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专题试题15【高考考核内容与要求】 、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的现实意义。【基础知识】、基本概念1 一切从实际出发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这是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是科学的方法论,是学习唯物论知识的根本目的。所以应准确、全面地对这一概念作以下的把握: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2、2 主观主义:就是从主观出发,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3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哲学观点。4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的哲学观点。、基本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本专题的内容是前一专题的延伸。总的来说前一专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基本原理,有什么样的原理,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原理,要求我们的思想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有效地改造世界。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原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
3、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是唯心主义。 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1揭批“法轮功”的歪理邪说背景材料材料一:“法轮功”的创立者李洪志散布种种歪理邪说,蛊惑人心。他说:“世界上的一切,大到宇宙,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神安排的,社会的发展也是神安排的”;“宇宙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灵体,都是有思想的”;“地球有三次爆炸,第一次是我师爷定的,第二次是我师傅定的,第三次爆炸是我来定的,我使用功力也只能让地球爆炸时间推迟30年”。材料二:“法轮功”宣扬: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人类即将
4、毁灭,对此现代科学、任何政党和政府都无能为力,只有“法轮功”能拯救人类。“我(李洪志)要度不了你,谁也度不了你”。理论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客观存在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李洪志宣扬的“万物皆有思想”否认了意识的本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凡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是唯心主义。李洪志宣扬的“法轮功”从自然观到历史观都是唯心主义的。典型题例“法轮功”的创始人李洪志编造了一系列歪理邪说,如“人是神创造的”,“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把你创造出来”,“
5、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只有法轮功能拯救人类”,“李洪志是整个人类的唯一救世主”等。由此材料可以看出,其属于A 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 唯心主义的人生观C 唯心主义的历史观D 形而上学的世界观【解题思路】:李洪志编造的的歪理邪说很多,“法轮大法”在实质上既是唯心主义世界观,又是唯心主义的人生观,如它宣扬放弃一切“执着心”,放弃一切理想和追求,远离社会实践等;还是形而上学的世界观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但由于这里材料只是选择了其一部分歪理邪说,根据题干要求的规定性,就只选A。2宏观调控背景材料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我国“市场不旺,启动难度较大”等问题,强调“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
6、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相继出台的措施有:1999年下半年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水平;金融部门实施适当的货币政策,增发600亿国债,增加消费信贷服务等。理论分析面对国内需求不旺、市场消费偏淡的现象,党中央和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措施来解决国家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系列措施的正确性。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国内市场需求低速面前,如何才能鼓励人们消费,根据当时的市场状况,在方针政策上作出了具体、有效的安排,这正是尊重客观事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体现。典型题例 面对内市场有效需求的不足,为促进
7、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宣布,从1999年7月1日起,对城镇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政策进行调整,全面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这一措施体现了A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路线的基本要求B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C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 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题思路】: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作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措施,表明党和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心,是党的宗旨的重要体现。这一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客观认识了当前我国市场的客观实际基础上作出的决定,它正是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所以,选A、D。而B、C选项与题干
8、所要求的规定性不符。【重、难点分析】 1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物质与意识关系原理总的方法论的要求。这里所说的主观“符合”客观,就是指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达不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实现不了“主观”真正“符合”客观。反之,主观与客观的背离,其实就是主观与客观没有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事物都是具体的,都有各自的实际特点,一般的认识是抽象的,自由认真分析面对的实际事物的特点,把一般的认识具体化,达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那就算真正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各自的实际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一般的认识是抽象的,只有认真分析不断发展着的实
9、际,把一般的认识同变化着的历史相结合,同当前的实际相结合,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历史统一,那才算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中国共产党正确路线在认识上的标志,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路线由于在认识上脱离了具体的历史的实际,必然导致主观与客观的分离。2哲学中的两大派别,以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都属于唯物主义。它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类型。凡是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的,都属于唯心主义。
10、它包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类型。对物质和意识究竟哪个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和意识究竟谁决定谁这一哲学中最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成熟了的经济、政治、科学条件下产生的,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传统的批判继承与创造性发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实践中从民主主义者转变未共产主义者所创造的崭新的哲学。从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准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明确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与普遍规律是哲学的研究对象。这样
11、,它以具体科学未基础,对世界的普遍本质和普遍规律进行研究,才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内容来看,第一,以往的哲学,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只是在古代有过朴素的结合,后来则分离了,使两者都不能得到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既唯物又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以往的哲学从总体上看,没有提出过系统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高度统一起来,成为完整的科学的世界观。第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严整的科学体系。从哲学的使命来看,旧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
12、学认为不仅要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强调哲学要为实践服务,强调自己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的基础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创造性的科学。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和发展。【历年高考试题分析】例1 下列说法具有无神论意义的是A 子不语怪、力、乱、神B 天不变道亦不变C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解题思路】:这是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要求考生“选出具有无神论意义”的说法。而无神论属于唯物主义,有
