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史专题复习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专题十二 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专题十三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专题十四 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专题十五 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世界史专题复习试题专题十一 资本主义政治发展史(2006年广东历史卷)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首要目标是A维护联邦统一 B统一全国市场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夺取南方原料产地(2006年广东历史卷)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 C价格革命 D文艺复兴(2006年北京卷)图8是1792年法国马赛义勇军开始传唱的歌曲,后被定为国歌。这首曲子在当年的作用是A宣传人权宣
2、言,欢迎立宪派 B鼓舞法国人民,反击外来干涉 C鼓吹恐怖统治,支持雅各宾派 D支持拿破仑,反击反法联盟(2006年江苏卷)16世纪葡萄牙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是 A美洲 B非溯和美洲 C非洲和亚洲 D非洲3.(05上海19)新航路的开辟,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A召开亚非万隆会议 B成立七十七国集团 C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D开展不结盟运动6(03广东历史2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 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 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3(05上海1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
3、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人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弊 D吏治腐败4. (05春季20)世界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途径不尽相同,德国的道路是A.资产阶级革命 B.民族解放战争C.王朝统一战争 D.社会改良运动2(05上海10)22日清早,王宫内气氛恐慌,路易菲力浦一起床就宽慰恐慌的手下人道:“人们不回在寒冷的冬天闹革命。”话音刚落就爆发了:A法国二月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法国六月起义 D法国七月革命 (02上海历史24)19世纪中叶,德国人自上而下地完成了
4、法国人曾经“自下而上干的事”。这个“事”的实质是A 建立地主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B 为近代化扫除障碍C 对外殖民方面取得相当的成功 D 满足农民土地要求9(03春季20)从结果上看,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A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8(03春季19)通过推行改革使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是A 亚历山大二世 B 明治天皇C 俾斯麦 D 甘地10(03上海历史10)一位伟人指出:“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的进步事业”这一事业指A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戳
5、穿俄罗斯的觊觎 C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02天津19) 与德意志统一相比,19世纪意大利统一的不同之处是( ) A. 先统一北方,再统一全国 B. 通过战争完成统一大业 C.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D. 结束了异族压迫局面6(04江苏19)下列有关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废藩置县,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保留武士特权 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绝对忠于天皇的军队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了允许土地买卖的法令 A B C D 9(03上海历史9)以“皇帝”名义推行民法典,自誉为“永垂不朽”的事情,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A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的南北战争 C
6、日本武装倒幕运动 D德意志第三帝国1(04上海历史8)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新俄罗斯”巩固了A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 B手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 D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3(04广西19)法国大革命中,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的法令颁布于 A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 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 C雅各宾派统治时期 D拿破仑统治时期 4(05广东19)法国与北美独立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富来克林和杰斐逊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法国公开帮助美国对英国作战C杰斐逊等人起草独立宣言时借鉴了法国人权宣言的内容D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在美国1
7、787年宪法中得以体现3(05上海24)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民忧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民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A进步意义大于缺限 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 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2(05天津17)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 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 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1(05全国二16)1791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成果,该宪法A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B规定法国为共和制国家C
8、确立了无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 D是各革命派别一直严格遵循的纲领6(04江苏18)下列关于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B都体现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要求 C都维护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 D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7(03上海历史7)1688年,女婿登基,丈人逃亡的那场“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与A封建贵族斗争的原因 B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C封建贵族斗争的标志 D新兴贵族妥协的条件(02上海文综7)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中可供参考的是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大西洋宪章(02沪春5)下列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9、的是 A 英国的权利法案 B 美国的独立宣言C 法国的人权宣言 D 美国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02春季19)这三次革命的共同之处是A 都体现了封建制度必然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的规律B 革命武装都打败了王党军队C 都处死了国王D 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02春季20)这三次革命各有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B 雅各宾派专政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C 英法两国革命过程中都出现过旧王朝复辟D 美国独立战争得到国际上的支援(02春季21)下列关于这三次革命成功的表述,正确的是A 英国靠战场上的胜利完成了革命B 大陆军攻克英军最后据点随即宣告美国独立C 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是由于人
10、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历次议会的努力奋争D 都以颁行宪法为革命成功的标志(02春季22)这三次革命具有重大意义,它们A 共同代表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B 标志着英、美、法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C 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D 直接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7(05上海32)版图中的德意志 “我们德意志人是一个民族,因为我们经历了共同的历史,所以我们感到休戚与共。”这段话反映了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下图是德意志四个不同时期的版图。问题:(6分)(1)以上图片反映德意志政治版图经历了怎样的变迁?(2分)(2)B图和D图的状况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2分)(1)C图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什么?(1分)(1)四张图片给你哪
11、些启示?(1分) 答案(1)由分裂到统一;由统一到分裂、再由分裂到统一。 (2)王朝战争或铁血政策;和平方式或非战争方式。 (3)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或美苏冷战。(4)德意志民族对统一的渴望;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平统一胜于武力统一等。(02上海历史30)一位意大利爱国者在1814年写道:“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恢复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问题:(1)这位意大利爱国者的话因何而发?(1分)(2)如何理解“法国人鲜血的价值”?(3分)(3)为什么他感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2、?(1分)30(1)拿破仑对外战争(或对意大利的战争)。 (2)拿破仑战胜意大利后,破除封建制度,废除农民服徭役的陈规(或农奴制),推行拿破仑法典等。 (3)意大利摆脱了奴役。30(03上海历史30)美国某民意测验机构在中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一位在本国早期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结果,下列总统得票相近。问题:(共5分)(1)这三种选择,你认为哪一种更有道理?为什么?(2分)(2)另外两种选择是否也有可理解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30本题三种选择顺序不固定,按下列要点与标准给分,但总分不超过5分。华盛顿: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独立(2分)。杰斐逊:参与起草独立宣言,它是“
13、第一个人权宣言”(如答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 脱离英国而独立也给分)(2分)。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维护了联邦的统一(2分)。32(03上海历史32)改革在中外近现代史上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革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一种形式;第二,改革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第三,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问题:请根据以上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并简要说明理由。(共6分)32第一方面:明治维新,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成为亚洲强国)。或俄国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或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第二方面:罗斯福“新政”,遏制了经济危机(或挽救了美国)(2
14、分)。第三方面: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或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或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或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分)。如答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据,参照上述原则给分。8(04上海历史29) 1607年,100多名男子乘三艘帆船从不列颠启航,远涉重洋,登上了大西洋彼岸.从此,这片土地开始在剑与火中孕育一种崭新的文明,人种构成也发生了加速度的变化.1700-1860年美国人口种族构成的变化 时间(年)土著人口白种人口黑种人口合计170075.022.32.7100.0182032.5788.4177.2998.1186016.02724.0400
15、.03140.0资料来源:英安格斯 麦迪森(Angus Maddison)著问题:(6分)(1)在这160年间,美国人口构成呈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4分)(2)这种变化趋势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29(1)土著人口骤减,(1分)白种和黑种人口剧增或成为当地的主体,(2分)人口总数大幅上升。(1分)(2)提供劳动力和先进技术;带去了商品经济和近代制度(或促进经济发展形成统一市场);形成了美利坚民族。(每点1分,最高不超过2分) 8(05全国三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63年1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明,为人占有而做
16、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材料二: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犯罪的惩罚除外。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1865年)材料三:美国1964年的民权法允许联帮司法部门对凡是实行种族隔离的公共设施和学校进行起诉,并对继续进行种族歧视的公共性计划停发联帮资助1965年选举权法旨在彻底消除南部各州对黑人选民设置的种种岐视性选举资格限制1968年国会通过民权运动时期最后一个重要的民权法案,禁止在租房和买卖房屋方面的种族歧视行为。回答:(1)材料一中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谁签署的?(2分)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签署该宣言的
