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任务设定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1.运用示意图,认识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区域认知)2.观察、识别、描述与地球圈层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地理实践力)3.运用地球圈层理论,说明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了解地球各圈层和人类活动的关系。(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和结构分别是什么?2.岩石圈包括哪几部分?3.地球的外部圈层分为哪几部分?外部圈层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NO.1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_不同,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其中,A
2、为_,B 为_。2圈层界线:C 为_,D 为_。3内部圈层(1)H 层为_,指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由岩石组成,厚度不均,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大洋部分_,大陆部分_。传播速度横波纵波莫霍面古登堡面地壳较薄较厚(2)G 层为地幔,指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分为_和_两部分,其中上地幔上部的_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合称_。(3)EF 层为_,主要由铁和镍组成。分为外地核(F)和内地核(E),其中外地核可能呈_状态。上地幔下地幔软流层岩石圈地核熔融图表点拨 教材 P14 图 121,该图展示出:(1)地震波分为两种类型,即纵波(P 波)和横波(S
3、 波);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纵波和横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过程中,因为物质性质的差异导致传播速度不断变化。由地表到地心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发生过两次剧烈变化。(2)地球内部由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莫霍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古登堡面为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核又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3)在经过莫霍面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经过古登堡面时,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易混提醒 地壳与岩石圈两者并不相同,岩石圈范围要大,它不仅包括地壳,还包括上地幔的顶部。微思考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和海洋上航行的人、天空飞行的小鸟感觉有何不同?提示 地震发生后,陆地上的人们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
4、后感觉到左右摇晃;而在海洋中航行的人和天空飞行的小鸟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海洋地壳和大陆地壳厚度相同。()(2)软流层位于下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从地幔到地壳,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来越慢。()(4)岩石圈就是地壳。()提示(1)大陆地壳较厚,海洋地壳较薄。(2)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3)(4)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部分。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1)概念:指环绕地球的_,其下部的边界为地球_。(2)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_。(3)大气上界:_千米的高空。气体层海陆表面减小2 0003 000 2水
5、圈(1)概念: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_的不规则圈层。(2)组成:地表水、_、大气水、生物水等。(3)主体:_。(4)淡水主要储存:南北极和高山地区的_中。连续地下水海洋咸水冰川3生物圈(1)广义: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_构成的圈层。(2)狭义:指生物本身。(3)范围:存在于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生存环境 将地球圈层与对应特征连线易混提醒 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但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却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微思考 1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是哪个圈层?提示 生物圈。2为什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提示 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并通过水的固、液、
6、气三态的变化,使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构成一个连续的圈层;由于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可以相互转化,通过水循环构成一个动态的圈层;各种水体在数量上和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很大差异,水是流体,没有规则的形态,因而水圈是一个不规则的圈层。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NO.2探究点1探究点2 地球的内部圈层 中国地震网测定,2020 年 12 月 8 日 0 时 48 分在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发生 3.1 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千米,震中位于北纬 29.45,东经 104.52。问题 1(综合思维)此次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的什么地方?提示 地震发生在地壳中。问题 2(综合思维)此次地震发生时的能量是如何传到
7、地面的?提示 地震发生时的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传到地面。问题 3(地理实践力)推测地震发生后地面上物体的震动形式。提示 由于地震波传播速度不同,地面上物体应该先上下震荡,再左右晃动。1地震波的特点 项目内容 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 分 纵波(P)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类横波(S)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传播特性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地质学家利用这一规律进行油气资源的勘探 2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壳与岩石圈的区别地壳与岩石圈的内涵不同,具体区别如下:厚度范围联系示意图 地壳 平均 17 km地表至莫霍面
8、 岩石圈平均100110 km地表至软流层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读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表示岩石圈的数字是()A B C D(2)关于图中之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 B C D(1)C(2)D 第(1)题,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顶部。根据图示可知,为地壳,为地幔,为岩石圈,为除软流层以上部分的地幔。第(2)题,结合上题及所学知识可知,和没有交集,和有交集,包括,故 D 项符合。地球的外部圈层材料 下图为黄果树瀑布图。问题 1(区域认知)图示包括地球外部哪几个圈层?提示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问题 2(综合思维)在地球
9、表层附近,地球各个圈层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 各个圈层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 大 气 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厚度 2 0003 000千米,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 水 圈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且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 生 物 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圈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是最活跃的圈层 2
10、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地球四大圈层。读图,完成(1)(2)题。(1)图中圈层()A为生物圈B为岩石圈 C为大气圈D为水圈(2)图中圈层是()A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B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C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厚度最大的外部圈层(1)B(2)A 第(1)题,根据图中各圈层之间的关系和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看出为水圈(有蒸发和渗透功能),为岩石圈(有提供养分功能),为生物圈(有供氧功能),为大气圈(有降水功能)。B 正确。第(2)题,由上题可知,图中圈层是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 正确。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 错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是生物圈,C
11、错误。厚度最大的外部圈层是大气圈,D 错误。课 堂 小 结课 堂 速 记 1.地球内部圈层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由外往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2.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与地壳合称岩石圈。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NO.3题组 1 地球的内部圈层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 2020 年 12 月 8 日 8 时 47分,在日本火山列岛地区发生 5.2 级地震,震源深度 20 千米,震中位于 22.29N,144.95E。据此回答 12 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
12、位于()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D地壳 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A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B 2D 第 1 题,地壳的平均厚度为 17 千米,震源深度20 千米超过了地壳的厚度,位于上地幔。第 2 题,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的传播速度,当纵波传导到地面时,居民感觉到上下颠簸,当横波又传来时,居民又感觉到左右摇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A为地壳B为岩石圈 C为软流层D为下地幔 4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圈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增大 B圈层的厚度陆地比海
13、洋大 C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 3C 4B 第 3 题,根据图中海拔数据可知,为大气圈的一部分,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地核,为内地核。第 4题,圈层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迅速减小。外地核(圈层)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可能呈熔融状态。圈层横波能够穿过。题组 2 地球的外部圈层 读下图,完成 56 题。5B 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 B湖泊 C冰川D海洋 6C 圈层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 C土壤D生物 5D 6D 由图可知,A 为岩石圈,B 为水圈,C 为生物圈,D 为大气圈。这四大圈层中,生物圈有生命存在,成为最活跃的圈层。点击右图进入 课 后 素 养 落 实 谢谢观看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