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本次基础训练安排了“字词句”、“听话说话”、“阅读”、“作文”四部分内容。其中“字词句”部分安排了易混声母的比较,形近字的比较,查字典理解多义词,在括号里填定语和状语使句子表达更具体以及认识书名号的练习。“听话说话”训练的话题是“客人来我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任选一种进行介绍。“阅读”部分是读一篇写景的短文,作者按方位变化的顺序写出了登汇波楼的所见、所感。教学要求通过“字词句”的练习,区别音、形上易混的声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以利把学过的字写对,用准:了解一字多义,练习在字典中选中义项:练习扩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生动;了解书名号的用法。通过“听话
2、说话”训练,学习“客人来我家”是怎样说,怎样做。鼓励学生说真话,要把自己或家里人怎样待客这一重点内容讲具体。注意文明礼貌,启发学生明辨是非。通过“阅读” 训练,了解短文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查字典确定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培养结合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口语交际鼓励学生说真话,要把自己或家里人怎样待客这一重点内容讲具体。教学难点扩句练习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生动。查字典培养结合语言环境准确理解词义的能力。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有条理,有中心。说话要语言通顺,讲礼貌。教学构想按照习题的练习顺序,以学生自练为主,集体订正,注意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
3、,着重讲评。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新华字典。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字词句”部分的练习,区别音、形上易混的声母:区别形近字的音、形、义,以利把学过的字写对,用准:了解一字多义,练习在字典中选中义项:练习扩句,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生动;了解书名号的用法。教学过程一、提出教学任务。完成“字.词.句”部分五道题,以小组讨论为主。二、练习第一题。1、学生自己拼读,想想声母有什么不同。2、指名说说声母的不同点,并说说从中懂得了什么。(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n、l要分清。)3、启发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易混声母。三、练习第二题。1、要求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上面四组的形近字组词练习,同时指名在小黑板
4、上做同样的练习。2、订正:先区别字形,再组词,做到区别形、义,准确使用,并提示学生上面的四组音同、形近、义异。3、分头做下面四组形近字组词的练习。4、订正:提示学生“喂、偎”声调不同,其它三组音同。5、鼓励学生每学了新的生字,要注意和形近的熟字比较,做到学过的字会写、会用,不写错别字。四、练习第三题。1、出示第一组的三个句子,指名读。2、分小组查字典,联系句子内容,确定“熟”在每句话中的意思,然后交流。程度深熟 成熟知道的清楚3、启发学生总结方法。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中查到“熟”字,再联系句子的内容,确定“熟”在每句话中的意思。准确确定义项,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运用词语,并能培养和提高查字典的能力
5、。4、用上述方法分小组完成第二、三组练习,分别说出“带”、“闻”在每个句子中的不同意思。五、练习第四题。1、出示例句,明确要求。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进行扩句,诗句字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2、学生试填,然后订正。所填词语只要恰当都因予肯定。3、使学生认识到,增加括号里的部分,句子再表达意思上更具体,更生动。六、练习第五题。1、默读题中的三句话,认识书名号的样子,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书名号的写法。2、说说三句话中在哪些地方使用了书名号。(在报纸、杂志、图书的名字或一篇文章的题目上加书名号。)3、第三句中的两个“小站”,为什么一个加书名号,一个不加?(因为后一个不是文章题目。)作业设计1、补充适
6、量练习。2、预习“听话.说话”。板书设计基础训练 1字.词.句易混声母:n、l平舌、翘舌查字典,区别字义扩句(定语、状语)具体、生动书名号课后小记口语交际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通过“听话说话”训练,学习“客人来我家”时怎样说,怎样做。鼓励学生说真话,要把自己或家里人怎样待客这一重点内容讲具体。注意文明礼貌,启发学生明辨是非。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任务。完成“听话说话”训练内容,要求:用一段话说说“客人来我家”,要求说清你或家人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语句要通顺连贯。二、指名两人表演“小伙伴来我家玩”,重点是“我”是如何接待的,然后练习说话。1、同桌俩互相表演,注意有条理,语句通顺,有礼貌。2、分小组讨论。
7、3、每小队推荐两名同学上台表演,其他学生观看。4、请同学上台说,其他学生补充。5、教师表扬,并提示注意要点。三、指名三人表演“长辈来我家做客”,一人演“我”,一人演“我”的父亲或母亲,一人演长辈,要表现出“我”和家人是怎样接待的,然后练习说一段话。1、指名表演“长辈来我家做客”的场景。2、同桌互相练习说话。注意有条理,语句通顺,有礼貌。3、请同学上台说,其他学生补充。4、教师表扬,并提示注意要点。四、指名两人表演“有人找父母亲,他们不在家,我替父母接待客人”,然后练习说话。1、指名表演“有人找父母亲,他们不在家,我替父母接待客人”的场景。2、同桌互相练习说话。注意有条理,语句通顺,有礼貌。3、
8、请同学上台说,其他学生补充。4、教师表扬,并提示注意要点。五、教师启发谈话。要把接待过程说清楚,说话要看对象,要得体,要使用礼貌用语。六、各自选择一个内容,练习说话。七、指名说话,全班评议、补充。作业设计回家找一个题目写下来。板书设计基础训练 1听话说话要求:说真话、真事有礼貌、尊敬长辈语句通顺,有条理课后小记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阅读”部分的一篇写景的短文,作者按方位变化的顺序写出了登汇波楼的所见、所感。了解短文内容,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提出学习任务。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内容,学习按一定顺序表达的方法。二、朗读短文,理解内容。1、出示投影,指名读准字音。bo
9、chu bian liuli yao yan汇波楼 矗立 巨匾 琉璃瓦 照耀 屋檐xu ran pian cheng栩栩如生 冉冉升起 翩翩起舞 澄碧如镜xu cu lin rui xuan juan和煦 簇拥 粼粼波纹 花蕊 绚丽 画卷2、自由读,可讨论,划出“我”站在汇波楼上看到的景物然后交流。看到的景物有:湖面、游船、百米喷泉、垂柳、远山。三、默读短文,理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然后讨论、交流。观察和表达的顺序为:近观汇波楼登楼南望;观察湖面上的景物看岸边、小岛上的垂柳、远望群山。是按照由楼到其他景物,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的。四、再读课文,想想哪部分给自己的印象最深。1、同位互说。2、全班讨论,交流。3、印象最深的是对汇波楼和百米喷泉的描写。(因为这两处景物描写具体,读了使人如临其境。)五、练习感情朗读。作业设计1、练做课后练习题。2、感情朗读课文。板书设计基础训练 1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景物:湖面、游船、喷泉、垂柳、远山。观察顺序:近观汇波楼观察湖面远望群山。印象最深:汇波楼、喷泉感情朗读课后小记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