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0 ,大小:1.06MB ,
资源ID:2382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82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分点突破+高考研究》 第十一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分点突破+高考研究》 第十一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21讲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ppt

1、结 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十一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结 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建立一个富强的现代化国家进行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以改革开放为基本国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不断攀升。结 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线索一: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19491956 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时期。可分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491952 年)与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阶段(19531956 年),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一五”计划、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2、等。结 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现代化曲折发展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全面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十年(19561966 年),这一探索阶段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党和国家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 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最严重的失误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偏离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导致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受损。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八大、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周恩来调整国民经济、1975 年邓小平的全面整顿等。线索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1

3、9561976 年)结 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线索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时期(1978 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改革开放的探索阶段(19781992 年),主要是对改革开放建设道路的探索;二是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1992 年至今),主要是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92 年“南方谈话”的发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等。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

4、发展 第 21 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1949 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21953 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我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的重点在东北地区。“一五”计划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4“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指的是

5、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并不是纠正“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才是系统地纠正“左”倾错误。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伟大的复兴之路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形势严峻。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2表现: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的大肆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4措施: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有

6、效措施,着手进行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1)在农村:进行土地改革,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为国家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2)在城市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进行“五反”运动,建立工人对资本家的监督。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合理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3)稳定物价,统一财经。从 1953 年起,国家开始对粮食、食油、棉花实行统购统销,目的是保障城镇农副食产品供应。5意义:经过 3 年努力,到 1952 年,工农业生产超过

7、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 年底,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从 1949 年 10 月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有以下特征:在社会形态上,它

8、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质的社会;在政治上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领导的包括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本主义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实行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1时间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过渡”的含义(1)从社会性质看:过渡时期不完全是社会主义的,但它的政治、经

9、济、文化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说过渡时期是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就其政权的某些特点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言;说过渡时期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就其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这是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加以强调的结果,我们不能把新民主主义同社会主义截然割裂开来。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2)从经济结构看:三大改造前,五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其中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占较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完全占据主导地位。(3)从阶级结构看:三大改造前,多

10、种阶级成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并存;经过改造,他们都成了社会主义劳动者。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4)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三大改造前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大改造,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体,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5)从政治制度看: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共同纲领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 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国家政治制度由初期的政治协商转变为人民代表大会。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过渡时期总路线: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规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4“一五”计划建设(19531957 年)(1)条件:政权巩固,经济恢复,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援。(2)目的:为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

12、家。(背景: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3)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核心);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条件)。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5三大改造(19531956 年)(1)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目的

13、:适应工业化需要,早日建成社会主义。(3)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4)基本途径和方式广大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把土地等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小农个体经济改变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通过“赎买”政策,最后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国家资本主义指受国家政权控制和监督的资本主义。开始时实行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后来实

14、行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赎买”政策指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实行国有化的政策。)(5)意义:到 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6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建立(1)特点:计划经济,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建立过程:

15、19531956 年底,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将其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53 年启动,1957 年提前完成的“一五”计划,在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同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3)影响:这一体制受苏联影响较大,可以说是“走苏联的路”,带有鲜明的“斯大林模式”特点。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也留下了需要反思的经验与教训,如经济结构中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在管理体制方面计划与市场的

16、关系,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及分配方案,全国各地区经济平衡等。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7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统购统销就是借助政权的强制力量,让农民把生产的粮食卖给国家,全社会所需要的粮食全部由国家供应,农民的口粮和种子也得由国家批准后才能留下,城镇家庭凭粮本供应粮食,国家严格禁止粮食自由买卖,是国家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谓“计划收购”被简称为“统购”;“计划供应”被简称为“统销”。后来,统购统销的范围又继续扩大到棉花、纱布和食油。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

17、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统购统销期间,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严重牺牲了农民利益,为工业建设提供原始积累。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探究主题“一五”计划的背景内容及特点史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选集史料内容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尤其是重工业落后。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思考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18、,说明“一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其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提示 背景: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史料二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从史料中可以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

19、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史料三 从 1953 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 20 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史料主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目标和道路选择。思考 根据上述史料,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提示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借鉴苏联的经验。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五”计划的特点及实质1特点(1)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

20、、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2)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3)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其他。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4)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留有一定余地。(5)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6)性质: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我们现

21、在在经济战线上已经取得的一批胜利表现了财政经济情况的开始好转,但这还不是根本的好转。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一)土地改革的完成;(二)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三)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要争取这三个条件,需要相当的时间,大约需要三年时间。”该文件发表的时间是()A1952 年底 B1950 年C1953 年D1956 年解析:1952 年,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根据材料中“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故 B 项正确。答案:B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2016海南七校联盟联考)建

