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苏联的经济改革关键能力素养提升考点一苏联经济体制建立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史料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当时我们决定,农民将遵照粮食征收制(又译作“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工厂,这样,我们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不能说我们就是这么明确具体地给自己描绘了这样的计划,但是我们差不多就是根据这种精神行事的。列宁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发现问题:根据以上史料中列宁的检讨,说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列宁为什么说“我们犯了错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读】史料“当时我们决定,农民将遵照粮
2、食征收制(又译作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工厂”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从史料“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提示: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单一的公有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等。原因: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探究2新经济政策史料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城市培育了“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在农村复活了“富农”(善于经营的富裕农民),是向资本主义倒退,是搞资本主义。有人为此痛哭流涕,有人因此退党。郑异凡斯大林模式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从
3、史料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党内对新经济政策存在怎样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解读】从史料可以看出党内很多人反对新经济政策,因为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会培育“耐普曼”、复活“富农”。原因可以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示:党内对新经济政策存在很大的反对意见。原因: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承认商品货币关系,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经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私有制,因此遭到不满。探究3斯大林模式史料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
4、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了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发现问题:布哈林主张如何发展工业化建设?与斯大林的主张有何不同?(史料实证)【解读】从史料“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可以看出布哈林主张优先发展轻工业,通过节约积累资金;从材料“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
5、度”“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归纳斯大林进行工业化的主张。提示:在发展途径上:布哈林主张全面发展,先轻后重;斯大林则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资金来源上:布哈林主张轻工业积累与本国节约;斯大林则主张农业服务于工业。在发展速度上:布哈林主张按常规速度发展;斯大林则主张竭力加快速度发展。一、多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措施。2.从积极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
6、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二、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
7、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备选要点】“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1.原因:(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
8、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考点二苏联经济体制改革探究1赫鲁晓夫改革史料农业问题一直是苏联战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他根据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农民传统种植玉米和美国农场种植玉米成功的经验,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玉米种植。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3年为550万公顷,1956年达1 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 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
9、上了玉米。而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不适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高,质量也很差。由于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导致垦荒地区地力耗尽,垦荒运动被迫停止。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发现问题:根据史料分析赫鲁晓夫推行种植玉米运动的原因。产生了什么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读】从史料可以看出农业一直是苏联的薄弱环节,因此需要大力发展农业,同时赫鲁晓夫看到乌克兰和美国农民种植玉米获得成功,因此也希望通过种植玉米发展农业生产;从史料“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产量并不高,质量也很差”“导致垦荒地区地力耗尽”分析种植玉米运动的影响
10、。提示:原因:苏联农业生产薄弱;乌克兰和美国种植玉米成功的影响;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影响:玉米挤占了大量耕地,导致小麦等本土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预期目标;破坏了农业生态。探究2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史料一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发现问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勃列日涅夫执
11、政时期苏联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解读】史料一中三个阶段的增长率分别为“8.4%”“7.1%”“2.8%”。从横向看呈增长趋势,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纵向看,数据递减,说明苏联经济出现停滞。从侧面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面临困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提示:趋势:经济发展迟缓,进入停滞时期。原因: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体制束缚;对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阻碍了改革进程;推行霸权主义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个人作风专断。史料二“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认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芯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12、”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讽刺戈尔巴乔夫有人曾形象地说:“戈氏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发现问题:(2)据史料二归纳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解读】史料二信息“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芯子”“剥光为止”“肿瘤”“挥向了党的脖子”形象地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提示:未突破原有旧体制;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及启示1.措施: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改革劳动者态度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分配制度“大锅饭”现象严重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2.启示:(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