17、?(8分)答:林肯。北方在内战中失利,需要采取措施扭转战局;强大的民意要求废除奴隶。(2)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关于黑人奴隶宣言的规定有何不同?(6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对解决南北矛盾起到什么作用?(4分)答:在参与叛乱的地区解放黑人奴隶;在全国范围内解放黑人奴隶,废除奴隶制。全面废除奴隶制,清除了美国南北矛盾的一个根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各项法律颁的共同背景(6分),这些法律没有完全解决黑人的不平等地位,为什么?(2分)答:黑人遭受种族歧视,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掀起了争取平等权利的民权运动。这些法律只解决了学校的种族隔离等部分问题(或经济方面的问题没有解决)。
18、 (4)结全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上述材料反师出的黑人地位逐渐改善的原因(4分)答:评分说明:依据材料,言之有理,即可满分(如回答黑人坚持斗争)。2(04上海历史9)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Britain is probably closer to the revolution than any other countries in Europe。这是因为 A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02上海历史3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19、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问题:(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分)(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4分)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8(04天津37)(36分)在近代,西方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进步。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它们强起后,对外侵
20、略扩张,给世界带来战争和灾难。中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走了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路,并日益成为捍卫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举例说明西方主要国家是怎样以不同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6分)(2)概述西方列强在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不同阶段对外侵略扩张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8分)(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3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3分)20年来取得了哪些重要的建设成就?(4分)(4)中国是捍卫世
21、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即使富强之后,也不会威胁别人,为什么?(10分)37(1) 革命道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改革道路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统一道路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2)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为推销商品,强占原料产地和抢占商品市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输出步伐加快,分割世界殖民地。 资本主义制度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社会。工业革命的发展使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要求有足够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资产阶级为获取巨额利润,垄断组织跨出国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促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3)
22、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 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农村经济全面振兴,工业方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新局面,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发展。(4)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准则,反对强权政治;主张睦邻友好,同各国发展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实现共赢和共同发展。 历史上中国长期遭受列强的侵略,
23、在共同的反侵略斗争中,与各国人民互相支持。中国在成为强国后,是建设更加安全、繁荣和开放世界的重要力量。(02苏粤36)19世纪初期发生了拿破仑战争,20世纪初期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比较这两次战争在范围和性质方面的不同之处;(8分)指出两次战争后各形成了什么国际关系体系,其共同点是什么。(6分)36答案要点:(14分)不同之处:(1)前者基本上是欧洲范围的战争;后者是世界性战争。(4分)(2)前者的性质经历了从以反干涉为主到谋取霸权为主的转变;后者自始自终都是帝国主义战争。(4分)国际关系体系及共同点:拿破仑战争后是维也纳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分)共同点是大国主宰国际事
24、务。(2分)(2006年重庆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最强的国家。英国政府实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一个庞大的帝国在19世纪末登上顶峰。 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 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的比重:1880年占22.9%;1900年占18.5%;1953年占8.6%;1980年占4%。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198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在世界工业中的位次由1950年的第15位上升到第5位,仅次于美国、苏联、日本和联邦德国。 宋则行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到哪个阶段?(3分)分析同
25、期英国对外扩张的目的。(6分)归纳英帝国主义的特征。(3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经济运行的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岛被割让的原因和香港回归的主要背景。(6分)它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答案:(1)自由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在世界范围内,强占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争夺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以发展资本主义。殖民帝国主义。 (2)在世界范围内,英国经济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大量资本输出;设备陈旧,不愿采用新技术;其它国家经济的发展;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削弱;英属殖民地的影响。(3)英国是强国;中国是弱国;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家实力增强;英国的国家实力相对下降。国家实力影响外交。专题十二 世界近现代经济发展史(2006年四川卷)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中心是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 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 促进贸易自由化(2006年江苏卷)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中学历史教学园地B. 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提供了同等的发展机会C. 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园地D.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
27、的两个主要趋势(2006年重庆卷)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 提高国际地位提高科技水平 A B C D(2006年广东历史卷)按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中A美、英、日、德 B美、德、日、英C美、日、英、德D美、日、德、英(2006年江苏卷)下列有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的结果 B打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 C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攫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丰富的原料提供了便利 D开始打破各大洲之问的相对孤立状态(2006年北京卷)世纪后期,“脱亚入欧(仿效欧美)”逐渐成为日
28、本社会的主流认识。受其影响,明治政府采取的措施有开展工业革命废除封制度实施“大陆政策”推行“文明开化”A B C D5(05江苏18)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转折和变化,其表现不包括 A英国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 B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 C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D欧洲思想领域出现了改造旧社会的政治构想3(04广东历史25)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5(05北京23)20世纪后期,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概念转化为行动的国际文件是:A联合国宪章 B阿拉木图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
29、 D马斯特里赫条约1(04上海春季7)欧洲联合的进程从1951年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开始,不断向前发展。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的动力是同美国争夺非洲殖民地 稳定和发展西欧 抗衡苏联 摆脱美国的控制A B C D4(04北京23)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 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C.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D.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11(03春季22)在20世纪50-70年代,改革卓有成效并并促进了经济较快发展的国家是日本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波兰A B C D (02苏粤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A进行了社会民主改革 B以传统产业
30、带动经济发展C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D坚持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3. (05春季23)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3(04江苏22)20世纪30年代前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克服经济危机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A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B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放弃关税壁垒 D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02上海历史18)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A 凡尔赛体系
31、 B 罗斯福新政 C 法西斯体制 D 斯大林模式4(05江苏21)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 联共(布)“十五大”提出总方针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与农业集体化同时展开 D 到1937年差本实现1(04天津2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A 经济走向全球化B 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 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10(03天津25)19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人民抵制英货 B没有兴建新兴工业企业 C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 D成为美国的债务国(02全国25)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国家主导
32、进行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 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A B C D 5. (05春季2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产生的重大影响不包括A.西方殖民扩张加速 B.工业无产阶级产生C.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02天津23)与欧美相比,日本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在于( ) 由国家主导进行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完成 国营企业比例不断增大 基本清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 A. B. C. D. . (02天津2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 主要发生在基础工业和重工业领域 科技含量大为提高 推动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确立了资
33、本主义在世界的统治 A. B. C. D. (02全国2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B 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C 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D 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02上海历史10)在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标志是A 圈地运动结束 B 君主立宪制确立 C 工业革命完成 D “日不落”帝国形成. (02天津18) 下列事件,属于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是( ) 明代的“土木之变” 北伐战争前的国民会议运动 美国的南北战争 “蒙巴顿方案”的提出 A. B. C. D. 1(04天津21)第一次工业革命
