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41410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4页
2013学年(语文版)语文必修第四册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课 敬业与乐业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第2课 基础自主学案 课堂互动探究 诗海探珠 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又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诗海探珠【赏析】这首诗的头两句写舟行之险,三四两句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五六两句表明险境之来,如此突然,难以拒抗。诗的末尾两句作者回想他二十多年以来,历尽人世的坎坷,饱尝行路艰难的滋味,此时此地,诉说不尽还家去国之情,深感进退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

2、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思考】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1)单音字旁骛(w)亵渎(xi d)衔(xin)着层累(li)骈(pin)进佝偻(u lu)承蜩(tio)解剖(pu)儒(r)门强聒(u)不舍(2)多音字乐 乐业l乐器yu 偻佝偻lu伛偻l 禅坐禅chn封禅shn二、字形辨认 禅禅师蝉蝉联 捷直捷睫睫毛渎亵渎续连续缕条分缕析偻佝偻三、词语辨析(1)解剖解释 解剖:为了研究生物体的内部构造或探寻伤病原因而将其剖开;比喻对事物进行深入观察分析。解释:分析阐明,讲解说

3、明;说明理由,分辩。例:作为历史还不长的巡视制度,为了防止走偏,真正起到作用,不妨抓住秭归“巡视组的账单”契机,好好_一下这只麻雀。瑞士国家银行_称,当前瑞郎被过度高估,这将给瑞士经济带来严重的威胁,并且可能会引发通货紧缩的风险。解剖解释(2)羡慕仰慕 二者都有向往之意,都是动词。羡慕:看见别人具有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拥有。仰慕:内心因钦佩而思慕。例: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说,自己所在的社区还没有这样的菜市场,不仅_,而且主张加快推进。这些改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给读者和观众消遣、解闷,作品只要滑稽有趣就行,这也是日本人对这位中国的戏剧大师_倾倒的原因。羡慕仰慕四、词语释义断章取义:_理至

4、易明:_旁骛:_不二法门:_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道理极容易明白。不专心,在正业之外还追求其它东西。骛,追求。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者独一无二的方法。强聒不舍:_敬业乐群:_饱食终日:_极力唠叨说个没完。强,勉强,硬(做)。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吃饱了饭,却整天什么事也不思考,什么事也不干。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字_,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

5、、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一生著述宏富,代表作为_。卓如饮冰室合集2资料链接 演讲词,是为准备演讲而写成的文稿,又叫_。演讲词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感染力。内容要充实、鲜明,道理要说得精辟透彻;尽可能采用现身说法,以加强与听众感情上的交流,语言要明白晓畅、朴实自然,并适当采用设问、反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方法。演讲稿六、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提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释家的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众多读书人生活处世的标准。梁启超在1922年向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即将毕业

6、的学生演讲的这篇稿词中的第一句运用了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名句,并在第四段中运用了释家的百丈禅师的话,分别从儒、道、释三家阐明敬业的重要性。他将礼记中“敬业乐群”的敬业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的“乐业”提出来,共同组成了本篇演讲稿的题目,故说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在此处应注意“业”除指事业,也应扩指我们平常所做的一些小事。2作者怎样阐述什么叫“敬”?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提示】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

7、,“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作阐述,再举“当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8、3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提示】作者在第八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接着,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4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

9、”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名师点拨】“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

10、叫苦而想放弃。5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这种说法的意义。【名师点拨】(1)文中“业”义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所以,“敬业与乐业”的意义,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谋生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2)作者“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的说法值得质疑。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作”,“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正如“人不是为吃饭而生活”一样,人也不是“为劳动而生活”。(

11、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楼主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细剖深析沙发文章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

12、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板凳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

13、力也大可怀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三楼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写作素材积累 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这篇演讲词开头提出论题,中间主体部分分两层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末尾总结全篇。条理很清晰。主体部分分别论述时,用了序次语“第一”、“第二”,更加清楚地显示出演讲的层次。在证明自己论点的过程中,作者举了多种论据:技法借鉴 有

