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课 劝 学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第11课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诗海探珠 送人东归温庭筠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诗海探珠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赏析】这首诗逢秋而不悲秋,送别而不伤别。如此离别,在友人,在诗人,都不曾引起更深的愁苦。诗人只在首句稍事点染深秋的苍凉气氛,便大笔挥洒,造成一个山高水长、扬帆万里的辽阔深远的意境,于依依惜别的深情之中,回应上文“浩然”,前后紧密配合,情调一致。结尾处又突然闪出日后重逢的遐想。论时间,一笔宕去,遥遥无期;论空间,则一勒而收,从千里之外的“江上”回到眼前,构思布局的纵擒开
2、合,是很见经营的。【思考】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跬(ku)步 中(zhn)绳 槁暴(o p)须臾(y)知(zh)明参省(cn xn)骐骥(j)金石可镂(lu)生(xn)非 异也驽(n)马锲(qi)而不舍二、通假字使之然也“”通“煣”,用火烤木材使弯曲。虽有槁暴 _虽有槁暴 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_君子生非异也 _“有”通“又”。“暴”通“曝”,晒干。“知”通“智”,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三、一词多义(1)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_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_精妙绝伦 _遂与外人隔绝 _横渡终止到了极点断绝(2)强蚓
3、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_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_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_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_强健使强盛,增强竭力有力的弓(3)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_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_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_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 _凭借,借助借给予假如(4)而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_吾尝终日而思矣 _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_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因果“因而”(5)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_ _万钟于我何加焉 _ _孜孜焉唯进修是急 _ _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_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在这里语气助词,相当于“了”“呢”,常不译形容
4、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代词,可译作“他”“它”等四、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上食埃土,下饮黄_木直中绳,以为轮 _名词作状语,每日。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使动用法,使弯曲。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_用心一也 _名词作动词,游水。使动用法,使走得快。数词作形容词,专一。五、古今异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古义:_今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古义:_今义:指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地下的泉水。寄居。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金石可镂古义:_今义:黄金。广博地学习。金属制品。蚓无爪牙之利古义:
5、_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用心一也古义:_今义:集中注意力。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两个词,因为心思。六、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_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_ 木直中绳,以为轮 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_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_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_ 判断句判断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七、名句默写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_,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声非加疾也
6、而致千里无以至千里金石可镂八、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荀 子(约 前 313 前 238),名 况,字 卿,_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_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战国末期韩非2资料链接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_、墨、_、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
7、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儒道九、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如何理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这句话?【提示】本句的“利”和“强”词义显豁不晦。原句“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都是主谓词组,加上“之”字使“利”、“强”重读,也因而被强调。为什么要强调“利”和“强”这又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决定的,下文有“上食埃土,下饮黄泉”,都是“利”和“强”在一般条件下应当产生的作用。如果不是这样,就写成“利爪牙”、“强筋骨”,当然用不着有“之”字,也就不能写成“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了。总之,句式不同,所产生的修辞功能不同。2本文第二段中运用了几个比喻?它们在表义上有何内在联系?【提示】
8、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是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一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3文章的第三段中“善假于物”是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吗?谈谈你的观点。【提示】第三段的中心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是在前面论证的基
9、础上提出来的。作者认为,一个人借助于外物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像借助高度、风力、车马、舟船,就是这样。而后天学习的知识道理就像这些外物一样,可以帮助人极大地提高自身的修养。这一段是论证了学习的巨大作用。因此,“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习知识和道理,将其理解为善于借助于外物进行学习是不正确的。4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名师点拨】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学不可以已”,立片言以居要。假托君子之言借以展开论证。接着从后天人的力量的作用上论述学习的重要。再接着从人们凭借客观条件的作用上来论证学习的重要。作者用比喻列举了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凭借客观条件从而改善、提高主观能力的现象,再得出结论,君子的
