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163.50KB ,
资源ID:24100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100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经济史部分 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十四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经济史部分 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十四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WORD版含答案.doc

1、(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十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一、选择题1(永州市201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是苏俄经济发展柱状图,对图表理解正确的是A1913至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主要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造成的B1921至1923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国家行政手段的推动C1923年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粮食增长的主要原因D1925年粮食产量超过了一战前的产量【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出现在1918年;1921至1923年粮食产量增长的原因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2、新经济政策的颁布是在1921年,故A、B、C错误。2(河南省南阳市2013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文中“走一段危险、困难的下山路”在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是指A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B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C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D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答案】C【解析】考查对新经济政策的理解。苏俄在十月革命后一开始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后来出现政治经济危机,19

3、21年又实行新经济政策,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很容易判断是C。3(河南省南阳市2013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思想A对苏联工业发展影响深远 B是苏联长期“左”的思想的根源C是赫鲁晓夫进行改革的导火线 D是斯大林体制的集中体现【答案】A【解析】考察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材料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大力发展重工业,使苏联迅速变成一个工业化国家,这在当时应该是适合苏联实际的。故A正确。B、C、D说法错误。4(2013年宁夏银川一中高

4、三年级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28题)影响图6曲线变化的因素有:第一次世界大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经济体制图6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战等事件、经济政策的时间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根据所学,一战时间1914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间19181921年;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1929年,与材料有紧密关联,选项。第项,斯大林经济体制中的工业化开始于1925年,农业集体化开始于1927年,时间上不符,可排除。5(2013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1题)1920年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其后在俄乡纪程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

5、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即刻可以显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下列关于这一做法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化合物”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它是适应当时苏俄国情而实施的政策 它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按劳分配 后来出现的经济问题与此政策有关系A B C D【答案】B【解析】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瞿秋白到苏俄考察后的政策“社会主义的化合物”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年1921年,以后实行新经济政策),联系各选项,项符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第项“按劳分配”说法错误,实施“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6(2013年汕头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第一次测评20题)近代以来有三种主要的社会学说,据此,各国建立起独具

6、特色的政治经济制度。阅读以下表格,甲、乙、丙三国分别是国家学说内容甲政府的权力应该缩小,不必干涉经济事务,应该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乙提高政府的权力,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民族工业,采取保护关税政策。丙废除私有财产制度,将主要财产都改为社会共同所有,由社会集体控制。A德国、英国、苏联 B苏联、德国、英国C英国、德国、苏联 D英国、苏联、德国【答案】C【解析】 甲项“自由订约、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反映了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德国率先采用民族主义,完成国家统一,采取保护关税政策;丙项反映了废除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主张,符合社会主义苏联的经济制度。7(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高

7、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10题)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它地区几乎要拖延一整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B说明余粮收集制已经完成历史使命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D标志着苏联新经济体制的建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从题目中的时间信息“1920年夏秋”可知,当时苏俄国内仍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民对粮食征收抱有抵制的情绪。而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小新经济政策”,符合农民的利益,使粮食征收任务很快完成。可见,

8、“小新经济政策”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故选A。余粮收集制于1921年结束,排除B。C、D与当时史实不符。8(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12题)西方一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必须有计划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进而避免了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避免了毁灭一切人格价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A斯大林模式B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C美国凯恩斯经济模式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从材料信息可知,该经济学家主张,通过国家制

9、定经济目标,有计划地实施计划,会造成企业成为官府意志的奴隶,企业家缺乏自主性,剥夺了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是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批评。斯大林模式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体现,故A符合题意。9(2013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22题)“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是要在许多经济领域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要保证经济转到社会主义的基础之上,就必须这样做。”“必须这样做”是指,实施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 D“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苏俄新经济政策。根据题干“不是直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分析,说明原先实行的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严厉的措

10、施,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不是过度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使得经济好转,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基础。10(2013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14题)右表是1926一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状况。由此可见,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所呈现的特点有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牺牲农业片面强调重工业 社会消费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度下降A B C D【答案】C【解析】 从增长速度看,轻工业和农业过慢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反映苏联牺牲农业片面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缓慢发展影响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1926一

11、1940年苏联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都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因此错误。11(2013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五校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33题)美国人科恩在布哈林一书中说:“斯大林的政策人为地制造了19321933年的饥馑,俄国历史上最可怕的饥馑。”50多年后真理报报道:“1932年和1933年冬春相交之际,饿死的人大约有三四百万。”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俄国经济的缓慢发展B新经济政策不适合苏联的国情C苏联经济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严重干扰D斯大林体制存在严重的弊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于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的理解。根据题干“斯大林的政策”的提示1932年1933年苏联经济形势