34、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 列强以炮舰和廉价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 在对外正当贸易中开始出现贸易逆差 被迫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 5(04广东历史20)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3(04上海历史13)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德意志帝国与其说是建立在铁和血上,不如说是建立在煤和
35、铁上。”这句话强调了 A容克地主控制煤铁等矿产资源 B工业化是德国统一的物质基础 C从法国夺取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D普鲁士凭借王朝战争实现统一24(03上海历史24)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的这一诊断揭示了资产阶级A曾经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B永远是人类财富的化身 C始终是社会进步的代表 D将来是世界经济的霸主3(03上海文综9)以下与18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A “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 B 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C “大贾富民”是“国之司命”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02上海
36、文综8)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A 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 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 蒸汽锤、铁路设备 D 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02天津21)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 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 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 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05江苏17)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 B 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C 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7(04江苏2
37、0)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1(05天津20)极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发展并推动了机器普及的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B机器零部件标准化生产的采用和推广C铁路的大规模修建 D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3(04广东历史25)下列各项中,合作水平最高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4上海历史27)观察下列漫画,在各选项中为该画选择一个主题。 A美国南北战争爆发 B德国东西分裂加剧C世界两极格局解体 D全球经济差距
38、扩大21(03上海历史21)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02天津26)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 ) A. 世界最大的非政府国际组织 B. 亚洲太平洋地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 亚洲太平洋地区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组织D. 世界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8(05全国春季)1997年,江泽民在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时强调指出,悠久的传统友谊,相似的历史遭遇,维护和平与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是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睦邻互信、友好合作的历史和现实的重要基础。(3)根据中国古代相
39、关史实,说明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悠久的传统友谊”。(6分)(4)近代以来,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有什么“相似的历史遭遇”?(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为了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作了哪些共同的努力?(7分)答案要点:(3)唐朝以来,华侨在东南亚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海上贸易以及物产交流频繁;郑和下西洋使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政治经济联系密切。(4)历史上都曾遭受过西方列强的侵略奴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曾遭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万隆会议上,接受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主张,使会议圆满成功,形成了团结反帝维护民族独立的新局面;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与发展。11(04天津4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40、回答问题。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摘自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图7(1)“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是什么?(2分)其成立后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2分)(2)“欧洲共同体”是由哪些机构合并成立的?(3分)答案:40(1) 主要目标是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到80年代中期,
41、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并想摆脱美国的控制。开始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5(05江苏历史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摘自吴于瑾、齐世荣世界史近代
42、史编下卷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三: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了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 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摘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回答: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思想?(1分) 与上述思想相比,材
43、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并概述其主要内容。(6分) 材料三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既然里根政府实行“少开支”政策,为何美国还会出现财政赤字急剧上升的现象?(5分) 答案要点:(共12分) 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原因:里根政府认为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答“膨胀”亦可) 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持续增长。(答通货膨胀率和失
44、业率下降亦可)。原因:政府减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7(05北京37)(30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近代以来的世界与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14 北大西洋与地中海示意图 (1)读图14,16世纪始,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北大西洋东岸;20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北大西洋西岸。 分别说明上述两次“转移”的原因和影响。(10分) (2)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时有发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50年代的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实施了社会改革。 试说明上述改革在历史背景、措施手段上的主要共同点。(6分)美国的改革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有何影响?(2分) (3)鸦
45、片战争后中国被强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 试归纳上述两个阶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共同原因。(12分) 答案要点:(1)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等大西洋沿岸国家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国经济迅速崛起,工业跃居世界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开始衰落。美国开始争夺世界霸权。 (2)历史背景:经济严重受损。美国遇到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二战后西欧各国经济亟待恢复。 措施手段: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影响:为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3)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中国社会的
46、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商战和实业救国;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政府对兴办实业的政策发生变化。10(05江苏历史31)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工业化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请回答:指出16世纪以来的英国和19世纪中期以来的日本在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资本积累的主要来源,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7分) 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5分)答案要点:(12分)英国:通过(贵族地主)圈地运动和(银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场主)海外贸易、殖民掠夺,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 日本,通过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征收统一的地税,以及发动对外战争勒索赔款等,为发展工业积累了
47、资本。 不同点:英国工业起步阶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资;日本在工业起步时政府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主要史实:政府投资、扶植私人企业、海外拓展。主要原因:由于市场挟小、费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单靠私人资本无力发展新工业。6(05上海历史35)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一书中写道:19世纪中期是欧美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时代,它以万国博览会这一自我庆祝的仪式拉开了序幕。1851年伦敦博览会、1855年巴黎博览会和1876年费城博览会无不昭示着这一胜利,向世界隆重地展示其财富赤长和科技进步。问题:(13分)(1)19世纪中期欧美“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是怎样实现的?(1分)答:工业革命(
48、2)如何理解19世纪中期英、法、美资本主义经济取得了“全面胜利”?(9分)答:英国:完成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飞跃或技术发明、或技术革命;工厂制度的形成或分工;创造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或成为“世界工厂”;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到近代工业社会。法国:七月王朝时期,工业革命有了较快发展。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工业革命深入进行,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法国最终确立。美国:20年代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并通过南北战争废除种植园经济(或黑奴制),解决土地问题,使美国完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如自由劳动力和自由贸易),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狂飙时期。(3)西方为什么要以博览会来展示自己的成就?你认为2010年的上海
49、将赋予世博会何种崭新的涵义?(3分)答:博览会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展示财富增长和科技进步的综合体现。向世界展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等。7(05广东历史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村料一:1815年,英国土地贵族控制的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而因为麦价很少高过80先令,一般都在5060先令之间,所以“谷物法”一直是起作用的。 据夏炎德欧美经济史材料二: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
50、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保护了,相反地,这个政策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因而不利于英国工业的发展。1832年议会改革后,上台掌权的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们便开始了争取废除一系列重商主义法律的斗争,到1864年终于迫使议会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在1846-1849年间,议会又取消了200多种左右的商品进口税。 据吴于虚、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谷物法“废除后,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英国市场,使英国农场主受到外国畜力、水力或蒸汽为动力的各种农业机器陆续出现,并开始使用化学肥料,在推广优良畜种、增加程植品种、改进排水方法等方面也都有进展。1850-1870年间,英国农
