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1讲 西学东渐和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维新思想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日益加剧,中国与西方联系相应扩大。(2)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冲破传统的“贵华夏”“贱夷狄”思想。2.代表(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四
2、洲志。(2)魏源:编写海图图志一书,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3.意义: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与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思想主流。【思考】“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 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 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张之洞劝学篇)洋务派所提倡的中学和西学分别指的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在此 指导思想下洋务派开展了哪些实践活动?二、体用之争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西学广泛传播,对传统儒家文化冲击猛烈。第31讲第3
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2.表现(1)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持既有的政治文化格局。3.评价: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化的层面,但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思考】“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 诚美矣。故欲借公法以维大局,必先设议院以固民心。”(郑观应盛 世危言)早期维新派在政治上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有何局限性?三、维新思潮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早期维新思想代表:王韬、郑观应。主张: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要求。影响:起了思想启蒙作用。2.康梁
4、维新思想(1)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2)代表康有为:在广州设万木草堂,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重要著作,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融合。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谭嗣同:表达对君主专制统治的义愤,发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严复:系统地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借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原则阐明维新变法的道理。(3)论战双方: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中的顽固势力包括洋务派。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要不要废“八股”、提倡西学、改革教
5、育制度等。影响: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思考】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图片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怎样兴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该如何评价?四、新文化运动1.背景政治:民国初年,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倒行逆施,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经济: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要进行思想革命。2.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3.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钱玄同等。第31讲第
6、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4.中心:北京大学。5.内容(1)打出“德先生”“赛先生”旗号,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迷信。(2)提出“打倒孔家店”,批判旧礼教,提倡新道德。(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4)提倡文化平民化,形成平民教育思潮。6.实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7.意义(1)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2)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作用。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3)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细节1】“师夷长技以制夷”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在当时,魏
7、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虽然有力地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但并未真正付诸实践,真正发展并实践这一思想的是洋务派掀起的洋务运动。【细节2】“中体西用”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中体西用”即以封建正统思想观念为根本,把西学的“用”嫁接到中学的“体”上,严重削弱了与传统观念相抗衡的力量,冲击了保守的传统思想,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细节3】早期维新派的思想是系统完整的理论吗?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了进行政治制度改革、开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等主张,但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细节4】康有为是如何宣传维新变法的?把西学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融合,
8、来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细节5】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具体指什么?民主的含义:新文化人士宣传的民主思想涵盖的范围较广,不仅指人民享有主权、政府由人民投票选举产生、权力制衡等政治民主,也包括反专制反特权的共和、宪政、人权、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科学的含义:当时提倡的科学,主要指与迷信、蒙昧、无知相对立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具体的科学技术与科学知识,同时还包括反对迷信、反对偶像崇拜,
9、宣传进化论、唯物论、无神论等内容。【细节6】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如把中国的一些优秀文化遗产当做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细节7】新文化运动前后期性质的区别 前期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运动;后期属于无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细节8】马克思主义具备在中国传播的条件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阶级基础。“要而论之,法者,天下
10、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骤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精析一】对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如何评价?进步性:这种思想主张以变法自强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摆脱民族危机,具有爱国意义。维新派主张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主张学习和传播西方科学文化,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映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有进步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局限性: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康有为、梁启超
11、把维新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但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新青年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的意思。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新思想: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社会主义思想。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突破口;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提出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新成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毛泽东回忆说:“在我第二次游北京期间,我读了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
12、我热情地搜寻了一切那时能找到的中文的共产主义文献,使我对马克思主义 建立起完全的信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精析二】新文化运动有哪些“新”特点?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2.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之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3.中国知识界众多先进分子开始重视工农群众的伟大力量,开始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去,深入到革命实际斗争中去。4.中国人民也开始认识到新、旧民主主义的不同,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精析三】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第
13、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精析四】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的特征及阶段1.三大特征(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2)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思潮、民主革命思想,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是一个从学习物质层面到学习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3)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
