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一 专题拔高 三大热考命题主线 十大全新押题视角 专题 针对练(一)三大热考命题主线 古代中国专制主义制度的演变 主线一 知识主线 1.战国时期萌芽:(1)理论上,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主张。(2)实践上,各国变法,重点是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2.秦朝创立:(1)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2)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3)意义:巩固统治,促进经济发展。3.西汉巩固: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4.隋唐完善:(1)内容:三省六部制和科
2、举制。(2)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把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5.北宋加强: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组建禁军并由皇帝直接控制。其特点是削弱地方权力和剥夺大将的兵权,财权、行政权和兵权收归中央,由皇帝直接控制。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设宣政院直接管辖西藏地区。7.明清极度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三司;清增设军机处。真题优练 1.(2014江苏高考,节选)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
3、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旧唐书刘祎之传(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用人的特点,并分析其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新思路)答案 特点:重用出身较低的文人做近臣,让他们参议朝政、诘难朝中重臣。目的:分散削弱朝中权臣特别是丞相的权力,加强
4、君权专制。答案(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祎之不认可“敕书”的理由,这反映出唐代中央三省运行制度具有怎样的作用?(新思路)答案 理由:“敕书”未经中书省、门下省审议而由武则天直接发出,与中央权力运作体制不符。作用:一方面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决策失误,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答案 总结提升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的三大特点(1)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方面,皇权至上,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2)中央集权制:最根本的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没有独立
5、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3)官僚政治:这是封建专制主义的派生物。一方面,中国官僚政治的特点是官为君设,即所有官员都要听命于皇帝,从而赋予官僚政治浓厚的人治而非法治色彩。另一方面是从选拔官员的程序、内容和对象,以及对官员的监察来看都是与皇帝意志相统一的。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主线二 知识主线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1)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2)郡县制: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秦统一全国后,郡县制推行到全国。郡县制的实行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3)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的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4)行省制度:元
6、朝创立,该制度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真题优练 2.(2015全国高考)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答案 3.(2015海南高考)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 C.井田制D.宗法制 解析 由题干材料可知,秦始皇否定了分封诸侯的主张,设置郡守等官职,与周代以来“分封建邦”的分
7、封制有很大不同,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悖;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解析答案 总结提升 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1)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为突出。(2)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它们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8、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中西方官吏遴选与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与区别 主线三 知识主线 1.古代中国:西周以血统为基础实行世卿世禄制;汉代按才能和德行实行察举制;唐朝按考试成绩实行科举制。逐渐打破血缘关系的束缚,按才能德行和考试成绩任用官员,体现了公平和社会进步。2.近代中国:清末洋务运动的教育改革;1905年废除科举制;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等,一方面体现了制度本身的文明和进步;另一方面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革和进步。3.古代雅典:早期的寡头政治;梭伦的财产等级制度,打破血缘关系,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克利斯提尼的地域选举制;
9、伯里克利的权利开放,同时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4.近代西方的文官制度:近代西方文官制度吸收了古代中国官吏制度(科举)的精华。真题优练 4.(2012江苏高考,节选)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史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史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
10、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依据所学,材料一中“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指何制度?对比科举制,“前此选举”有何局限性?(新思路)答案(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综合功能。(原题)答案 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的正统主流地位;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答案 总结提升 全面客观地评价科举制的影响 项目 史实阐释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社会阶层转化,加速
11、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积极影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对“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其选才的方法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并改造成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对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
12、今还有消极影响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抵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返回 十大全新押题视角 考向1 社会热点现实生活中的历史印记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某些省区新生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预计至2020年全国将有两千多万人面临择偶难题。从源头考虑,上述观念的形成当首推()123456789 10A.中央集权制的存在B.对宗法血缘关系的重视 C.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D.古代法律不完善的误导 解析 备选项只有“宗法血缘关系”与题干中“观念因素”的要求一致,故选B项。答案 B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2 新史观社会史观的现实解读陕西黄帝陵素
13、有“天下第一陵”之称,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铸魂、聚心的民族精神家园,是炎黄子孙朝圣地,由此还形成了海内外同胞每年谒陵祭祖的清明公祭、重阳公祭的惯例。对此现象解读不恰当的是()123456789 10A.体现了讲文明、讲传承的文化理念 B.展示了凝聚中华民族,放射中国温度的力量 C.反映了宗法血缘亲情历史观的积极影响 D.表明了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文化影响内涵 解析 贵族政治(分封制)取代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史实,说法本身存在错误。答案 D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3 史学热点古代政治中的权力制衡对中央权力部门进行改革,让权力相互制约,在阳光下运行,
14、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中国中央政治机构改革“中国梦”的内涵之一。下列我国历史上的政治现象与上述文明发展主流趋势不一致的是()A.秦代三公九卿明确了权力部门的分工 B.唐代三省六部使相权被分散削弱 C.宋代“二府三司”使各权力部门相互制约 D.元代行省制度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4 史学热点古代政治智慧李克强总理强调“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指明了历代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从秦汉起,中国政府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政府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解决“政府有权也不可任性”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
15、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打破了世家对官场的垄断D.推动了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5 历史价值观中外历史上对公平公正的社会追求中国梦人民的梦:“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这也是公平公正中国梦内涵的重要组成。”以下历史现象能够较好地体现以上理念的是()A.西周按血缘嫡庶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 B.雅典依据财产多寡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 C.唐代依据考试成绩好坏选拔人才的制度创新 D.美国体现“制约与平衡”原则的权力结构分配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6 主干知识古代选官制度变迁“官无德
16、则法不善、官无德则法不行、官德倡则法治兴,当官当守官德。”中国古代强调官德在治国理政中的主导作用,留下的官德思想和相关制度丰富而成熟,体现着历代执政者对治国方略的判断取舍。我国古代较好体现这一治国方略的选官制度是()123456789 10A.商周时期的世袭制B.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C.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D.汉代推行的察举制 解析 三省六部制与选官制度无关,可排除C项,世袭制、科举制、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分别是血缘亲疏、才学、孝廉品德,故察举制与“官德”要求一致,答案为D。答案 D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7 中外比较文明史观解读中外政体的差异2016年时空发烧友灌水帖引发网虫热议:
