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41 ,大小:556.96KB ,
资源ID:24094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94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3中考化学教材基础练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3中考化学教材基础练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pptx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化学教材基础练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7教材素材变式答案1 人教九上P51习题1,2022原创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冰融化成水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B.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物理变化C.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是化学变化D.一种分子变为另一种分子是化学变化1.B 冰融化成水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A正确;木炭燃烧生成新物质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B错误;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新分子(水分子与氧气分子),是化学变化,C正确;一种分子变为另外一种分子,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D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2 人教九上P52习题3(2),2022哈

2、尔滨香坊区期中改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B.氮气与氧气都是纯净物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混合后,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已改变D.工业上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2.B 空气中含有氧气分子、氮气分子等多种分子,是混合物,A错误;氮气、氧气都是纯净物,B正确;混合物中的每种成分保持各自原有的化学性质,所以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混合后化学性质不变,C错误;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氧与液氮沸点不同从而分离氮气与氧气,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3 人教九上P52习题3(1),2022武汉期末改编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

3、是()A.生成物是混合物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C.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表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3.D 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分子,所以生成物属于纯净物,A错误;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错误;该反应是由两种分子反应生成另一种新分子,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此反应是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D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4 沪教九上P73习题3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一现象说明()A.水分子受热后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水受热分解成氢气和氧气C.水分子很小,受热后水分子体积变大D.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间隔增大4.D 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汽化时,

4、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水分子的体积不变,该现象无法说明分子运动速率的变化,故A、C错误,D正确;水受热沸腾是物理变化,无法生成氢气和氧气,B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5 科粤九上P45习题5,2022三门峡灵宝期中改编在下列各项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B.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后表面变色C.水结成冰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5.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新物质五氧化二磷;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放置后表面变成褐色,是因为生成了新物质;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新物质氧气和水,以上变化都发生了化学反应,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A、B、D错误。水结成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正确。教材

5、素材变式答案6 沪教九上P72习题1,2022原创下列事实,不宜用微粒之间有间隔来解释的是()A.铁路上的钢轨,受热膨胀,遇冷收缩B.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C.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D.1 L芝麻与1 L大米混合,总体积小于2 L6.D 铁路上的钢轨热胀冷缩,是由于温度升高微粒间间隔变大,温度降低微粒间间隔变小,A不符合题意;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 mL,是因为微粒间有间隔,B不符合题意;6 000 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 L的钢瓶中,说明微粒间有间隔,压强增大间隔变小,C不符合题

6、意;1 L米与1 L芝麻混合,体积小于2 L,说明在宏观上物体之间有空隙,D符合题意。教材素材变式答案7 科粤九上P44习题2,2022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从微观角度可以认识宏观现象。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A.尘土飞扬分子在不断运动B.液氧和氧气均助燃同种分子性质相同C.酒精挥发分子大小发生改变D.水降温后变成固态分子停止了运动7.B 尘土是宏观物质,尘土飞扬不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A错误;液氧和氧气由同种分子构成,性质相同,B正确;酒精挥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错误;无论物质的状态如何变化,分子都在不断运动,D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8 沪教九上P73习题9,2022郑州桐柏一中期中改编

7、下列能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的是()A.红墨水在水中扩散B.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氧气和汞C.少许蔗糖放入一杯水中,搅拌后蔗糖消失D.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8.B 红墨水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氧化汞受热分解有新物质生成,可以证明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正确;蔗糖溶于水是物理变化,C错误;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是利用酒精分子的间隔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9 人教九上P52习题3、科粤九上P47长话短说,2022长春德惠三中月考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二者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8、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9.D 分子的质量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地比较质量大小,A错误;分子、原子间均有间隔,B错误;分子、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C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D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10 科粤九上P44习题3,2022重庆南岸区期中冰是人们常见的物质。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运动就停止了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C.“气凝胶冰”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D.