14、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2.四个阶段(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2)从戊戌变法至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3)从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4)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宪政民主】宪政民主是指为了解决对政治权力的制约问题,限制政府权力,以有效地保障人权、自由与社会公正,而建立的民主制度。宪政民主的主要特点是:(1)以宪法和法律对政府权力加以限制;(2)实行分权制衡;(3)人民主权和民选政府;(4)建
15、立宪法审查制度;(5)司法独立;(6)保障个人权利与自由。宪政与民主、法治的职能分工各有不同,民主负责权力的归属,法治负责权力的实施,宪政负责权力的制约。将宪政、民主、法治三者结合起来乃是在可以达到的范围内的最优选择。而宪政本身就包含着法治,宪政的基本含义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所以,宪政、民主、法治三者的结合可以化约为宪政民主。近代中国追求民主是一股潮流,而民主的核心是宪政。备考复习时应关注这 个概念。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链接高考】(2011高考福建文综,41B)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 权雷厉风行,自无不
16、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 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 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康梁维新派的政治主张。从材料看康有为认为中国民智未开,宣扬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而梁启超则主张废君权、倡民主,提出更为激进的宪政主张。中国的宪政变革从维新变法开始,历经
17、百余多年,中国的宪政民主道路曲折而漫长,当前中国的宪政民主还需不断地发展和完善。(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后来,连谈论这本书,也成为禁忌。但海国图志却并未就此埋没。它在一衣带水的日本,激起了一场巨浪。据江户时代日中秘话记载,海国图志“到了江户则身价百倍,成为急需的御用之书”。海国图志在日本迅速畅销,成为日本官员和学者共同研读的一部“有用之书”。海国图志是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非常重要的著作,它究竟产生了多大的 历史影响,教材语焉不详。对此,下述材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海国图志问世后,并未激起什么
18、涟漪。据统计,当时中国有能力阅读这本书的人多达三百多万,而海国图志在国内却只印刷了千册左右。及至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点评:在近年来新课标的高考命题中,“师夷长技”这一考点屡屡涉及,因此对于海国图志所产生的影响应从国内、国外的角度进行全面评价。日本学者落合弘树在其学术报告明治维新与中国幕府维新的日本和中国中明确指出:“以图独立的佐久间象山和魂洋才的想法,大部分是从魏源的海国图志中得来的。”充分肯定了海国图志对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贡献。2011年4月19日中新网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一般的观点,都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肯定它对封建思想的批判,使人们的思想得
19、到空前的解放。教材也如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如何认识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特点是激烈的反传统,“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欲以西方模式来建构中国的新文化。而这种激烈反传统的最大后果,是造成了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从而出现社会价值的失范现象。点评: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采取了过于激愤的态度,其中在思想方法上的重要失误,是将传统与现代对立起来,断然否定传统文化有现代化所需的内容,因而走向了绝对主义。对此,你有何看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带着问题读史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费正清在这段话中指出的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来源。材料他的思想中包括一整套西方的政治价值观,这是康有
20、为与其他同时 代维新派思想家全都具有的,所不同的是康氏用一种思想体系来阐明这些价 值:这个体系不但把它们纳入对儒家总的解释之中,而且将它们和清末国内 的重要思潮联系在一起。由于康有为以人们熟悉的传统形式提出问题,因而 西方的政治价值观发挥的号召力比以往用其他形式所发挥的要大得多。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康有为思想的来源费正清的观点根据材料 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得出【西方的政治学说】由得出【儒家思想的内涵】步骤二:概括材料,得出要点关键词整理得出答案康有为思想的主要来源: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政治
21、学说;其二是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阐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毛泽东思想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邓小平理论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32讲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思考】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拜谒南京中山陵。连战先生在拜谒 感言中说:
22、“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 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 盛。”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理念指的是什么?你如何评价?一、孙中山的民主追求1.三民主义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思想渊源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中国传统思想。进化论,欣赏亨利乔治的“单税社会主义”,马克思的资本论。(2)旧三民主义背景:1905年8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内容:民族主义是反对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
23、;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平均地权。评价: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展;在此指导下,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思考】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 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 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的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的关 系如何?2.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背景: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2)内容:
24、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是授予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工农生活状况。(3)评价: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基础;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其核心,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思考】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 宝贵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毛泽东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有何重要影响?应如何正确、科学地评 价毛泽东思想?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
25、展1.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背景: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2)表现李大钊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庶民的胜利等文章。新文化运动中后期,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翻译、出版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的著作。(3)为中共建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2.毛泽东思想(1)酝酿: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2)形成: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装割据
26、、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3)成熟1940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到成熟。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4)发展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主持召开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严格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5)评价: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原则,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具本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984年国庆35周年盛大阅兵,是新中国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灰暗岁月后举行的 第一次国庆大阅兵。游行队伍中打出的“小平,您好”的横幅则充分表
27、达了 人民的心声。邓小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邓小平理论 的历史地位如何?三、邓小平理论1.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6年“文革”结束,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政治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2)内容政治:总结了建国以来经验教训,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思考】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思想: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3)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和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8、上的一次重要历史性转折。2.邓小平理论(1)明确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3)形成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成为指导: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党章。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背景: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形势发生许多新变化,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2.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