22、国初期某一时期“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重要经济部门之间的比例比较协调。市场繁荣,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由此,可以推测出当时中国()A经济政策深受苏联影响 B经济建设出现浮夸风C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工农业比重严重失调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19.6%,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 4.8%。经济发展比较快,经济效果比较好”可以看出农业和重工业的递增比例是工业总产值递增高于农业总产值,符合建国初期中国向苏联学习,故 A 项正确。答案:A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23、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针对下表情况,建国初我国采取的相应政策是()人均产量中国(1952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钢产量2.37千克538.3千克4千克发电量2.76千瓦时2 949千瓦时10.9千瓦时A实行三大改造B优先发展重工业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开展“大跃进”运动解析:从图表可知中国的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低于美国和印度,反映出建国初期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故采取的相应措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一五”计划,故B项正确。答案:B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4(2016肇庆检测)我国“一五”计划期

24、间,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分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该做法()A导致了工业发展不均衡B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C促使了工业布局更合理D导致经济建设出现“左”倾错误解析:近代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基础较好,“一五”计划期间,把投资项目主要放在内地和东北,是为了地区工业发展均衡,使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故C项正确。答案:C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5(2016大庆模拟)下表是中国国民收入(19521956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统计资料所反映的1956年国家主体经济成分是()时间国营经济合作经济公私合营

25、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1.5%0.7%71.8%6.9%1956年32.2%53.4%7.3%7.1%接近0A资本主义工商业B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新民主主义经济D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析:从图表可知国营经济与合作经济所占比重最多,这两种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故D项正确。答案:D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61956 年 6 月 20 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出:“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

26、错误。”这篇社论()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文章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重点强调反对急躁情绪,即重点强调反对“左”倾错误,而此时正处于三大改造时期,故 D 项正确。答案:D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二、艰难的探索之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19561976年)11956 年中共八大(1)主要内容: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2)历史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

27、成功探索。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经济建设的失误(1)原因:党和国家领导人犯了“左”倾错误,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1958 年,中共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特点: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3)表现:1958 年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和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4)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出现经济困难。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文化大革命”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

28、坏4政策调整(1)1960 年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2)1971 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3 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3)1975 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损失约 5 000 亿元。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从 1964 年开始,中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1958 年中苏决裂后,严峻的战略形势

29、与东南沿海脆弱的防务系统让中共领导层开始考虑在西部建设后方的战略问题。1964 年 8 月北部湾事件爆发,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挑起并扩大与北越的武装冲突。美国出动第七舰队 125 艘军舰和 600 余架飞机介入越战。毛泽东指出,中国的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三线建设由此开始。三线建设是中国经5三线建设及其影响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八年抗战期间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后人对三线建设的评价趋于两极:由于建设地点都太过偏僻,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和不便;

30、但是三线建设也成为中国中西部工业化的重要助推器。一方面:三线建设耗费人力与物资巨大但成就十分有限;国家将资源大部分倾斜在三线,间接导致东南沿海地区发展缓慢;三线建设集中于军工业和重工业,无法改善民生物资匮乏的现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另一方面:三线建设有效地缩小了东西差距,改变了很多落后地区的面貌,许多交通不便甚至与世隔绝的地区开始步入工业化时代;对促进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交流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促进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的发展,为后来的西部大开发打下一定基础。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产生于中国 20 世纪五十年代初

31、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它是为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在自然乡村的范围内,由农民自愿联合,将其各自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较大型农具、耕畜)投入集体所有,由集体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农民进行集体劳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农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社经历了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经济合作社时期三个阶段。合作化时期农民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比较高,自愿入社,生产积极,合作社对经营管理的自主性也比较强。因此,这一时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集体经济比较正常。6农村合作社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人民公社时期实行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公社的规模大

32、,公有化程度高),搞“一平二调”(公社内部实行平均主义,对生产队的劳力、财物无偿调拨),严重地侵害了农民的利益,伤害了农民的积极性。经济合作社时期普遍实行了以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搞活了农村经济,但也造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能力和集体经济的弱化。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探究主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史料一 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

33、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 年 9 月 1 日)该词一方面说明超越常规,另一方面也说明脱离社会实际。史料主要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出现。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思考 史料一表明“大跃进”的核心是什么?反映了“大跃进”的特点及影响如何?提示 核心:大炼钢铁。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影响:不仅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而且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史料二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

34、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4月3日)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思考 史料二表明人民公社化运动有什么特点?有何消极影响?提示 特点:史料二表明人民公社实行集体劳动、平均主义大锅饭,扩大公有化规模。消极影响:违背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35、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史料三 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思考 据上图统计,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提示 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结 束

36、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19561976年探索中的两个核心问题及经验教训 1核心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经验教训: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际的关系,反对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

37、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可以超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认清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多角度分析社会主义建设失误的原因1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2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3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

