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红烛同步卷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蜡炬(j) 躯(q)体 心惊胆颤(chn)B溃(ku)脓 烧沸(fi) 按捺(n)不住C脂(zh)肪 既(j)已 熏陶渐(jin)染D消弭(m) 慰藉(ji) 一哄(hng)而散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通读红烛,虽然感受更多的我们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B“一带一路”、“亚投行”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中国提出的这些倡议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C虽然中国已经在法律法规的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但某些部
2、门由于对利益的渴求,依旧纵容走私“洋垃圾”等行为,有法而不依。D10月16日中国台风网报道,预计“莎莉嘉”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进入南海后,“莎莉嘉”将再次加强,并逐渐向海南岛和广东的东南部沿海靠近。3下列对闻一多的红烛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诗歌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闻一多选择“红烛”这一传统诗歌文化意象,又赋予它新的含义,赞美了红烛“烧蜡成灰”的奉献精神。B诗人主要抓住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来思考红烛,由此发出种种慨叹提出种种困惑,这都不断显示出作为现代诗人的理性批判精神。C“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种表面矛盾的描写,表现了五四运动落潮后先进青
3、年的典型心态:坚持斗争,不满现实,可又感到压抑和苦闷。D诗歌最后“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一句,表达了作者为真理而献身的生活态度,一种希冀光明和追求光明的不屈精神。二、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当心底不自觉地吟唱起这首歌的时候,【乙】我正站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中一幅题为“绝响”的美术作品前。【丙】这是一幅用麻布、麻绳、宣纸、墨等混合材料创作而成的作品。数条沾着大片墨汁的白色不规则残破麻布,被捆缚在宣纸包裹着的圆形板上。粗旧的麻绳,制止着被缚麻布的反抗张力。绷紧的麻布有着无比的愤怒,但它已无法挣扎, ,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仿佛,它们
4、就是在隐喻澳门伤痕累累却仍在奋争的昨天。【丁】四百年的挣扎,四百年的孤独,四百年的思念!左下角,简笔水墨勾勒出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同样显得弱小无助的渔人,他们就像海中的浪花和沙滩上的细沙,在深渊的最低处随波逐流。但即使是一粒沙,他们也有自己的母亲!只是在滔滔的洪浪之中,在强大的外力面前,他们能做的, 。4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D丁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左下角,一只孤独无依的小舟和一个弱小无助的渔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5、15个字。_三、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祈祷闻一多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泰山的石霤还滴着忍耐,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是孔子吊唁死麟的伤悲?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注】河马
6、献来的馈礼: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出于黄河,背负“河图”;有神龟出于洛水,背负“洛书”。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石霤(li):滴下的水。孔子吊唁死麟:麟,麒麟;史书记载,鲁哀公郊外狩猎捕获一怪兽,请孔子辨察,孔子视之曰:“麟也。”以袖掩面,涕泪湿袍。7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想从“抱紧的记忆”里寻找问题的答案,但是又唯恐惊扰了五千年记忆的静谧与庄严,所以提醒“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B“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离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表现了诗人对离奇传说的赞美,凸显出诗人对民族辉煌的历史与人文精神的歌颂。C对于“谁是中国人”这样一个无需回答的问题,闻一
7、多偏偏要坚毅追问,可见,他所谓的“中国人”并非一般的“国籍”概念。D本诗赞美中有迷惘;诗人另一首红烛借助“红烛”表达了青春的困惑与希望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两诗均洋溢着幻想与情绪的渲染。8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运用四句一节的新格律体,并采用两句一换韵的技法,在视觉上给人以整齐和谐的建筑美,听觉上给人以错落有致的音乐美。B诗歌标点的使用别具匠心,如第二节有疑问词却用逗号句号,四、五节陈述语句却用问号,是语气的变化更是情感的变化,耐人品味。C诗歌的最后一节与第一节完全相同,形式上是首尾照应,形成精致圆熟的结构,有回环往复的咏叹之美,感情上是对第一节的深化。D本诗语言
8、质朴无华而情感直白;排比手法的运用使情感更浓烈,典故及古代人物事迹的引用使诗歌具有穿越历史的深邃,引人怀想。9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对“祈祷”注释为: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本诗题为“祈祷”,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诗人有怎样的愿望。10诗人是如何解答“谁是中国人”这一疑问的?请结合诗歌简要概括。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一句话闻一多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声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11下列对这首诗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指的是“咱们的中国”,即“我们
9、大家的中国”。B“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揭示出在封建统治下,中国人民不能当家做主的现实。C“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显示中国人民蓄积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D“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流露出一个民主战士徘徊的心境。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总结了中国的历史,预示了中国的未来,全诗蕴藏着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B诗中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用以增强缄默的火山爆发前的气势。C最后两句,化用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来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D这首诗对孕育着革命的旧中国运用借喻的手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的磅礴气势。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
