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4 ,大小:1.67MB ,
资源ID:2395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955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模块02 高考命题研究1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历史(通史版)课件:模块02 高考命题研究1 .ppt

1、通史融合 高频突破 上 篇 模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模块高考命题研究1近几年高考全国卷选择题,中国近现代史考点分布在:28、29、30、31题28题考查的知识点:一、中国近现代史高频考点突破研高考、拓视野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7李鸿章奏准为开平煤矿减税的目的洋务运动的民用企业20171879年前后,福州船政局造船费用来源的变化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军事企业2017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016乙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6甲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2016丙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

2、命”维新思想、诗界革命2015运往伦敦生丝以曼彻斯特棉布包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的顽固性2015奕力倡洋务,被称为“鬼子六”近代思想解放、洋务运动20141853年,中、印消费英国棉纱比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自然经济的顽固性2014维新派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近代思想解放、社会生活29题考查的知识点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7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的原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近代教育的发展2017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反映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2017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反映了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2016乙甲午战前,中国拥有一定军备

3、优势甲午中日战争、洋务运动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6甲1930年赤色区米价比白色区便宜农村根据地的经济建设2016丙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新名词 近代思想解放、清朝“新政”2015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北洋军阀的统治2015康有为新学伪经考遭到清政府禁毁康有为的思想、清政府对维新思想的态度2014梁启超等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近代思想解放潮流201420年代,“主义”盛行一时三民主义、20世纪前期各种思潮30题考查的知识点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7陕甘宁边区政府调整政策的作用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2017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

4、地共产党势力的发展反映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2017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人民解放军打击英军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2016乙国民党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抗日战争、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6甲抗战胜利后,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2016丙1932年出产的一款火柴上的图案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2015国民政府重要塞区、防御工事建设国民政府的抗战活动2015日本侵略者发行“联银券”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沦陷区的掠夺2014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近代中国经济、“关税”与“内地税”201

5、4中国代表顾维钧要求各国采取行动抗日战争、列强对日本侵华的态度31题考查的知识点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71990年中共中央为市场体制改革做准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2017改革开放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017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作品的特点新中国的教育、艺术2016乙19571965年中、西方贸易比重变化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年份卷别试题主干考查的知识点2016甲“一五”期间,非生产性建设受到抑制“一五”计划2016丙1980年比1975年农业增产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2015“一五”期间,中、美、英工业增速比较“一五”计划2015新中国掀起学习

6、俄语的热潮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2014“一五”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探索20141953年,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2由上面的分析,中国近现代史的高频考点主要有政治列强侵华战争及其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的外交经济中国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洋务运动;建国初期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20世纪重大理论成果;文化及教育(现代教育的发展)1下表是18451856年英国对上海的羽毛纱的输入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B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C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D实业救国的探索初显成效C

7、 年份输入量(匹)1845 年4 157 1853 年3 960 1854 年2 720 1855 年1 410 1856 年2 350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清政府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有所下降,但没有锐减,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使得西方的商品并没有在中国畅销,故C项正确;实业救国的探索出现在19世纪末,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2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在1872年写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

8、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A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C反映了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入了解D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B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872年”,可知考查的是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并兴办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为维护清朝统治而进行的,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西方外交官对中国的认识,反映了西方对中国发展的直观认识,故D项错误。3“从更大的历史场景来看,归根结底,洋务运动又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

9、所引起的积极回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A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B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奠定了制度变革的基础A 解析:从世界发展潮流的角度来看,当时资本主义代表着时代和历史的潮流,而洋务运动的出现适应并促进了这一历史潮流,这也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历史贡献,故A项正确;洋务运动虽然对自然经济也有一定的瓦解作用,但这不是它的最大历史贡献,故B项错误;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虽然是从洋务运动中脱胎而生的,但这也不是洋务运动最大历史贡献,故C项错误;奠定了中国制度变革基础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活动而非洋务运动,故D项错误。418821891年间,在上海经商

10、打工的外地人中,精通外语者、经营零星装饰品的商人和餐馆的老板等,主要是广东人;买办、店员等则主要来自宁波;经营缎子、玉石、钟表和钻石生意的以南京人为主。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A加强了商业活动的管理B外来人口成为居民主体C新的阶级成分开始出现D快速发展成为中心城市D 解析:打工的外地人并不是商业活动的管理者,故A项错误;外地人口是否成为居民的主体,与史料跟史实都不相符,故B项错误;上海的外地务工人员,广东、宁波和南京只是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并不能昭示着新的阶级成分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到19世纪末,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口岸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经济的较快发展和思想观念的改变都促进上海成为区域乃至中

