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为三中2010-2011高二第一学期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阿凡达是一部运用3D技术制作的电影,目前已创造了超过2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并带动了3D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重大影响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文化生产力的日趋重要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A. B. C.D.2、上海世博会福建馆茶文化的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茶艺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茶艺的博大精深。”这反映 A文化对人的
2、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在交流与借鉴中创新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3、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4、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
3、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文化具有继承性 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 B C. D.5、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根据这一论断,为应对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任务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A、 B、 C、 D、 6、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化”,住房讲求
4、“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这说明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文化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没有文化人们已经无法生存ABCD7、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A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C文化没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D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8、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
5、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9、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000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10、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A、经济、政治生活 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C、人生的经历 D、科学文化知识11、2008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
6、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A B C D.12、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会代代相传,是因为A、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C、文化能影响经济和政治生活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2009年12月,山东省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2010年3月,又开展了“诵读经典,爱我中华”
7、活动。两大活动所体现的共同文化生活道理是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14、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把校训、育人目标等书写在墙壁等醒目位置,让墙壁“说话”,而且这种教育方式有时是“无声胜有声”。这主要是因为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可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无形中发挥教育作用 这种强制性的方式更有成效A、 B、 C、 D、 15、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改革开放后,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8、的发展和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接班人。这表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改革开放前,我国不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后,文化的作用才显得重要A、 B、 C、 D、16、温家宝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这表明读书A可以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 B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能够塑造人C是人们享用文化的表现 D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17、中国人过春节总是要吃团圆饭、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诞少不了唱圣诞歌、送圣诞卡、迎圣诞老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民
9、族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具有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民族文化表现了不同的民族情结 各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A B C D18、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19、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思想理论 文学艺术 民居建筑 人们的每次实践活动A B C D20、中国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10、被列为世界“四大圣人”之一的孔子的许多观点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孙子兵法也被日本人运用到商战中;阿拉伯数字已被全世界通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民族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A B C D21、德国地理学家冯李希霍芬将中亚与中国进行丝绸贸易的商道称为“丝绸之路”。然而,商人们运输的不仅仅是商品,在进行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古希腊的哲学、科学,中国的印 刷术,阿拉伯人的数学等文化也相互交流。这充分印证了在很长的人类历史中A文化从产生就处于传承和创新状态 B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
11、古代的商人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 D不同文化既冲突又共处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主流22、电影刮痧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中国许姓老人到美国探亲,他发现孙子发高烧,因不识药瓶上的英文,无法给孙子吃药,只能采用中国传统的治疗方法刮痧。当其孙子不慎摔伤被送往医院救治时,美国医生发现孩子背部有刮痕,认为是受家庭暴力虐待所致。许家因此被告上了法庭,于是引发了一场“虐待儿童”的官司。最后,这种治疗方法得到法庭的理解,消除了误会。根据这则故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西医乃至中西文化存在差异B不同的国家,不但有着不同的法律制度与社会管理机制,还存在不同的思维方式C文化交流就是要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D既要认同本
12、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23、据统计,90以上的世界新闻由西方七国垄断,美国影片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票房的三分之二以上。这告诉我们 A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B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必须反对外来文化 C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基础 D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决定24、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25
13、、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26、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 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 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 B C D27、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和为贵”思想,今天,
14、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古代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中国共产党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正气”;“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要创建“节约型社会”。以上事实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思想的全部继承性 传统文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而变迁A B C D28、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和文化熏陶,在态度上往往是A深远持久 B潜移默化 C主动感悟 D消极被动29、之所以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因为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A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C可以满足人们的一切需要 D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
15、0、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相互对立、展开激烈的辩论,又相互影响,相互吸取营养,从而促进我国古代艺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表明 A.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B.思想运动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C.思想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思想运动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1、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动起来;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别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c社会制度的
16、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32、公开征求意见期间,相关机构组织专门力量收集社会各界通过电子邮件、传真和信函发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关注和收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类媒体反映的意见和建议。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体现了A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制度参与民主决策C我国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D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33、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实现文化创新需
17、要博采众长 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答 案 卷二、简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36分。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34、背景: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辩题: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因此只要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35、近年来,随着中国和非洲经济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文化交流在规模、形式和数量上也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是中非在新世纪合作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扩大相互借鉴的文化交流。加强人文对话,增进双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18、体育、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中非合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如何认识中非文化交流?(9分)36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科学巨星钱学森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以下是钱老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一些谈话片段:(北师大)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科学兴趣。 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
19、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从“文化创新的途径”的角度看,钱老的上述谈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12分 )三、综合探究题:本题18分37、看漫画,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本题漫画根据罗琪的取之不尽改编。 取之不尽 (1)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如何看待这种现象?(5分) (2)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BABCAADCCBBBADDBA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DDABCAABBCCDDAAC34、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确实影响着每个人,但文化对
20、人的影响有其两重性,先进、优秀、健康的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体现该道理。因此,认为文化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的观点是片面的,抹杀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两重性。(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文化对人的影响不都是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文化的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因此,认为只要接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就能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的观点也是片面的,忽视人的自觉能动性。35、(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具有多样性。(2)加强中非文化交流,有利于中
21、非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有利于加强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促进中非之间的全面合作,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3)我们既要认同中华文化,又要尊重非洲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要积极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36、(1)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3分)(2)基本途径之一: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分)(3)基本途径之二: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
22、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2分)(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实现文化创新,要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分)37、漫画反映了社会上有些人热衷于对中国古典名著进行影视翻拍的文化现象。中国古典名著蕴涵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用影视翻拍的方式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对它的普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漫画更主要的是提醒人们不应仅仅从中国古典名著中获取创作的源泉,对待中国古典名著应该有正确的态度。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影视翻拍中国名著时不应该“全盘照搬”或者“断章取义”。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