10、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抒情主人公“我”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态,将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想象成美好的理想,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所以“我”只好在雨巷中孤独行走。()。在雨巷中,诗人怀着_的心情,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_的“雨巷”,这里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徐志摩的诗单纯、轻盈、柔婉而又深含忧郁之情。他有着厚重的文学_。普于将气氛、情感和景象融为一体,写梦幻般的景象的同时也充溢着一种梦幻般的情调。他撑着长篙在寻梦,于青草深处、星辉_的夜晚放歌。再别康桥读起来特别舒缓、悦耳,有一种和谐、优雅的
11、音乐美。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雨巷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B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C雨巷描绘了-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蕴含着诗人淡淡的哀愁。D(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蕴含着诗人淡淡的哀愁。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而陷于
12、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心态。B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时具有这种心态。C这种心态正是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陷于惶惑迷惘心境而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的真实心态。D1927年中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因陷于惶惑迷惘心境而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时具有这种心态。1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惘然寂静沉淀斑斓B惆怅寂寥积淀斑斓C惆怅寂静积淀斑驳D惘然寂寥沉淀斑驳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13、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
14、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但这是创作状态。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
15、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注重听觉,注重吟诵,因而注重格律,这是中国古诗的“常”。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这是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许多新诗人对此有所感悟。徐志摩在翡冷翠的一夜的创作中加强了音乐性,闻一多说,这是徐诗“一个绝大的进步”。从“感情泛滥”到“情感羁勒”,说明徐志摩的形式感和音乐感的加强。没有形式感和音乐感的人绝对称不上是诗人。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
16、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诸如此类的诗章在我们民族中流传千年,和言说方式非常有关。重建写诗的难度,重建读诗的易度,这是新诗必须注意的我们民族诗歌之“常”。新诗,新其形式需是诗。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乡”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吕进新诗的“变”与“常”)材料二:诗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从新诗诞生起,就一直在争论中。其中,争论的一个焦点是平民化还是贵族化。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老杜有“三吏”“三别”,也有北征。推出大众化的死水的闻一多,也出版过
17、小众化的红烛;写过小众化的雨巷的戴望舒,也写过大众化的元日祝福。朦胧诗似乎是小众的,但是诸如“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之类的名句却得到广泛流传。当然,一位诗人总有他的主要审美倾向。另外,在一些诗人那里,主要审美倾向还会发生变化。诗终究是一种社会现象。因此大众化和小众化倾向还与诗的外在环境密切相关。当生存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发生战争、革命、灾难的年代,大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当生命关怀成为诗的基本关怀的时候,例如和平、和谐、安定的年代,小众化的诗就会多一些。大众化和小众化的诗都各有其美学价值,不必也不可能取消它们中的任何一个
18、。但是,艺术总是有媒介化倾向,诗终究以广泛传播为旨归。大众传播有两个向度:空间与时间。不仅“传之四海”的空间普及,“流芳千古”的时间普及也是大众化的表现。李贺、李商隐生前少知音,但他们的诗歌几千年持续流传,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诗歌的这种隔世效应也是一种常见的大众化现象。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唐诗宋词成了中国人文化身份之一。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胡适倡导新诗时,就很推崇白居易和他领军的新乐府。“但伤民病痛”的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
19、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白居易的诗广布民间,传入深宫,当时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到处题有白诗,有些歌伎因能诵长恨歌而“增价”。元稹为白氏长庆集写的序言里有这样的叙述:“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新乐府用口语,但徒有乐府之名,实际和音乐没有多少干系,而柳永的词却充分运用音乐作为传播手段。他熟悉坊曲,和歌伶乐伎合作,使词插上音乐的翅膀。叶梦得说:“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新诗拥有唐诗宋词时代没有的现代传播手段,像诗的网络生存,就是古人远远不具备的条件。但是,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和唐诗宋词相比
20、,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一、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二、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三、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无论是小众还是大众,新诗都需不断继承创新,在多样化格局中努力争取传播的大众化效应。(吕进诗歌的大