38、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中共八大报告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办法,不仅不会破坏国家的统一市场,相反地,将会对国家的统一市场起有益的补充作用。由此可见,这个报告()A有效纠正了公社化运动的失误B全面总结“一五”计划的建设经验C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D针对苏联经济模式的有效反思解析:中国从 1956 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题干材料是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同时也考虑了它本身存在的弊端,以避免类似的错

39、误在中国再现,故 D 项正确。答案:D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成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那么稻麦的亩产量就不仅仅是两三千斤,而是两千斤的二十多倍!”这一说法()A为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B有利于挖掘农业生产的潜能C对“大跃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D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客观产物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经济建设中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迅速蔓延开来,与“大跃进”相互呼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

40、用,故 C 项正确。答案:C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2017湖北省八校高三联考)1961 年 5 月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市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在 3 年内减少城镇人口 2 000 万以上,当年内减少 1 000 万人。这说明()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B违背了“一五”计划的城镇化建设要求C是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D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解析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4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因在生产关系上超

41、越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急于向更高级形式过渡,从而造成了重大失误。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5有学者对1975年中国城市家庭人均收入、价格和食品消费的计算表明,五口之家仅食品支出就用去收入的66%。材料中现象产生的背景是()A“文化大革命”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B邓小平主持工作对经济进行调整C计划经济体制下生活物资匮乏D长期战乱使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解析:从“仅食品支出就用去收入的66%”可以看出食品支出所占比例大,其他生活物资匮乏,故

42、C项正确。答案:C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本讲命题点研究20102016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纲卷别 2015“一五”计划(工业化);2014“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全国卷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考纲卷别 2012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历程;2011经济恢复调整全国卷全国卷2016“一五”计划;2014粮食的统购统销全国卷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43、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考情分析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和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主干知识上。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迁移应用,坚持能力考查,体现学科能力目标。试题呼应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真正达到学以致用、以史为鉴的目的。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选择题考查趋向研究洞悉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解题最快捷(一)主干知识迁移考1(2015全国卷)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

44、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解析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2012全国卷)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解析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五”计划期间的工业

45、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是高考密集命题的主干知识。高考命题对这一主干知识的命题常采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也有助于考生更好地认识新中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教训。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二)能力方法灵活考3(2014全国卷)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解

46、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 C 项正确。答案:C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4(2014全国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之“历史理解”。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

47、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 B项正确。答案:B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粮食的“统购统销”属于教材拓展内容,高考命题通过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得出新结论,从历史现象折射的本质角度考查国家政策的制定对经济建设的影响。这说明强调能力立意,突出概括、说明、分析等史学方法,分析历史事件的背景、作用,注重考查探究新问题的能力是高考的命题趋势。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三)社会热点隐性考5(2016全国卷)“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

48、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要求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但供给侧改革既不会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会走放任不管的“歪路”,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6年全国卷第31题就从历史命题的角度,以“一五”计划立意

49、,考查建国初实行计划经济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暗合时政热点,隐性考查“供给侧改革”。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四)历史价值观引领考6(2011全国卷)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解析: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答案:A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

50、建设道路上有发展,也有曲折;有历史经验,也有历史教训。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依据具体国情,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要正确分析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信中国共产党为建设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有能力领导人民进行经济建设。高考命题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热点演练11952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A进行所有制的

51、变革B加强对企业的管理C保障经济计划完成D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解析: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这些机构的设置是为国家经济计划服务,保障经济计划完成,故C项正确。答案:C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有学者说:“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说明了两者的农业政策()A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 B赋予农民的经营方式不同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取得农业成就的手段相同解析:根据材料“大规模的劳力动员”指人民公社化运动

52、,由于受“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急于求成,造成巨大损失,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毛泽东由个体经营转向集体经营,邓小平由集体经营转为家庭联产承包,其经营方式都发生了转变,选择 B 项符合题意。答案:B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3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解析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

53、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4据统计,在从1961年1月开始的两年半中,全国职工精减与录用相抵共减少了1 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了2 600万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了2 800万人。其主要目的是()A改善城乡关系争取财政经济的好转B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发展农业生产C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D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以促进农业发展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591961年中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城市物资供应不足,需要减少城镇人口,故A项正确。答案:A 结 束 分点突破 高考研究 课 时 跟 踪 检 测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51962 年 7 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农村生产资金座谈会纪要中明确指示:“信用社应当恢复 1957 年以前的管理体制,即信用社应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资金独立,自负盈亏,公社不得挪用或者支配信用社的资金。”这一措施()A使“大跃进”以来的错误得到有效纠正B加速了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C有利于国家权力与农民利益的协调D扩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解析:根据材料“信用社应当是一个独立核算的单位,资金独立,自负盈亏”表明,这有利于协调与农民之间的利益,故 C 项正确。答案: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