11、国的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故D项正确。5史载,清朝“合计洋关岁征各税,咸丰末年,只四百九十余万。同治末年,增至千一百四十余万。光绪十三年,兼征洋药厘金,增为二千五十余万。(光绪)三十四年,增至三千二百九十余万。为岁入大宗。”材料表明()A中国逐步扭转对外贸易逆差局面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D 解析: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仍然处于逆差局面,故A项错误;自然经济虽然已经开始解体,但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中国海关税收的增加,不能推断出对外出口的增加,因此不能反映出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中国海关税收的增加,反映出中国

12、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故D项正确。6“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C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与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无关,并且根据所学知识此时民族资本主义仅是初步发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可知材料讲的是洋务运动,后面

13、突出的是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突出经济结构有何变化,故D项错误。7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一变化主要原因是()A列强资本输出迅速增长B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C民族资本社会地位提高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C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中国民族资本总额增加,与列强资本输出增长无关,故A项错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和市场,但这并非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大量赔款,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控制,故C项正确;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

14、。8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道,“新约规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A结束了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B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C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C 解析:“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指的是割让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新约”是指马关条约,结束清廷的闭关锁国政策的是南京条约,故A项错误;开始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的是南京条约,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拓展了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故C项正确;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辛丑条

15、约,故D项错误。91902年梁启超回信给康有为:“至民主、扑满、保教等义真有难言者,弟子今日若面从先生之诫,他日亦必不能实行也,故不如披心沥胆一论之。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绝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者,势不得不攻满洲。”这反映了()A清末新政加剧清政府统治危机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梁启超与革命派主张基本一致D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D 解析:1901年进行清末新政,其加剧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应该是在1905年前后,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更无法体现该观念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了一点就是梁启超和革命派都主张反对满洲贵族,但并无法看出其主张基本一致,故C项错误;由材

16、料中的民族精神和攻打满洲可以看出梁启超有革命排满倾向,故D项正确。101876年清政府派员参加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1905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20条,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这表明清政府()A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积极扩大对外贸易D努力垄断对外贸易C 解析:材料体现清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博览会,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清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博览会,是对外,不是对内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故B项错误;材料“1905年清政府商部奏准出洋赛会章程共20条,指明凡有国际博览会,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表明清政府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故C项

17、正确;材料“即咨行各省督抚,晓示商人劝谕参加”,不是垄断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11学者费正清曾断言:“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是覆盖在旧中国上的薄薄的一层皮,它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可见,该学者认为当时()A中国民主革命力量不足B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C中国应该实行社会改良D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D 解析:材料是对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的评价,不是反映民主革命力量不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缺乏群众的支持是对辛亥革命的评价,而材料是对新政体的评价,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否定辛亥革命方式,没有赞成社会改良,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辛亥革命建立的新政体距离中国民间社会极其遥远”说明共和制难植根于中国社会

18、,故D项正确。12有人说:“自清末一百多年前以来,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在中国的地位十分稳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列说法,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近代中国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B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这里创办C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D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C 解析:近代中国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和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这里创办和材料相符,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在这里诞生与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说法不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990年,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与材料相符,

19、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31900年东南商报记载,汉口“乡间老成妇女子,特购入棉纱,以自织成其所好土布,余剩则卖却”。汉口乡间的现象反映出()A耕织结合更加紧密B自然经济趋向瓦解C西方经济掠夺加剧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 解析:根据“购入棉纱”可知已出现纺织分离,耕织组合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由“剩则卖却”“购入棉纱”可知纺织已经依赖市场,故B项正确;农村买入棉纱自织布,可见西方的棉织品在中国倾销,无法判断是否掠夺加剧,故C项错误;农村的变化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故D项错误。14读图,据图中信息可知()A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进程缓慢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迅速C近代农民的平均收入大幅提高D西方国家

20、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A 解析:从统计表可知,1840年到1920年这80年间,农产品商品率仅增长了10%,反过来说,小农经济瓦解的进程缓慢,故A项正确;表格只是提供了粮食商品率的进程,无法判断民族工业具体情况,故B项错误;粮食商品率的变化不能判断农民的收入,故C项错误;商品率发展缓慢说明了对外国强烈的抵制,故D项错误。15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宣言中称,民族主义是被征服民族抵抗战胜民族,“是以本党之民族主义主张融合与此人类四分之一人口,以与战胜民族反抗”。“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A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B国共两党开始出现利益分歧C资产阶级反侵略失败D中

