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核心知识通关】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现状:人口出生率和_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 前景。a.特点:_,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 持续增长。b.目标:实现人口与_的协调 发展。人口基数大 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_被大量消耗。_加剧。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1)列举环境问题:水资源 臭氧层 荒漠化 全球气候 生物多样性(2)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连线):【特别提醒】(1)无机污染:由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在江河湖泊
2、中称为水华,在海水中称为赤潮。(2)有机污染:由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异养型生物大量繁殖,使水质变黑发臭。(3)生物富集:由重金属、农药等在食物链中聚集造成的污染,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浓度越高。【思维拓展】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的异同(1)相同点: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如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会决定人口密度大小。年龄组成可预测人口密度变化,性别比例可影响种群密度等。(2)不同点: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
3、实行计划生育。【高考模拟精练】1.(2016合肥模拟)粮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当前国际粮价上涨,有的国家出现缺粮的现象。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有()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开荒种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 多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A.B.C.D.【解析】选B。开荒种地,围湖造田,导致水土流失和洪水泛滥,故不可行;化肥会造成江河及地下水源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和影响人类健康,农药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对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有杀伤作用,而且使害虫抗药性增强,故不可行。为了
4、解决粮食生产和环保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养高产作物品种等,故可行。2.(2016南昌模拟)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导致沉水植物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B.藻类刚爆发时,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甲组 C.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D.藻类刚爆发时,若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
5、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将有利于修复【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基本思路是:【解析】选B。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相关知识。A项正确,由于藻类爆发,浮在水面上遮挡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缺少阳光而死亡;B项错误,藻类刚爆发时,因经过一天光合作用,水中的CO2浓度下午较早晨低,故水体pH在早晨较低;C项正确,水体污染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项正确,投放的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可通过捕食限制藻类数量,大型挺水植物可通过竞争阳光等资源抑制藻类爆发。【延伸探究】题目中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大量的藻类由于遮挡阳光造成水草死亡,从而
6、使水中氧气含量减少,最终浮游动物和鱼类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死亡。【加固训练】1.下列关于人口数量与环境关系的说法,正确的 是()A.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B.人口数量的变动只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 C.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实现的 D.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是很多,人类对环境没有破坏【解析】选A。人口数量增多,对资源的需求量会逐渐增大,将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人口数量的变动主要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环境对人口数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人类对于环境始终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7、。2.(2015秦皇岛模拟)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生态因素分析,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B.“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西部耕地的治虫可以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解析】选D。由于西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所以要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必须首先解决水资源问题;退耕还林、还草,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荒漠化使植被继续减少,物种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我调节
8、能力减弱;治虫的方法一般用生物防治代替农药防治,如生物杀虫剂、转基因抗虫棉等,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3.(2015广东高考)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某科研小组开展酸雨与生态系统关系的研究,下表是不同pH值的酸雨对三种植物叶绿素含量(mg/g)影响的结果。pH值5.8(对照)4.03.02.0桃树2.20(100)2.19(99.55)2.13(96.82)1.83(83.18)腊梅3.65(100)3.58(98.08)3.44(94.25)2.95(80.82)木樨1.07(100)1.07(100)1.05(98.13)0.96(89.72)注:括号内为与同种植
9、物对照实验的相对百分比。(1)叶绿素位于叶绿体内的_上,提取后经层析分离,扩散最慢的色素带呈_色,酸雨中的S破坏叶绿素,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产物)减少,由于光反应速率降低,将直接影响暗反应过程中的_,最后导致(CH2O)生成减少。(2)由表可知:随着酸雨pH值的降低,叶绿素含量受影响的程度_;_;_。(3)长期酸雨影响会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使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降低,原因是_。【解题指南】(1)表格信息:植物叶绿素的含量与酸碱度有关,与对照组接近的则叶绿素含量多。(2)关键知识:叶绿素层析分离结果分析、叶绿素含量与酸碱度的关系、酸雨的危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叶绿素含量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
10、的过程。(1)叶绿素分布于叶绿体内的类 囊体薄膜上,通过研磨,提取得到的色素经层析分 离,可得到不同的色素带;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 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距离远,反之距离近,色 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由远及近依次是:胡萝卜素、叶 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可利用光能将水分解生成H和O2,同时产生ATP。H和ATP参与暗反应过程中C3的还原。光反应受阻导致暗反应也降低,从而使光合产物的生成量减少。(2)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当pH值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三种植物叶绿素的含量均明显下降,受影响程度与pH值的下降程度呈正相关。在未受到影响时三种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11、不同;结合表中的相对百分比可看出三种植物中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木樨,受影响最大的是腊梅。(3)长期的酸雨会使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大量死亡,生物种类数量减少,营养结构变得简单,使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答案:(1)类囊体薄膜 黄绿 H和ATP C3的还原(2)增大 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不同 酸雨对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同,腊梅受影响最大,木樨受影响最小(3)抵抗力 酸雨使物种的多样性下降(或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弱)考点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核心知识通关】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1)构成。范围:_。组成:所有的_,它们所拥有的 _以及各种各样的_。生物圈 植物、动