12、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斯大林体制的弊端。12(2013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3题)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而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很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原因应该是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的民主与自由【答案】C【解析】考查对美苏经济发展的理解。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是因为,此时美国正处于经济大危机中,工人失业;而苏联处于计划经济下,无失业的担心。60年后1991年,苏联解体工人状况恶化,而美国失业率低,经济高速发展。故

13、选C。13(2013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24题)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答案】B【解析】考查苏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20世纪20年代”、“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等可知此措施是指新经济政策,选择B项。14(2013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9题)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

14、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D实行自由放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联系所学,本题考查了新经济政策的内容。A项是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D两项完全错误,可直接排除。15(2013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9题)下表改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对表中这种经济现象的理解,最准确的是年份小麦产量(单位:俄亩)收购价格农民收入(单位:俄亩)19251926年699普特115卢布72卢布19261927年379普特102卢布32卢布19271928年29

15、8普特24卢布A它源于新经济政策的继续推行B它牺牲农民利益满足工业化的需求C它是后来农业改革的主要依据D它顺应了当时粮食市场的价值规律【答案】B【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1925年到1928年,俄国小麦单产、收购价格和农民收入逐渐减少。可以看出,苏联越来越牺牲农民的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所以A项是错误的。表中现象造成了严重弊端,后来赫鲁晓夫被迫改革农业政策,但这一改革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虽然正确但不算“最准确”,所以C项不正确。小麦产量下降,粮食价格应该上涨,而不应该下降,表中现象不符合价值规律,因此D项不正确。B项与表中信

16、息相符合,因此该选B项。16(2013年湖北七校联考文综历史27题)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C促进了苏俄经济的恢复 D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答案】C【解析】注意材料中农民和新商人可以雇佣劳动力,国家控制土地所有权,可以判断材料所讲的时期是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时期,故选C。17(南京市、盐城市201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图片是历史事件的鲜活体现,对右图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农民向列

17、宁汇报前线战况B农民向列宁倾诉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严重不满C列宁倾听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建议D列宁听取农民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看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1921年,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排除A;农业集体化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于斯大林时期,排除C、D;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图片中农民上访的目的是反映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故B项符合题意。18(山东省青岛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

18、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C“开垦、开垦、再开垦”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领导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人物主张的理解。A项是列宁;B项是斯大林;D项是戈尔巴乔夫。19(湖北省宜昌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政,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A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

19、富B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D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归纳毛泽东的观点:使私营经济、自由市场合法化,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与国家市场竞争,促进两者共同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这就是新经济政策。苏联因为没有坚持这一政策,导致物质供应不足。20(浙江省宁波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斯大林在苏联执政时期开创的经济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这一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A用政府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B权力高度集中,缺乏群众监督C忽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D否定价值规律和商品市场关系【答案】D【解析】本

20、题主要考查的是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和C项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的政治体制;A项则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表现;只有D项揭示的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规律。21(惠州市2013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 “对于苏俄农民而言,1920年的秋天阴云密布,1921年的春天阳光灿烂。”这里“阳光灿烂”是因为A沙皇专制统治被推翻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C新经济政策实行 D可以加入集体农庄【答案】C【解析】考察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从时间1921年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22(2013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西方一经济学家认为: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原则。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的主

21、动性就是而且应该是无可辩驳的。但是进而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须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与这一理念相悖的经济模式是:A斯大林模式 B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C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D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特征是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模式,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国家成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取代了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故A正确。23(云南省部分名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1931年美国工人很羡慕苏联工人, 60年后苏联工人反过来羡慕美国工人,他们各自羡慕对方的是A苏联工人的自由快活,美国工

22、人的民主自由。B苏联工人生活富足,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C苏联工人不用担心失业,美国工人生活水平高。D苏联工人当家作主,美国工人民主与自由。【答案】C【解析】抓住时间,结合不同时期美、苏不同经济状况下工人的生活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选择。24(广东省粤西北“九校”2013届高三联考)钱乘旦在现代化与中国的世界近现代化史研究中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中性概念,现代化的执行方式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甚至出现更复杂的属性。下列各项能体现“现代化复杂属性”的有苏俄新经济政策 苏联斯大林模式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的改革开放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计划和市场经济体制。是单纯的计划经济,没有

23、复杂的属性,排除。25(山西省晋中市2013届高三12月四校联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虽然伴有严历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这里的“独特实验”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社会主义工业化【答案】C【解析】考察对苏联斯大林体制的理解。关键信息是:“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指的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而此时的苏联正是斯大林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形成时期,“严历的压制和民众的穷困,但实质上是成功的”。故选C。必修二第20课。26(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2013届高三1

