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1自主预习固根基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自主学习一、环境可持续发展概述1环境可持续发展(1)地位: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2)解决问题: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主要有 、荒漠化、湿地减少等。01 基础02 生态破坏03 水土流失04 森林破坏2水土流失(1)概念:在 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 侵蚀及水的损失。(2)分布:多分布在 、丘陵和 地带,以 地区最为严重。05 水力、重力、风力06 水土资源07 土地表层08 山地09 高原10 黄土高原自我探究 水土流失仅是水土资源的流失。对吗?提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
2、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提示 二、水土流失的原因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1)自然原因:、气候、等。(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 ,有 、不合理的林木采伐、开矿、修路、采石等;其他人为活动,如 等。01 地貌02 土壤 03 植被04 生产建设活动05 陡坡开荒06 草原过度放牧07 战乱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2)降水 ,多 。(3)植被稀少。10 集中11 暴雨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1)长期农业生产造成植被破坏。(2)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自我探究 黄土高原地理环境具有过渡性特征,其表现有哪些?提示 即从
3、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种植业向畜牧业过渡,这些过渡性特征使得该地区自然条件不稳定,脆弱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发生严重水土流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提示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 ,造成农业减产。2加剧 发展,威胁 安全。3造成 恶化。4淤积 ,加剧洪涝灾情。5影响 合理和有效利用。01 土壤肥力02 沟壑03 工矿交通设施04 生态环境05 江河湖库06 水资源四、水土流失的治理1生物措施:。2工程措施在沟谷兴修小型水库、02 打坝淤地在坡面修建水平梯田采取保水、保土和改善耕地栽培措施3以 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应贯彻生物措施与 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01 植树种草
4、03 小流域04 工程自我探究 在一些地区,水土流失会形成“红漠化”与“石漠化”,什么是“红漠化”与“石漠化”?提示 江南丘陵水土流失后红色砂砾岩裸露形成的是“红漠化”;而云贵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的广泛分布区,丘陵、山地地带发生水土流失后,大量的石灰岩裸露,形成“石漠化”景观。提示 自我反馈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 B风力强劲C土质疏松 D高原地貌答案 A答案 解析 黄土高原沟谷发育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解析 2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营造宫殿、建御花园 修筑梯田、开石动土 开荒弃荒,轮荒作业 退耕还草 植树护坡、打坝建库 露天开矿,开挖原生地面A B
5、 C D答案 D答案 解析 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有很多方面,如过度放牧、滥伐、开荒和开矿等。是古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解析 3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打坝淤地 平整土地 植树造林 地膜覆盖兴建小型水库A B C D答案 B答案 解析 植树造林属于生物措施,地膜覆盖属于农业技术措施。解析 02主题探究提素能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探究点 水土流失的原因浙江省地处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区,浙江省独特的“水”“土”和“植物”的时空组合,决定了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征。下图为浙江某地不同土地类型水土流失强度分布的对数曲线。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据图描述浙江省水土流失的特点。(
6、2)分析浙江省红壤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答案(1)工矿地、园地、林地和草地以轻、中度侵蚀为主;强度侵蚀以上以坡耕地最为严重。(2)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稀疏;红壤土层薄,易被侵蚀。答案 一般要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来分析。自然方面,要从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人为方面,要从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等方面分析。下面以黄土高原为例,深入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貌景观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新疆B西藏C内蒙古D陕西(2)形成此地貌景观的原因有()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易受流水侵蚀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暴雨