51、业产量增加一倍。 据刘淑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近现代经济史请回答:(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颁布“谷物法”的原因。(2分(2)从材料二看,“谷物法的废除表明英国经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9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谷物法“废除后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3分)8(04广东历史31)(l4分)意大利是欧洲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之一,但到 19世纪中期,社会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英、法两国,试从近代早期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的变化、意大利内部政治状况方面分析其原因。31答案要点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变化,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
52、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等国代替;(2)很多地区被外国势力控制或占领,邦国林立,长期没有统一; (3)多数邦国处于封建统治之下,工商业发展受到 阻碍。 (评分说明:如考生答出其他原因,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4分。)9(04北京40)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巨大推动作用。 材料一 1835年德意志仅有铁路6公里,1875年的德国铁路已达27960公里。有学者认为,那里稠密的铁路网“在小邦分治主义偏见的长城上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 材料二 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修建铁路“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
53、如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火车飞行,“路稍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陵逼,几至亡国”。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的观点不无道理,遂搁置修路倡议。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铁路对当时德国社会发展的作用。(4分) (2)结合材料二,你认为清统治者当时反对修建铁路说明了什么?(3分)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4分)(3)根据保路运动发生的原因,分析20世纪初国人对建设铁路认识的转变。(6分)40. (1) 促进了德国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 (2) 说明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中国铁路起步
54、晚,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便于列强侵夺中国铁路路权。(3) 反对清政府将铁路路权出卖给帝国主义(反对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反映出国人对建设铁路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和维护民族权利的坚定决心。(01上海38)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烃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2分)示例: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政治上:经济上:(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
55、100年间,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3分)生产方式:政治变革:国际格局:(3)垄断组织产生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二战前后垄断又有何新的发展?(3分)(4)(以下3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分)(5)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从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3分)38(1)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分);经济:手工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
56、方式)得到发展或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分)。(2)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或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1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1分)(如具体列出1848年欧洲革命,1861年改革,德意志统一,美国内战,明治维新中2项以上也可给1分);开展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或殖民地半殖民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分)(3)是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情况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1分)。(4)甲:英国大块拍卖封建地产(1分)法国把没收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1分)美国颁布宅地法解决土地问题(1分);乙:英灶国内革命战争;
57、美民族独立战争;日俄自上而下的改革;德意王朝战争(4种中答出3种即给3分);丙:英法美民主化进程比较顺利(1分)德日俄政治上保留了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倾向有所加强(2分)(5)洋务运动(1分)。维新变法(1分)。清政府的“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任答1项给1分)4(05上海历史31)来自课本的历史片段 经过了将近30年的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重要工业部门大多数集中在几十垄断组织手里。这些大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并不排斥竞争,相反使竞争愈加激烈,但是它们主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追求利润,增强竞争能力。它表明垄断组织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在
58、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生产力的进步而对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它还预示在垄断组织的形式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还会有更惊人的发展。在工业生产集中的同时,银行资本的集中与垄断也达到很高程度。它促成了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的融合,形成了金融资本。当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时,资本主义即进入了垄断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这也是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成熟发展时期。高一历史学本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2002年第12次印刷,第173页阅读文本,回答问题:(5分)(1)“将近30年的发展”指什么?(2分)(2)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什么?除文本的解释外,你还有什么新的理解?(2分)(
59、3)“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中的“现代”是什么含义?(1分) 答案(1)第二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竞争愈加激烈,生产与资本向少数资本家集中。 (2)不排斥竞争,相反使竞争更加激烈。垄断排斥竞争等。(3)垄断组织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或进入垄断阶段。(04上海历史32)观察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阿诺德汤因比问题: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1分)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1分)其本
60、质特征是什么?(3分)(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1分)32(1)1929瞩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 (1分) (2)罗斯福新政。(1分)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3分) (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分)2(04北京41)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1)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农业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末,苏俄(苏联)在农业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8分)有何经验教
61、训?(4分)41.(1)探索: 将没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行余粮收集制;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经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农业政策;教训: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2006年广东历史卷)阅读下列材料:中学历史教学园地材料一 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上的第一个条例,他规定,车间的墙壁和天花板应该每年用石灰刷白两次;每个学徒都应该得到两套整齐的衣服;工厂必须为男女两性儿童安排分别宿舍,并有足够数量的床铺;工作时间决不允许超过十二小时;在学徒的头四年中,教育是必须要做的事;视察员发现工厂有传染病的话,他们有向保安审判官所属郡法院提出
62、报告的任务这项法令创立了一个在英国19世纪期间起了很大作用的制度,而且各文明国家都采用了这个制度,即对工厂的监督。必须承认,这项法令的实施效果几乎等于零,即使认真实行,也只 不过提供一些微乎其微的补救而已。据保尔。芒图:十八世界产业革命材料二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在济贫院,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这是一种带有劳动改造性质的规定。其目的 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考劳动谋生。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劳动极其繁重,贫民望而却步,被称之为“巴士底狱”据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材料三】 马克思
63、指出:“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本的积累、城市的扩展和美化,灾祸越来越严重,以致在1847年到1864年间,仅仅由于害怕那些对上流人士也决不留情的传染病,议会就制定了不下十项卫生警察法令,在某些城市,如利物浦、格拉斯哥等地,吓破了胆的资产阶级还通过他们的市政当局来进行干涉。不过,西蒙医生在他的1865年报告中仍然大声疾呼:一般说来,这些灾祸在英国还没控制住。”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王珏:世界经济通史请回答:中学历史教学园地(1) 上述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人工作和生活状况的哪些信息?(不得摘抄原文)(5分)(2) 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分析英国政府制定1802年工厂法条例和1834年济贫法(修正案)的原因。
64、(3分)(3) 根据上述材料,评价英国政府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为。(4分)答案:(1) 卫生状况差;传染病流行;居住条件差。工作时间长;学徒和童工受教育机会少;失业情况严重。(5分)(2) 工业革命在促进城市化的进程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如劳资矛盾加剧,事业情况严重等;工人阶级不断斗争;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采取相应措施。(3分)(3) 英国政府出台各项法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工人的政治和经济权利并未得到实际保障,其他社会问题也未得到有效解决。(2分)(2006年天津卷)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有着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历史背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美国的经济交往日益密切。阅
65、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图15材料一:南北战争后,在美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以煤炭、钢铁、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带。大西洋沿岸各州生产的工业品在全国所占比例,从1860年前的30%下降到1890年的58%,原来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在制造业方面超过了东北部。(1)依照图15和材料一,指出美国中西部经济发生的变化。(分)并概括主要历史原因。(分)答案:(1)变化:美国工业中心向中西部拓展; 制造业兴起。 原因:西进运动和铁路的修建;工业革命的推进;资源丰富。(2006年江苏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
66、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盼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问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圆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幕;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5日)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 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
67、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材料四请回答: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是什么?(6分) 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材料兰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2分)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3分) 答案: 普法战争,一战、二战中的法德冲突。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
68、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专题十三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2006年广东历史卷)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有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请回答:中学历史教学园地(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5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2)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
