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保分专题十一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必备知识自测诊断1关键能力课堂培优2学科素养强化训练3目 录 高考模拟课下达标4返 回 必备知识自测诊断 返 回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返 回 1解读三种类型的“S”型曲线(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3)t2时,种群数量达到 K 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 0。(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 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种群数量为 K/2 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返 回 2K 值与 K/2 值的分析与应用(1)K 值与
2、K/2 值的分析:(2)K 值与 K/2 值的应用:返 回 1判断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叙述的正误(1)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2)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3)可以使用血细胞计数板直接计数蛙卵的密度()(4)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返 回 2判断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叙述的正误(5)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6)在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主要是由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调节的()(7)不同种生物的 K 值各不相同,但同种生物的 K 值固定不变()(8)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
3、无关变量干扰()返 回 1调查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密度应选用什么调查方法?此方法可否用于调查人口密度?_提示:直接逐个计数,调查人口密度应用直接逐个计数。2调查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采用_调查种群密度。提示:黑光灯诱捕返 回 考点二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返 回 1辨析群落的四种关系、三种曲线和两种结构(1)四种关系:写出 A、B、C、D 四图中 a 与 b 的种间关系:A互利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返 回(2)三种种间关系曲线:写出图 13 表示的种间关系:图 1:互利共生;图 2:捕食;图 3:竞争。返 回(3)两种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现象分层现象常呈镶嵌分布决定因素植物:阳光动
4、物: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及光照强度不同生物因素: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返 回 2“两看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返 回 1判断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叙述的正误(1)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2)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4)“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返 回 2判断下列有关群落演替叙述的正误(5)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2019江苏高考,T6B)()(6)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
5、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7)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火山岩上()(8)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返 回 1区分群落的主要依据是_提示:群落的物种组成。2立体农业是指_提示: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返 回 考点三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 返 回 1据同化类型判断生态系统功能类群返 回 2辨清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三个易混点(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强调关键词是“固定”而不是“照射”。(2)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沿食物链流动
6、,以“营养级”为单位,传递效率约为 10%20%。能量利用率:能够被人类利用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返 回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及作用返 回 4明确碳循环的来源和去路(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2)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a.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是呼吸作用c.化石燃料的燃烧返 回 5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三、三、四”(1)三个层次:基因多样性(同物种内)、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三种价值:直接价值:工业原料、药用、食用、文学艺术创作、旅游观赏、科学研究。间接价值: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潜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的
7、价值。(3)四类保护:就地保护、易地保护、生物技术保护、法制保护。返 回 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叙述的正误(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2018海南高考,T21D)()(2)食物链各营养级中 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3)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4)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5)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越高,食物网的结构会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6)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行()(7)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返 回 1生态农业利用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_提示: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2恢复生态学主要利用_理论,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生产,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稳定。提示:生物群落演替返 回 关键能力课堂培优 返 回 综合运用能力 运用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 方法串联种群和群落 返 回 知识网络 返 回 题点练通 以种群的特征为线索,考查分析 判断能力 题点11(2018全国卷)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 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
9、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返 回 解析:当空间、资源有限时,种群呈 S 型增长;林场空间、资源有限,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由于密度增加而逐渐减慢;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由于鱼的大小不同等,单位水体中产量有可能相同;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 K 值前,由于环境阻力逐渐增大,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增强。答案:D 返 回 2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注:412 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林区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调查时猕猴种群数量已经达到环境容纳量C79 岁个体