14、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外国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卓有成效的经验,还有古人流传至今的名言警句等。这些论据的精彩运用,使演讲词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尤其是引用的古代名言警句,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为有力。随堂练笔以“自信”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注意论证的条理性,注意事例的处理要得当,100字左右。1课内素材开发 敬业与乐业 人生应该怎么过?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回答了我们,要“有业”“敬业”“乐业”。“有业”就是每个人都应该有正当职业,每个人都要不断地劳动。然后要“敬业”,干一行爱一行,人要“为生活而劳动”,“为劳动而生活”。要“乐业”,对待工作要乐在其中,最终达到最高的境界。素材积累

15、“敬业”“乐业”是对工作的尊重,因为工作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的话,干工作的人也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关键是要对工作负责,要对工作充满兴趣。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人要敬业”、“要学会乐业”、“干一行爱一行”、“没有职业就没有人生”等有关话题写作中。2鲜活素材速递 郭美美事件 2011年6月20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女孩引起了众人瞩目。她在微博上展示了自己的生活照,从中能看到,她开玛莎拉蒂跑车、在别墅开生日会,皮包、手机、手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而博主年仅20岁。最引发人们强烈质疑的是她微博认证的身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一个年仅20岁的女孩就当上了总经理,并拥有名包、

16、豪车,财产来源是否和“红十字会”有关?一时间,各种与郭美美、红十字会有关的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真假难辨,真相不明。适用话题 这则材料可用于“炫富的背后”、“公信力”、“公众信心伤不起”等有关话题写作中。知能优化演练 守望的角度 周国平 若干年前,我就想办一份杂志,刊名也起好了,叫守望者,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当然不是想往色彩缤纷的街头报摊上凑自己的一份热闹,也不是想在踌躇满志的文化精英中挤自己的一块地盘。美文佳作欣赏 正好相反,在我的想象中,这份杂志应该是很安静的,与世无争的,也因此而在普遍的热闹和竞争中有了存在的价值。我只想开一个小小的园地,可以让现代的帕斯卡尔们在这里发表他们的思想录。我很喜欢“

17、守望者”这个名称,它使我想起守林人。守林人的心境总是非常宁静的,他长年与树木、松鼠、啄木鸟这样一些最单纯的生命为伴,他自己的生命也变得单纯了。他的全部生活就是守护森林,了望云天,这守望的生涯使他心明眼亮,不染尘嚣。“守望者”的名称还使我想起守灯塔人。在奔流的江河中,守灯塔人日夜守护灯塔,了望潮汛,保护着船只的安全航行。当然,与都市人相比,守林人的生活未免冷清。与弄潮儿相比,守灯塔人的工作未免平凡。可是,你决不能说他们是人类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如果没有这些守望者的默默守望,森林消失,地球化为沙漠,都市人到哪里去寻欢作乐,灯塔熄灭,航道成为墓穴,弄潮儿如何还能大出风头?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

18、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它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冲锋陷阵,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呵叱风云,指点江山,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如果精神

19、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了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他们守的是人类安身立命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超凡脱俗的精神之天。说到“守望者”,我总是想起塞林格的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许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这部小说的中译本印着“内部发行”的字样,曾在小范围内悄悄流传,也在我手中停留过。“守望者”这个名称给我留下印象,最初就缘于这部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被学校开除的中学生,他

20、貌似玩世不恭,厌倦现存的平庸的一切,但他并非没有理想。他想象悬崖边有一大块麦田,一大群孩子在麦田里玩,而他的理想就是站在悬崖边做一个守望者,专门捕捉朝悬崖边上乱跑的孩子,防止他们掉下悬崖。后来我发现,在英文原作中,被译为“守望者”的那个词是Catcher,直译应是“捕捉者”、“棒球接球手”。不过,我仍觉得译成“守望者”更传神,意思也好。今日的孩子们何尝不是在悬崖边的麦田里玩,麦田里有天真、童趣和自然,悬崖下是空虚和物欲的深渊。当此之时,我希望世上多几个志愿的守望者,他们能以智慧和爱心守护着麦田和孩子,守护着我们人类的未来。【赏评】在这篇文章里,作者围绕着“守望的角度”主要谈了四个方面的问题:“守望”是人们对待历史进程的一种方式和态度;在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守望者;“守望”不同于其他角度但与其他角度一样有其存在的价值;“守望”是历史进程中应该有的寂寞的角度。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守望”的精神特质:与潮流保持着距离,但对于潮流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寂寞的怀有忧虑之心,但充满智慧和爱心。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