69、在哪些措施?(3分)答案:(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3分)它的目的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2分)(2)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转攻为守)。(3分)(2006年四川卷)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 冷战结束后,各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2006年全国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
70、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2006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2006年江苏卷)下列有关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苏德战争的爆发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后,美国逐渐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A B C D(20
71、06年重庆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反意大利法西斯的重大事件不包括 A发动阿拉曼战役 B召开德黑兰会议 C发表大西洋宪章 D登陆西西里岛(2006年广东历史卷)1943年北非战场结束后,美英联军下一步的重大行动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A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在西西里岛登陆 C在易北河与苏军会师 D进行柏林战役(2006年天津卷)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并获得收复失地神圣权利的国际会议是A.开罗会议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D.波茨坦会议(2006年广东历史卷)巴黎和会召开期间,多数国家的代表整日忙于参加交谊舞会和鸡尾酒会,它说明了A这些国家在和会中的地位无足轻重 B这些代表热衷于参加社交活动C会议讨论
72、的议题与这些国家关系不大 D法国政府有意拉拢这些国家(2006年天津卷)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2006年全国卷)近代以来,法德之间多次发生战争。图4反映的战争是中学历史教学A拿破仑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2(05广东综10)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A全球和平 B走向缓和 C走向紧张 D动荡不安4(05上海21)2003年3月,美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
73、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1(04天津24)1992年4月8日华盛顿邮报刊登的文章中写道:“美国以及盟国正进入一个永久关系紧张的时代”。这种“关系紧张”是指( )A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B 美日欧三极矛盾突出C 由意识形态对立转移到经济实力抗衡D 第三世界团结一致反对霸权12(03天津27)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C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4(05上海21)2003年3月,美
74、国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 B多极世界的一员 C欧盟外交的代表 D两极世界的一极3(05北京22)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霸权主义横行南北差距拉大地区冲突不断恐怖主义抬头 A B C D2(05广东综10)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A全球和平 B走向缓和 C走向紧张 D动荡不安6(05江苏24)下列有关当今国际形势特点的概括,不正确的是 A和平与发展是主流 B地区性冲突有所增加 C世界形势趋于紧张 、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05北京21)下列表述能够体现
7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共同点的是: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 B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 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3(04北京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提出杜鲁门主义C. 实施马歇尔计划D. 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5(04广东历史23)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 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 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 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7(04江苏23)以下关于国际联盟和联合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
76、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B总部都设在美国 C都曾经受到大国操纵 D都一贯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 3(04北京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的表现是A.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 提出杜鲁门主义C. 实施马歇尔计划D. 在西德进行货币改革11(03天津2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发生动摇的表现不包括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B美国开始改变战后初期对苏全面强硬政策C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日本、西欧成为强大竞争对手24(03江苏24)20世纪6070年代美苏争霸的态势可以概括为( )A、美国取得压倒性优势 B、双方互有攻守C、苏联依靠绝对军事优势迫使美国退让 D、双方不
77、堪军备竞争重负放慢争霸步伐(02苏粤29)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苏美关系出现某种缓和,其重要原因是A苏联需要美国的技术 B美国需要苏联的市场C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D苏联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02苏粤30)20世纪,大国之间靠牺牲他国利益达成的决议是布列斯特和约九国公约 洛桑条约雅尔塔协定A B C D(02全国21)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性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 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 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 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A B C D (02全国22)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
78、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 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 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 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02上海历史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使德军陷入苏军和英美盟军夹击中的军事行动是A 西西里岛登陆 B 诺曼底登陆 C 突尼斯歼灭战 D 阿拉曼战役17(03上海历史1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国召开代号为“公共交通起讫点”的会议,杜鲁门认为它“只是一次炒冷饭,是一次把已有的协定付诸实施的会议”。杜鲁门指的是 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 1(
79、04广西2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法西斯在欧洲的占领区不包括 A波兰 B 捷克斯洛伐克 C 西班牙 D 荷兰2(04广东历史2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 A敦刻尔克战役 B诺曼底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3(04上海春季6)1943年底,美、英、中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所侵占的中国领土,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二战末期,同盟大国发表文件,重申开罗宣言的规定必须实施,这个文件的名称是A雅尔塔会议公报 B雅尔塔秘密协定C波茨坦公告 D波茨坦协定1(05全国一22)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规定A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
80、须归还 B维持外蒙古现状C战后成立联合国 D废除美英在华治外法权2(05广东22)1944年6月美英等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此前欧洲最重要 的战场是 A波兰战场 B法德战场 C意大利战场 D苏德战场3(05北京1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文件有大西洋宪章开罗宣言雅尔塔协定波茨坦公告 A B C D4(05江苏2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 卢沟桥事变 B苏德战争爆发 C英法对德宣战 D日军偷袭珍珠港1(05上海26)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
81、秩序”是指: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2(05天津24)20世纪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达是: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 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A B C D1(04天津23)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A 建立国际联盟B 调整欧洲国家边界C 签订对德和约D 分配德国战争赔款2(04北京21) 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内容有“海洋上的航行有绝对自由”,“取消一切经济障碍和确立贸易条件的平等”,“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其最终
82、目的是 A. 争当海上霸主 B. 争夺贸易霸权C. 建立国际联盟D. 攫取世界霸权(02上海历史26)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名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 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 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C 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 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23(03江苏23)下列文件中,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是( )A、九国公约 B、联合国家宣言 C、大西洋宪章 D、波茨坦公告3. (05春季22)造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加深 B.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C.奥匈帝国皇储被刺 D.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形成2(
83、05天津23)19世纪6090年代中期,英国在欧洲大陆奉行“光辉孤立”的外交政策。英国海军大臣戈申对此解释道:“它是一种故意选择的孤立。”此话表明英国:A力图保存欧陆大国之间势力平衡 B关注世界霸权,无意卷入欧洲事务C力图使欧美大国之间相互牵制 D实力开始衰落6(04广东历史2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英日同盟”的缔结 B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 C法、俄军事协定的缔结 D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2(04上海历史17)南斯拉夫某城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当
84、时“他的子弹”射向 A德国皇帝威廉二世 B奥国皇储斐迪南太公 C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D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02苏粤26)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B德国一度成为成员国C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D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02全国20)在国际战争中失败往往直接引起国内的革命运动,这方面的例证是A 美西战争 B 普法战争 C 拿破仑战争 D 意埃战争(02苏粤24)下列国家,在德意志统一战争中被打败的是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西班牙14(03上海历史14)作者表达的是英国意欲A帮助欧洲大陆的弱小国家 B打破欧洲的均势格局 C维持欧洲大陆的
85、势力均衡 D同欧洲列强结成联盟 (02上海历史11)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1)科学技术水平进步 (2)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2)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4)殖民主义疯狂掠夺A (1)(2)(3) B (2)(3)(4) C (1)(3)(4) D (1)(2)(4)4(04春季23)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 关于人权的主张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 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A、 B C D4(04春季23)在当今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 关于人权的主张已经
86、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国际环境得到改善,国际地位和作用得到提高 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 因加入WTO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A、 B C D(02上海历史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01年纽约“911”事件 希特勒和他的主要将领“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
87、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1)199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周年。(1分)(2)举例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主要大国怎样“屡屡坐失良机”、自食其果?(10分)(3)历史如何表明了江泽民主席总结的这一重要经验?(3分) 36(1)50。 (2)坐失良机:英法在德国吞并奥地利问题上的不干涉态度;慕尼黑阴谋;英法苏三国谈判不了了之;美国的孤立主义和中立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九一八事变后国际联盟未对日本侵华实施制裁;美英策划远东慕尼黑阴谋: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宣而不战等。自食其果:法国溃败;不列颠大空袭;德国突袭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3)联盟形成:英美声
