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浙江考试标准节次考试内容必考要求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2)环境问题的分类ba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3.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a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ab5.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a6.控制人口规模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b7.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bb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8.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
2、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b考点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环境问题的概念及成因(1)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成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越来越大、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产业革命以来,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生产、生活中排放出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越来越多,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许多国家和地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时,随着全球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正受到某些资源匮乏的严峻挑战。2环境问题的分类(1)环境污染问题,如
3、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如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3)生态破坏问题,如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4)自然资源衰竭问题,如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考点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质量下降。水污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畜禽粪便等。大气污染的危害: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等。土壤污染物:
4、有机污染物(化学农药等)、重金属(汞、铅、镉等)、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考点三|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和人类发展而出现的,究其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发展方式不当造成的。1人口增长过快,对环境的压力过大,导致对物质和能源的需求超过环境的供给能力,排放的废弃物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2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缺乏保护意识,导致资源的短缺和枯竭,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3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数量的增长,忽视环境的保护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其结果是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考点四|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1)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
5、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2)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3)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地理环境决定论(19 世纪):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可能论(20 世纪初):人类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二战”以
6、后):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论(20 世纪 80 年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考点五|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然发展的基础上。3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充分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4基本观念:(1)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增长,认为社会经济增长是人类普遍的共同的权利,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发展中出现的贫富悬殊、人口
7、激增、生态危害等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逐步实现现代化。(2)公平的观念:首先是代际之间的公平,其次是区际之间的公平。(3)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既把环境保护作为追求的基本目标,又把建设舒适、安全、清洁、优美的环境作为实现发展的重要目标。(4)权利的观念:人类享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每个国家或地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等。考点六|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传统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具有“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特征。可持续模式以实现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为目的,具有“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特征。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治土壤污染、水土流失;保护森林,保护水环境,节约、充分、综合利用自然资源。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