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十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地理信息技术 考情考纲 明确目的把握考向 考纲展示真题示例考情分析1.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16海南卷,1618;2016全国卷,36;2015全国卷,371.以某区域具体资源或能源开发为背景,考查资源能源开发的条件评价及存在问题和对策。2.以某河流流域开发为背景,考查流域特征及综合开发的途径和方向。3.以区域农作物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以3S技术的应用为例,考查3S技术具体的应用领域。2.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2017全国卷,36;2017江苏卷,29;2016全国卷,36(4)3.地理信息技术2016
2、浙江卷,2;2016江苏卷,1516专题纵横 整合知识构建体系【系统构建】【专题热词】1.河长制: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全面建立省、市、县、乡四级河长体系,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2.雄安新区:目前北京市人口已经达到2 100多万,接近人口调控目标,由此带来交通拥堵、房价高涨、资源超负荷等大城市病,其深层次原因是承载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国家级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3、区位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考点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真题导引(2017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2)分析20世纪90
4、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尝试答题】(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
5、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解题思路】1.审材料:(1)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煤炭资源量多、质优开采条件好。(2)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市场广阔。(3)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关停小焦化企业,形成规模较大的焦化园区改变了污染严重的状况。2.审图表:(1)焦化企业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焦化厂多为点
6、状分布,规模较小2014年小焦化企业关停,焦化园区规模扩大。(2)运输方式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公路运输为主(运量小、污染重)2014年以铁路运输为主运量大,装卸次数少,封闭运输减少散落,减少尾气排放。3.审设问:(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关键词“规模小、数量多”,进而分析其相关因素。(2)(3)抓住关键词“生产过程”“运输过程”,联系材料中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特点及图示中交通运输特点进行分析,具体思维如下:(4)限定词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生产过程中设备、技术投入加大利用率提高减少排放,加大回收。运输过程中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主要从提高运输速度(减少尾气排放)、减少散落(封闭运输)两个方面
7、分析。【失分控制】1.山西能源资源的开发是我们必修三学习的基础知识,但解答本题的难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得分点的确定,不容易答全;二是地理专业语言的组织较难。因此做题时失分现象比较明显。2.本题告诉我们,审题是非常重要的,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理清地理要素随时间的变化,如本题中生产企业规模的变化、运输方式的变化等,进而分析其变化带来的影响,按题目的分值定得分点,才能尽量减少失分。专题方略 1.生态问题的分析思路(1)问题判断 湿润半湿润地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诱发滑坡、泥石流。干旱、半干旱地区:灌溉农业、绿洲农业、过度放牧等水资源减少、土地盐碱化加剧土地荒漠化。湿地: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湿地开发、
8、开垦土地湿地减少、植被破坏。(2)原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降水、气温、风力等)、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植被覆盖及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分析。人为原因:主要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进行分析,如过度放牧、过度农垦、乱采滥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植被破坏、不合理开矿等,要注意材料中的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等。(3)造成危害 经济危害:许多村庄、道路、水库等受到威胁,经济损失巨大。生态危害:造成沙尘暴、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气候、生态环境恶化等。生产危害: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生物的生产能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继而引发饥荒。(4)防治措施 组织管理措施
9、:如颁布实施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与管理,提高保护意识、制定相关的应急预警机制等。工程措施:因地制宜,不同问题采取不同的工程,如水土流失的治理包括固沟、护坡和保塬等。生态措施: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恢复湿地、退耕还湖等。2.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思路(1)资源条件评价: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等方面评价。(2)开采条件评价:是否能进行露天开采;若不能露天开采,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方面评价。(3)市场条件评价: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4)交通运输条件评价:可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评价。3.流域综合