10、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小,与雄性因争夺空间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 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返 回 解析:由题图可知,该林区猕猴种群中,幼年个体明显多于老年个体,因此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说明其种群数量还会增长,并未达到环境容纳量;79 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小,与雄性因争夺空间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根据图中信息不能说明性别比例为 11 时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答案:C 返 回 拓展归纳分析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方法掌握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1)城市人口剧增是由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11、。(2)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3)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中,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直接降低出生率。(4)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人口增长率下降。返 回 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载体,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题点23(2019全国卷)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 3 h、10 h、23 h,得到 a、b、c 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
12、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 23 h 之前,a 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 23 h 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 J 型增长阶段返 回 解析:细菌甲为异养生物,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A 项正确。培养基更新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更新频率快,环境资源相对丰富;更新频率慢,环境资源相对匮乏,B 项正确。通过对比题图中三条曲线可知,a 组为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 3 h 的实验组,细菌数量呈 J 型增长,由此可知其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C 项正确。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 23 h 时,在培养的初始阶段,由于营养和空间条件充裕,因此种群增长也会出现
13、 J 型增长阶段,D 项错误。答案:D 返 回 4(2019新华区校级一模)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E 是第一次调査结果,F、G、H 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m1与 m3 的比值为 12。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E 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BFG 段捕捞适量的鲤鱼,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C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 K 值不会大于 m3D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 E 点前逐渐增大返 回 解析:据图可知,E 点种群的数量是 m1,由于 m1 与 m3 的比值为 12,类似于 S 型曲线的 K/2 所对应的位点,因此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A 正确;FG
14、 段捕捞适量的鲤鱼,剩余到m1,由于增长速率较快,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B 正确;去除部分其他鱼类,由于减少了竞争,鲤鱼的 K 值会大于 m3,C 错误;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 E 点前逐渐增大,E点后逐渐减小,D 正确。答案:C 返 回 规律方法坐标模型中 K 值确认与 值变动分析(1)K 值确认:K 值即“在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实际环境中种群数量往往在K 值上下波动如图所示:返 回(2)值变动分析:“”应为“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数量为第一年的 倍,由此,若 1,则种群数量不变(稳定);若 1,则种群数量增长;1 且恒定时种群数量呈
15、“J”型增长;若 1,则种群数量下降,如下图所示:返 回 结合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查综合分析能力 题点35(2019延庆区一模)大蓝蝶幼虫分泌的蜜汁是红蚁最喜欢的食物,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将其带回蚁巢,和同类一起分享其分泌的蜜汁,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会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认为它是自己的同类,大蓝蝶幼虫就可以在蚁巢内走动且大吃红蚁卵和幼虫,并躲避天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红蚁有助于大蓝蝶幼虫避开与其它蝴蝶幼虫的竞争B大蓝蝶幼虫和红蚁两者是相互选择的结果C大蓝蝶可以在没有红蚁的地方繁衍后代D大蓝蝶幼虫与红蚁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返 回 解析:由题意可知,红蚁有助于大蓝蝶幼虫避开
16、与其它蝴蝶幼虫的竞争,A 正确;大蓝蝶幼虫和红蚁两者是相互选择的结果,B 正确;没有红蚁,大蓝蝶幼虫就无法吃红蚁卵和幼虫,并躲避天敌,因此大蓝蝶不能在没有红蚁的地方繁衍后代,C 错误;由题意可知,大蓝蝶幼虫与红蚁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D 正确。答案:C 返 回 6(2018江苏高考)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与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返 回 解析: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草本阶段的群落也存在垂
17、直结构;群落演替是指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所以阶段与的沙丘上的植物种类并非完全不同;阶段沙丘上的群落生物种类最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最强,所以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答案:D 返 回 理解能力 从结构与功能观角度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返 回 知识网络 返 回 围绕生态系统的结构,考查理解能力 题点1题点练通 1(2018海南高考)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
18、者的能量返 回 解析: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A 正确;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 正确;通气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 正确;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 错误。答案:D 返 回 2(2019郑州模拟)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同化量(102 kJ/m2)750200.98500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都相等C该生态
19、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D去除甲和丁后,丙增多乙减少返 回 解析:由题意可知,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则五种生物所构成的营养结构应为;若甲与丙无捕食关系,则食物网为,则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依次为2050500 7500.987 0.14;甲捕食乙、丙,若甲数量增加,则乙、丙的数量减少;除去甲和丁后,则乙、丙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答案:B 返 回 结合生态系统的功能,考查科学思维能力 题点23(2019全国卷)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