21、众与小众)16下列关于中国诗歌的“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歌在精神上从来崇尚家国为上,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B新诗无论怎么变,“常”都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并且要注重听觉,注重吟诵。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17下列对这两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的诗人生前知音少,如李贺、李商隐等,但不影响其诗作因隔世效应成为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即大众化。B只要是中国人,都能背出几首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
22、,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C中国诗歌一直讲究以“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为评价标准,而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D中国诗歌为读者造就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标准是,用心从诗质上去捕捉诗情的音乐性,用耳从形式上去捕捉诗的音乐性。18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面的诗句不属于大众化的一项是()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B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蜀道难)19材料二第五段例举白居易诗歌创作的实践有什么作用?20现代传播手段远比古代先进快捷得多,为什么作者却说
23、“新诗实际上很小众”?六、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稽,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1938年,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敷,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
24、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顾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的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我
25、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潮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一团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蒙自武庙街的顾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顾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
26、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朱自清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冯友兰先生在题词中也说:“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
27、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牌匾。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仿佛立时灌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醒”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
28、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它的意义更是深厚。”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后来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堤,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
29、。”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激池的水。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21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作者借追怀全民族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溯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刚毅坚卓”的精神风貌。B“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
30、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C第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追思。D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22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23文中闻一多先生“怒读救国”,获得“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这和他红烛诗中哪些诗句体现的精神是一致的?1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字音的能力。A.“心惊胆颤”的“颤”读音改为“zhn”;B.“溃脓”的“溃”读音改为“hu”;C.“脂
31、肪”的“脂”读音改为“zh”; 故选D。2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A.“虽然感受更多的我们”错误,语序不当,应改为“我们虽然感受更多的”,并且删去第二个“我们”;B.“不仅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而且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错误,递进分句的语序不当,改为“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利,而且对全球和区域发展都有利”;D.“海南岛和广东的东南部沿海”错误,存歧义,句意不明。故选C。3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现实主义色彩”错,诗歌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故选A。4B5“简笔水墨勾勒”照应美术作品这一说法,点明了画境;“在巨大的木板中”凸显了渔人的渺小
32、,契合作者在这幅美术作品前的观感。6 哪怕再稍稍用一点力气 唯有对母亲绵绵不绝的思念【解析】4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乙处,作品的名字应用书名号,引号使用错误。故选B。5本题考查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两者语义基本相同,表达效果不同主要是因为原句用词丰富,表达更鲜明、生动。作者描摹的是一幅画,“简笔水墨勾勒”明确地告诉我们画的笔法,与美术作品吻合;“一个在巨大的木板中”是修饰语,这一修饰语中的“巨大”更能衬托出“渔人”的弱小无助。6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画面反映的是“麻布”在“麻绳”的束缚下竭尽全力反抗,但还没有挣脱束缚的瞬间。由前文“它已无法挣扎”可知,处的主语依然