21、共民主革命目标发生变化A 解析:蒋介石由支持转而压制民众,摧残民众团体,这反映了国民党趋向政治独裁,故A项正确;国共两党代表阶级利益本身就不相同,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资产阶级右派从反侵略到镇压民众,故C项错误;中共民主革命目标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故D项错误。16据考证,“到1937年,中国所有陆军装备的轻武器几乎都可以自给了”,同时一些复杂的重型装备也被大批生产出来。这反映了中国()A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代B国防近代化在持续推进C对抗日战争已运筹帷幄D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B 解析: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是在一战期间,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到1937年,中国所有陆军装备的轻武器几

22、乎都可以自给了,同时一些复杂的重型装备也被大批生产出来”表明军事工业的进步,故B项正确;军事工业上的进步,表明当时中国已经做了一些战争方面的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对抗日战争已运筹帷幄,故C项错误;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升材料没有涉及到,故D项错误。17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政府调整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B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计划完成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A 解析:“1957年到1960年,中国城市化从155%增长到197%”,结合史实可知此时期受“大跃进”

23、运动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快,导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及时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调整工农业生产比例,所以出现了题干中“1961年,政府又从城市动员了约一千多万人下乡”的变化,故A项正确。18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D 解析:材料中出现网络艺术,但不能说其主导文艺创作,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的是新的文学发展,不能说传统文学走向衰落,故B项错误;材料中仅仅涉及多种文艺创作方式,并未说明其走向成熟,故C项错误;根据

24、材料中“青春文学”“魔幻小说”网络艺术等方式,说明我国的文艺创作越来越服务大众,故D项正确。3建议拓展补充的知识晚清“出超”、“入超”;洋务运动;关税与“内地税”;中法战争、“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民国新文化运动;北洋政府及军阀混战、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土地革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巩固政权和恢复经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60年代的外交4知识拓展举例第一篇:出超与入超在对外贸易中,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若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称为出超,即贸易顺差,表明一国外汇有净收入,外汇储备增加,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强,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地位;若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为入超,即贸易逆差,或叫

25、贸易赤字。表明一国的外汇储备减少,该国商品国际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1)贸易顺差 所谓贸易顺差是指在特定年度一国出口贸易总额大于进口贸易总额,又称“出超”。表示该国当年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贸易顺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国在特定年份对外贸易活动状况。通常情况下,一国不宜长期大量出现对外贸易顺差,因为此举很容易引起与有关贸易伙伴国的摩擦。例如,美、日两国双边关系市场发生波动,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日方长期处于巨额顺差状况。与此同时,大量外汇盈余通常会致使一国市场上本币投放量随之增长,因而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压力,不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贸易逆差 所谓贸易逆差是指一国在特定

26、年度内进口贸易总值大于出口总值,俗称“入超”,反映该国当年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样,一国政府当局应当设法避免长期出现贸易逆差,因为大量逆差将致使国内资源外流,对外债务增加。这种状况同样会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3)贸易平衡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纵观世界各国(地区)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这种现象并不多。一般来说,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应设法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略有结余,此举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贸易顺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总结:出超是出口大于进口;入超是进口大于出口。第二篇:学术视野下的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或灵魂是自由主义。

27、自由主义在政治上或反对封建专制,或反对政府侵犯、干涉个人权利,论证个人自由的必要性、重要性等;经济上主张自由经济或放任自由。民富、公正、人权、自由、民主、共和、程序、法理等是自由主义思潮中常用的关键词。新青年提倡宣传的内容如民主、新道德、个性自由等体现了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实际上也就是在宣传自由主义。“新青年创刊时,陈独秀等人就把个性自由作为该刊的追求目标”,“胡适写过大量文章,深入浅出地说明个性自由的重要性。”五四前,正是陈独秀、胡适等一批思想文化健将的极力宣传和推动,自由主义的思想启蒙才在中国进入“黄金时期”。然而,自由主义的主流社会思潮地位在五四前后却又让位给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早夭

28、”了。教材实际上告诉我们“因为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先进中国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这样吗?要把这一问题弄清楚,我们需要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命运,进而分析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条件。新文化运动“早夭”的原因:主观原因是知识分子“没有真正参透西学”;客观原因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十月革命”等因素的影响。当然,作为新文化运动灵魂的自由主义本身是有缺陷的,这也是新文化运动“早夭”的重要原因之一。“西方文明之所以走到这步田地实际上是西方文明内在的弱点所造成的。”“自由主义式渐进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能适合当时许多人急迫的心态,也提不出即达成整体性解决的