12、物和微生物 全部基因 生态系统(2)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基因 染色体变异 物种 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实例(连线):3.保护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指建立_以及风景名胜 区等。(2)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_,在异地 进行专门保护。(3)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 移植等。(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 从原地迁出 4.可持续发展:(1)内涵:追求的是_的持久而协调 的发展。(2)实现措施。保护_。保护_。建立_之间的协调与 平衡。自然、经济、社会 生物多样性 环境和资源 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特别提醒】(1)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两种方法中保护的
13、对象不同:就地保护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而在物种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不再适于物种生存后,就只能实行易地保护。(2)外来物种的入侵不一定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的增加:如果入侵的物种对当地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则会引起本地物种数目锐减。【典题技法归纳】(2015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解题指南】关键知识:生物多样性的内容、价值和保护措施。【解析】选A。本题主要
14、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方法。物种多样性依赖于生态系统多样性,故A项正确;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故B项错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很可能引起生态危机,破坏生物多样性,故C项错误;混合树种的天然林可以吸引更多的捕食性鸟类和其他天敌物种,不易被病虫害毁灭,故D项错误。【母题变式】(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_ _。(2)混合树种的天然林与单一树种的人工林相比,物 种丰富度_,恢复力稳定性_。就地保护(建立自 然保护区)高 低【方法规律】分析“多样性”的方法(1)从DNA分子方面分析,每个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这是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2)从蛋白质
15、方面分析,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空间结构多样,这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3)从细胞方面分析,生物多样性是变异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从物种方面分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和自然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5)从生态系统方面分析,生物多样性是生物与生存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考模拟精练】1.(2016武汉模拟)龙血树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的观赏树种,其树脂可加工成一种名贵的中药。随着人们对龙血树野生资源的掠夺式采伐和对环境的破坏,资源日趋枯竭,被列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龙血树对人类具有直接价值 B.人类活动是造成龙血树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16、 C.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 D.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解析】选D。龙血树产生的树脂可加工成名贵中药,这是它的直接价值,A项正确;人类的掠夺式采伐和对环境的破坏造成龙血树大量减少,B项正确;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对龙血树的基因进行保护,C项正确;建立龙血树自然保护区,并不是绝对禁止人类对龙血树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和利用,D项错误。2.(2016烟台模拟)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17、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注意理解:【解析】选D。A项错误,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即生物 圈中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 性;B项错误,间接价值是指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许 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属于生物多样 性的潜在价值;C项错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 属于易地保护;D项正确,保护生物多样性并非禁止 开发利用任何自然资源,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人们可根据不同种群的增长
18、规律,合理、适时、适量地利用自然资源。【易错提醒】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两点提示(1)生物多样性强调的是物种多样性,而不是种群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从不同角度进行理解有不同的解释,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3.(2015山东高考)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1)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调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度常用_法。(2)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
19、,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是_点;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_点;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3)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后,生物种类贫乏。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_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_稳定性增强。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_保护。【解析】(1)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说明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存在差异,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调查该湿地中芦苇的种群密
20、度常用样方法。(2)已知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湿地中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分析曲线图可知,甲曲线上的A、B、C三点分别表示Nt+1=Nt、Nt+1Nt、Nt+1Nt、Nt+1Nt、Nt+1=Nt,所以乙曲线上D、E、F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是F点。Nt小于a时,甲曲线中Nt+1Nt,所以甲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因此,当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导致生物种类贫乏时,要恢复其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首先应增加生产者的种类及数量。随着生物多样性和食物网
21、的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大,抵抗力稳定性增强。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采取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答案:(1)水平 样方(2)B F 甲(3)生产者 抵抗力 就地【加固训练】1.下列措施中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只要保护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就可以全面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B.设法提高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效率,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C.为控制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严重灾害,也应将其天敌共同引入 D.人类可以改造环境,从而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以缓解人口压力【解析】选B。应从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水平上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不能
22、盲目引入其天敌,引种不当会造成新的生态灾难;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压力,甚至引起环境的恶化。2.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种有能和鳄鱼搏斗的缅甸蟒蛇、疯狂繁殖的亚洲鲤鱼、数量惊人的八哥等。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 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解析】选B。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并能增加当地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利于当地生态平衡的稳定;若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不当(如引入我国的水葫芦、食人鱼等,因缺少天敌,在与当地物种的竞争中占据了优势),会使当地的某些原有物种消失,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打破了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营养结构发生改变,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