29、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3.意义(1)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2)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3)是新世纪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南。4.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五、科学发展观1.提出: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完善: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进一步阐述。3.内容: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30、是统筹兼顾。4.意义: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它促使中国社会经济进一步迈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绿色GDP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细节1】三民主义的局限性 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民族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民权主义不是真正的人民主权,民权主要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权;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细节2】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细节3】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生产
31、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细节4】邓小平理论所包括的主要理论有哪些?特色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线)、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细节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孙中山在遗嘱中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 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 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精析一】新三民主义与三大
32、政策的关系如何?有何具体体现?1.关系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是符合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中国革命的实际要求的,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继续革命的真实反映。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互依托,但不可混为一谈。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三大政策是具体方针。没有三大政策,就无从体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担负的新责任;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思想体系,无法在民主革命实践中充分发挥其效能。总之,两者紧密相连。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2.具体体现就其具体内容而言,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谋求中国独立
33、富强的精神,“联俄”“联共”是反帝的必然。新“民权主义”期盼的是中国国民的真正自由平等和人权,即“唤起民众”。“唤起民众”必然唤醒工农,“扶助农工”实际上是新“民生主义”的具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体实施。从以上两点看,新的“民族主义”突出了“联俄”“联共”;新的“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分别在政治和经济上体现了“扶助农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 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开创的。”【精析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本任
34、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改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7.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8.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 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
35、主专政国家的问题。2.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实际是关于改革开放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改革开放的外部条件是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考复习时应予以关注。【精析三】三大理论成果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什么?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当代国际形势呈现的新情况、新特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观察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要思想理论: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带全球性、战略性和关系全局的突出问题;战争的危险依然存
36、在,但世界大战是可以推迟和避免的;世界仍不安宁,霸权主义是构成世界和平的新威胁;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的国策;树立中国和平力量、制约战争力量的形象十分重要;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等。【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链接高考】(2011高考大纲全国文综,23)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A.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B.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C.有利于
37、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点评:邓小平1985年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理论,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而且也为我们正确处理我国在21世纪的建设与安全问题上提供了理论指导。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教材上有所涉及,但是把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相联系,是 十分罕见的,备考复习时可以作为参考。孙中山不仅是第一个提出并始终坚持要在中国实施民主立宪政治制度的伟大民主革命先行者,而且是在中国传播近代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先驱。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孙中山第一个提出既要在中国建立民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又要在中国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经济制度,并把两
38、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政治思想,为科学社会主义应用于中国的具体革命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有益的、珍贵的思想资料。刘玉青近十年来关于孙中山研究的新观点综述点评:材料从三民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角度,充分肯定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创新理论,十七大报告表述得很清楚,当代中国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毛泽东思想不是改革开放30年里创立的,当然不能包括进来。我们党从建立到现在90年间,实现了两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第二次历史飞跃的理
39、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属于第一次历史飞跃的理论成果。如果把毛泽东思想包括进来,那就合二为一,就没有第一次飞跃了。另外,不包括并不等于否定毛泽东思想,也不等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渊源关系,它仍然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点评:1956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创新理论,因此中共党史学家石仲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能包括毛泽东思想。对此,你有何看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带着问题读史根据材料,概括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
40、主张。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 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 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步骤二:概括材料,得出核心信息整理得出答案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主张: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得出【对内实行改革】由得出【对外实行开放】由得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主张邓小平根据材料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33
41、讲 新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艺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教育事业的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思考】毛泽东总结中国近现代挨打战败的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 落后。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指出:我们“不但 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 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42、”。“两弹一星”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一、新中国的科技成就1.两弹一星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原因: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2)历程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两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4月,“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把“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轨道。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3)意义: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