7、集中 滥垦乱伐,植被遭到破坏 开矿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A BC D答案(1)D(2)C答案 解析 第(1)题,图示地貌景观是我国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陕西北部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第(2)题,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景观主要是水土流失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原因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考虑。黄土高原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解析 方法指导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思路探究点 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图一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二是图一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一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
8、观。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图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答案(1)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使粮食减产;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等;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会造成平原地区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影响航运。(2)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答
9、案 1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水土流失源头地区的影响主要考虑流水的侵蚀和搬运所产生的影响。如养分流失、土地贫瘠,农业减产,泥石流,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2)对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考虑流水沉积所产生的影响。如河床抬高,湖泊、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增加。2水土流失的治理 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三者密切结合,使本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在工程措施的固沟、护坡、保塬方面的措施如图所示: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问题。(1)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
10、利影响有哪些?(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解析 第(1)题,水土流失的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河流的下游地区,可在下游地区形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第(2)题,答案可从教材上直接找到。第(3)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在治理的过程中修建了堤坝,平整了梯田,这属于工程措施;在治理的过程中采取了植树(峁顶防护林、峁边防护带),种草(草地),这属于生物措施。解析 答案(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2)水土流失造成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降低,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肥力流失使土壤持水能力降低,干旱灾害频发。(3)工程措施和生
11、物措施。答案 方法指导 水土流失的治理图表解读1教材 P35 图 212 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点拨:从图上可获取以下信息:(1)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绝大部分在 105E115E,35N38N 之间。(2)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且在该河段支流较多,如汾河、泾河、洛河。2教材 P35 图 214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点拨:从图中可获取以下信息:(1)黄土塬表面平坦开阔,面积较大,周边为沟谷,黄土塬是重要的农田区。(2)黄土墚类似于山梁,与沟壑相间分布,黄土墚水土流失严重。(3)黄土峁类似于山丘地貌,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思考解答一、教材第 34 页思考点拨:读
12、图,通过描述地表形态特点说明地理现象,然后再推断其成因。答案:从图中的自然景观,可以清晰地看到植被稀少的坡面上,水土流失严重。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如当地的气候特征;当地居民的不合理经济活动严重破坏了植被,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坡面的土质如果疏松,则极易受流水侵蚀和搬运。答案 二、教材第 41 页思考1点拨:阅读材料,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两方面概括。2答案:两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主要方法有:工程措施包括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生物措施主要是退耕大于 25的陡坡耕地用以造林、种草;造林应乔灌结合,讲求实效。在沿沟和沿坡上均采用工程措施与林草生物措施有机结合的方法。陕北韭园沟是以
13、坝系建设为中心的三道防线综合治理模式。陕北高西沟的治理模式是坡沟兼治,以治坡为主。在坡度 25以下的地段修水平梯田,作为粮食生产和发展经济林果基地;坡度大于 25的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通过修水平沟、水平阶、梯田、鱼鳞坑等整地工程,营造乔灌林木,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等。复习解答教材第 41 页复习题答案:1.大致说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随着森林植被的逐步破坏而产生的,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初期还说不上有什么大规模的破坏,到了后期,现在陕西中部和山西西南部等所谓平原地区的森林,绝大部分都受到破坏,林区明显缩小,水土流失问题开始显现。二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上述平原地区的
