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906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2页
2013名师导学历史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1):第17讲解放战争.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2高考考点内战的爆发: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全面内战的爆发、解放军战略防御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解放军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的胜利: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北平和谈、渡江战役、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3高考真题【例1】(2011天津)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A解决了人民军队的合法性问题B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C达成了建立联合

2、政府的协议D国民党承认解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B【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中“毛先生此次去重庆”,可以看出张治中指的是重庆谈判,这次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决定召开政协会议,保障人民权利。【例2】(2011重庆)1946年7月,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中说:“暂时放弃若干地方若干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精神准备。”据此,这一时期人民军队采取的主要作战方法是()A游击战B攻坚战C阵地战D运动战D【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容易判断1946年人民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D。【例3】(2011四川)史学家胡绳指出,国

3、共两党之间还有一大片很重要的中间势力,“革命能胜利,是因为我们党把中间势力拉过来了”。以下史实中有利于中共争取中间势力的有()八七会议纠正党内右倾错误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促成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ABCDD【解析】选D。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中共争取的中间势力应该是党外民主派别力量,故排除,因为八七会议是中共自身纠错。故选D项。【例4】(2010北京)右图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三大战役的掌握。根据图示反映的东北解放军入关的重要提示,应该先排除辽沈战役,因为根据史实

4、,此时的东北解放军入关是为了参加解放平津的战役,所以此题正确的选项是C。【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两次转移(1)从城市转移到农村:1921年中共“一大”决定以领导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从那时起中共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了国民大革命运动,当时党的工作重心在城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中共决定以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先后发动了南昌、秋收、广州三次起义,但夺取敌人力量占绝对优势的长沙、广州等大城市连连受挫,说明俄国十月革命的“城市中心”的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秋收起义中,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大城市而转向敌人防

5、备空虚的农村进军,并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及时总结斗争经验,指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标志着我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了农村。但王明在共产国际的支持下,在中国强行推行“城市中心”路线,致使我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严重失利。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给我军造成的失利再次证明了不从具体国情出发,照搬别国的经验,推行“城市中心”论,在当时的中国是行不通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说明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放在农村。(2)从农村转移到城市:1949年,人民解放军通过三大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占领了许多北方的大中城市,民主革命即将取得最后胜

6、利,对城市的管理和建设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综上所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的工作重心在土地革命时期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又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时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这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抗战胜利后内战爆发的必然性(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2)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决心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废除国民党的独裁统治。(3)抗战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已解决,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

7、国社会主要矛盾,一切斗争必须服从这个主要矛盾的变化。(4)国共双方都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5)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方面是假和谈,真内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进行和谈,同时也没有放松战争的准备。(6)二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美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动政府消灭本国共产党。所以,美蒋勾结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3关于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的比较(1)相同点:形式上都是国民党主动提出谈判的。目的都是国民党为维护统治地位而争取时间备战。所达成的协议都是共产党主动提出并努力争取到的。两次和谈都存在结束内战,实现民主政治的可能性,但都因国民党缺乏诚意而导致希望破灭。中国共产党两次都

8、通过和谈挫败了国民党的阴谋(重庆谈判迫使蒋介石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共产党获得了制止战争的主动权;北平和谈使国民党的缓兵之计破产)。两次谈判虽然都没有制止或结束内战,都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重要机遇。(2)不同点:背景不同:重庆谈判时,国民党的军队数量上处于优势,而北平和谈时,国民党军队败局已定。国民党的具体目的不同:重庆谈判是想制造和平民主的假象,把内战的责任嫁祸给共产党;北平和谈是想通过缓兵之计达到卷土重来或“划江而治”的目的。两次谈判的最主要不同是中共力量及其政权地位的变化。【他山之石】1关于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国民党坚持一党专制独裁的方针,先后

9、制造了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暗杀著名民主人士闻一多等人,破坏政协决议,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政协通过的和平民主建国的路线。2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9年春中共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转移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扫清了障碍,开辟了新的道路。一、选择题1“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这应该是()A中共争取和平的努力B蒋介石电邀毛泽东重

10、庆谈判C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D蒋介石的“求和”声明B【解析】看材料,“倭寇投降”是在1945年,“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中的“先生”是指毛泽东,陪都是指重庆,这是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电报。答案为B。2“由于共产党、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共同斗争和国民党内民主分子的努力,使会议通过了有利于和平民主、有利于人民的协议,会议决定实行国会制、内阁制、省自治制的政治制度。”这个会议指的是()A重庆谈判B重庆政协会议C北平和谈D北平人民政协会议B【解析】重庆谈判和北平和谈都是国共两党的会谈,没有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参加。1949年的北平人民政协会议讨论的是新中国成立,而且没有国会、内阁、省自治

11、等内容。这次会议指的是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为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签署的是政协协议。3建国大业有组镜头:1945年8月,毛泽东与蒋介石都穿着中山装参加重庆谈判新闻发布会。毛泽东说:“国共两党继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钵,同宗同源”大公报报道:“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以上两则材料映了当时许多“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盼望()A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B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C共产党与国民党轮流执政D国共两党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D【解析】重庆谈判的主题是探讨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的前途,而不是毛蒋两人消除隔阂,共同抗日,排除A项;重庆谈