10、开发的一般思路 考向突破 命题角度一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1.(2017福建泉州5月质检)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荫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如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回答(1)(2)题:(1)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A.树冠集水作用强 B.无蒸腾作用消耗 C.树冠遮荫效果好 D.土壤硬化下渗弱(2)导致梭梭根区土壤的“湿岛”效应夏季较春季更明显的主导因素是()A.融雪 B.风沙 C.降水 D.蒸发 解析:第(1)题,梭梭根区土壤的水分主要和树冠集流、蒸腾、遮荫作用有关,树冠集流可以补充根区土壤水
11、分,遮荫作用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而植物蒸腾降低了根区土壤的含水率。图中可以看出枯树根区土壤含水率大于成熟和中龄的树木,枯树集流差、不遮荫,因此主要是枯树无蒸腾作用消耗所致。第(2)题,春季受积雪融水影响,加上蒸发较弱,土壤水分含量较大,梭梭根区与裸地土壤水分差异小,土壤的“湿岛”效应不明显。而夏季蒸发量大,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和遮荫作用影响,土壤水分含量远大于裸地,土壤的“湿岛”效应明显。答案:(1)B(2)D 2.(2018浙江金华十校联考)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略图”,乙地是我国某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输出地。据此回答(1)(2)题:(1)甲地过度放牧最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A.水土流失 B
12、.土地沙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2)下列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天然气 B.该地的资源主要输往西部地区 C.该工程能够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 D.该地输出的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解析:第(1)题,图中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易产生土地荒漠化。第(2)题,乙地位于山西省,输出的资源主要是煤炭,主要输往华北地区,可以缓解华北地区能源紧张的局面,煤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答案:(1)B(2)D 命题角度二 区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2017福建福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景德镇市生产的瓷器风格独特、精美绝伦;其中艺术瓷器价格昂贵,备受市场青睐
13、,但生产过程废品率高。景德镇制瓷业起源于汉代,明清时期以高岭土为原料烧制瓷器,瓷窑曾达3 000多座,生产规模达到鼎盛,同时也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20世纪90年代,该市高岭土已接近枯竭,但对艺术瓷器的生产影响较小。(1)分析明清时期景德镇瓷窑未分布在高岭土矿区附近的主要原因。(2)明清时期景德镇穴窑烧瓷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请列举两类环境问题,并说明其形成原因。解析:第(1)题,高岭土是制造陶瓷的原料,但瓷窑未分布在原料地,主要原因可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分析原料地是否存在制约瓷器生产的因素,二是结合瓷器易碎的特点,分析成品运输条件。第(2)题,穴窑烧瓷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从生态破坏和
14、环境污染两个角度分析,生态破坏主要是烧瓷过程中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主要是烧瓷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答案:(1)河流流经低山丘陵区,流速较快,不便于运输易碎的瓷器,但对高岭土运输影响不大;高岭土矿区地形崎岖,不利于瓷器规模化生产。(2)大气污染。穴窑烧瓷产生大量粉尘和废气,由于山区地形闭塞,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大气污染严重。(或答:固体废弃物污染。烧瓷过程废品率高,产生大量瓷器碎片,占用土地。)水土流失。由于穴窑烧瓷的迅速发展,燃料需求激增,致使大量砍伐森林,当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加剧水土流失。(3)分析景德镇高岭土枯竭对其艺术瓷器生产影响较小的原因。解析:第(3)题,
15、当地高岭土枯竭,则当地原料缺乏,需要从外地供应,但即使从外地供应,对艺术瓷器生产的影响也较小,一方面说明原料成本相对较小,另一方面说明运输较为便利。图中有铁路经过,从图示右下角小图中可以看出,江西省除景德镇外,还有其他的高岭土产区。答案:(3)艺术瓷器价格昂贵,原料成本比重小,对技术要求高。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技术精湛;位于铁路沿线,便于从其他地区输入高岭土。考点二 区域经济发展、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真题导引(2017全国卷,3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
16、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2)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3)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尝试答题】(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
17、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船舶、汽车制造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2)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3)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4)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解题思路】1.审材料:(1)剑麻生长区域及用途热带地区用于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2)坦桑尼亚“剑麻王国”剑麻产量丰富。(3)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增加就业;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增加经济收入;还
