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邮票的张数导学案设计课题邮票的张数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注重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本设计让学生自由谈爱好,引入姐姐和弟弟谈集邮情况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个问题情境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交流找出等量关系。这样的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新知做好了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2.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其自主发现问题
2、、解决问题,这是当今数学教学中提倡的一个理念。它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的模式,不是把学生单纯当作接收知识的载体,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多一点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本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4分钟)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爱好。2.出示情境图,组织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1.自由说爱好。2.一边看,一边收集情境图中的信息。1.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甲数比乙数的4倍多13。二、主动探究,获取新知。(16分钟)1.组织交流姐姐的邮票张数与弟
3、弟的邮票张数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3.组织学生分组探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用不同的条件,画线段图并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4.组织学生尝试列方程解答。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列方程解答。5.组织学生讨论。(1)题中有两个未知量,你是如何设未知数的?(2)形如x3x的算式你是如何计算的?6.引导学生探究把“姐姐和弟弟一共有180张邮票”改为“姐姐比弟弟多90张邮票”的解题方法。1.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姐姐的邮票张数与弟弟的邮票张数的关系,再全班汇报。2.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汇报:姐姐和弟弟各有多少张邮票?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画线段图理解本
4、组所选的条件,列出等量关系式并汇报: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180张;姐姐的邮票张数弟弟的邮票张数3。4.根据本小组列出的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汇报时说明解题过程和依据。5.(1)讨论后明确:设两个未知量中较小的量为x,这样列式、解答比较简便。(2)讨论后明确:根据乘法分配律可知1个x与3个x合起来是4个x。6.自主探究,交流解题过程。3xx90x453x4531352.填空。x5x()a0.9a()5x4x1.5x()3.8b1.4bb()(4m5m)3()3.找出下面各题中的等量关系。(1)一个数的9倍比它本身大32.8,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的4倍比这个数的5倍少16.8,这个数
5、是多少?(3)图书馆共有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3200本,学生用书是教师用书的3倍。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各有多少本?4.解决问题。刘老师买了一套衣服共花了240元,其中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1.4倍,上衣和裤子的价格各是多少元?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7分钟)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70页1、2题。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70页3、4题。1.独立解答,汇报解题过程及检验方法。2.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互评、修正。5.在下面的里填上相同的数,使等式成立。241518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3分钟)1.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
6、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
7、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教师批注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