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质量检测试卷一、填空。1、五亿零二百十六万七千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亿。2、7千米50米 =()千米;5.6时=()分。3、12的最大约数是(),最小倍数是()。4、2/27 的分数单位是(),去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以后其结果等于1。5、624=3( ) =( )%=( 小数)=( ):( )。6、( )的 3/4是27;4比5少( )%。7、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8平方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平方分米。8、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A.B两地距离是16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9、速度一定,时间和距离成( )比例;被除数一
2、定,除数和商成( )比例。10、甲数是乙数的 57 ,甲、乙两数的差是40,甲数是(),乙数是()。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100年是闰年。 ( )2、从条形统计图里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3、张师傅加工了101个零件,全部合格,零件的合格率是101%。( )4、49 5 和 549 的意义一样,积也相等。( )5、男女生人数比是5:3,女生比男生少10人,则男生有50人。(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3.14。大于小于等于2、把12分解质因数是( )。12=322112=223223=12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扩大了( )倍。24
3、84、盐占盐水的1/10,则盐与水的比是( )。1:101:99:105、三角形的底、高增加10%,那么新三角形面积比原三角形面积增加( )。10%20%21%四、计算题。1、直接写出得数。60841-0.25545 5080.80.1251/5 + 1/31/15 5/6498 49 82( 1/2 + 1/3)32、用简便方法计算(要写出主要计算过程)。316 +4.25+656 +5.2724(1/4+ 1/8)3、脱式计算。(0.1258-0.5)4(1- 1/48/9)7/95/17 (17/24 +1/16)1.64、求未知数x。2.3-0.25= 14120 :15 =:0.85
4、、列式计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5、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42的6/7减20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五、应用题。1、张华同学上学期期未考试,语文、数学和社会三科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语文83分,社会82分。数学是多少分?2、一个养鸡专业户,今年养鸡1250只,比去年增加了14 。去年养鸡多少只?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
6、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3、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任务,丙单独做要12天完成任务,现在三人合作。几天可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