43、3讲2.“东方魔稻”(1)研制:1975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意义: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3.“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1983年,每秒运算亿次的“银河”型计算机诞生。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4.“神舟”号飞船(1)成就:2003年10月,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把宇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航员杨利伟顺利地送入太空。(2)影响: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个光辉里程碑,成为带动中国高新技术
44、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思考】新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数统计表(注:1949年为当年高校毕业人数)上表反映出中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 展教育的重大举措有哪些?年份 1949 1952 1965 1966 1970 1977 1979 1984 1992 1998 2008 人数(万人)1.2 6.6 16.4 0 27 28.4 48 75 160 599 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扫盲教育(1)地位:建国后,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措施1950年,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制定法律法规,要求20世纪末青壮年文盲率降到
45、5%以下。(3)成就:2001年1月1日,中国如期实现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义务教育(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2)措施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986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3)成就:2001年1月1日,政府宣布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战略目标。3.高等教育(1)初步发展:建国初,参照苏联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2)曲折发展1958年实现教育大革命,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19611963年,经过全面调整,高等教育稳定发展。“文
46、革”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3)迅速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成人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得到发展。【思考】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 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 艺术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含义是什么?在贯彻过程中遭遇 了怎样的挫折?新时期取得了哪些成就?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双百”方针的提出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1)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
47、(2)提出: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3)影响: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遭受挫折(1)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马寅初等许多专家、学者被错划为右派。(2)“文革”中,“双百“方针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中止。3.文艺的春天(1)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向正途,“双百“方针重新确立。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2)表现文艺领域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学术科技领域提出许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见解。社会学
48、、伦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相继恢复,并发展了不少新的学科。“三下乡”活动活跃。【细节1】中国发展高新科技的目的是什么?中国发展高新科技,目的是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我国在核科学的发展中,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为人类造福的一贯立场。【细节3】“两弹一星”有什么重大意义?“两弹一星”的成功大大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也使我国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细节4】“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各不相同“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
49、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细节2】中国发展核事业的立场是什么?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娥一号”卫星研制开发团队表达了特别致敬。给钱学森的颁奖词是: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 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 的典范。【精析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1.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20世纪中期,世
50、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4.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钱学森被授予此殊荣,同时还向“嫦 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5.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1956年,毛泽东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李森科、非李森科,我们搞不清,有那么 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 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精析二】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提倡的“百家
51、争鸣”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有何不同?1.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激烈和复杂。虽然流派很多,但阶级阵线非常鲜明,主要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2.“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在学术问题上,目的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科学文化的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2009年9月4日,温家宝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说,教育是一项神圣而 光荣的事业。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 设一流的国家。【精析三】如何正确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振兴教育,势在必行。因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强大、科
52、技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在各个领域,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2.当今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存亡,所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样板戏曾经占中国影视文化的全部舞台,可以作为“双百”方针的反面观 照,备考复习时应予以关注。【样板戏】样板戏,指一批创作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主要反映传统政治立场的作品,其政治意义远超过文化价值。“样板戏”一词源于人民日报1967
53、年5月31日的评论革命文艺的优秀样板,而被确定为样板戏的文艺作品只有8个,它们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后来陆续出现的京剧平原作战龙江颂等9部作品,不在“样板戏”之列,而被称为“样板作品”。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链接高考】(2010高考广东文综,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点评:1956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双百”方针,主张在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和学术问题“百家争鸣”。
54、目的是在文艺工作和科学工作方面,要把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的提法刚好与“双百”方针相悖。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其意义在教材上是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国家综 合实力角度看的,没有谈到其还具有世界公益性。下述材料在这方面是一个 补充。有评论称,“天宫一号”将是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世界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元素,还有分析担忧,随着“天宫一号”任务的实现,全球目前的“太空力量平衡”即将被中国打破。不过,正如美国“海军分析中心”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冯德威所说,“天宫一号”的发射不仅仅给中国带来了民族自豪感,还将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公益性
55、。2011年09月29日环球时报点评:“天宫一号”的发射,是一个新的里程碑,为我国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站永久载人太空站迈出关键一步。“天宫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迈向空间站时代,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标志。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2002年,为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12月,中共中央首次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突出强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2007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战略之一,写进了中国共产党党章和