88、明援助苏联:苏联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苏美英三国协定;租借法案适用于苏联;联合国家宣言等。联合反击:德黑兰会议、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诺曼底登陆和第二战场的开辟;中国战场大反攻;苏联对日作战等。28(03江苏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材料二 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
89、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它们采取何种政策。(4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5分)(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提出“大陆政策”的社会经济原因。(5分)28(14分)(1)对亚洲邻国持轻蔑态度。主张模仿欧美列强侵略亚洲邻国。(2)以侵略中国为中心,把侵略朝鲜作为侵略中国的第一步;为侵略提供了借口。(3)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由于国内封建残余
90、严重等原因,更加需要国外市场;这一目的难以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更多依靠军事手段。40(03全国)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了一连串的进攻战役,收复了大片西部领土,向国境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了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英美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3)从1943年至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重大进展?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英美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40答案:(3)进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
91、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4(04广东历史28)(l2分)阅读以下材料: 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国际联盟盟约第十条规定,国联成员国有尊重并保护其他所有成员国领土完整及独立、防御外来侵犯的义务。围绕这一条款,美国总统威尔逊和一些参议员之间争论激烈。参议员们认为,如果美国参加国联后,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美国将面临法律上的义务。这最终将使美国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因此他们反对参加国联。威尔逊总
92、统认为,这个义务是道义上的,不是法律上的,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而且(美国国会)有绝对自由,对要求采取行动的所有情况作出自己的解释。但是他也承认,如果出现了不容争辩的侵略事实,毫无疑问,美国将履行盟约中的自动惩罚的法律义务。 回答: (1)概括指出在美国是否参加国联的问题上,威尔逊和参议员们争论的焦点是什么?(2分) (2)概括争论双方的基本主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争论的最后结果。(6分) (3)参议员们在美欧关系上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说明这种主张影响下的美国外交政策在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中的表现及作用。(4 分)28答案要点 (1)美国会不会承担法律上的义务。 (2)威尔逊认为,对美国而言,盟
93、约规定的义务主要是道义上的,但在某种情况下,美国需要承担一定的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则反对承担使美国卷入国际争端的法律义务。参议员们取得胜利,美国没有参加国联。 (3)美国不陷入欧洲事务。在意埃战争中,美国推行中立法,禁止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侵略者。5(04全国四38)(3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 (2)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15分) (3)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
94、解决的?能够得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12分) 38答案要点: (1)日本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2)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五四运 动。 (3)中国与日本签订条约,收回在山东的主权。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斗争,美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向日本施加了压力。31(03江苏31)20世纪中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冷战初期(19461955年),美国是如何逐步确立并巩固其霸主地位的。(15分)31(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于1917年参战,成为主要战胜国之一;大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美国经济实力进一步
95、加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成为战胜法西斯势力的主力之一;掌握了原子弹;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雅尔塔体系为形成美苏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首屈一指。冷战初期,在西欧各国实力下降的情况下,美国通过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等,巩固了霸主地位。10(04全国二37)(32分)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
96、来被西言国家普遍接受。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和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老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3分)(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联合国宪章关于安理会的主要规定,分析这些规定对安理会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积极作用。(9分)(4)概述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总趋势和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12分)37(共32分)答案要点(1)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2)对国家的战
97、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出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更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3)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使安理会能有效地采取行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4)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局势总体趋于缓和,和平与动荡并存;超级大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在两极格局下掩盖的一些矛盾爆发,导致局势冲突和战争不断。2(04上海历史36)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 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
98、学家、文学家各有评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副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2联系中外史实,详略以说明观点为度。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36本题实施专家团体按评分规则整体阅卷,至少由三人独立评判。然后,对三位专家给出的总分作两两比较,得出三个比较值,如有一个比较值等于或大于5分,由中心组重阅;如都小于5分,则对三位专家给分的平均数进行4舍5入的处理作为最终得分。注意:本题旨在了解考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可以从一个方面深入论述,略述其他,也可以对物质、精神等文明作全面论述。
99、对特别有个性的论述,应交阅卷组长,提出特别讨论。(1)选题(共2分):题论相符,确切明了(2分);题论基本相符,不够确切(1分)。(2)观点(共12分):如体现以下基本观点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 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 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融、促进的。(以其体现的明确程度按0、2、4给分) 如从其他视角论述,体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应按上述规则给分,但本部分最高不超过12分。(3)史实(共12分):符合所论主题的史实,充分1012分,较充分68分,
100、尚可4分,较差2分;(4)逻辑与文字(共4分):史论结合,文字通顺(4分);逻辑尚合理、文字较通顺(2分);论述散乱,尚可读通(1分)。专题十四 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2006年全国卷)新加坡和韩国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两国获取工业化资金途径相同处 之一是A主要利用农业的剩余资金 B依靠资源出口换取资金C大力吸收外国资本 D主要依靠转口贸易积累资金(2006年四川卷)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是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其成立对西亚国家的影响是 A. 西亚各国获得大量石油财富 B. 直接导致两伊战争爆发 C. 西亚各国建立起石油化工生产体系 D. 西亚少数国家迈入世界富国行列(2006年北京
101、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发展有其区域特色。下列叙述不符合西亚历史发展状况的是:A改善农业环境,实现了粮食自给 B一些国家迈入世界富国行列C产油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日趋接近 D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同西方垄断资本斗争(2006年江苏卷)苏联解体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 A军事力量的削弱 B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 C苏共党内斗争的尖锐化 D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2006年全国卷)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理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中学(200
102、6年北京卷)1918年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期特和约,该和约有利于苏俄A清除国内反动势力 B恢复国民经济C向社会主义过渡 D巩固新生政权(2006年全国卷)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十月革命A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 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C中止了帝国主义大战 D推动了第三国际的建立(2006年全国卷)巴黎公社和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中,相同的是A实行土地改革 B取消一切商品贸易C以革命武装代替旧军队 D给予国内各民族平等权利(2006年全国卷)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
103、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2006年全国卷)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006年全国卷)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先后建立过多个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每个组织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中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次被突破的背景下成立的是A国际工人协会 B第二国际C第三国际 D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006年广东历史卷)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
104、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2006年全国卷)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A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农产品自由贸易(2006年江苏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民主运动不包括 A阿富汗人民的反英起义 B中国的辛亥革命C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D伊朗和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2006年北京卷)下列与民族问题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105、 A拉美独立运动彻底铲除了封建主义B一战中塞尔维亚的参战具有民族解放性质 C提拉克的激进主张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方向D民族成分单一是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的最大优势(2006年全国卷)马克思主义是在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这些成果中有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圣西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达尔文的进化论A B C D(2006年全国卷)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C标志着无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历史舞台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1(05广东24)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
106、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A国家的联合组织 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 D 一个主权国家. (02天津20)把反对种族歧视作为重要内容的会议是( ) A. 万隆会议 B. 布雷顿森林会议 C. 德黑兰会议 D. 洛迦诺会议20(03上海历史20)20世纪80年代末,华沙条约成员国相继发生危机,社会动荡,风云骤起,突出表现在A社会制度的变化 B文化观念的变化 C国家名称的变化 D民族构成的变化25(03江苏25)关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下列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剧变前东欧各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B、东欧各国都先实行政治