18、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2.审图表:(1)图中基洛萨附近的铁路、港口靠海近,交通便利。(2)首都、城镇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3)图中河流水源充足。3.审设问:(1)角度“气候条件和用途”,分析适宜生长的地区和市场需求。“产需矛盾大”:生产看生产地特征剑麻主要生长在热带地区我国国内热带地区面积小,处于热带的地区纬度也偏高故产量低,质量差;需求看国内市场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用于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需求量大。(2)抓住限制性条件“据图”“与其他地区相比”图示有哪些信息?城市、交通、河流等。(3)设问角度“当地获得的利益”文字信息中农场建设带来的经济、社会等效益。
19、【失分控制】1.如第(1)题,不能抓住设问要求“说明原因”,只是分析中国产量小,但需求量大,用结果解释结果,缺少对原因的分析,导致失分。2.“准确和完整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解答综合题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判读和分析文字表述和图表所承载的信息尤为重要,切记生搬硬套答题模板,缺少与实际相联系。专题方略 1.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20、。2.某地工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方法(1)某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九个大的方面。(2)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首先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其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具体表述一般如下:自然条件:能源资源丰富(煤炭、油气、水能等);矿产资源丰富(铁矿、有色金属等);水资源丰富(临河流、湖泊)。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广阔;交通便利(临河流、铁路;沿海、高速
21、公路;近航空港等);劳动力(人口密集丰富廉价,有高等院校有先进的技术);政策。特殊区位:工业基础(老工业基地);农业基础(邻商品粮、棉基地、乳畜业发达等)。3.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条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 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要从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针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各区域要综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考向突破 命题角度一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2018广东茂名五大联盟学校联考)第二次世
22、界大战后,中国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以农产品出口为主;20世纪6070年代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轻工业为主;20世纪7080年代中国台湾接受美国等国家的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制造业,与此同时向中国大陆投资并将制造业向中国大陆转移。近年来中国台湾经济逐渐衰落,中国台湾制造业投资在中国大陆逐渐减少,而向南亚、东南亚等地区投资逐渐增多,但仍有超过50%的制造业在中国大陆投资。据此回答(1)(3)题:(1)美国制造业转移到中国台湾的主要影响是()A.加剧台湾就业形势紧张 B.改善美国生态环境 C.台湾放松环境管治要求 D.降低美国产业竞争力(2)20世纪7080年代台湾企业到中国大
23、陆主要投资的部门最可能是()A.石油化工 B.信息产业 C.纺织工业 D.精密仪器 解析:第(1)题,台湾作为产业转移的转入地,产业转移会缓解就业压力,但会加剧环境污染;美国作为产业转移的转出地,产业转移会改善国内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第(2)题,20世纪7080年代台湾产业转移的类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选项中石油化工多为市场导向型产业,信息产业和精密仪器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纺织工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1)B (2)C (3)与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相比,目前中国大陆发展制造业具有的区位优势是()A.基础设施较完善 B.原料价格较低 C.劳动力价格较低 D.环保要求
24、较高 解析:第(3)题,近年来中国大陆制造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投资的吸引力较大;与中国大陆相比,南亚、东南亚劳动力和原料的价格相对较低,环保要求高低无法判断。答案:(3)A 命题角度二 区域经济发展(2017广东肇庆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油茶树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果榨出的油称为茶油,是一种纯天然高级食用油,产量低,价格高。油茶树生长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带,喜温暖,怕寒冷,要求年平均气温1618,花期平均气温为1213,喜光,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贵州省天柱县种植油茶树历史悠久。“十三五”期间,天柱县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将油茶产业培植成特色主导产
25、业。下图示意天柱县在贵州省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天柱县有利于油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2)调查发现,种植在丘陵向阳缓坡的油茶树挂果多、质量好。试解释原因。解析:第(1)题,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气温、降水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2)题,注意结合材料中油茶树的生长习性,喜光阳坡光照充足;“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缓坡利于水分汇集;缓坡泥沙易沉积土壤肥沃。答案:(1)纬度低,温暖期长,光照较强;受夏季风影响大,温暖期降水多(雨热同期);远离冬季风源地,冬季强冷空气影响小,较温暖。(2)丘陵缓坡,雨水下渗较多,土壤中水分充足,利于油茶树生长;土层较厚,利于根系生长;阳坡较温暖,光照多,光合作用强,油茶树积
