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排比句吗近来,我在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基础训练3”第四题,要求学生认识排比句的形式,并仿照例句说出几句话(也即另造几个排比句)。其中一个例句为:(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按“教参”及有关修辞书的的说法,排比句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结构、内容紧密相关、连起来用的短语或句子组成的,而例(3)中“不管”和“那么”都只有两个,这如何解释呢?我想,这个例句是否可以改成这样:(3)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它总是(那么)真,(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
2、(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样一来,原句的“那么”由两个变成四个,岂不符合排比的要求了吗?不知是否妥当,敬请指教。中师现代汉语知识给“排比”下的定义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叫排比。”语法修辞词典(安徽教育出版社,张涤华、胡裕树等主编)上说,排比“是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句,把相关的意思连续地说出来的一种修辞手法”。例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第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为人民服务)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山水)例中的三个“互相”是短语(偏正短语),例中的三个“漓江的水”是句子(并列复句中的分句),它们的结构相同,内容相关,语气一致,排列也是连续的,所以例是排比句。然而,前面的例(3)中只有两个“不管”和两个“那么”,孔令海老师的改句虽有四个“那么”,但不是连续排列的,所以例(3)及改句都不符合排比的条件。再说,孔老师的改句,把例(3)改得支离破碎,啰里啰唆,实不可取。最好的办法是将例(3)换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