107、多元化,然后完成政权更迭C、德国结束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D、波兰是最早发生剧变的国家1(05广东24)俄罗斯与其他宣布独立的10国于1991年12月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简称“独联体”)。“独联体”是A国家的联合组织 B欧洲的区域经济集团 C冷战时期出现的军事集团 D 一个主权国家4(05江苏23)下列关于二战后东欧各国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波兰是最早进行改革的国家 B南斯拉夫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 匈牙利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D捷克斯洛伐克实施市场经济体制2(05广东23)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不正确的表述是A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B产油国同西方石油
108、垄断资本进行了长期的斗争C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D各国经济发展方式相同8(04江苏24)下列关于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 B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C彻底放弃计划经济 D实行政治多元化 6(04广东历史24)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的最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9(04江苏25)下列关于20世纪后半期亚洲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各国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经济发展较平衡 B六七十年代马来西亚和泰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C西亚经济发展的最
109、大特点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D印度政府推行国营经济私有化的政策,促进经济发展2(04上海春季8)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国际社会的一个巨大变化。同第三世界崛起直接相关的事件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 1955年召开亚非会议 1961年召开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1962年爆发古巴导弹危机A B C D10(03春季21)最先把生产资料由国家所有制改为社会所有制的是A 苏联 B 波兰 C 中国 D 南斯拉夫(02苏粤27)1947年“印巴分治”是印度教与伊斯兰教教派矛盾的反映长期武装斗争的结果英国“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执行联合国“分治”决议的结果A B C D3(05江苏20)二
110、十世纪初的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不同于十九世纪中期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表现在 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领导权 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 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斗争遭到了殖民当局的镇压 A B, C D2(05上海15)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A采取余粮收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1(05广东2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有限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A马歇尔计划
111、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22(03江苏22)下列事件发生于1917年至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四月提纲的发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的形成布尔什维克党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布列斯特和约签订A、 B、 C、 D、15(03上海历史15)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02上海历史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
112、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7(04江苏21)19世纪晚期,非洲反帝斗争中取得胜利、维护了独立的国家是, A埃塞俄比亚 B埃及 C苏丹 D阿尔及利亚 1(05广东20)19世纪中期亚洲革命风暴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相比,相同点是A农民或封建王公掌握领导权 B民族资产阶级掌握领导权 C以反侵略反封建为革命任务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25(03全国)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的是A 朝鲜义兵运动 B 中国义和团运动C 190
113、5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 D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26(03全国)20世纪40、50年代,亚洲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独立,这些方式是依据宗主国制订的方案 通过长期战争 依照亚非会议决议 按照联合国大会有关决议A B C D (02苏粤25)20世纪初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不包括A资产阶级民族民主意识产生 B民族资本主义广泛兴起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或正在形成 D工业革命已经完成(02沪春6)下列在“五月流血周”中惨遭资产阶级政府镇压的是 A 掘地派运动 B 西里西亚组织工人起义C 巴黎公社运动 D 纽约、芝加哥“五一”大罢工(02苏粤23)法国工人阶级把斗争矛头指向资产阶级的革命事件是命 B二月革命 C六
114、月起义 D攻占巴士底狱24(03全国)在19世纪的亚洲革命风暴中,民族解放运动比较常见的特点是A 同时反对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 B 军队中的士兵是运动中的主要力量C 由最高统治者担当运动领袖 D 建立起民族独立国家21(03江苏21)下列战役中,具有争取国家独立性质的是( )A、纳西比战役 B、色当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凡尔登战役20(03江苏20)下列关于18、19世纪拉丁美洲政治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区为英、法两国的殖民地 B、墨西哥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C、圣马丁率领军队彻底击溃西班牙殖民军 D、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建立了共和国(02苏粤22)下列各项,与英法两国争夺
115、海外殖民地有关的是A“无敌舰队”之战 B七年战争 C纳西比战役 D瓦尔密战役5(04广东历史19)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增长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D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的斗志2(04北京41)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1)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农业采用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从十月革命到20年代末,苏俄(苏联)在农业发展道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8分)有何经验教训?(4分)41.(1)探索: 将没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实行余粮收集制;用
116、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逐步开展农业集体化。经验: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农业政策;教训:损害了农民利益(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1(04江苏31)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5分)31答察要点:(15分) 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改变了土地所有制形式,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面临内忧外患。实施余粮收集制。保障军事胜利,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21年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
117、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实施农业集体化方针。一定程度上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农业的长期落后。 启示:农业政策的制定,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从实际出发,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5(05全国一37)(32分)依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法国大革命中瓦尔密战役中,普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在猛烈炮轰法军阵地后,发动进儿。法军士兵在普军逼近时,高呼“民族万岁!”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材料二 在20世纪初的欧洲,“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但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
118、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在一九一四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像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幕后的土耳其沦为西方列强宰割的对象。在民族主义激励下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国,发展民族经济,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所述的瓦尔密战役的性质。(6分)答:法国保卫革命、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2)概括材料二反映出的狭隘民族主义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欧洲国际关系背景。(12分)答:本民族利益至上,排斥敌视其他民族。背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欧洲形成
119、两大军事集团;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3)指出材料反映出的凯末尔革命中民族主义的目标。(4分)答:独立、富强(或民主)(4)依据上述三条材料,简要评价民族主义的历史作用。(10分)答:积极作用:鼓舞人们争取民旗独立消极作用:引起民族间的对立和战争。(略)专题十五 世界近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2006年江苏卷)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C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技术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2006年广东历史卷)下列选项中,与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的是A血液循环学说
120、B分子生物学 C生物进化论 D微生物学中学(2006年四川卷)“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她一生所做出的贡献卓越非凡,是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是对居里夫人的高度评价。她卓越非凡的贡献是 A. 建立了科学的原子论 B. 建立了系统的电磁学理论 C.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 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和镭(2006 年天津卷)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图8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图8 A. B. C. D.(2006年江苏卷)文艺复
121、兴时期刨立“太阳中心说”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哥白尼 C布鲁诺 D开普勒(2006年全国卷)在14-17世纪的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其中堂吉诃德和水浒传的相同之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 C推崇人文主义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中(2006年全国卷)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足以证明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
122、同看法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4(04广东历史18)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A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全面否定罗马天主教会C提倡理性精神 D争取实现普选2(04上海历史23)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 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1(05江苏25)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航天技术领域处于预先地位的国家是A 苏联 B 美国 C 中国 D 英国1(04天津1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23、不正确的是( )A 学科被划分得越来越少B 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C 各学科间相互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D 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 (02天津24)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 ) A. 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 B. 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 D.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02全国26)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表现在A 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开始形成B 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C 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幅度增加D 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23(03上海历史23) “伏尔泰是法国的启蒙思