9、“气凝胶冰”是一种纯净物10.D 结成“气凝胶冰”后,还是水分子,分子在不停地运动,A、C错误;“气凝胶冰”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改变的情况下会融化,B错误;“气凝胶冰”中只含水分子,是纯净物,D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11 人教九上P57习题1、沪教九上P73习题9(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 (填“大于”或“小于”)液体分子间的间隔。(2)在化学反应中,一定不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3)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发生改变的是 分子和 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原子、原子和 原子。11.(1)间隔 大于(2)原子(3)甲烷 氧(或氧气)碳 氢 氧教材素材变

10、式12 科粤九上P45习题6下面列举了一些现象,请分别将与各个现象相对应的解释的字母序号填入后面的空格内:现象:(1)水银温度计受热水银膨胀 (2)墙内开花墙外香 (3)水电解后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5)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 解释:A.分子在不断运动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原子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E.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教材素材变式答案12.(1)D(2)A(3)B(4)C(5)E原子和离子的初步认识知识点8教材素材变式答案1 人教九上P58习题2,2022

11、临湘期末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呈电中性D.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1.D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电荷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量相等,电性相反,A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故原子核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错误;原子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呈电中性,C错误;原子中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D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2 科粤九上P55习题2铀原子的原子核带92个单位正电荷,由此不能确定的是()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 D.核电荷数2.B 核电荷数

12、=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不能确定中子数,故选B。教材素材变式答案3 科粤九上P55习题4、沪教九上P73习题2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全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氯化钠和氧气 B.铁和二氧化碳C.汞和氦气 D.硫酸铜和水3.C 氯化钠由离子构成,氧气由分子构成,A不符合题意;铁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B不符合题意;汞和氦气都由原子构成,C符合题意;硫酸铜由离子构成,水由分子构成,D不符合题意。教材素材变式答案4 人教九上P57习题1(2),2022贵阳期末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的一定是()A.分子 B.原子C.阳离子 D.阴离子4.C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

13、=核外电子数,则分子也不显电性,A、B错误;阳离子中,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C正确;阴离子中,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D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5 沪教九上P72拓展视野如图是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B.该离子对应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C.该离子是阳离子,符号为Cl-D.该离子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5.C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该离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A正确;该离子的质子数是17,则其原子序数也是17,是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正确;该离子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符号为Cl-,C错误

14、;该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已经达到相对稳定结构,D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6 沪教九上P73习题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核外电子上。()(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3)原子、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离子不是。()(4)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不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6.(1)(2)(3)(4)【解题思路】(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与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所以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故不正确。(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分成原子,

15、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故正确。(3)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不正确。(4)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离子也能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原子,故不正确。元素知识点9教材素材变式答案1 人教九上P65习题2(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分别是()A.O、FeB.Si、AlC.O、Al D.Fe、Ca1.C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故C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2 人教九上P65习题2(2),2022洛阳孟津期末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不同2.A 元素是质子

16、数(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A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3 沪教九上P79习题1,2022邵阳邵东期末某品牌牛奶营养成分显示,每100 mL牛奶中含钠40 mg,钾50 mg,这里的“钠”“钾”应理解为()A.离子B.分子C.元素D.原子3.C 牛奶营养成分中“钠”“钾”等是指元素,故C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4 人教九上P65习题1(1)下列符号可以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B.2HC.H2D.H2O4.B 2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B正确。教材素材变式答案5 人教九上P65习题2(3),2022临沂费县期中改编下列说法正确

17、的是()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B.氯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C.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元素和一个氯元素构的5.A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A正确,C、D错误;氯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6 沪教九上P79习题3,2022原创下列事实可以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的是()A.鱼可以在水中生存B.在加热的条件下水能变成水蒸气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了水D.铁生锈后的产物中含有氧元素6.C 鱼可以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水中溶有氧分子,A错误;在加热的条件下水能

18、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B错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只生成水,说明了水中含有氧元素,C正确;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铁生锈后的产物中含有氧元素不能说明水中含有氧元素,D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7 人教九上P65习题1(2),2022聊城阳谷期中关于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过氧化氢五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气D.都是混合物7.B 氧气中含有氧分子,而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过氧化氢中不含氧分子,即不含氧气,A、C错误;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过氧化氢