56、党的十七大报告。由此,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进入了全面推进的新阶段。点评:人才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当代世界和中国深刻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根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就“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到“人才强国”战略,你有何看法?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 带着问题读史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明治以来,日本建立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制度。1872年明治政府即引进 西方近代国民教育机制,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首次 建立了义务教育制度。1900年开始实行小学免费义务教育制度,1907年就 学率达到
57、了惊人的99%!小学之上,有男女分校的5年制中学和初等技术学校,然后是专门为男学生设的3年制高中和3年或4年制大学。改革教学内容,使 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明治维新以来根据材料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步骤二:概括材料,得出要点关键词整理得出答案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实行义务教育;重视科技教育。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得出【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由得出【学习西方先进教育机制】由得出【实行义务教育】由得出【重视科技教育】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单 元
58、 整 合 一、近代前期中国人民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主要特点1.探索具有广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的许多政治派别都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活动。这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外国的侵略对各个阶级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各阶级在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利益方面必然有一致性的一面。2.具有普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特点(只有义和团例外)这是因为外国的侵略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从闭关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锁国和妄自尊大的陈腐观念中解脱出来,看到了西方先进与中国落后的现实。3.探索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在学习西方的内容上
59、具有不同的层次:从学技术到学经济政治,从仿效立宪到主张共和。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上的差异和对西方认识上的差异,更主要的是阶级地位的差异。4.具有继承性前后提出的救国方案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量变,又有质的飞跃。如地主阶级洋务派就是继承了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的变化,在维护封建统治这一点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变。而早期维新派又是由洋务派转化而来的,他们继承了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的思想,又发展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和经济,这就是质的飞跃,他们不是要维护封建统治,而是反对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封建统治。5.探索具有曲折性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都未彻底完成反帝反
60、封建的任务,反映了探索的曲折性。一方面是由于各阶级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反动势力的强大也是失败的原因。二、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三派主要力量在反封建和学习西方问题上的比较1.各有侧重点(1)维新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设议院,走君主立宪道路。(2)革命派:反对封建统治,主张实行西方民主共和国方案。(3)激进派:矛头指向封建正统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2.各自的实践方式和结果(1)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依靠光绪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但君主立宪制度在变法诏令中并未涉及,且由于未发动群众,没有武装力量,最终失败。(2)革命派通过暴力斗争推翻清朝
61、统治,结束了君主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国方案也未能真正实施,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并未改变。(3)激进派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革命,掀起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促使人民追求民主和科学,并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三、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解放”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明末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清初思想家的反思和批判思想。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打破它的压迫和禁锢,用资产阶级思想武装
62、人们的头脑。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4.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走过了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照搬到结合国情的发展历程,即从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到“走自己的路”。5.“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四、近现代中国的四大理论成果思想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标志性会议同盟会成立大会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63、中共十六大核心或精髓民权主义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思想理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的问题民族独立、民主共和、民众共存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发展1924年发展新三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地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使中国人民醒过来指导革命和建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指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期的指导思想,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续表)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
64、第33讲(五)内容、措施类设问【题型特征】内容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反映了什么内容,主要内容是什么,基本内容是什么,核心内容是什么,内容有哪些等。措施类设问的呈现形式主要有:具体措施有哪些,核心措施是什么,哪一项措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等。【解题技巧】解答这类题注意结合材料,根据材料信息迁移教材中有关历史事件、制度等措施进行答案组织,强调的是要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答题;答案书写要规范和条理清晰。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示例】2010高考浙江文综第39题第(1)小题第小问
65、:“请概括该理论思想(指:三权分立制)的主要内容。”【命题分析】这道题提供了三则材料,都是围绕着美国1787年宪法和三权分立展开的。从三权分立的目的看,是为了实现政治民主、人民自由;从三权分立的要求看,是将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门;从具体实施做法看,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部分互相独立、相互牵制和相互监督。由此,可以逐一整合成答案。【答案】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三权制约与平衡)。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形式有“比较在上的相同点(或相似点)”,“指出和在上的相似之处(或相同点)”,“比较和的共同
66、点”等。(2)不同点(或相异处)比较类:其呈现形式有“概括和的不同特点”,“指出和在上的不同点”,“和相比,在方面发生的新变化”等。(3)异同类比较:其呈现形式主要有“比较和的异同点”,“对和进行比较”等。(六)比较类设问【题型特征】设问类型基本上有三种:(1)相同点(或相似点)比较类:其呈现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第三步,组织答案。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关联所学知识。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等,然后行文上为“都”对于共同点的回答要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也要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
67、;”对所有要比较的历史事物逐项作答。【解题技巧】该类设问的解答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明确比较对象。首先明确要比较的是哪几项历史事物,然后明确要比较的是相同点还是不同点,或者是异同点。第二步,确立比较角度,即找准比较点,这是关键。题目已设置了比较点的按要求比较即可;题目没有设置比较点的,要根据题意确定比较点。比较点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示例】2009高考安徽文综第35题第(2)小题:“联系(中日)两国使团出访的史实,运用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主要差异。”【命题分析】这是一道横向比较题、异比题、中外比较题、内隐比较题。答题前先要列出比较项,即从学习西方的程度(是局部学习还是全面学习)、领导阶层(是政府还是集团,是先进阶级还是保守阶层)、手段(是革命还是改良)、结果(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然后比较两国的主要差异。【答案】中国学习西方主要限于器物层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中国近代化的倡导者是洋务派;日本的近代化以明治政府为主导。中国未实现预期目标;日本基本完成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第31讲第32讲单元整合第33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