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直角教学设计教案第二课时 认识直角 教学内容: P65 认识直角 教学目的: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重点: 直观地认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 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积累,建立起角的概念,从直观上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教具三角尺一套 实物投影图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在有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直角” 。(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你能在图中
2、找出“角”吗? (创设小房子的情境找“直角”,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直角”,利用电脑课件演示,使学生经历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的过程,通过观察,能初步感受到“直角”的样子。) (二)指一指:初步认识“直角” 1.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直角”。 学生试着指出“直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教师示范指,注意动作强调从顶点开始。 (引导学生正确指出“直角”,为学生独立画“直角”做好准备。) (三)画一画:了解“直角”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四)找一找,下面哪些是直角: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我用三角板比较的。 这是直角 这个角比直角小,是锐角。 这个角比直
3、角大,是钝角。 (五)找一找:使同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角。今天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出直角,钝角。和锐角吗? -标-第-一-网 学生独立观察后,在全班汇报。 生:桌子上有角,这是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学习后学生再找“角”,已经能很清晰的找到一个面上的“角”了,更加接近数学中所说的“角”,不再是随意的立面上的“角”。 (六)巩固提高,完成p66页 练一练16题 (七)全课小结:师: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角”。 生2: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
4、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生3:我知道怎样比“角”的大小。 教学反思: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