33、为“它”;由后文“便会撕毁自身”“让圆形木板失去支撑而碎裂”可知,这是作者设想的前面的平衡被打破的画面,要打破需要“麻布”再用力;为了表现“麻布”的反抗力度之大,这个力必须是极小的,所以处应填“哪怕再稍稍用一点力气”。处,填写句子首先要顾及全篇,了解整个文段的主要内容。由第一句“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可知,整个文段表现的是澳门对祖国的卷恋、思念。“小舟”“渔人”喻指澳门,“滔滔的洪浪”阻隔了它的回家路,但割不断的是它对祖国母亲的思念。7D8D9(1)诗人希望祷希望国人能传承民族精神,丢弃卑怯,自尊自强,担起复兴中华的重任。(2)诗人希望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呼唤民族文化复兴,抵御西方列强的“
34、文化侵略”。10诗人借具有代表性的人或物含蓄表现“中国人”的特征:(1)借杰出的历史人物寄寓“中国人”应有担当天下、奋斗反抗等精神。(2)借中华大地的自然风物,寄寓“中国人”应具备坚韧毅力和团结一心等品质。(3)借“凤凰授歌”等文明的繁盛景象寄寓“中国人”应热爱中华历史,传承灿烂文化。【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D.“均洋溢着幻想与情绪的渲染”错误。两诗都蕴含着炽烈的爱国情感。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D.“语言质朴无华而情感直白”错误。应是“语言庄严肃穆、蕴意深远”。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
35、,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就创作背景以及诗歌内容而言: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又始终处于西方社会、西方文化的威慑之中,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思潮的背景下,闻一多在热烈地赞颂中国文化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现实主义意识。他分明意识到,中国古老的文化毕竟老得僵硬了,所有的辉煌都成为遥远的历史,不再可能复活,但他坚持弘扬民族文化、抵御外来侵略。由“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等诗句可以看出,诗人祈祷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呼唤民
36、族文化复兴,抵御西方列强的“文化侵略”。就现实社会而言:闻一多固执地追问“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可见,他所谓的“中国人”并不是一般的“国籍”概念,而是他心目中的能够称得上黄帝后裔的俊杰。“中国人”就是如痴如醉地热爱民族文化、捍卫中华传统的人,而他所观察到的“同胞”却太怯弱太卑下了,他们完全没有能力肩负起复兴中国的重任。因此,诗人希望国人能传承民族精神,丢弃卑怯,自尊自强,担起复兴中华的重任。10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诗歌内容、分析诗歌手法的能力。需要学生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分析概括,注意先指出手法,再分析作用。诗歌第2节“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谁
37、是神农黄帝的遗孽”连续运用了几个杰出历史人物,尧舜、荆轲、聂政、神农、黄帝,这些人或为国,或为民,勇奋斗,敢担当,表现了“中国人”的特征;诗歌第3节“告诉我那智慧来得神奇/说是河马献来的馈礼/还告诉我这歌声的节奏/原是九苞凤凰的传授”赞美了河图洛书、凤凰授歌等中华文明,呼唤中国人要热爱传统文化,并继承我国优秀灿烂的文化;诗歌第4节“请告诉我戈壁的沉默/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泰山的石霤还滴着忍耐/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写出了我国壮丽的河山戈壁滩、五岳、泰山、长江、黄河,“忍耐”“和谐”等词表明“中国人”应具备坚韧毅力和团结一心等品质。由此可见,诗人是借具有代表性的人或物含蓄地表现“中国人”的特征
38、的。11D12C【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徘徊的心境”分析错误。“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暗示未来的祖国将由人民当家做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中国的向往和赞颂。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C“来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分析错误。诗歌最后两句化用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表达了对未来中国的向往、憧憬之情。故选C。13C14A15B【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
39、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原句“雨巷描绘了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一幅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意义的抒情意境和淡淡的哀愁。”有三处错误。第一,语序不当,“一幅”应放在“梅雨时节”前面;第二,“浓重”和“意义”搭配不当,应该把“意义”改成“意境”;第三,“构成”和后面的宾语“淡淡的哀愁”搭配不当,应该在“淡淡的哀愁”前面加上“蕴含着诗人”。故选C。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
40、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第一,根据上文“抒情主人公我怀着一种美好的心态,将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想象成美好的理想,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但这种美好的愿望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所以我只好在雨巷中孤独行走”,可知括号中的句子应该是对上文“心态”的总结,主语应该是“这种心态”,而不是“青年知识分子”,据此可以排除B、D两项。第二,C项,因果关系颠倒,“在政治高压下找不到出路”应该是“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原因,据此可以排除C项。故选A。15本题主要考查
4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第一处,
42、惆怅的意思是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用来表达人们心理的情绪。“惘然”多指失意,如心中惘然、惘然若失。“惆怅”比“惘然”更深一层,含有因失意、失望而懊恼的意味,如惆怅的情绪、内心惆怅、惆怅的样子。根据雨巷内容,“惆怅”更能形容诗人的情绪,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一处应该选择“惆怅”。第二处,“寂静”强调环境的安静。“寂寥”除了有“安静”之意外,还有人少、空旷的含义。第二处形容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的“雨巷”,强调安静、空旷的意思,“寂寥”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二处应该选择“寂寥”。第三处,“沉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也有凝聚、积累之义。“积淀”指所积累沉
