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文化常识考点5人教安徽版 七年级下答 案 呈 现温馨提示:点击进入讲评习题链接115522D33B44B6677ADDA1.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孤”是我国古代王侯的自称,“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B.木兰诗写于西汉时期,是一首叙事性的乐府民歌,其风格刚健质朴,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的女英雄木兰的形象。C.陋室铭爱莲说中的“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D.别号,指名、字以外另起的称号。如蒲松龄别号“柳泉居士”。B【点拨】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战国末秦相
2、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B.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C.“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指折杨柳,是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D.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英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D【点拨】儒勒凡尔纳是法国人,不是英国人。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柝,指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B.春社日,指古代立春后祭祀土地神,祈求丰收的日子。C.“齐鲁青未了”中的“齐鲁”,指齐与鲁,是周代分封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D.白丁、布衣都指有功名的平民。D【点拨】
3、“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穿麻布衣服,所以称布衣。4.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乐乎”“温故知新”“择善而从”“不舍昼夜”等成语均源于论语。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 年间的史事。C.古人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D.“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点拨】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5.以下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带上她的眼睛的作者刘慈欣,是高级工程师、科幻
4、作家,被誉为“中国科幻第一人”。B.惊蛰、清明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节气,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等谚语。C.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D.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相互对应的。2023年是壬寅年,对应的生肖是兔;2024 年是甲辰年,对应的生肖是龙。D【点拨】2023 年是癸卯年。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王安石、陆游、杨万里、赵师秀都是我国宋代诗人,都属于“唐宋八大家”。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C.科幻小说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
5、。D.中国古代的“乐府双璧”是指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A【点拨】“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A 项中“都属于唐宋八大家”说法错误,这四位宋代诗人中只有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B.韩愈,世称“韩昌黎”。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他们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点拨】“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AC.古代不少数字有“虚指”功能,如“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的“清明”既是一个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