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讲 陆地资源、地质灾害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第17讲陆地资源、地质灾害考基自主落实 考基自主落实 一、陆地资源的类型与特点1分类非可再生资源:_资源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_资源2特点陆地自然资源是_的陆地资源的利用潜力是_的陆地资源有一定的_规律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组成相互联系的整体矿产生物有限无限分布3能源资源(按开发利用状况)(1)常规能源:煤、_、天然气、_、生物能。(2)新能源:_能、风能、_能、核能等。石油水能太阳地热陆地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释疑解惑资源特点 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 数量上的 有限性 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 资源特点 合理
2、开发利用的措施 潜力上的发展性 对尚未完全弄清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非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发利用 分布上的规律性 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资源间的整体性 注意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二、陆地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1陆地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_基础。2陆地资源是人类进行_的对象。3陆地_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活动能源三、主要地质灾害及其防御1地震(1)形成:岩石圈在_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_的形式强烈释放,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2)分布:_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波内力(3)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
3、加_倍。(4)分类:_(里氏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里氏5级以上)。2火山喷发(1)成因:地下深处的高温_及_、碎屑从地壳中喷出。(2)分类:按其活动情况分为:_、死火山、_。30微震岩浆气体活火山休眠火山3滑坡和泥石流类型 概 念 危 害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_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_、建筑物和_,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山区暴发的特殊_,它包含_、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堵塞江河,摧毁_,破坏_、农田、道路,对人民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重力农田道路洪流泥沙城镇和村庄森林4.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同一地域地质灾害_上的关联
4、性同一次地质灾害中_性灾害与次生灾害的关联性_与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成因原发人类活动5防御措施(1)加强科学研究,建立_系统。(2)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_体系。(3)实施预防措施。(4)开展防灾、减灾_活动等。灾情监测预警政策法规宣传教育 震级与烈度的关系(1)震级是表示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是一定的,因此,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2)烈度表示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火度越大。(3)烈度不仅和震级有关,还和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物等因素有关。具体如图所示:释疑解惑考能联动提升 我国主要的陆地资源概况我国陆地面积辽阔,自然环境复杂,
5、陆地资源丰富多样,但开发利用过程中因不注重保护,导致出现各类问题。我国陆地资源的特点、分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如下:特点 分布 存在的问题 解决措施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耕地、林地比重小,荒漠、山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耕地:东部季风区草地:西部非季风区林地:东北、东南、西南山区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工业、交通、城建用地,合理开垦宜农荒地 水资源 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匀 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 时空分布不均匀;水的污染和浪费严重 兴建跨流域调水工程;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特点 分布 存在 的问题 解决措施
6、生物资源 总量大,种类多,数量有限,地区分布不均匀 森林:东北、东南、西南山区 草原:西部非季风区 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森林资源减少 营造防护林;规定合理载畜量;建设人工草场 矿产资源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北方多,有色金属南方多 铁:辽、冀、川铜:赣、滇、皖、鄂 铝土:晋、豫、黔、桂 某些矿种贫矿多、富矿少;乱采滥挖,浪费严重 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研究新材料和新能源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是某些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这属于资源性缺水;目前,在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也出现了水资源紧缺问题,其原因一方面是人口剧增,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生产、
7、生活污染、浪费等,导致水质性缺水。因此,在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的解决措施时,应分析其紧缺的原因,然后围绕问题提出对策,总体思路是“开源”与“节流”。方法突破学以致用1(2011年菏泽模拟)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回答(1)(2)题。(1)我国下列省区中,风能资源丰富的是()浙江省 内蒙古自治区 湖南省 河南省A BCD(2)下列改善我国森林资源现状的做法中,合理的是()在青藏高原地区营造用材林 在塔里木盆地营造薪炭林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经济林 在城郊营造生态林ABCD解析:第(1)题,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夏季风强劲;内蒙古自
8、治区位于西北内陆,冬季风强劲,风能资源丰富。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热量条件不足,不适宜营造用材林。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水资源不足,不适宜营造薪炭林。答案:(1)A(2)D能源资源的分布及我国能源问题1几种重要能源的特点及分布名称 特 点 分 布 优点 缺点 世界 中国 煤碳 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利用技术难度不大;运费较低 发热量与燃烧效率低;污染环境严重 亚欧大陆煤带、北美煤带、澳大利亚和南非 北方多,南方少;山西省储量占全国的1/3 名称 特 点 分 布 优点 缺点 世界 中国 石油、天然气 发热量高;便于开采、运输和使用,基本上是无灰燃料 储量比煤少 中东、拉美、俄罗斯、亚洲、北
9、美、西欧 东北和华北;西部地区是我国油气工业新的战略接替区 水能 可再生能源,具有综合效益 分布和利用受地形和气候制约显著 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 西南、中南、西北 名称 特 点 分 布 优点 缺点 世界 中国 核能 能量密集,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 核废料不易处理;核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 发电量最多的是美国;比重最大的是法国 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能量分散,不易利用和储存 北非 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华北地区 2.我国的能源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现状 产生的原因 解决措施 浪费严重,能源短缺;采煤会引起地面塌陷、农业减产和地面植被破坏;能源利用率不高,环境
10、污染严重;农村使用植物燃料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单一,水能、核能所占比重较小;人口多,人均能源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快,能源消费量尤其是石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原油消费国)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开发利用率;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与调配工作;开发洁净煤技术,发挥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保证油气供应稳定可靠 学以致用2(原创题)中国地质部门最近在下图中甲地的永久冻土带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的环保新能源。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大多分布于海