17、假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可以穿越时空,与清代皇帝康熙坐而论政会谈什么?谈“三权分立、把权力关进笼子”双方会吵起来!谈“文字狱、保护人权”双方会打起来。从文明史观的视角审视,双方的这种观念差异应源于()A.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B.中央集权与联邦体制的不同 C.封建思想与民主思想的差异D.君主制度与政党政治的不同 解析 四个备选项说法均有道理,但在文明概念内涵方面后三个选项均从属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影响,故选A。A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8 社会热点历史上的反腐倡廉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
18、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123456789 10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解析 宋代明确规范并约束官员行为习惯的影响是解题的题眼所在,“横征暴敛”“严密反腐”“君主有效控制臣属”等说法并不能从材料中明确得出,故选D项。答案 D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考向9 主干知识古代中国政治体制创新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 B
19、.弥合君权和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 C.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 D.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 123456789 10考向10 史论结合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 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
20、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 123456789 10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材料一中“封建”是指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解析 据材料信息“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可判断“封建”是指周朝分封制;根据分封制独立性的特点分析其弊端。答案 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
21、。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解析答案 123456789 10解析答案(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的威胁。再结合所学知识,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政府,说明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 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
22、政治的地方行政制度。123456789 10返回(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变革总体上反映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答案 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解析答案 专题针对练(一)一、选择题 1.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
23、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2.“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具有当时社会“合法性”的是()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为齐威王 B.楚庄王问“鼎之大小轻重”C.晋文公加征鱼盐税收 D.“礼乐征伐自
24、诸侯出”解析 分封制下诸侯国君主可以在封地内任免官吏、征收贡赋,但需服从周王管理,A、B、D三项均挑战了周王室的权威,只有C项是合法的。C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3.这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转型的概括解读,该时期最有可能是()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 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4.陈苏镇在汉代政治与春秋学说:“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材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是基
25、于()A.为了打败项羽的需要 B.吸取秦朝灭亡的原因 C.秦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差异 D.刘邦的中庸思想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5.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为题,从政治文明的高度,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史论结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同时,还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制度文明的角度看,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
26、制的产物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6.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被派到地方服务。在地方有了政绩,再经长官推举到中央,经过中央的考试,然后才正式入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B.材料体现的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 C.材料体现的是世卿世禄制 D.材料体现的是汉代的察举制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7.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 B.九品中
27、正制、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 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8.弗朗西斯福山曾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普遍的政治发展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的逆转”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政治统一的实现 B.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C.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 D.豪门望族势力壮大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9.唐代规定:一切政府法律,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
28、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A.注重依法治国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皇权不断加强D.宰相掌控了决策权 解析“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法律地位”,反映的是相权对皇帝的专制统治的制约。故答案选B。B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10.“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D.天人感应 解析 由材料中“高约2米”“从平地升起”等信息可知
29、,这样做意在显示皇权至上。A、C、D三项与材料无关。B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11.洪武十二年,明朝颁布大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解析答案 12.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
30、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C.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二、非选择题 13.(2013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
31、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答案 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渊源:承袭秦制。123456789 10 11 12 13 14答案(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
32、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答案 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123456789 10 11 12 13 14答案(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答案 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123456789 10 11 12 13 14答案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代史学家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了如下总结:皇帝从资
33、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来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政机构,当这些辅政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为亲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政机构和官员,剥夺其实权,仅保留虚衔或使之变为荣誉职称,然后又进行下一轮的循环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123456789 10 11 12 13 14材料二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
34、;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材料一中所述的“君主专制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反映的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哪一对基本矛盾?根据所学知识,概述西汉、隋唐、宋、元几个时期中枢权力体系的主要变化。解析答案 123456789 10 11 12 13 14(2)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二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对此你如何评价?解析根据关键信息“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列举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史实;评价明清君主专制强化应一分为二,从积极与消极两个角度去分析。答案 明朝废除丞相,设置内阁,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清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明清之际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稳定社会,提高决策效率;但皇权的极度膨胀,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最终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返回 解析答案 本课结束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