13、神论属于唯心主义,所以此题要考察的知识点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及其本质区别。A选项是无神论的思想;B选项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否认了事物是变化发展;C选项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选项体现的是辩证法思想,承认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但无法看出其在世界的本原到底是什么上的立场。所以,正确的答案只有A。 例2某贫困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他们根据其他地区“无工不富”的经验,建起了一些小型机械厂,但由于原材料和资金缺乏,结果收效甚微。经过认真分析,他们认识到该地区山场面积大,适应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于是因地制宜种起了果树、中药材,饲养牛、羊、家兔等,经济情况很快有了改观。在此基础上,他
14、们又办起了果品和肉类加工厂,几年就摆脱了贫困,走上致富之路。 该地区在脱贫过程上是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解题思路】:哲学常识的大题该怎样出,一直是大家关心、注意的问题。试题既要考查考生对中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考查考生是否能运用哲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哲学作为一门思辨、启智的学问,在考查过程中如果局限于“运用什么原理,说明什么问题”的模式,是很难真正考查出考生的实际能力。这道1997年的高考主观题,以现实中的热点为载体,从唯物论的角度发问,却要求学生辩证法的知识作答,以考查考生是否能够站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的高度思考问题。解答此题
15、要站在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的高度,而不是把唯物论和辩证法孤立起来认识。高二哲学上册第一、二课是有关唯物论的基本知识,第三、四课是关于辩证法的知识,下册第五、九课是关于认识论的,第七、八课是关于人生观的。这四者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唯物论和辩证法,两者是不分家的,唯物论是辩证的唯物论,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这些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而实际既是全面的,又是变化发展的;要把握全面的、变化发展的实际,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该地区的做法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该地区从脱离本地区实际盲目办厂,转为根据本地区
16、“山地面积大”的特点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做到了对自己地区客观实际的真切了解。辩正地认识和把握实际。该地区既看到自己的不利条件,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作出真正发挥自己优势的正确决策,这一过程体现了对实际的全面把握;在林果业和养殖业有了一定发展后,办起了与之配套的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过程,则体现了对变化发展了的实际的正确把握。正确地对待别人的经验。该地区对“无工不富”的经验,从简单造搬到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作出正确的决策说明了这一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该地区领导认为脱贫不能仅靠政府救济,更要靠自力更生,并抓住时机办起果品和肉类加工厂的决策过程等,说明了这一点。【专题训练】基础篇1下列关于
17、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A 主观决定客观,客观反作用于主观B 客观与主观的关系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在实践中的表现C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 主观与客观相统一还是相分离,是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在认识上的根本区别2主观要达到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因为A 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很多方面B 客观实际总是全面、丰富而又不断变化发展的C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 世界是客观存在3反对从主观愿望出发,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达到主观符合客观,必须防止和反对A 从部分的事实出发B 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错误意识C 以固定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客观实际D “一刀
18、切”、“一风吹”4下列属于唯物主义思想的有A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B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C 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D 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5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A 我思故我在B 物是观念的集合C 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只有法轮功能拯救人类D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基本点是A 物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B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C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意识的D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分割孤立的 7青年学生要坚持唯物主义,必须努力做到A 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B 了解国情,立足国情C 正确估量和看待自己D 正确
19、看待周围的人和事8辨析题: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所以,“心想事成”是不可能的。 9论述题: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什么?请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加以说明。 10论述题:某水果冷库主任,不顾多数职工的反对,在水果旺季时,超过冷库的加工和储存能力,大量购进苹果100万公斤,准备到水果淡季时高价售出。他还违反入库的规定,将好坏苹果一起入库,使大量苹果存在腐烂变质的隐患。当发现一部分苹果腐烂时,他又不及时组织人力进行处理,致使30多万公斤苹果腐烂变质,经济损失惨重。阅读以上事例,请回答什么叫从实际出发?什么叫从主观出发?结合以上事例,说明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提高篇1“按图索骥”这一成语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20、A 要继承前人的经验,不能割断历史B 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C 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D 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 2云南省地处边陲,气候温暖湿润,是我国少数民最多的省份。该省经过分析认为,本省具有资源、气候、区位三大优势,也有基础产业薄弱、经济结构单一、国民文化素质较低的三大劣势。根据这种状况,该省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即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云南省制定的这一发展战略体现的哲理有A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C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3根据北京近年来倍受大气污染的困绕事实
21、,在1998年12月17日,北京市召开了动员大会,贯彻落实国务院同志的重要批示,部署控制大气污染的紧急措施。国务院的批示是:“国务院完全支持北京市为控制大气污染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国务院各部门和中央在京单位必须全力支持和严格遵守。希望北京市加大执法力度,切实监督执行,造福北京人民。”国务院和北京市的做法A 符合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观点B 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C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D 体现了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4江泽民总书记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的主要经验时指出:2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
22、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论断体现的哲理有A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51999年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配合运用税收、价格等经济杠杆,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需求,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以上材料给我们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 要制定正确的决策,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C 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联系的观点D 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进的 6建国以来,在一段时间
