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2 ,大小:2.45MB ,
资源ID:23971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971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课件: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专题版)课件: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ppt

1、专题纵横 通史贯通 上 篇 必修系列 模块二 工业文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专题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的变迁02 理 清 主 线 栏目导航01 考 情 回 顾 01 考 情 回 顾 考纲展示考点热度考纲解读考情趋势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实际上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近代史中处于核心地位。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多有涉及,尤其是近代工业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是最革命的因素,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探究:在本专题中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尤其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在近几年全国卷命题中

2、反复考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考纲展示考点热度考纲解读考情趋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社会生活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是社会进步程度的体现。中 国 近 代 处 于 社 会 转 型 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交通通讯、大众传媒,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清晰地反映出社会的进步应注意它与中国民主革命、进步思想、工业革命、社会生活及习俗的关系形式探究:本专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数量参半,非选择题赋分比重较大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大众传媒的发展02 理 清 主 线 网络构建 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

3、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具体可归纳出三条线索:1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主线解读 2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4、”。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全国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第一关 真题自测找差距1(2017全国卷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

5、,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A 解析:据材料“土煤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到“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可知,开平煤矿所产之煤税负减少,这有利于增强洋务派兴办企业的信心,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只是开平煤矿税负问题,没有涉及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开平煤矿的管理无关,故B项错误;开平煤矿属于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材料未涉及列强控制煤矿业,故C项错误;税负减轻只是煤矿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其稳健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内

6、部的经营管理、技术、资金等条件,因而“保证”一词言过其实,故D项错误。2(2017全国卷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B 解析:材料中提到“协造”,福州船政局应该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也就是协办,并没有转为商办,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由“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到此后造船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反映了经费来源的变化,目的在于缓解经费压力,故B项正确;从

7、1879年以前“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到后来“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有投入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福州船政局的造船业,不能由此推断近代轮船制造业的状况,故D项错误。3(2017全国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B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8、,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可知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改良社会风俗已经成为国民共识,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广告宣传而已,谈不上推进文明,况且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文明的推进有待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广告的作用十分有限,故D项错误。4(2017全国卷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

9、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D 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政治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虽主张发展工商业,但不是维新派变法的重点,并且维新变法的影响力也没有这么大,因此维新变法不是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惨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受到影响,并且无法判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需要赔偿日本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

10、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故D项正确。5(2017全国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B 解析:材料反映了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是出于自愿,所以不能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是受西方婚礼仪式的影响,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

11、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扩大为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6(2016全国乙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C 解析: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建成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北洋海军,从实力对比上来讲中国相对于日本

12、是占据上风的。由“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可知西方人士判断中国最终取胜的依据主要是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收到较大成效,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洋务运动中虽然对中国军队进行了西式改革,但也局限于部分,并没有对全部军队实现西式改革,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集权制度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虽然能够提高决策效率,但不利于调动全体的积极性,所以集权制度对中国的影响不全是积极的,所以B项错误;当时中国是列强侵略掠夺的主要对象之一,所以中国不可能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所以D项说法错误。7(2016海南卷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

13、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A 解析:由“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到“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出现的情况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丝茶出口下降,一种是出口没有下降,其它产品的出口迅猛增长。根据近代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的资本主义浪潮中,中国并没有出现具有竞争力很强的商品出现,所以只能推断中国丝茶受到竞争,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清政策在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工商业的限制,与“重农抑商”不符,故B项错误;生丝茶叶的生产主要是靠商品农

14、业,小农经济对此不占主要部分,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生丝茶叶出口比重的下降,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特征,完全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无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故D项错误。8(2016海南卷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D 解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新学

15、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并无报效国家的有效方式,只能服从封建选拔人才的方式,故D项正确。9(2015全国卷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D 解析:依据材

16、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10(2015全国卷28)奕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A 解析:材料反映的

17、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A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C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D项错误。11(2014全国卷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A项错

18、误;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12(2014全国卷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C 解析

19、: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放映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13(2012课标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

