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整合提升专题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一板块 自主学习知识课主干整合知识再储备个核心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的改革开放时期。个时期过渡时期(19491956 年)、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年至今)。大重点“一五”计划与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八字方针”;经济体制改革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原 因 核心内容 意 义 土地改革 新解放区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
2、制 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 原 因 核心内容 意 义 农业合作化 分散的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把土地等生产资料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人民公社化 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提高公有化程度和扩大公有化规模 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原 因 核心内容 意 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中央在总结教训的前提下,决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在坚持公有制前提下,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的变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 调整 建国初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原因 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的经验;主观上追求“一大二公”,急于完成工业化 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外国经验,决定对工业体制进行改革
4、 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核心内容 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把企业推向市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果 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建设曾起到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使企业失去了活力 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经济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对苏联经济体制的借鉴、创新与失误 借鉴 创
5、新 失误 社会经济制度建立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逐步消灭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首创公私合营的模式“多快好省”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文革”时期,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 借鉴 创新 失误 工业化建设 开展五年计划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工业化体系 正确处理好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关注民生问题 以“大炼钢铁”为核心的“大跃进”运动,忽视民生,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借鉴 创新 失误 经济结构与体制 变多种所有制为单一的公有制,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注意克服斯大林模式的过度集中的弱点,注意解
6、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长期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经济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 二、比较苏联工业化道路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1相似之处(1)都面临由农业国过渡到工业国的任务。(2)都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过改革。(3)工业化建设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施五年计划;改革农村生产关系。2不同之处(1)工业化方针提出:中国是在 1953 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联是在 1925 年的联共(布)十四大上。(2)开始改革:中国是在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苏联是在 1956 年苏共二十大以后。(3)改革结果:中国改革成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7、道路;苏联几位领导人的改革相继失败,苏联解体。(4)结果不同的原因指导思想不同。中国有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思想作指导;苏联缺乏科学的思想指导。具体做法不同。中国经济改革力度比较大,完全突破了“斯大林模式”;苏联经济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政治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引起思想混乱。对待“和平演变”的态度不同。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苏联混淆社会主义民主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界限。对改革认识不同。中国把改革当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改革成就突出;苏联把改革当作缓和国内矛盾、对外争霸的工具,经济改革的一点点成果也化为乌有。第二板块 师生共研高考课高考研究能力再提升考纲展示 考点归纳 真题举例(1)20世
8、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点1“一五”计划(工业化)考点2 计划经济体制 2016全国卷甲,T31 2015全国卷,T31 2014全国卷,T31 2014全国卷,T31 2012新课标全国卷,T32 2011新课标全国卷,T33 考纲展示 考点归纳 真题举例(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考点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考点2 国有企业改革 2016全国卷丙,T31 2011新课标全国卷,T34 考纲展示 考点归纳 真题举例(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考点1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 考点2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3 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向世界 2013全国卷,T35 2012新课标全国卷,T33 2016全国卷甲,T40 考情分析(1)本专题命题考查的重点是“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等(2)选择题多以提供背景材料展开设问,非选择题往往会将这一时期的经济建设方针与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分析其异同点(3)试题突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世界的联系,突出共融性,强调发展的主题 以“时空观念”为核心,迁移考查主干知识1(2015高考全国卷,T31)如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
10、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A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美国和英国早就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而新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由图示信息可知,中国的钢、生铁、发电量的年均增长速度比美、英快,有的指标甚至超过美国和英国很多倍,这符合当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的实情,故选 A 项;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黄金时期,故 B、D 两项说法错误;1958年中国在“左”的思想指导下掀起“大跃进”运动,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2(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11、,T32)1958 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国“二五”计划及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二五”计划是从 1958 年到 1962 年,由于 1958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
12、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故选 D项。中美关系当时已经破裂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排除 A 项;中苏关系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严重裂痕,苏联取消对华经济援助,排除 B、C 两项。以“多源情境”为载体,突出考查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方法1(2014高考全国卷,T31)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C解析:“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由