26、累有机物质多;受冷空气影响弱,冻害少。(3)分析天柱县油茶龙头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4)目前,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量。请为天柱县提高油茶产量提出建议。解析:第(3)题,结合工业区位条件,从原料、市场、政策三方面进行分析,注意抓住合作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特点。第(4)题,提高产量的措施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扩大种植面积,二是提高种植技术,三是改善良种。答案:(3)合作社和农户提供油茶果,保障龙头企业的原料供应,价格稳定;龙头企业,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或油茶果加工水平高);经济发展,市场对茶油需求量增多;政策扶持,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等。(4)扩大种植规模;加大科技投
27、入,培育(引进)高产高油品种或改造低产油茶树;提高种植技术,降低气象灾害对油茶树生长的影响等。考点三 地理信息技术 真题导引(2016江苏卷,1516)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A.B.C.D.(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A.B.C.D.【尝试答题】(1)A(2)C 【解题思路】1.审材料: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GIS(空间数据分析)。2.审图表:图中有6个图层居民点属人文,其他属自然;岩层、地下水在地下。3.审设问:(1)遥感技术获取信息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地表以下的则无法用
28、遥感技术获取信息。(2)关键词“农业适宜性评价”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与居民点和岩层无关。【失分控制】1.不能很好地对图中6个图层进行合理分类,导致解题无法下手,从而导致判断错误。2.把握“3S”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判读时结合原理进行分析,同时关注各自的具体应用领域。专题方略 1.GIS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判读,较多的是通过叠加分析图的方式进行考查,叠加分析图是将同一地区的两层或多层地图要素重叠在一起进行图层和属性运算,产生新的图层或属性的过程。在判读这一类示意图时,一般把握三个步骤:第一步:明确GIS图层叠加示意图是由哪些专题图层组成
29、的。第二步:明确不同的专题图层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第三步: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征的新图层。常见的案例如下:叠加图层新生(应用)主体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新建商业中心选址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泥石流易发区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耕地分类和评价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深埋垃圾场选址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坡向分布、岩石倾斜滑坡易发区2.“四字”法突破“3S”技术的选取(1)“点”与“面”判断GPS 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
30、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在“3S”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GPS”,如果是“面”则选用RS或GIS。(2)“想”与“看”区分RS、GIS 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GIS。RS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尤其对于大范围、大面积、人不易观测的地物信息的获取,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选用RS。考向突破 命题角度一 3S技术的选取和应用 1.(2018浙江名校联盟)2017年6月8日,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31、官方网站发布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泉州石狮市梅林码头附近海域发现赤潮,面积约2平方千米,赤潮水体呈暗红色,呈片状分布。据此回答下题:获得以上赤潮信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 GPS B.GPS GIS C.VR GIS D.RS GIS 解析:获取赤潮发生的面积、颜色、分布状况等都需要RS技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则需要GIS系统。答案:D 2.(2017江南十校联考)百度公司根据LBS大数据(利用手机定位功能获得)进行计算分析,在地图上展现人口流动的轨迹和特征。如图示意2017年春节前第五天离京人群主要去向省区和城市。据此回答问题:上图的制作主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32、()A.RS和GPS B.RS和GIS C.GPS和GIS D.RS、GPS和GIS 解析:LBS大数据是利用用户手机定位信息获得,属于GPS功能;进行计算分析属于GIS功能。答案:C 命题角度二 3S图像的判读(2017浙江选考模拟卷)读“某区域地理信息系统图层信息示意图”,回答(1)(2)题:(1)城市B比城市A()A.等级高 B.服务范围小 C.经济落后 D.规模小(2)该地理信息系统体现了()A.基础设施管理的应用 B.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应用 C.土地利用和管理的应用 D.生态环境管理的应用 解析:第(1)题,叠加图层可以看出城市B有较多的商业街,而城市A只有一些商业网点,B城市比A城市服务级别高,所以城市B比城市A等级高。第(2)题,图中显示主要信息是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体现了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应用。答案:(1)A(2)B 点击进入当堂提速练点击进入限时提能练点击进入板块综合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