20、的的冒险精神A 解析:从时间信息与张謇的状元身份入手,理解“捐弃所恃,舍身喂虎”的含义。B、C、D三项题干无从反映。核心词:自然经济 自强 求富 中体西用第二关 知识重构理考点考点一 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入侵。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2)表现:洋纱取代土纱,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2洋务运动(1)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1、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3)性质: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民用工业:带有极强的资本主义生产特征,但仍具有一定的封建性。(4)意义: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引进了先进技术,培养了科技人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轻巧识记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企业的创办;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一个主体”:整个近代社会,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一个特征”:经济结构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2017安阳调研)随着上海开埠,西方机器棉纺织品的大量涌入,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大量洋纱充斥,不少以棉纺织为业的村庄已无纱可纺。上述状况

22、()A体现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表明洋货已取代了土货C反映中国近代企业出现D说明市场已为洋商垄断A 解析:根据材料中“大量洋纱充斥中国市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很多地区无纱可纺”说明当时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A项正确;材料中仅仅说明当时洋布大量在中国倾销,并未取代土货,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中国近代出现机器工业,因此不能体现近代企业出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洋商垄断中国市场,故D项错误。2(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时间创办人企业名称备注1861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军事工业1865年李鸿章 上海江南制造总局当时清朝最大的军事工厂1865年李鸿章南京金陵机器局南京第一座

23、近代机械化工厂1866年左宗棠福建福州船政局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1867年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初名“军火机器总局”,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1890年张之洞汉阳湖北枪炮厂是湖北兵工厂的前身由上表可以看出,洋务运动()A坚持“中体西用”的原则B自强思想贯穿运动始终C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兴起D求富强国思想与日俱增B 解析:表格中未看出“中体”,故A项错误;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均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可以看出其目的是“自强”,而且时间是从1861到1890年,所以可以得出贯穿始终,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洋务企业对民族工业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求富”是民用工业的口号,故D项错误。核心词:近代工业 官僚资本

24、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实业救国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诞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南沿海)(1)原因: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企业的诱导,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2)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3)评价: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推动近代化进程。2初步发展(19世纪末)(1)原因: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商办企业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3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背景民国的建

25、立及实行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投身实业。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表现1914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重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提供了阶级和经济基础。4较快发展(19271936年)(1)原因:国民政府推行“币制改革”并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2

26、)表现: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等工业,都有较大发展。5日益萎缩(19371945年)(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官僚资本的压榨。(2)表现:沦陷区大量企业被日军毁灭或吞并;国统区民族工业日益萎缩。6陷入绝境(19451949年)(1)原因: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摧残,通货膨胀严重。(2)表现: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思维导图 近代前期同时并存的四种经济成分的关系从五个角度深度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一个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不足: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畸形:地区分布不合理,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2)三个产生原

27、因: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3)三次发展机遇: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三大障碍: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官僚资本主义。(5)四个阶段:“春”甲午中日战争后的初步发展和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夏”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较快发展;“秋”全国抗战时期遭到沉重打击;“冬”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3(2017广东七校联考)1896年,清朝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朝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

28、了民族工业的发展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 解析:此时的清政府转而采取的是一种鼓励工商的政策,“思想保守”的表述与材料和史实都不符,故A项错误;“维护列强在华利益”的表述,不仅从材料中无从体现,而且与清廷鼓励民间投资的初衷不符,故B项错误;“强化中央集权”的结论同样无法从材料中得出,而且,赋予封疆大吏鼓励工商的政策,反而是扩大了地方汉族地主的权力,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随着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和瓜分狂潮的掀起,清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进行变革,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D项正确。4(2017江西联考)下表为193319

29、36年中国轻工业年平均指数增长表,促成这一时期轻工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国内统一,局势安定B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C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D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B 年份1933年1934年1935年1936年增长指数100103.5105107.6解析:19331936年中国处于战乱时期,内有国共内战,外有日本的侵华,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在19世纪末就已经提出,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19331936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故D项错误。核心词:物质生活 社会习俗考点二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30、一、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动荡变化中的近代社会生活(1)衣:从长袍马褂、布衣到洋布、洋装、中山装和旗袍进入生活。(2)食:从满汉美食、粗食到面包、咖啡等西餐进入生活。(3)住:从中式宫殿、普通民居到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建筑出现。(4)习俗:从蓄发缠足、繁琐婚丧礼仪到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简约文明。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衣:由衣着朴素到多彩多样。(2)食:由食物简单到解决温饱,注重吃好。(3)住:由拥挤简单到宽敞舒适,高楼林立。(4)习俗:由革除陋习到婚姻自主,树立新风和休闲方式多样化。轻巧识记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大趋势”:从封闭守旧逐渐文明开化。“两个原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和外