11、底,陆地分布较少。据此完成(1)(2)题。(1)据此判断()A可燃冰大多分布在深海海底B可燃冰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C甲地海拔高,气压高,有利于可燃冰的形成D甲地工业基础好,技术先进,利于可燃冰的开采(2)可燃冰粗略估算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油当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为可再生能源B应继续保持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做法C中国能源危机从此得以解决D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主体是石油解析:可燃冰形成于海底高压条件下,青藏高原曾经为海洋;由于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天然气和水,天然气为非可再生能源,因此可燃冰也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可燃冰的开发还有一系列技术难题没有攻克,不适合在现阶段大规模开
12、发;我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为煤炭。答案:(1)A(2)B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 滑坡 泥石流 原因 内力作用 重力作用、人类活动破坏 破坏性 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危害人类的生命财产 我国分布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处在环太平洋带;西藏、云南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带 西部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区,如云南、四川西部,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替处也会出现 特征 周期性 偶发性 方法突破(1)泥石流常滞后于降雨发生,因此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渐小之后或雨刚停不能马上返回危险区;人们在山区沟谷中游玩时,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篷。(2)地震、火山与滑坡、泥
13、石流的关联性:学以致用3秘鲁著名景点马丘比丘因连日暴雨,2010年1月24日发生洪水、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导致31名来自台湾、香港和内地的中国游客被困;在中国驻秘鲁使馆和当地有关部门的努力下,29日游客全部被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下图为秘鲁南部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马丘比丘大致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下图为马丘比丘附近某区域地面高程图(单位:米),仅从地形要素看,图中最容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是()A甲地、乙地B甲地、丙地C乙地、丁地D丙地、丁地(3)上图为马丘比丘附近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假如中国游客在泥
14、石流发生时正好位于O点,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ABC D解析:第(1)题,丙、丁处属热带沙漠气候,降水极少;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和山脉走向,乙处位于(安第斯山脉)分水岭,海拔很高,一般不会发生泥石流;甲处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处在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大。第(2)题,泥石流易发生在山谷中,将图中相同高程的点连线成常见的等高线图,可知甲、丙地位于山谷,具备泥石流发生的地形条件。第(3)题,泥石流向方向流,逆流、顺流和向地势较低处跑都可能受到伤害,最好的办法是沿路线逃生。答案:(1)A(2)B(3)C分析近三年来非课改地区的高考题可知,高考中针对本讲的命题有以下特点:1
15、从考查内容来看:水资源的分布是常考点,几乎每年均有呈现,如2009年全国文综卷;我国耕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分布、水资源短缺问题和常见地质灾害的分布及防灾减灾措施不是常考点,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陆地自然资源短缺问题、常见地质灾害的形成机制等是三年来高考命题的盲点。考向真题探究 考情分析 2从命题角度来看:以图表的形式提供某种陆地资源的数据或构成考查其分布规律、分析该资源短缺的原因及整治措施几乎每年均有呈现;以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某种陆地自然灾害的类型及防灾减灾措施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3对能力考查比较明显,通过提供数据(如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
16、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等)分析某种陆地资源分布规律;对比某种陆地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和单位GDP消耗量,分析该种陆地资源短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借助区域图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及防灾减灾的措施等,同时考查了分析数据、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向一 陆地资源的类型、分布及利用真题导航(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1)(3)题。例1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28.90 25.30 10.40
17、3.10 5.70 0.01 表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1)在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2)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3)该水源地位于()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命题立意】该题组以南水北调某水源地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表和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图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分布规律、保护水源的措施,实际上考查了植被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思路点拨】第(1)题,耕地应当分布在谷地或缓坡,
18、对比“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图中水田与旱地的面积百分比可知,分布在阴坡的面积小于阳坡,说明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资料中没有信息可以支持选项B、C的说法;根据题目中提供的数据可以算出不是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第(2)题,从“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表中可以看出,该区域耕地比重还比较大;从“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图可以看出,该区域耕地在阳坡的分布较广泛,说明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第(3)题,可采用“分析典型地理事物法”。箭竹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该地河谷众多,且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据此可以判断其位于汉江谷地。【标准答案】(1)A(2)B(3)C考向二 能源问题(201
19、0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是2004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1)(2)题。例2(1)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可再生能源为主B清洁能源的比重大C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D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2)制约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A水能资源蕴藏量小B水能资源分布分散C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D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命题立意】本题组考查能源的特征与能源分布。解题关键:从图表中分析出能源生产结构特征,明确各省份能源分布特征。考查图表分析能力。【思路点拨】第(1)题,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能源结构以矿物能源为主,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较多,不利于减排
20、温室气体和降低酸雨的危害。第(2)题,省天然气比例较其他省份大,应为四川。省原油比例较大,应为黑龙江。省水电所占比例较其他省份大,水电主要是黄河上游的水能开发,应为甘肃。省应为河北。四川省水能资源丰富,但地形崎岖、地质条件复杂。【标准答案】(1)C(2)D考向三 地质灾害(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例3【命题立意】考查岩石性质、滑坡形成的条件等知
21、识。考查学生根据图表提取有效信息、迁移运用知识和归纳、描述问题的能力。坡度和滑坡体的位置、体积、整体性是滑坡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思路点拨】从材料和图看,岩层的倾向与斜坡的倾向大体一致(顺向岩层),易产生滑坡。加之人为因素的道路施工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使其成为潜在的更大滑坡体,岩层中有相对松软的页岩,在强降水,或地震的影响下更加松软形成滑动面,使得其上部山体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形成更大滑坡,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标准答案】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考题优化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谢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