29、办法。”正是因为上述原因,在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之间,逐渐有了分歧,并最终分裂,使这场以自由主义为主调的新文化运动“早夭”了,未能完成其思想启蒙的重任。多数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只有少数知识分子如胡适还固守自由主义。此后的中国走上了“政党革命”的道路。新文化运动“早夭”,是时的知识分子为何会接受马克思主义?“(1)救亡的时代要求。(2)革命的社会语境。(3)失序的政治环境、实用理性。(4)大同理想的传统文化。(5)苏俄的成功示范。”当然,马克思主义学说是被压迫者被剥削者求解放的学说,这是当时先进的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由此可见,我们对教材的“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30、这一结论要作具体分析。五四前后,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启蒙发生裂变后,主流社会思潮地位让位于马克思主义,并非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新道德、个性自由等实际上就是在宣传西方的自由主义。同时,将“自由主义”的概念与传统文化的理念进行对比。因为,此时束缚人们思想的仍然主要是旧的传统文化。通过上述比较我们知道,自由主义和传统文化有着根本不同,当西方自由主义的声音出现在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中国时,那些知识分子、那些青年学生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但是,其后中国的历史却没有仿效西方走上自由主义的发展道路,为什么呢?新文化运动“魂”归何处?弄清了这个问题,也就弄清了新

31、文化运动的历史命运。自由主义传统文化权利来源“天赋人权”说君权神授权利主体社会契约;人民主权君权至上权利制约代议制民主,分权与制衡君主专制经济政策经济自由重农抑商人性个性自由、个人自由“克己复礼”“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拓展教材,把握“命运”“政党革命”材料一 以自由主义为灵魂的新文化运动,五四之后不久,前后不到10年的时间,作为社会思潮主流的地位,就“早夭”给了“政党革命”。更接近真实的原因可能是,主观方面: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在没有真正参透“西学”的情况下,便轻易地放弃了自由主义立场客观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等使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知识分子对他们的信仰和追求产生了怀疑

32、;与此同时,十月革命,特别是加拉罕代表苏俄发表的废除原沙俄在中国一切侵略权益的宣言,1920年3月传到北京之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群体”,便迅速地告别了自由主义,转到社会主义立场,走上了“政党革命”的道路。李明海偶然与理想:新文化运动的早夭材料二 在他(梁启超)看来,眼下的西方文明已经走到了尽头哪能再给非欧民族提供效法的榜样。西方文明之所以走到这步田地,表面上是战争所致,实际上是西方文明内在的弱点所造成的。俄国的社会道路是靠马克思主义的指引,十月革命的胜利亦是马克思主义的巨大成就。俄国同样是一个专制主义国家,可是,就是在这片既专制又落后的土地上,竟然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一

33、夜之间把西方的资本主义世界远远抛在后头。启良20世纪中国思想史材料三“在五四运动之后,这种对旧社会思想的攻击几乎完全停顿,一切新出版物都换了战斗方面”,局限于政治斗争了。张太雷中国革命运动和中国的学生材料说明了以下问题:1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早夭”了,其后主要进行“政党革命”。2自由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所取代。3新文化运动“早夭”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即:主观:知识分子并未真正参透“西学”。客观:一战暴露了西方文明(自由主义)的弊端。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知识分子告别自由主义。五四之后,政治斗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此时,我们就明白了,新文化运动因“救亡”而进行自由主义的思想“启蒙”,自由主义是其“灵

34、魂”,但新文化运动的多数主将们在五四前后却放弃了自由主义而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发生“裂变”,新文化运动“早夭”给了“政党革命”。第三篇: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概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使中国大片土地沦失,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之际,1936年经过丙子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参加统一战线的不仅有农民、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除了汉奸、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投降派以外的一切政治力量。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2)产生原因:外因: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使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

35、的严重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和共产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核心,决定着统一战线的发展。内因: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倡导和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3)形成的过程 中共的努力a1933年宣言: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中国共产党为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33年1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首次提出红军准备在三个条件下与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的协定。这三个条件是:立即停止进攻苏区;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b

36、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对民族危机的加深、国内外形势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动做出了科学的分析和估量: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率先发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呼吁。再次明确表示只要国民党军队停止进攻苏区,实行对日作战,红军愿立刻与之携手,共同救国。宣言建议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党派、团体、名流学者、政治家和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筹组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并呼吁各党派和军队首先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c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