31、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三大阶段”:近代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后。“四大内容”:衣、食、住、行。5(2017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歌曲放足歌中唱到:“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歌曲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改革开放时期B 解析: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社会习俗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放足歌,故A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放足歌描绘的现象最早出现于民国初期,故B项正确;放足现象最早在民国时期不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故C项错误;放足现象最早是在民国时期,不是改革开放时期,故D项错误。6(2017长沙期末)从晚清到民国,历届中央

32、政府均试图厉行禁止鸦片,都未能完全肃清鸦片烟毒。而1952年新中国开展的全国禁毒运动则取得了成功。这一现象说明()A国民经济取得恢复和发展B国际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C新中国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鸦片成为中央主要收入来源C 解析:根据材料1952年,国民经济还处在恢复之中,故A项错误;从近代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故B项错误;禁毒是一个全民性的工作,它取决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鸦片不可能成为中央的主要收入,故D项错误。核心词:交通与通讯 大众传媒二、交通、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变迁交通工具19世纪60年代轮船出现;19世纪末铁路运输发展;20世纪20年代

33、民航事业起步通讯工具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1906年无线电报出现;21世纪手机用户激增大众传媒1873年中国人开始自办报刊;20世纪20年代广播开始出现于中国;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诞生;1993年互联网在中国接通,目前用户总数已达世界前列7(2017武汉调研)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近代科技发展呈现地域不平衡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C中国引进西方科技的时间逐年缩短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两地的近代化A 技术门类西方发明上海武汉铁路1825年1876年19

34、06年天气预报1856年1873年1919年电话1876年1882年1912年电灯1881年1882年1906年汽车1883年1901年1921年无线电1896年1909年1925年解析:表格中上海与武汉出现近代西方科技的时间不同,反映我国近代引进西方科技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深入的特点,也说明了沿海与内地科技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故A项正确;表格中的技术门类主要是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故B项错误;引进西方科技也不是绝对逐年缩短,故C项错误;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非常不充分,与本国的封建经济和外国的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力量十分的微弱,故D项错误。8(2017无锡模拟)1898年问世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在中国极

35、具影响力的一份报刊,其创办者裘廷梁有言“古今中外,变法必自空谈始。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欲民智大启,必自广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次,必自阅报始。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这说明()白话相比文言更有利于报刊的普及 文学革命对报业形成了一定影响 裘氏希望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 报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ABCDA 解析:“报安能人人而阅之,必自白话报始”表明白话相比文言更有利于报刊的普及,故正确;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发动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故错误;“故今日中国将变未变之际,以扩张报务为第一义”表明通过办报推动社会变革,故正确;“欲民智大启,必自学校始,不得已而求其

36、次,必自阅报始”表明报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素养的提升,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第三关 自我排查辨疑难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提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一是从地域上看,中国内地自然经济受外国资本主义冲击有限;二是从经济结构上看,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2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也是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农耕文明交流融合的产物。()提示:略。3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也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提示:洋

37、务经济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封建官僚经济,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4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包含经济的工业化及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提示:略。5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的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提示: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6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提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主要是外来侵略势力影响下的产物。7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主要原因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

38、济侵略。()提示:略。8允许自由剪发、废止缠足是从辛亥革命后才开始的。()提示:允许臣民自由剪发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主张废止缠足。辛亥革命期间,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体现了反清斗争的政治色彩。9近代最早在中国修筑铁路的是清政府。()提示:近代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商人,英国商人擅自修筑的从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是近代中国最早的铁路。10京张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提示:唐胥铁路是中国自主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并修建的第一条铁路。11从动力上看,中国近代以来交通工具更新发展的过程是从人力、畜力到机械动力。()提示:略。12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来看,报刊最主要的是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是满足大众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则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示:略。测能提速规范练(六)谢谢观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