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1 ,大小:2.49MB ,
资源ID:2404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404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届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3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41张PPT).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届历史一轮复习(岳麓版)3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件(41张PPT).ppt

1、必修 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科技与文艺 发展历程思想先秦秦汉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秦汉加强思想控制,秦朝“焚书坑儒”,汉代确立儒学的独尊地位发展历程思想魏晋唐宋元明清佛道盛行,儒学出现危机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儒学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明朝心学成为理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与发展发展历程科技、文艺先秦秦汉出现司南和甘石星经等科技成果;文学成就有诗经和楚辞汉代出现并改进造纸术,天文、数学领域成就突出;汉赋兴盛;小篆、隶书出现于秦代,楷书形成于汉末 魏晋唐宋元明清发展历程科技、文艺数学、农学成就突出;魏晋书法进入自觉阶段;文

2、人画出现隋唐时期是诗歌的繁盛时期;宋元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性阶段,出现一批在世界上影响较大的科技巨著;小说创作兴盛,文人画成就突出,京剧形成,市民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中国古代思想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后,到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此后经过历代儒学家们的改造,儒家思想不断发展、完善,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但大都来自生产、生活的实践,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文学辉煌灿烂;书法、绘画、戏曲等异彩纷呈,绚丽多姿单元特征3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旨精要“百家争鸣”

3、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在政治、经济、哲学和法律等领域提出一系列主张,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各派思想相互论战又相互吸收、融合,都企图按本阶级(层)和本集团的利益来改造社会,使天下重获太平。先秦诸子思想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仁政”、法治思想、“兼爱、非攻”等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干串知1(2017衢州质检)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C仁者爱人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解析:“有教无类”是指教育没有类的差

4、别,人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体现了教育公平、平等的原则,故A项正确。答案:A小题回扣教材2有位先秦思想家认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由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以民为本D礼乐典制解析3如图是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的回答应该是()A兼爱、非攻、尚贤B“无为”“天道自然”C用权术驾驭大臣D制天命而用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的主张。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天道自然”的处世方法,故答案为 B。答案:B4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

5、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子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C法制建设D.礼乐秩序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分析能力。由题干信息“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等可知韩非子主张严刑峻法,主张法治。答案:C 5“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最有可能出自于()A墨子B孟子C论语D韩非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可以看出体现了墨子的“尚贤”的主张,故本题答案选A项。B、C、D

6、不符合题意。答案:A系统归纳教材1比较孔子与老子思想 5 大不同项目 孔子 老子 核心思想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侧重方向“敬鬼神而远之”,优先 考虑实际问题 为政以德,逐步改良政治 有教无类 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确立了伦理学 道“道”是世界的本原,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愚民政策 侧重人与自然之间的 关系,建立了自己的 本体论 仁、礼 2知道战国时期 5 大思想流派的主张学派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孙膑 韩非子 庄子 墨子 荀子 孟子 代表 阶级 新兴地主 小生产者 奴隶主贵族 新兴地主 新兴地主 思想主张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 先义后利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

7、礼法并施 兼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 齐物逍遥天与人不相胜 严刑峻法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变法革新 重视战争规律利用和创造 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3了解儒、法、道 3 家思想的特点(1)儒家提出德政、礼治,强调道德感化。当国家稳定,步入正常轨道后,宜用儒家路线。儒家思想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2)法家提倡法治,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在动荡年代宜用重典,实行全国大一统法家路线能收到奇效。法家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3)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大动荡后,与民休息,恢复发展生产,以道家路线为宜。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传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1)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8、思想解放运动;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2)启示:思想自由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4认识百家争鸣的影响和启示探究点一 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价值史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

9、,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林存光孔子新论探究1 史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抱负。提示 注重个人自我修养;具有经世济民情怀。改变春秋时期天下大乱的政治局面,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学探究问题史料二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探究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

10、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政治理想。提示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政治理想:君主用贤人,行仁政。学探究问题1仁爱思想。孔子主张“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爱民,得民心。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价值3提倡人伦价值。孔子强调“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主张“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应尽的义务和权利。2强调整体精神和群体意识。在儒家思想中,国家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和整体利益,都占着重要地位。4注重社会秩序。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齐之以礼。5注重道德

11、修养。追求精神境界和理想人格。儒家把“至善”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把“圣人”作为最完善的理想人格。6强调修养践履的重要。儒家认为修身、躬行是达到提高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因此,儒家关注现实政治,具有理性精神。探究点二 百家争鸣的焦点史料一(摘自 2014浙江高考自选模块 T9)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而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学获取信息史料一主要阐述了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12、。史料阐明其倡导思想;史料是批判商鞅变法提倡,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压迫。而“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是批判法家轻视。“德”“义”“恃德者昌”等词体现出立足于儒家思想进行批判的痕迹。重农严刑峻法教化史料二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时移事易,变法宜矣”;“废先王之教”,而实行变革,“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学探究问题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史料二反映的两种治国主张?提示 道家的治国主张对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

13、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法家的治国主张,不仅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来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理论借鉴。1人性善恶。孔子认为“性相近”;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及法家认为“人性恶”。百家争鸣的焦点2如何处理人际关系。(1)关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但讲求等级;墨子提出“兼爱”的观点,即互敬互爱,不分等级。(2)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君轻民贵”的观点;荀子从“人性恶”的理论出发,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3人与自然的

14、关系。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老子认为人应顺应自然。4如何治国。孔子主张“德治”;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用“仁义”“王道”施政;法家实行“法治”;老子采取“无为而治”;墨子提出“兼爱”与“尚贤”。5在人生态度上: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社会责任;道家则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主张避世,强调超脱。练真题明确考向1(2015全国卷)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解析2(2016海南高考)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的“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材料不能体现个人的独特性格、反对礼教的束缚以及反抗专制制度等,这些主张都是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故B、C、D三项错误。答案:A 3(2015海南高考)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A重农抑商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D重视道德与人伦解析:本题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比较问题的

16、能力。儒家注重等级和名分,倡导“为政以德”,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法家主张用法制来维护社会秩序,B项是儒家和法家的共通之处。重农抑商是商鞅提出的,A项只符合法家;厚古薄今是道家和儒家的主张,C项错误;D项只符合儒家。答案:B 4(2014海南高考)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B强化血缘等级C推行礼乐仁政D实行严刑峻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君上之于民也”说明君主集权,“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说明对人民统治的严苛,属于法家思想,故D项正确。A属于道家思想;B材料中没有提

17、及;C属于儒家思想。均不符合题意。答案:D 5(2015四川高考)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解析6(2015山东高考)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的含义。“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大意为:统治者不要把水当作镜子,而要把人民当作镜子。这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 C 项。兼爱尚贤是墨家的思想,主权在民是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的主张,道法自然是道家学派的主张,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A、B、D 三项。答案:C7(2015安徽高考)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解析名师话高考近五年课标卷在本课时只涉及一道客观性试题,主要考查了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诉求。备考时,应掌握百家争鸣中各主要派别的观点,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以及古代思想的现实意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