14、森林,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到末期,平原上已经基本没有林区可言了,水土流失问题逐步加重。三是隋唐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平原已无林区,森林的破坏开始移向更远的山区,水土流失问题愈发严重。四是明清以来,这一时期,特别是明代中叶以后,黄土高原森林受到摧毁性的破坏,除了少数几处深山,一般说来,各处都已达到难以恢复的地步。水土流失问题已发展成为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问题。答案 2.建水平梯田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沟筑埂,使坡面变成阶梯,减缓坡度,避免和减少冲刷,拦蓄水土。(剖面图略)答案 03小题速测试身手对点迁移 及时反馈探究点1 水土流失的原因民居一般指传统的居住建筑。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
15、差异,民居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下图中 a、b 分别为西南吊脚楼和北方窑洞景观。据此完成 12 题。1a、b 所在地区共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土地盐渍化C红色荒漠 D湿地萎缩解析 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雨热同期,降水集中,再加上植被的破坏,容易导致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为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故 A 项正确。解析 答案 A答案 2上述环境问题形成的共同原因是()A围湖造田 B全球变暖C植被破坏 D不合理灌溉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两地出现的共同问题为水土流失。两地共同的原因为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C 项正确。解析 答案 C答案 探究点2
16、 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治理“山坡坡上栽树崖畔畔青,黄土高坡有了好风景;狂沙那个不起尘少见,林果绕村绿满眼”这是流传在延安市的一首信天游。读延安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分布图,回答 34 题。3“筑起一条坝,活了一条沟”指的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图中四地适合建坝的是()A两地 B两地C两地 D两地解析 在地筑坝应为沟头防护坝,可以防止沟谷水流溯源侵蚀;在地筑坝应为截流淤地坝,可以减慢河流流速,使土不出沟;地位于一塬面外伸的脊处,地位于坡面上,均不适合建坝。解析 答案 A答案 4下列治理图示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的基本措施中,见效最快的是()A培育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推广免耕法,冬季留茬B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
17、然草场植被C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环保意识D打坝淤地、沟头防护,存放优质表土解析 图示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D 项所述内容属于工程措施,见效最快;B 项所述属于生物措施,主要作用是治本,见效较慢;C 项所述属于社会措施,旨在从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治理环境问题,见效较慢;A 项所述为农业技术措施,见效较慢。解析 答案 D答案 04课时作业限时特训 提能精练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水土流失的原因1,2,3,6,12(2),13(1)(2)水土流失的危害5,7,12(1),13(3)一、选择题(共 11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18、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关系图,回答 12 题。1土壤植被覆盖率与土壤侵蚀的相互关系是()A正相关B负相关C不相关D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二者的关系为负相关。解析 答案 B答案 2影响土壤侵蚀程度的因素不包括 ()A地形B降水C风力D洋流解析 地形陡缓,降水多少,风力大小都会影响到土壤被侵蚀的强度,而洋流不会影响土壤侵蚀。解析 答案 D答案 黄土高原河流的径流和泥沙主要来源于几次大的暴雨过程。延河流域分别在 1977 年 7 月和 2013 年 7 月发生了两次极端降水事件,而洪水过程及水沙特征表现差异较大。读图和表,回答 34 题。3关于延
19、河流域泥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1977 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大,泥沙颗粒越大数量越多B2013 年小粒径泥沙比重明显增加,泥沙颗粒明显变细C2013 年流域泥沙颗粒较小,0.01 mm 以下粒径泥沙最多D2013 年较 1977 年,各粒径泥沙数量均有明显增加解析 图示小于 0.1 mm 粒径的各级别中,小于基粒径的沙量比重都是1977 年小于 2013 年,说明 2013 年泥沙粒径变小了,则 B 项正确。解析 答案 B答案 4导致延河流域泥沙粒径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降雨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侵蚀作用减弱B流域地形平坦,流速缓慢,沉积作用强C大量修筑淤地坝起到显著的拦沙效果D修建梯田,
20、破坏坡面,水土流失加剧答案 C答案 解析 上游大量修筑淤地坝,具有拦沙效果,可以使粒径较大的颗粒在上游沉积,从而导致下游颗粒减小,则 C 项正确;材料显示 2013 年 7 月的降水量比 1977 年更大,因而侵蚀作用更强,则 A 项错误;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则 B 项错误;修建梯田,会减少水土流失,则 D 项错误。解析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材料,回答 57 题。年份19851995森林覆盖率19%10%耕地面积333 km2478 km2年降水量520 mm450 mm气温年较差38 42 河流含沙量10%35%粮食平均亩产205 kg135 kg粮食总产量1.025 亿 kg
21、0.975 亿 kg5上述材料表明,导致该地区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D人口增长过快解析 表格数据反映出该地耕地面积的扩大是通过毁林开荒获得的;河流含沙量增大,说明水土流失严重;气温年较差增加,年降水量减少,说明大陆性气候增强。气候、水文、土壤条件变差,使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解析 答案 B答案 6导致该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植被破坏严重 夏秋季节多暴雨 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 过度开垦ABCD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包括夏秋季节多暴雨,土质疏松,地形坡度大。属于人为原