12、判时人们的期盼只能是和平建国,应是国共合作,B项错在“与民主党派合作”;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不主张两党轮流执政,排除C;和平协商,创建联合政府才是谈判的真正目的,所以选D。4“这个背靠太行山的美丽地方,是个光耀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毛泽东曾率领中共中央移驻这里,在这里创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山村红都以其独特的贡献,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材料中的“红都”应该是()A延安B遵义C瑞金D西柏坡D【解析】选D。从材料中“背靠太行山”“在这里创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领导了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等,可判断出“红都”应是西柏坡,西柏坡原本是河北平山县一个普通

13、山村。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5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A【解析】B、C、D不符合战略反攻的表现,A项发生在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

14、山东解放区之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地区南京、武汉等地符合材料内容。答案为A。6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掌握,淮海战役的中心战场在徐州,徐州是国民党军队的指挥中心,答案为B。7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一阶段的战役形势示意图,它的进行标志着()A解放战争的爆发B主力决战的推进C战略反攻的开始D国民政府的覆灭C【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此事件就是刘邓大军

15、千里挺进大别山,它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所以答案为C。8费正清观察中国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于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D【解析】选D。此题的“两种梦想”即民族富强和农民翻身,要同时实现,显然选择D项。抗日战争没有解决农民问题。9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

16、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C【解析】选C。从材料中“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等可以判断出这一战役发生在淮河流域,长江以北,符合的应是淮海战役,其他几个战役地点、区域不符合。10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序幕D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奴役的历史A【解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但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广大的农村仍然存在

17、,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B、C、D符合历史史实。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11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下列材料: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请回答:(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

18、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社会性质有何“质的差别”?请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4)根据材料并结合上面的问题,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分期问题,以此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辨别问题的能力。第(1)问,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分界线;第(2)问,新中国成立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分界线;第(3)问,台湾

19、历史学家主要从政治体制变革的角度划分历史时期;第(4)问,言之有理即可。【参考答案】(1)差别:近代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现代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意义: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差别:近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是社会主义社会。意义: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进入了人民民主的新时代,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和人

20、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思想文化:确立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全面繁荣提供了必要条件。(3)台湾学者的立场中华民国,或者台湾学者着眼于政治体制的改变;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12长沙市一中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该校不仅走出过毛泽东、朱镕基这些国家领导人,还有许多为革命献身的先烈。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该校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每周推介三名校友。下面是其中三名先烈的事迹片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6年,邝鄘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他利用法国民歌两只老

21、虎的调子创作了北伐军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邝鄘,衡阳耒阳人,曾任工农革命军红四师师长,1928年牺牲。)材料二:爬雪山时,他(吴光远)根据当地居民的经验,总结了一套科学的过山方法:“口含辣椒,不停不坐,空气稀薄,慢步向前。”这个口诀使过山的部队降低了非战斗减员损失。(吴光远,岳阳平江人,曾任一野一纵政治部主任,中原突围时牺牲。)吴方吴光远活捉张辉瓒材料三:蒋介石还亲自

22、出马,三次在总统府请朱克靖吃饭,由保密局副局长毛人凤陪同。蒋介石一口一个“老朱同志”,劝朱克靖到他这边工作,早日解脱牢狱之苦,并许以高官厚禄。朱克靖对蒋介石说:“我有两个生命,一个是肉体生命,一个是政治生命。我虽跨党从事革命,但我是为共产党打天下。现在我已成阶下囚,我宁愿牺牲我的肉体生命。我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了大半生,我不能牺牲我的政治生命。”蒋介石叹道:“你不听我的忠谏,你将后悔莫及。”朱克靖反问蒋介石:“如果蒋先生处于我目前的境遇,你将如何选择?”蒋介石无奈地说:“我肯定和你一样,忠实于我的政治生命,保持晚节。好吧,你我这是最后一次谈话了。”(朱克靖,株洲醴陵人,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党代表

23、,共产国际执委,新四军联络部部长,1947年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叶飞、张震纪念朱克靖同志请回答:(1)材料一中邝鄘创作的歌词中反映了国民革命的哪些特点?(2)简述材料二所述历史的背景。(3)材料三反映了朱克靖怎样的革命气节?朱克靖牺牲前后,中国战局发生了哪些变化?(4)材料一、二所述历史分别从属于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材料三所述历史属于第几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内革命战争的最终胜利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了什么影响?【解析】第(1)问看歌词:“打倒列强除军阀”是国民革命的目的,反帝反封建;“工农学兵大联合”是建立革命联盟进行人民大革命。第(2)问材料所述的历

24、史是红军长征爬雪山。根据全国命题中心风格,背景由远到近,由彼及此,因此分三点内容作为背景,包括爬雪山之前的遵义会议。第(3)问看材料,气节,抓住朱克靖的讲话“宁愿牺牲我的肉体生命”,“不能牺牲我的政治生命”,以及蒋介石的回答。变化,要动态的看,“从到”“哪些”说明不止一个,抓住时间1947年,年初的变化,国民党从全面到重点进攻,春夏的变化,中共从防御到反攻。第(4)问注意,抗战不是国内革命战争,是民族战争。对中国历史而言,是破(三座大山)、立(新中国)、发(社会主义)。对世界影响,从三种势力出发:资本主义(打击)、社会主义(壮大)、民族主义(鼓舞)。【参考答案】(1)特点:将反帝与反封建军阀相

25、结合;组成工农商学兵的革命联盟(人民大革命)。(2)背景: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在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导下,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进行长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3)气节:坚持理想,忠贞不屈(愿意牺牲肉体生命,绝不牺牲政治生命)。变化:1947年年初,国民党从全面进攻转向重点进攻;年中,解放军从战略防御直接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4)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影响: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有利于中国走上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迈进的道路。世界影响: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社会主义和人民民主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