19、五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氧元素,B正确;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铝、过氧化氢五种物质均属于纯净物,D错误。元素周期表知识点10教材素材变式答案1 科粤九上P59知识视窗科学家的研究促进了人类进步。下列科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的是()A.拉瓦锡 B.侯德榜C.门捷列夫 D.道尔顿1.C教材素材变式答案2 人教九上P65习题2(5)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A.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B.m的数值等于20C.钙离子的符号为Ca2+D.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D 钙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4,在元素周期表中位

20、于第四周期,A正确;m=2+8+8+2=20,B正确;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可以表示为Ca2+,C正确;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错误。教材素材变式答案3 人教九上P65习题2(5),2022许昌模拟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名称为磷B.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C.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三种元素中最小D.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3.B 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名称为氮,A错误;碳元素名称带有“石”字旁,氮、氧元素名称都有“气”字头,属于非金属元素,B正确;氧元素、X元素、碳元素的相对原子

21、质量分别为16.00、14.01、12.01,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大,C错误;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D错误。6 C碳12.01 7 X 14.01 8 O氧16.00 教材素材变式答案4 人教九上P62资料卡片,2022原创现有部分常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Y是H元素B.含有X的物质称为氧化物C.由X与Z组成的物质都具有可燃性D.W的单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4.A 根据题意,X是氧元素,Y是氢元素,Z是碳元素,W是铝元素。Y是氢元素,A正确;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纯净物称为氧化物,B错误;X与Z组成的化合物有CO2与

22、CO等,CO2不具有可燃性,C错误;Al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D错误。元素编号 元素的相关信息 X 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 Y 道尔顿曾用来作为它的元素符号,它的单质是最轻的气体 Z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W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教材素材变式答案5 人教九上P63探究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等质量的这三种金属,所含原子数目由多到少依次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2)对同周期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5.(1)Na、Mg、Al(2)Al、Mg、Na【解题思路】(1)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等质量的金属中原子数目越多。(2

23、)Na、Mg、A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已知对同周期元素来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反而越小,则这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小到大的顺序为Al、Mg、Na。11 Na钠22.99 12 Mg镁24.31 13 Al铝26.98 分子运动现象的探究教材实验3一题通关如图1为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图1【基础设问】(1)实验现象:、中溶液颜色变化现象为中烧杯中溶液 ,中试管内溶液 ,中A烧杯中溶液 ,B烧杯中溶液 。(2)分析实验现象:中,浓氨水具有 ,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A烧杯的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 性,使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变成红色。由此得出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

24、动的。【能力设问】(3)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进入A烧杯的溶液中,产生了 (填离子符号);取少许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可观察到溶液的颜色 (填“变深”“变浅”或“不变”)。一题通关【装置创新】图1中装置不是密闭体系,浓氨水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如图2、3为改进装置。图2 图3(4)图2中试剂X为 ,该装置的优点有(答一点即可)。(5)图3装置,可先向双球管右侧凹槽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轻轻晃动双球管,观察到溶液为无色;继续向左侧凹槽滴加少量的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右侧凹槽处现象为,可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一题通关【原理创新】如图4、5是利用浓氨水和浓

25、盐酸探究分子性质的有关实验。(6)图4和图5中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没有接触,但都产生了大量白烟,从分子性质的角度解释:。图4 图5(7)图5中玻璃管中观察到产生的白烟位置偏右,该现象说明 ;图5实验与图4实验相比,优点是(答一点即可)。一题通关答案(1)仍为无色 由无色变为红色 由无色变为红色 仍为无色(2)挥发性 碱(3)OH-变浅(4)浓氨水 节约试剂(或更环保,合理即可)(5)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6)分子在不断地运动(7)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或相同条件下,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更环保(合理即可)【解题思路】(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盛有无色酚酞溶液的烧杯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3)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原因是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进入A烧杯的溶液中产生氨水,氨水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因为氨水具有挥发性,若取少许变红后的溶液在试管中加热,则氨气挥发,溶液颜色会变浅。(6)图4和图5中浓盐酸和浓氨水都没有接触,但都有大量白烟产生,是因为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与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7)图5中玻璃管中观察到产生的白烟位置偏右,该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不同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或相同条件下,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