲”“青楼远望”组成。最后四句复由男主人公抒情,全诗在迷蒙和缠绵的氛围中结束。本诗的艺术特点在于以情为轴心展开全部描写,作者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三,第一是于景中物外见情意,如刻画女子尽日依栏眺望时,以飞鸿、曲栏、高天、绿水为背景,物、景、情浑然一体;第二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和精巧的比喻。以杏子的红艳比女子的单衫,以雏鸦的乌黑油亮比少女的秀发,以伯劳喻孤栖,以莲心况女子之清苦,信手拈来,妙趣横生。结句托南风吹梦,缥缈幻想,颇具浪漫色彩;第三是为表现扯不断的情思,诗中多用重字、接字、谐音双关等,从而语语相承,段段相绾,形成反复回环,音调流美的情韵。正如沈德潜古诗源所说:“续续相生,连跗接萼,摇曳无穷,情味愈出。”【资料下载】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莲 花唐郭震脸腻香熏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