20、(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返 回 解析:夏季草原生态系统中牧草的数量远多于羊的数量,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呈金字塔形;森林生态系统中昆虫的数量远多于乔木的数量,该生态系统的数量金字塔呈倒金字塔形,A 项正确。答案:A 返 回 4(2018海南高考)某同学将一面镜子竖立在一棵树旁,该树上的一只小鸟飞到镜前,对着镜子中的“小鸟”愤怒地啄击扑打。下列关于该事件中信息传递
21、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B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C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D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化学信息解析:小鸟啄击扑打的动作本身是一种行为信息;小鸟的眼睛能够感受镜子发出的物理信息;小鸟把镜子传递的信息当作来自入侵者的信息;激怒小鸟的信息是直接来自非生物的物理信息。答案:D 返 回 5(2018浙江高考)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字母_表示大气中的 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含量夏季_冬季。(2)CO2 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 A、B 的_和 C
22、的分解作用以及 E 的燃烧,转变成 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 CO2 量_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 CO2 量。(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 的含义改为_,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_。返 回 解析:(1)题图显示:A、B、C、E 均有箭头指向 D,说明 D表示大气中的 CO2。A、D 之间是双向箭头,A、B 死的有机物可被 C 利用,说明 A 是生产者,C 是分解者,进而推知 B是消费者,E 为化石燃料的燃烧。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夏季植物的光合作用较冬季旺盛,使夏
23、季大气中 CO2 的含量低于冬季。(2)CO2被生产者吸收,通过光合作用转变成体内的含碳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 A 和 B 的呼吸作用和 C 的分解作用以及 E 的燃烧,转变成 CO2后再重新循环。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则随着演替的进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特别是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因此生产者吸收的 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 CO2 量。返 回(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 D的含义改为非生物环境,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因能量流动起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特点之一是单向流动,所以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
24、加“光A”、取消“ED”、取消“DA”。答案:(1)D 低于(2)呼吸作用 大于(3)非生物环境 取消 DA返 回 规律方法巧辨碳循环模式图中的四种成分(1)常考图示(2)突破方法先据双向箭头“”确定“大气中 CO2 库”与“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1”个指入箭头的为“生产者”(如图甲中 A,图乙中 1,图丙中 E),有 1 个指出箭头的为“大气中CO2 库”(如图甲中 B,图乙中 4,图丙中 A)。最后据食物链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及各生物均最终指向分解者确认各级消费者及分解者(如三个图中分解者为图甲中 D,图乙中 3,图丙中 C;图丙中 F 为初级消费者,D 为次级消费者,B 为三
25、级消费者)。返 回 围绕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保护,考查社会责任 题点36(2018海南高考)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解析: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生物多样性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不变。答案:D 返 回 7下列有关雾霾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26、A物种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形成生物多样性B雾霾天气影响环境温度、光照时间、pH 值等条件,从而破坏物种的生育与繁殖环境,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物种灭绝C长时间、大面积、高污染的雾霾天气,易导致不同生态系统的趋同D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雾霾物质而减弱雾霾影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返 回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物种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当持续性雾霾天气严重影响到区域环境的温度、光照时间、pH 值等条件时,也有可能破坏该区域的部分物种的生育与繁殖环境,导致种群数量的减少甚至物种灭绝。雾霾污染会因其承载的高浓度特殊物质而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从而诱发
27、区域生态系统功能变化。严重情况下,如长时间、大面积、高污染的雾霾天气,甚至导致不同生态系统的趋同,变成几乎没有生物的死亡地带。有些植物能吸收空气中的雾霾物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即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功能。答案:D 返 回 学科素养强化训练 返 回 1(2019郑州一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掌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增加人口数量B在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数量的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C群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D在一个群落中,种内斗争往往比种间斗争更
28、激烈返 回 解析: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目的是通过提高出生率来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A 正确;在进行野生动物的野外放归实验时,原始投放数量的大小会影响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原始投放数量越大,该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的时间越短,B 正确;群落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生命系统,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C 正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密度较小的时候,种内斗争比种间斗争弱,D 错误。答案:D 返 回 2(2019漳州一模)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农田的存在,减少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
29、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返 回 解析:农田的存在,将松鼠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即形成了地理隔离,因此减少了松鼠的活动空间,A 正确;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B 正确;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 正确;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不能确定松鼠的种群密度是否相同,因为松鼠的种群数量还和天敌的数量等有关,D 错误。答案:D 返 回 3(2019昆明一模)“鲸落”是鲸尸沉入深海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深海缺乏阳光,是低温、黑暗、高压的环境,鲸尸为深海动物和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30、一些细菌的分解作用产生硫化氢,另一些细菌再氧化这些硫化氢得到能量,合成有机物,一具大型鲸尸可以维持多种生物生存上百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鲸落中的生物都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B鲸落的能量来源之一是鲸尸有机物中的能量C随着时间推移,鲸落中会发生群落的演替D与热带雨林相比,鲸落的物质循环功能较弱返 回 解析:鲸落中的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 错误;由于鲸尸为深海动物和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所以鲸落的能量来源之一是鲸尸有机物中的能量,B 正确;随着时间推移,鲸落中会发生群落的演替,C 正确;与热带雨林相比,鲸落的营养结构简单,物质循环功能较弱,D 正确。答案:A 返 回 4图中 A、B 为某群落
