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看就增30分的地理大全:专题13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习题与解析安徽 周兵考点分布表考 点题 号选择题非选择题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812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91113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44分)气候变暖背景下,若降水量的增加超过蒸发量的增加,则表明气候趋于暖湿;反之,趋于暖干。读“西北气候从暖干向暖湿转型范围和程度示意图”。完成12题。1据图可知( )。A该地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B天山及其以北显著趋于暖湿C伊宁增加的蒸发量小于兰州D陕西降水量趋于减少2图中气候转型区环境要素变化最不可信的是( )。A冰川退缩将会停止 B洪涝灾害将会严重C湖泊水位将会上升 D沙尘暴日数将会减少解
2、析第1题,由图名可知,图示不同转型区反映的仅是本地降水与蒸发量的对比,无法表现不同区域降水或蒸发量的关系,所以A、C、D三项均不正确。而显著转型区应为趋于显著暖湿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在天山及其以北,B项正确。第2题,气候显著转型区显著趋于暖湿。气温升高融雪性洪涝可能增加,B项可信;该地湖泊主要补给形式是冰雪融水,气温升高湖泊水位可能上升,C项可信;气候趋于湿润,沙尘暴日数可能减少,D项可信。气温升高导致冰川退缩效应非常强,远超过降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冰川延长的效应,冰川会继续退缩,A最不可信,为应选项。答案1.B2.A下图表示安徽省19871995年和19952000年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据图完成
3、34题。3图示两个时段,安徽省( )。A旱地减少最多 B耕地减少呈加速趋势C城镇建设用地几乎不变 D农村建设用地增加近70%4读图推测( )。A生态退耕导致耕地减少B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减缓C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高于城市D此趋势会使南部粮食地位可能降低解析第3题,在“安徽省两个时段土地利用变化”图中,可以看到,用地类型不断增加的是: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不断减少的为:水田和旱地,而减少最多的是水田,基本不变的是林地、草地和水域,同时因耕地在后来较短的5年时间里减少的面积比之前8年还多,所以减少有加速趋势,B项正确。因图示表达的是土地利用变化量,并没有原有土地利用基数,所以农村建设用地的增加率
4、无法计算。第4题,在耕地中因水田减少最多,结合耕地类型的地区分布,可知此趋势可能会使南部粮食地位降低,D项正确。由图中“林地、草地和水域基本不变(略有减少),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加快,农村建设用地增加速度远远快于城市建设用地”等信息,可排除其他选项。答案3.B4.D2012年夏,长江流域再次发布洪涝灾害预警。读“某年69月长江某水文站观测到的水位、流量变化趋势示意图,回答56题。5据图可知,该年69月洪水灾害产生的原因是( )。A降水总量多,流量大 B降水强度大,流量大C河床淤积容水量减少 D植被增加阻碍水流6从图上信息看,下列治理长江水患最根本的措施是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大力兴建水
5、利工程C中游河段裁弯取直 D增加湖泊的蓄洪能力解析第5题,图示8、9月,长江的流量并未上升,但水位不断上升,反映其排水不畅,故选C项。第6题,注意“根本措施”应从导致长江河道淤积的根本原因入手,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江上游地区的水土流失,而导致河流含沙量加大,故中下游河道淤积,故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是治理长江水患的根本措施。答案5.C6.A读某地区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78题。7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A呈多边形B呈带状C呈环形D呈团状8该地区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解析第7题
6、,观察村落的形态可知。第8题,对于山区来说,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谷地带,较适宜聚落的发展。答案7.B8.A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9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效益最大化原则10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 B资源短缺C较低的人口素质 D资金严重短缺11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7、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解析第9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10题,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素质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第11题,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答案9.B10.C11.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6分)12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6分)近些年,“千
8、湖之省”湖北根据本省实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1)描述图中两个I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4分)解析第(1)题,试题要求分别分析耕地变化主要原因,从图中图例可以读出这两处都是耕地快速减少的地区,一个山区、一个平原省会所在地,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优化协调等词语可以看出山区应该是退耕还林,平原湖区是退耕还湖和城市发展等。第(2)题,针对洪涝列举适宜的主要措施,此问常见的问题,回答容易,但不能罗嗦。失分主要是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和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或非工程措施上,措施的针对
9、性难以把握。答案(1)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13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30分)材料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人类需求的增长与自然界所能提供的各类资源必须相适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我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抉择。材料
10、二据统计,散布在北京城郊的、面积50万平方米以上的各种新旧垃圾填埋场已达4 000余座,它们在北京四周形成“垃圾包围城市”的阵势。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阿苏卫卫生填埋场是北京市第一座、也是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材料三 经济与环境关系示意图(1)读材料二,分析阿苏卫卫生填埋场的位置是否合理?并说出理由。(8分)(2)读材料三,判断“经济与环境关系模式图”是否合理?若经济按此模式发展下去,环境质量、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三方面将如何变化?(10分)(3)缓解市区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所引起的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分)(4)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是什么?(6分)解析第(1)题,阿苏卫卫生填埋场位于北京西北部,处于冬季风上风向。第(2)题,该模式图属于循环经济,生态、社会、经济三者协调发展。第(3)题,人口和工业过于集中会引起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城市化问题,结合问题采取具体措施。第(4)题,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回答。答案(1)不合理。该垃圾场位于北京冬季风的上风向。(2)合理。环境质量提高;社会经济产品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水平提高,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3)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4)人口压力巨大,资源短缺,环境危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