124、想家,所以伏尔泰也可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这一推理最可靠的前提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A有少数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 B有少数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C一般都赞赏英国的君主立宪 D一般都抨击英国的君主立宪2(05江苏19)被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 B元素周期律 C 相对论 D细胞学说1(05广东25)为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基础的现代物理学开辟道路的物理成就是A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B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 C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D激光器的诞生(02上海历史14)下列关于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新突破的表述错误的是A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 无线电通讯实验成功 C 解决了炼钢脱磷问
125、题 D 内燃机的创制与推广3(04上海历史14)让发电机原理走出实验室,给人类带来新的光明的“普罗米修斯”是 C4(04上海文综16)发电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电磁感应,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是A安培 B赫兹 C法拉第 D麦克斯韦5(04上海文综30)19世纪末,汽车的发明和使用实现了人类以车代步、日行千里的梦想。著名的汽车发明者戴姆勒和本茨都是A英国人 B德国人 C美国人 D法国人12(03上海历史12)1909年,一位35岁的科学家荣获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被后人誉为“无线电之父”。这位科学家是A马可尼 B贝尔 C西门子 D赫兹14(03春季39)(32分)20世纪40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
126、革命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方兴未艾。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点任是,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经济格局和所涉及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6分)(2)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说明“创新”对于认识事物的意义。(9分)(3)从政治学常识的角度说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就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9分)(4)运用经济学常识说明科学技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应发挥的作用。(9分)39、(1)世界经济相互依存、联系日益紧密;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加大。第一、第二产业
127、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创新思维可以使人的认识能力进一步发挥。创新思维针对实际情况,运用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现时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创新思维。(3)综合国力是指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总和。综合国力竞争将最终决定本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历史和现实都说明,综合国力的低下将会受制于人,甚至被动挨打。(4)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科学技术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根本力量。采用现代科学管理办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9(05全国二37)(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我
128、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美国独立宣言(1776年)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材料三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年)材料四 (此前年满二十一岁的公民才拥有选举权,现规定)年满十八岁和十八岁以上的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为年龄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限制。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二十六条修正案(1
129、971年)回答1)材料一确认了什么原则?结台所学知识,指出申明这一原则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6分)答:天赋人权(或自由平等)。鼓舞了美国人民为争取自由独立而战。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的规定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0分)答:美国独立后南北经济以不同方式发展;南北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存废问题。内战中,林肯政府顺应民意,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北方取得内战胜利,废除了奴隶制度。3)概括材料二、三、四,指出美国公民的选举权是如何变化的。(9分)答:取消了选举权在种族、肤色和奴隶身份上的限制;取消了选举权在性别上的限制;放宽了选举权在年龄上的限制。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
130、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3分)答案要点:依据材料、符合史实的看法,如美国公民的选举权利在历史上长期受到限制,选举制度的改变是人民争取和斗争的结果等,即可得分。7(04春季37)在欧洲启蒙运动中,英国思想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三权分立”学说。该学说经过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发展,成为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一块基石。 回答下列问题: (1)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基本内容。 (2)发展了洛克“三权分立”学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是谁?指出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差异。 (3)说明“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和在历史上的进步意义。(4)说明“三权分立”原则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体现方式。37(共32分)答案要点: (1)认为国
131、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行政权和处理外交事务权。立法权属于议会,行政权和外交权属于君主。 (2)孟德斯鸠。他的学说和洛克学说的不同之处是:洛克对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区分,并把两者均归于君主。孟德斯鸠则把行政权和外交权加以合并,统称为行政权,同时增加了司法权,并主张人民集体享有立法权,司法权独立,君主享有行政权,从而使三权之间真正形成了三足鼎立并互相监督制约的关系。 (3)三权分立学说的思想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来预防专制与政治腐败。历史上的进步意义在于推动了当时西方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斗争。(4)美国政府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三部门组成,分别执掌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9(
132、04北京37)(28分)对人的尊重和对生存权、发展权的追求,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回答:(2)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确认了“天赋人权”的思想和“主权在民”的原则。试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概括这两大文献产生的历史背景。(8分)答案:(2)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政治:殖民统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1(04江苏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马克思曾经肯定马基雅维利(14691527年)及其后一些近代思想家在国家观上摆脱神 学的束缚说,他们“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潘汉典君主论译序材料二 必须理解:一位
133、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手人道,违反神遭。 一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材料三 他(马基雅维利)那些歌颂强者,宣扬暴力的主张,都是国绕着一个中心思想为了实现统一的意大利这个最高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不仅如此,透过这些似手骇人听闻的言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他的政治思想中的合理内核,这就是马克思所指出的,马基雅维利使“政治的理论观点摆脱了道德”,而把“权力”“作为法的基础”。王锐生马基雅维利译序回答:马基雅维利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2分) 马基雅维利所处的那个时代,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是
134、什么?(3分) 根据材料,归纳马基雅维利的主要思想。(4分)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代表什么阶级的何种要求?(4分)28答案要点:(13分) 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等。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以“人”的眼光观察国家(摆脱神学的束缚);政治不受道德约束;宣扬暴力;权力是法的基础。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独立统一(意大利)的国家。(02春季39)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的恒星,同时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请回答下列问题。(2)文艺复兴时期,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一书,否定了此前的地心说,认为宇宙是有限的,“地
135、球肯定不是行星轨道的中心”,“太阳是宇宙的中心”。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意义及局限。(10分)答:(2)推翻了“上帝选定地球为宇宙中心”的谬论。哥白尼开启的天文学革命使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成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体现了反对愚昧、崇尚理性和客观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有局限性,因为宇宙是无限的,不是有限的,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2006年天津卷)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图11图12共产党宣言中文第一版封面材料一明朝后期开始、利玛宾、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先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
136、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材料三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秦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 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分)() 依据图11并结合材料一、二,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
137、。(分)() 依据材料二,图12及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译书活动产生的影响。(分)() 依据材料一、三,指出17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的原因。(分)()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德、法历史,分别说明菜布尼茨和伏尔秦为何推崇中国文化。(分)答案:(1)内容:欧洲的自然科学,中国的儒家经典;作用: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2)数量增加。自然科学书籍增长显著,内容广泛;由伴随传教传播文化到学习西方救亡图存;由双向交流,平等互动到单向主动引入,由民间行为到政府参与。(3)萌发学习西方思潮,开始工业化进程,发生政治变革,传播民主科学观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共产党诞生,选择社会主义道路。(4)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到
138、欧洲并引起反响;欧洲思想家借用中国文化表达其主张。(5)德意志分裂割据; 莱布尼茨赞赏儒家大一统思想,向往德意志统一。法国教会势力强大,封建等级森严; 伏尔泰借儒学和科举制抨击天主教会和等级制度(2006年全国卷)(3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
139、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清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140、8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二三与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12分)(4)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4分)答案要点:(1)从领先转为落后。(4分)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4分)(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3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2分)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3分)(如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3)君主专制维系腐朽制度;(2分)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分)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3分)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发展。(4分)(如答出其它原因,言之有理,可酌情加分,但不得超过该问总分。)(4)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均可酌情赋分。(4分)结束回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