31、中的两个动物种群,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5时刻 A、B 的种群密度相同BOt5 B 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Ct3t5 B 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t3t5 A 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返 回 解析:t5时刻 A、B 的种群的出生率都等于死亡率,但是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A 错误;Ot5 B 种群的 大于 1,种群数量增加,不呈“S”型曲线增长,B 错误;t3t5 B 种群的 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密度一直上升,C 错误;t3t5 A 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D 正确。答案:D 返 回 5(2019德州期末)如图是某森林在遭受火灾前后植被的变化情
32、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在遭受火灾之后发生了初生演替Bbc 段生物的种间关系不断发生调整Cbd 段表明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发生变化Dcd 段生物体贮存的能量与 ab 段相当,说明该演替过程是原有物种的恢复返 回 解析:森林完全烧毁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 错误;bc段,优势种不断的变化,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生物的种间关系不断发生调整,B 正确;bd 段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不断的变化,C 错误;虽然 cd 段生物体贮存的能量与 ab 段相当,但是演替过程不是原有物种的恢复,D 错误。答案:B 返 回 6下表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项目
33、摄食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量能量(Jhm2a1)1.051010 3.501094.55109A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约有 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田鼠粪便量属于其同化能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的一部分C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1.4108 Jhm2a1D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3.51010 Jhm2a1返 回 解析:某一营养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摄食量粪便量,粪便量 属 于 上 一 营 养 级 的 同 化 量。所 以 田 鼠 同 化 的 能 量 7.0109(Jhm2a1)。田鼠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生物体
34、的有机物中。由于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所 以 以 田 鼠 为 食 的 天 敌 最 多 可 获 得 的 能 量 为7.010920%1.4108(Jhm2a1);田鼠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 7.010920%3.51010(Jhm2a1)。答案:B 返 回 7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实验及调查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志重捕法在做标记时,标记物要醒目,有利于抓捕B随机取样方 n 个,每个样方个体数量为 X1、X2、Xn,则种群密度为(X1X2Xn)/nC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记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计数时同种生物无论个体大小都要计数返 回 解析:
35、标记物醒目时易被天敌发现,影响重捕时标记的个体数,因此标记物应不易被观察到;(X1X2Xn)/n是每个样方的种群平均数量,若样方面积不是单位面积,则不能代表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个体数;调查种群密度在计算数量时同种个体不论大小都应该计算在内。答案:D 返 回 8下表是科研人员对稻鱼共生系统(即:同一片农田中既种水稻又养鱼)和水稻单种系统调查得到的部分数据,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B稻鱼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所有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稻鱼共生生态系统没有达到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D水稻单种系统中物种之间无竞争关系,有捕
36、食关系处理调查农户(户)农药投入(kg/hm2)农药使用次数(次)水稻产量(kg/hm2)鱼产量(kg/hm2)稻鱼共生1187.213.26 417.12372.2水稻单种11311.026.96 535.26返 回 解析: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稻单种生态系统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所有生物的集合;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农药投入少,还有鱼产出,所以达到了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水稻单种生态系统中水稻和杂草之间有竞争关系。答案:A 返 回 9某河流因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蓝藻大量繁殖、水华频发,人工打捞和投放大量化学杀藻剂是常用的治理方
37、法。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治理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藻剂处理会导致蓝藻细胞发生定向变异B此系统中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构成生物群落C系统中动植物之间进行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D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群落包括全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大型挺水植物与蓝藻竞争资源能减少水华发生。答案:D 返 回 10(2019漳州一模)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简图,其中甲
38、、乙、丙代表湿地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湿地中绿藻、荷花、黑藻(沉水植物)等植物有明显分层现象,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人工湿地可以净化城市污水,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2)图中甲所代表的成分是_,丙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消耗、_和未被利用。返 回(3)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4)湿地中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_多样性,湿地公园可以改善环境并提供旅游资源,体现生态系统的_价值。(5)对湿地进行有害昆虫防治时,应将有害昆虫种群数量控制在 K/2 以下,理由是_。返
39、 回 解析:(1)人工湿地中绿藻、荷花、黑藻(沉水植物)等植物有明显分层现象,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2)图中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丙同化的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作用消耗、被分解者利用和未被利用。(3)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因此流经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返 回(4)湿地中荷花的花色有粉色和白色,体现了基因(遗传)多样性;湿地公园可以改善环境,这属于生态功能,体现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湿地公园可提供旅游资源,体现生态系统直接价值。(5)对湿地进行有害昆虫防治时,应将有害昆虫种群数量控制在K/2 以下,理由是种群数量在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种群数量在 K/2 以下既防止种群增长过快又使种群数量较低。答案:(1)垂直 负反馈调节(2)分解者 被分解者利用(3)大于(4)基因(遗传)间接和直接(5)种群数量在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控制种群数量在 K/2 以下既防止种群增长过快又使种群数量较低返 回 “高考模拟课下达标(十一)”(单击进入电子文档)谢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