24、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上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该政策引起了政治经济危机,影响了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并认识到这方面的阻碍,故可以推断是新经济实行的背景,即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故选A。27(安徽省黄山市2013届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对上述言论

25、最准确的理解是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高度公有的管理,巩固了苏维埃政权B 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对生产关系做了适度调整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现土地公有的同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让步”D 新经济政策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答案】B【解析】考查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材料中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为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即让步)发展生产力。28(安徽省宿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农场比美国农场多出50%的土地和1。倍的人力,但其生产量仅相

26、当于美国农场的四分之三;私人上地虽然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5%,却生产了苏联农产品的25%30%。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A苏联政府对发展工业更感兴趣 B激进的集体化政策压制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苏联农业机械化水平还很落后 D国内的政治斗争破坏了农业生产环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公私效率的高低对比表明了斯大林体制不利于调动人们生产积极性的弊端,故选B。29(吉林市2011-2013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此,苏俄采取

27、的措施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工业化政策【答案】B【解析】新经济政策特点是在一定程度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再根据材料“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来发展生产,可以判断答案选B。30(福建省厦门市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列宁说“我们决不受莫名其妙地轻视商业的感情社会主义的情绪的支配。”“掌握商业,指导商业,把商业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能够做到的。”为此他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B允许自由贸易C实施计划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可以了解到,列宁认为应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发展商业,这反

28、映了列宁主毕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联系各选项,本题选B项。31(2013年石家庄市高中毕业班教学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答案】B【解析】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选B项。32(江西省九江市2013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近年披露的蒋介石日记记录了他访苏时的所见:“一、儿童教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推断,蒋介石访苏的时间和目的最有

29、可能是A1918年,代表国民党参加十月革命胜利一周年庆典B1919年,五四运动后赴苏俄学习救国思想C1923年,受孙中山委派寻求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帮助D1940年,寻求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小工厂租给私人”反映了苏联当时正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20年代,故选C。33(江西省九江市2013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

30、经济发展之路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苏联走上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故选B。斯大林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和隐患,不能因为一时的快速增长而认为其比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先进,各有优劣。排除A。从时间上可以排除1921年的新经济政策。排除C。C是外部原因,题目要求回到苏联发展的原因,排除D二、非选择题1(2013年安徽省级规范学校二模)(2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两代锁海或海禁之时,正逢西方史学家所说的“商业革命”,时间为公元1300年至1700年。西方经济

31、思想史学家亦认为1500一1750年为重商主义时期,18世纪更进入工业所导出的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正在积极寻求贸易尤其是自由贸易,而明清两代政府还在变本加厉地闭关自守,尤其是昏庸的道光皇帝更作许多不合理的人身限制,终而酿成鸦片战争,成为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始点。候家驹中国经济史(下)材料二 仅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新经济政策以前时期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雏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BC列利丘克著苏

32、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西方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对本国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0分)(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简要阐述对中国当今世界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6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外经济发展。第(1)问考查明清闭关政策及其影响、西方的重商主义、自由主义政策及其影响。根据所学分析其作用即可。第(2)问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归结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允许商品贸易、剥削等。第(3)问一是要分析出经济政策调整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或阻碍影响;二是归结出我们从中获取的经验,可从政策

33、制定与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政策的适时调整等方面归结。【答案】(1)中国实行海禁活闭关锁国政策;(2分)影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使中国更加落后于西方,成为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4分)西方实行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争夺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4分)(2)特点: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5分)允许商品贸易、允许存在剥削。(5分)(3)借鉴: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科学制定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政策;(3分)借鉴成功的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3分)2(2013年汕头市2013年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第一次测评3

34、8题)(26分)在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日益突出,农民的反抗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材料一 要理解农民的反抗,必须从这样的论断出发,即现代化、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对于农民社会来说意味着名副其实的灾难。霍布斯包姆材料二 农民的革命行为对于社会进步而言往往没有多大成效。相反,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一一即弱势群体的日常武器:偷懒、装糊涂、开小差、假装顺从、偷盗、装傻卖呆、诽谤等等,反而是最有意义和最有成效的。根据【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材料三 (70年代中国)当时农民已在相当程度上修改了制度,使得所谓“集体经济”面目全非。这种虚假的集体经济局面还有没有必要再维持下去?政府是否还有必要逼迫农民