43、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第三处强调诗人在文学方面有厚重的积累,使用“沉淀”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三处应该选择“积淀”。第四处,“斑斓”着重指色彩错杂绚丽,指灿烂多彩,可搭配成“五彩斑斓、斑斓色彩”。“斑驳”着重指颜色花纹相杂,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第四处修饰“星辉”,强调色彩错杂绚丽,“斑斓”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第四处应该选择“斑斓”。故选B。16A17B18D19通过白居易诗歌创作说明诗歌大众化的前提是“但伤民病痛”。说明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追求,因而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20因为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新诗不成熟,迄
44、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新诗没有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新诗与朗诵与音乐脱节,难以传播;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分析】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所以新诗有的时候要在变中继承常”错,选项强加因果,文章原句是“新诗在变中就有时时回望故的必要。在变中继承常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前面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C.“在传播上,尽量用最清晰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错。原文是“中国诗歌在传播上也有常。在诗歌创作寻言的时候,总是尽量用最浅显的语言来构成诗的言说方式”,文章说
45、的是“用最浅显的语言”,而不是“用最清晰的语言”。D.“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隐形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外在于现代诗歌当中”错误,原文是“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选项将前后两句的关系颠倒过来了。故选A。1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只要是中国人,都能背出几首唐诗宋词”错。由“只要是中国人,大多能背出几首佳作”可知,文中是“大多”,选项变成“都”。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不属于大众化,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对同一位诗人来说,大众化倾向和小众化倾向也常常是并存的。
46、李白有静夜思,也有蜀道难”可以推知的是,静夜思是大众化倾向作品,蜀道难是小众化倾向作品。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材料第四段提到“唐诗宋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也是大众化程度最高的诗歌时代白居易和柳永是很值得后世研究的代表”。故而第五段就重点以白居易的创作实践为例。白居易是怎样使自己创作的诗歌体现大众化倾向呢?大众化有什么要求呢?第五段就做出了很好的回答。白居易推进了杜甫开辟的现实主义,通过白居易诗歌创作说明诗歌大众化的前提是“但伤民病痛”。“从赋得古原草送别到长恨歌,再到贬居江州的琵琶行,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艺术追求,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说
47、明白居易有明确的大众化追求,因而他的不少诗篇也最大限度地产生了大众化效应。20本题考查学生归纳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找到文中相关信息段,概括归纳即可。本题的答案信息在倒数第二段。因为和唐诗宋词相比,新诗的大众化存在诸多困难,“年轻的新诗不成熟,甚至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诗人难写,读者难记”,即新诗不成熟,迄今没有形成公认的审美标准;“没有像唐诗宋词那样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即新诗没有化为民族文化传统,至今游离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文化生活之外;“新诗的发生更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也不来自音乐,主要借助默读”,即新诗的发生更
48、多地取法外国,不来自民间,不来自传统;“与朗诵尤其与音乐的脱节成为传播的大难题,把声音还给诗歌乃当务之急”,即新诗与朗诵与音乐脱节,难以传播;“和白居易的为时而著为事而作不一样,当下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高尔基有句话还是有道理的: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即有些诗人信服“私语化”倾向,使得公众远离诗歌。21D22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23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
49、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错,后生学子故地重游是为缅怀先贤。故选D。22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理解蒙自南湖“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激流”“平静”“激情”,联系句子上下语境进行理解。“激流”承接上句“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指的是日本侵略中国后,中国军民奋起反抗的抗涨局面,“平静温柔的流水”,指的是南湖远离战火的平静生活和西南联大师生坚持研究学问的沉稳心态。
50、结合“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句上文“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下句“呼吁唤醒国人奔向抗日的战场”,可以知道“激情”是抗战的激情,句子指的是在潜心研究学问的生活中西南联大师生对祖国局势的关心和强烈的爱国情怀,宣传抗战,呼吁唤醒国人,甚至亲赴战场。归纳整理,这两句话是说在全民族抗战的烽火硝烟中,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边度过了一段宁静的读书生活;在宁静的读书生活中,联大师生满怀唤醒国人、抵御外侮、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积极抗日救国。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首先明确文中闻一多先生“怒读救国”,获得“何妨一下楼主人”雅号体现的精神:在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中,闻一多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静心读书,“怒读救国”,长时间不下楼活动。别人劝他“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一多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表明闻一多先生专注于学问,刻苦钻研,用尽心血,为救国出力。这是一种脚踏实地地默默奉献的精神。其次,找到闻一多在红烛一诗中能够表明他脚踏实地地默默奉献的精神的诗句,如“红烛啊烧吧!烧吧”“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些诗句都是闻一多先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奉献精神的体现。这是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消耗自我、牺牲自我的献身精神,永远令人感动,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