23、内,我国进行经济建设,曾经犯了脱离中国国情的、极“左”的“大跃进”的严重错误,针对这种急噪冒进的错误,经周恩来总理审定的中央有关部门的报告中,主张控制经济发展的高速度,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以上两种经济观点的对立,归根到底是A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C 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D 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对立7“法轮功”宣扬社会的发展是神安排和决定的。从哲学上看,这观点错误的实质在于,从根本上否定了A 自然界的客观性B 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客观性C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D 物质的运动性 8驰名中外的敦煌月牙泉独卧沙漠20
24、00多年,沙泉共存,安然无事,但从70年代开始,月牙泉周围的沙山变形,南山北坡、北山南坡下滑,山体向泉心移动,月牙泉日益缩小变形,水位下降,面临干枯、消失的危险。后经著名的林业专家观测、研究发现造成这一原因的是人为改造环境所致。原来从60年代开始,在泉区以环丘造林的形式在鸣沙山北迎风坡脚下栽了大片的杨树,成林后是月牙泉南风口的风沙受阻而日益抬高,又连锁反应使周围的山体变形,加之大面积林木蒸腾耗水,所以导致泉水下降,泉池缩小。 “植树固沙”在月牙泉失灵的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A 不同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 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一定要学会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C 我们的
25、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实际D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9简答题:因为“穷鼠 猫”,所以我国古代军事家主张“穷寇勿追”,但是,毛泽东却主张“宜将剩勇追穷寇”。试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原理其中的原因。10论述题:江泽民主席在抗洪抢险庆功表彰大会上说:“在这个抗洪抢险中,党中央高度关注灾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入汛以来,中央就一直密切注视气候的变化和江河汛情,及时对全国抗洪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根据受到洪水威胁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央明确处严防死守,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战略方针,作出了动用人民解放军投入抗洪抢险、军民协同作战的重大决
26、策。这些重大方针决策和部署,指导和保证了抗洪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试用辩证唯物论有关原理分析上述论断。.参考答案:1、B、C、D;2B; 3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如果只从部分事实出发,其实并未真正做到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所以A符合题干的要求;B中的主观主义错误意识,是唯心主义的表现,也符合题干的要求;因为客观实际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所以要使自己思想不断适应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因此要反对C以固定不变的眼光来看待客观实际;客观世界是复杂多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满足于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一风吹”。所以答案A、B、C、D都选。
27、4B、C;5A、B、C; 6物质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斗争的基本点;物质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斗争的基本点;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还是分割孤立的,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分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基本点就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争论,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7A、B、C、D;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心想”能否“事成”应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事在否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条件下,认为只要“心想”就一定“事成”,是唯心主义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是在肯定物质对意识决定作用的前提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正确的意识能推动人的实践
28、活动顺利开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心想事成”是办得到的。 9答案: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事实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要求。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的原理,要求我们的思想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存在的事实,做到主观符合客观,这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也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就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深
29、入实际,调查研究;就要掌握全面的、总和的实际情况;就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就要反对从主观出发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10答案: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根据这些事实,制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从实际出发的反面,就是从主观出发,及时想问题、办事情脱离客观实际。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是:从实际出发是搞好工作的起码要求;从实际出发是人们制订计划、办法的前提;从实际出发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材料中的冷库主任超过冷库的加工和储存能力,大量购进水果希望在水果淡季买个好价钱的做法,正体现了主观愿望背离客观实际,所以导致经济损失惨重。这一
30、事实告诫我们制订计划、方案、方法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解题思路】:这是一道材料论述题,一般认为材料论述题,综合性强,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十分高。而此题是让考生通过某水果冷库主任的行为与思想,说明主观主义的危害与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所以,此题重在考察考生对理论(从实际出发和主观主义的概念,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的掌握情况,难度并不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并不很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回答好该题的前提。这也正是我们在复习中应密切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1、“按图索骥”的含义是按照图象寻找好马。这里的“图”是指主观的东西。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应从实际出发,而不应从主观出发,
31、所以应选B。 2这是2000年全国高考试题简答题的材料。以云南省制定本省的经济发展战略为背景,要求考生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原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省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着眼本省的省情,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所以选A。而B、C、D都不符合题干要求的规定性。 3B、C;4A、B、C; 5中央面对当年的经济形势,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当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践证明这些决策的正确性,所以A应选;B本身的说法是错误的;拉动经济增长,必须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只有各部分协调一致,才能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所以C应选;D与题干无关。正确答
32、案A、C。 6C;7B;8A、B、C;9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穷寇”“追”还是“勿追”,只能根据客观实际,不能从教条出发,不能从经验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10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消极的障碍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整个抗洪抢险中,中共中央密切注视气候的变化和江河汛情,及时对全国抗洪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并根据灾区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确保长江大堤安全、确保重要城市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安全的战略方针:并作出了动用人民解放军投入抗洪抢险、军民协同作战的重大决策。而这些到达方针决策和部署的制定,正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要求的体现。正是有了党的这些重大决策和部署,才保证了抗洪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又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