35、去“瞒”、去“偷”、去“借”,去“扩大自留地”,去变着法儿这样那样这就是当时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选择。高王凌现代化转型中的农民反行为材料四 15001820年欧洲各国农业种子的收益率(单位:倍)阶段英格兰尼德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瑞士/斯堪的纳维亚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1500154915501599160016491650169917001749175017991800182074736793101111676263706240444541415154394340383547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请回答:(1)请以近代中国为例说明材料一的观点。(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36、指出“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在苏俄和苏联时期各有何表现?当时政府如何应对这种形式的“反抗”?(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70年代的“集体经济”指的是什么?当时中国农民非暴力的日常反抗行为对制度创新有何促进作用?(6分)(4)有人认为“工业革命成就了农业革命”,也有人认为“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材料四的数据支持哪种观点?说明理由。(6分)【解析】本题考查向工业文明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农民社会”指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的对外经济侵略。具体到中国,就是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人教版必修第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介绍,中国传统的手工业无力与

37、外国的机器生产竞争,纷纷破产。从而引发了必修中的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苏俄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保证了政权的巩固,但国内战争结束后继续实施伤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列宁政府及时做出政策调整,实施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执政时期,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有了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世纪年代中国农村建立绝对的集体经济的尝试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制度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4)论证农业革命与工

38、业革命的关系:英国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资本和劳动力,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应用到农业,推动了农业革命。【答案】(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或开启现代化),(2分)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农民、手工业者纷纷破产,(2分)引发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2分)。(2)苏俄表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分)应对:实施新经济政策。(2分)苏联表现:农业集体化,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2分)应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任意列举一个)。(2分)(3)指人民公社制度。(2分)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2分),引发农村经济体制改

39、革(2分)。(4)观点:农业革命成就了工业革命。(2分)理由:英国在工业革命前就已开始了农业革命;(2分)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国家都是农业先进的国家。(2分)3(2013年安徽省省级示范高中高三第二次统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36题)(2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两代锁海或海禁之时,正逢西方史学家所说的“商业革命”,时间为公元1300年至1700年。西方经济思想史学家亦认为1500一1750年为重商主义时期,18世纪更进入工业所导出的资本主义时代,西方国家尤其是英国,正在积极寻求贸易尤其是自由贸易,而明清两代政府还在变本加厉地闭关自守,尤其是昏庸的道光皇帝更作许多不合理的人身限制,终

40、而酿成鸦片战争,成为一连串不平等条约的始点。候家驹中国经济史(下)材料二 仅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其规模说,这都是些工人不超过5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新经济政策以前时期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雏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BC列利丘克著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西方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对本国的影响。(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10分)(3)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并简要阐述对中国当今

41、世界形势下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6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不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的作用。第一问中外经济政策据材料回答, 影响主要从对经济及对外贸易的作用分析;第二问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主要是它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之处。最后一问借鉴主要围绕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回答。【答案】(1)中国实行海禁活闭关锁国政策;(2分)影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以及中国与西方国家交流,使中国更加落后于西方,成为近代中国被动挨打的重要原因。(4分)西方实行重商主义和自由贸易政策,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争夺更多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4分)(2)特点:利用市场货币关系、利用资本主义发展工业;(5分

42、)允许商品贸易、允许存在剥削。(5分)(3)借鉴: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科学制定经济政策;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政策;(3分)借鉴成功的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3分)4(河北省保定市2011年12月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甩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上的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跨,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

43、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生产者有贸易自由;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何理解列宁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阐释。(11分)(2)结

44、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8分)(3)结合材料及所学指出三国制定经济政策过程中在经济体制的借鉴上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启示。(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9年至1920年实行,“1921年”表明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从农业方面征收粮食税的方面回答。第二问,从材料一中逐条归纳,第一段从实行的“迂回”策略回答。第二段中“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第三段从经济的角度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罗斯福新政之前美国实行的是自由经济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之

45、前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第二小问,根据而这在改革之后在经济制度变化中得不同点回答。第(3)问,要看到三则材料中不同国家的性质,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特殊的环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方面,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进行了对经济的干预,可以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回答。【答案】(1)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4分)列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政策实施的策略角度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从政策实施的目的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从政策实施的内容来看,新经

46、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市场机制来发展补会经济。在保证无产阶级掌权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利用国家资木主义来发展社会主义,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7分)(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4分)(3)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木主义的根本区别;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领会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6分)5(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47、一 20世纪30-50年代,苏联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成了以“斯大林模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社会。不管后人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但在当时它至少解决了横亘在苏联前进道路上的两个最主要问题:一是生存,二是发展。吴恩远关于“苏联解体教训”一些流行观点的反思材料二 斯大林模式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置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于不顾,甚至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 郑易平 龚成关于斯大林模式的再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解析】本题评价“斯大林模式”,可根据所学的知识点来回答,注意“评价”需从正反两面入手。相关内容教材中有重点要求。【答案】斯大林模式迅速促进了苏联的工业化,但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影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8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