37、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从理论和政策上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总路线,提出“党的任务就是把红军的活动和全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一切活动汇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革命战线”。瓦窑堡会议后,共产党一方面积极促进一二九学生运动后全国人民中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向国民党上层领导人和军队将领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d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政府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将“反蒋抗日”政策转变为“逼蒋抗日”政策。8月25日,中共中央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信中再次呼吁停止内战,

38、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e和平解决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迅速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派周恩来、叶剑英等人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6项条件。为了促进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又致电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之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生活。同时提出四项保证: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共产党愿保证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

39、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1937年2月中旬至7月中旬,中国共产党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博古)、叶剑英、林伯渠等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宋子文、顾祝同等,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进行了多次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谈判。但因国民党方面坚持取消共产党组织上的独立性,取消红军,取消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双方没有达成协议。国民党的政策的变化a1935年11月,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蒋在他所作的对外关系报告中说:“和平未到完全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了最后关头,亦不轻言牺牲。”但同时表示,若到了最后关头,“即当听命党国,下最后之决心。”以此次会议为契机

40、,国民党及其政府开始调整对日政策。b在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八项条件,改变并最终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c1937年初的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主要讨论了西安事变后国民党及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中共是此次讨论的中心问题,虽然国民党还坚持“根绝赤祸”,但是政策由“武力剿共”变成“和平剿共”。这标志着国民党接受了合作抗日的政策,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共合作最终形成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布通电号召全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为公布国

41、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17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在庐山与蒋介石继续谈判。同一天,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谈话。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事变),扬言3个月灭亡中国。由于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直接受到威胁,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8月中旬,中共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同蒋介石等就发表中共宣言和改编红军问题,在南京举行第五次谈判,蒋介石被迫同意将在陕北的中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

42、领,提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命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间,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开赴华中抗日前线。在共产党的催促下,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第四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和社会主义改造(1)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具体时间是从1950上半年开始到1952年结

43、束)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确定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实现这些任务所必须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战略策略方针。毛泽东向全会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指出:全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任务,是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中把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一个重要条件。毛泽东在会上还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提出:“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个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

44、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不反对我们。”党和政府对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政策是“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通过这一政策,最基本的是合理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调整公私关系,就是调整国营工商业与私营工商业的关系。国家主要是通过对私营工业的加工订货和产品的统购包销等方式,把私营工业逐步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上来,逐步消灭私营工业生产的盲目性和无政府状态。商业上,适当地调整零售与批发之间、产区与销区之间、季节与季节之间、原料与成本之间的价格比例,使私营商业有利可图。调整劳资关系,就是正确处理在当时条件下的工人与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关系。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必须确认工人

45、的民主权利,适当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但又要保证资本主义工商业者获得合理的利润,以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出现劳资问题,由劳资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政府仲裁。调整产销关系,就是逐步实行计划生产,克服无政府状态,使产销渐趋平衡。主要是在生产领域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方向,在流通领域通过召开各种物资交流大会,按照“以销定产”的原则,制定各行各业的产销计划,逐步走上按计划生产、销售的轨道。(2)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目的 直接目的:恢复和发展私营工商业。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最直接得到好处的就是私营工商业。因此,直接目的是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根本目的:争取国家财经取

46、得根本好转。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党和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经取得根本好转的措施。因此,根本目的就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经取得根本好转。(3)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意义 作用:a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初步克服了自身旧有经营作风和改变了经济上的无政府状态,渡过了建国以前日益萎缩的困境,特别是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企业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b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力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我国的财政经济状况出现了新气象。c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也使国家积累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经验。正如陈云所说的:统一财经管理,

47、调整工商业,“只此两事,天下大定”。实质: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就是通过改善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允许私营工商业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下,逐步把私营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把私营经济纳入计划经济的轨道。性质: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既是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扶持,也是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步。因此,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4)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9531956年)方式:赎买政策和公私合营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

48、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按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联系的程度和社会主义因素的多少,分为低级形式和高级形式。1953年以前,我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重点放在工业中的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托经销、代销等初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上。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1954年的公私合营,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从单个企业的公私合营推进到全行业公私合营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后,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原来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公私共有,转轨由国家支配。资本家虽然还对生产资料有所有权,但已不能买卖,只是在定息的形式上被保留着。这时的企业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性质。到1966年9月,随着定息的停止,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的性质就转变为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了。赎买的形式有两种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谢谢观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