10、智慧、禀赋并非不同于一般人,全在于他们能借助学习的力量来提高自己,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最后论述为学应抱的态度与方法,说明学习必须积累、持恒、专一,由此证明“学不可以已”的论点。5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而荀子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人说法谁对谁错呢?【名师点拨】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学与思要结合起来。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
11、雄辩地证明了空想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细剖深析 楼主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本文的设喻有何特点?沙发 本文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
12、“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板凳 作者在文中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三楼 文章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
13、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写作素材积累 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劝学这篇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段论证。每一段阐明一个问题,论证集中,脉络清晰。例如第二段,提出中心论点后,连用比喻说理,从不同方面论证,最后结句照应首句,收束上文。技法借鉴 第三段承上文,先提出“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肯定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物”的重要,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
14、于物”一句作结,条理十分清楚。第四段论述学习应取的态度,先讲积累,次讲有恒,后讲专一,层次非常分明。随堂练笔 以“真情”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100字左右。1课内素材开发活到老,学到老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素材积累 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学无止境”、“勤奋”、“坚持就是胜利”、“永不放弃”等有关话题或相关材料作文中。2鲜活素材速递教育部
15、要求各地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 本月1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要求新学年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郝平指出,近5年来,各地通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形成了全国上下全面重视学校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的良好氛围。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地区和学校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开设体育课程和安排体育活动时间,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措施进一步解决。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适用于“增强体质”、“素质教育”、“国民素质”等话题或相关材料作文中。知能优
16、化演练 荀子的伟大人格 刘志轩 美文佳作欣赏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是赵国都城邯郸人。战国末期,诸侯征战不断,人民期盼天下一统。荀子作为一个社会大转变时期的思想家,他遵循中国儒家既重视社会责任,又注重自我完善的价值取向,一生为谋取中华民族的和谐、幸福而艰难奋争,表现出伟大的圣人品格。荀子说:“学者,故学为圣人也。”荀子的人生目标,就是追求人生价值的高境界。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极大的热忱,按照人民的意愿,寻求中国结束分裂,走向大一统的道路。并且以超人的智慧,主动担当起为未来大一统国家建设理论基础的历史重任。荀子出身贫苦,但他立志于学。少年时代,恰逢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赵文化开放、进取
17、、包容的文化意识在他少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他十五岁离开家乡,徒步到千里之外的齐国稷下学宫求学。在那里,成为稷下学宫最有学问的学者,三次担任学宫的祭酒。齐襄王称他“最为老师”。荀子属于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新兴阶层。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同,人生追求也不同,鱼目混珠,形色各异。在这些人中,有卑鄙污秽的人,恣肆放荡的人,贪财图利的人,触犯刑律的人,不讲礼义只热衷于权势的人。还有没有知识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荀子决不与这些人同流合污。荀子到处游说,为社会谋幸福,推行治世的正道。荀子到过齐国、楚国、秦国、燕国。长平大战之后,在赵国最为困难的时候,回到家乡。他无论走到哪里,君王都非常尊重他。给他等同于
18、丞相的上卿待遇。但他不留恋丰厚的物质享受,他寻求的是能够按照他的治国理论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宁的圣王。意志相同则留,意志相悖则去。荀子和那些为寻求一官半职,而趋炎附势、奴颜媚骨的卑鄙儒者在人格上有天壤之别。荀子一生追求真理,提出了许多针对现实的崭新观点,开创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许多第一。他是中国系统确立朴素唯物主义天道观的第一人,是创建中国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人,是创建中国社会学的第一人,是将儒家思想应用到军事理论的第一人,是拯救儒学、并且使儒学产生质的飞跃的第一人,是制定中华大一统封建国家理论的第一人,又是开创议论散文、赋体、说唱体文学样式的第一人。荀子不畏权贵,“敢为异说”。曾经在一篇文章里
19、批评了墨翟、宋钘、慎到、田骈、子思、孟轲等十二个当时著名的学术权威。荀子公然反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人之性恶”。他以人性恶为哲学基础,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理论体系。正因为如此,荀子遭到儒学门人的激烈反对、君王的轻视冷漠和小人的谗言诽谤。他到处游说,到处碰壁,晚年被罢黜兰陵县令,流落在民间,依靠教书为生。可是,反对、冷漠、谗言诽谤、悲怆的命运,并没有让荀子气馁、丧志。荀子说:“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为之德操。”他依然为追求真理而百折不回。在秦、汉到唐代的一千多年间,荀子和孔子孟子一同被尊为圣人。从宋代开始,荀子的思想遭受歪曲,理学家说荀子只
20、一句“性恶”就“大本已失”,背离了儒家。荀子的学说被批判,人格被贬低,不能再和孔子孟子相提并论。荀子被排斥在儒家门外,打入另册,一直到清代,蒙冤八百年。但是,历史证明了荀子的伟大。历史文化学者梁启超说:“自秦汉以后,政治学术,皆出于荀子。”毛泽东称:“孔孟是唯心主义,荀子是唯物主义,是儒家的左派。”八百年的冤案,大白天下。不仅还荀子以公平,而且发现,荀子的思想较比孔子孟子更切近实际,荀子的性恶论可以成为当今建设现代民主政治的中国民族文化的思想源泉。大浪淘沙,金子终归是金子。【赏评】作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为我们叙述了荀子伟大而又坚实的一生,高度评价了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荀子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极大的热忱来探求一条中国由分裂走向大一统的理想之道,他一生追求真理,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观点,确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天道观,他的思想是在孔孟之后的又一次飞跃,至今在中国文明史上闪耀着光芒。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