13、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于 A 项“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 项“农村的政权建设”、D 项“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不会起到促进作用。粮食的统购统销本身就是国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体现,据此判断 C 项正确。2(2014高考全国卷,T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题干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问题。粮
14、食供应不涉及工商业改造,排除 A 项;“一五”计划期间没有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排除 C 项;国民经济恢复在 1952年底已基本完成,排除 D 项。3(2013高考全国卷,T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 20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经济,突出了市场的作用。联系我国 20 世纪 80 年代的改革,同样是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B 项正确。20 世纪 80 年代的
15、中国远比苏俄新经济政策时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要好,A 项错误;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 项错误;我国的工业化开始于“一五”计划时期,D 项错误。4(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3)据统计,1992 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 12 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 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时间信息“1992 年”和数据信息“12 万人”“超过 1 000 万人”。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和计划经
16、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发生的,是在 1992 年以前,故排除 B、D 两项;20世纪 80 年代中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排除 C 项;1992 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理清了人们对姓“社”姓“资”问题的认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的现象,故选 A 项。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考查历史价值观1(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3)1962 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 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
17、业经济的恢复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A解析:解答本题 时,要抓住 题干中的关 键信息“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在当时”等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知识可知,1960 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党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八字”方针,从 1962年起,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故 A 项符合题意。2(2016高考全国卷丙,T31)1980 年与 1975 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 6 884 万亩,总产量却增加 674 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 53 万亩,总产量增加 652 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 3 626 万亩,其总产量分
18、别增加 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A解析:B、C 两项与历史事实不符,D 项内容出现于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B、C、D 三项均排除;从题干信息可知,与1975 年相比,1980 年的多种农作物产量有很大提高,这与中共中央要求进一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关,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故 A项符合题意。3(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T34)1985 年,国务院在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一般
19、是上缴税利总额增长 l%,工资总额增长 0.3%0.7%,最多不得超过 1%。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证职工收入逐年提高B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C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D有效控制企业工资总额 C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85年”“关于国有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浮动的比率”进行思考。根据教材相关知识可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的活力,而国有企业工资改革的目的是鼓励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增强企业活力,故 C 项符合题意。以“史鉴功能”为抓手,隐性考查社会热点问题(2016高考全国卷甲,T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
20、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A解析:由材料信息“一五计划”“住宅建设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等可推断出,当时我国的工作重心在重工业建设上,A 项符合题意。B、C、D 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突破压轴大题之主观题(第 41 题)(2015高考山东卷)1980 年 6 月 18 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写好了,墨汁都还没干就匆匆挂上去了。”“在换牌半年多时间里,我连陌生人都不敢
21、见呢。”肖开文(新牌子书写者,时任向阳公社文化站站长)“这(幅照片)是后来补拍的。因为摘牌很低调,当时广汉县委定了三条纪律:不准宣传、不准广播、不准登报。”陈武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0 年前后曾长驻广汉作农村改革调查与研究)注:以上文字材料摘编自四川日报(2009 年 8 月 13 日)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思维建模】审设问 知识角度: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设问角度:概括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设问限定:概括指出(历史信息),阐释(信息反映的时代背景)读材料 关键信息:1980年6月18日;图文材料;肖开文、陈武元的职务
22、及工作职责 关联教材: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体制 列思路“是什么”,图中信息以乡代社;文字信息时人对此心存顾虑的心态“为什么”,以乡代社的原因;对改革开放依然心存顾虑的原因“怎么样”,以乡代社说明了什么问题;矛盾心理说明了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去做 答案:略。具体要求如下:(1)提取历史信息:能结合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准确、全面地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例: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被打破,政治体制改革已悄然进行;“左”倾思想的束缚依然存在,人们对改革心存顾虑。(2)进行历史解释:能结合时代背景,在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和以下知识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解释。如:人
23、民公社体制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关于改革的决定;拨乱反正工作及当时思想领域的实际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能提出独立的见解或认识。例:改革具有艰巨性,改革是在新旧观念的激烈冲突中展开的。改革者必须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才能实现改革的目的。(3)历史表述:合乎逻辑,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变式训练】“中国的 1978”1978 年,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的学者说,这是中国的重新出发,一个国家的重新开始。历史为什么选择了 1978 年,这既是那个时代一批人面对中国与世界的过去和未来的集体思考,也和一代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到今天,经过 30 多年的
24、发展,中国已为世界所瞩目。站在 30 多年后的今天的视角,以“中国的 1978”为主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等展开论述。注意: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2.论点应有材料支持;3.论述要层次分明;4.叙述要通顺流畅。解析:本题旨在了解考生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评判能力,驾驭、运用史实的能力以及历史叙述与论述的能力。本题可以选取一个视角,也可进行综合性的阐述。答案:(1)主题:能够依据题目要求。(2)观点:观点突出。(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5)叙述:文字通顺流畅。专题过关检测(八)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