22、因。解析 答案 B答案 7该生态环境问题导致的危害主要是()A易形成沙尘暴B物种锐减或灭绝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D土地肥力上升解析 水土流失易使河流下游产生泥沙淤积,加剧洪涝。解析 答案 C答案 读下图,回答 89 题。8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A拦沙蓄水B发电灌溉C防洪抗旱D调节气候9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A甲平整土地,建立基本农田B乙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答案 8.A 9.D答案 解析 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图中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乙
23、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解析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 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 1011 题。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10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解析 退耕还林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如果
24、生长缓慢则生态效益较差,生长迅速且具有固氮作用的树种,有利于恢复土壤地力,A 项错误,B 项正确;当地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土壤含水量较少,C 项错误;木质坚硬的植被一般生长速度较慢,不适合在该地种植,D 项错误。解析 答案 B答案 11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A封山育林B乔灌结合C林草结合D乔木纯林解析 读表可知,封山育林方式下,土壤的孔隙度、含水量、有机质以及氮含量都是最高的,所以减轻土壤侵蚀最为明显,故 A 项正确。解析 答案 A答案 二、综合题(共 2 小题,共 56 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 1/3,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
25、方丘陵地区以及北方石质山区。下图为南方丘陵地区农业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系统示意图。(1)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比黄土高原大,试分析其原因。(8 分)(2)比较黄土高原与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在地理背景上的差异。(8 分)(3)南方低山丘陵区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过程离不开沼气的开发利用,指出开发利用沼气的好处。(6 分)(4)要恢复植被,必须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燃料问题。(6 分)答案(1)这里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量较高,同样单位面积土地水土流失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都比较大;表层较薄的土层流失后,石质裸露,难以再恢复;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
26、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答案(2)(3)有利于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可实现有机质还田;将污染物资源化,提高资源利用率。(4)开发水电、开发沼气、营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推广节能灶等。答案 解析 同样的水土流失面积江南丘陵损失大,可从单位面积作物产量、工农业分布及土层等方面分析。两地水土流失严重,相同之处要从自然、人文两方面分析。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是因为农村能源结构以薪柴为主,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所以治理水土流失的关键是恢复地表植被。解析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 分)沟蚀是指流水被约束在线状沟谷范围内的水流侵蚀方式,是土壤侵蚀剧烈发展的具体表现。在旱地
27、上,沟蚀产沙量可占整个水蚀产沙量的 50%80%。讷谟尔河流域位于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带,地形波状起伏,坡长较长。流域内土壤侵蚀作用明显,侵蚀沟分布广泛。下图示意讷谟尔河流域位置及侵蚀沟分布。(1)分析讷谟尔河流域侵蚀沟广泛分布的原因。(8 分)(2)分析侵蚀沟产沙量大的原因。(6 分)(3)分析侵蚀沟对耕作业的危害。(6 分)(4)提出治理侵蚀沟问题的措施。(8 分)答案(1)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冲刷力强;位于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带,地形波状起伏,坡长较长,径流汇集量大;过度开荒、放牧破坏植被。(2)侵蚀沟形成后,增大坡面起伏,加快水流速度,侵蚀作用增强,水土流失加剧。(3)加大侵蚀,土壤肥力下
28、降;侵蚀沟分割土地,损坏耕地,妨碍耕作。(4)回填复垦;提高林草覆盖率;填堵侵蚀沟;沟底修建拦沟闸坝;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增设蓄洪池,削减水力等。答案 解析 第(1)题,侵蚀沟的形成与径流量大小、植被覆盖、地形、植被破坏等要素有关。讷谟尔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夏季暴雨集中,冲刷力强;位于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带,地形波状起伏,坡长较长,径流汇集量大;过度开荒、放牧破坏植被。第(2)题,产沙量大说明流水的侵蚀作用强。这与土壤的性质、水流速度、植被覆盖以及流量大小有关。侵蚀沟的形成不会改变土壤的性质、流量大小,但侵蚀沟形成后,增大坡面起伏,加快水流速度,侵蚀作用增强,水土流失加剧。第(3)题,侵蚀沟对耕作业的危害首先表现在由于水土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其次地表破碎,分割土地,耕作不便。第(4)题,治理侵蚀沟的措施主要考虑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因此应注意回填复垦;提高林草覆盖率;填堵侵蚀沟;沟底修建拦沟闸坝;修建引水排水设施;增设蓄洪池,削减水力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