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综合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贾磊磊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宝藏与渣滓并存的高山,是一条清泉与浊流同注的河流。即便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怀敬意,对民族精神一往情深,也不能把传统文化不加区分地引入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来。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我们要设定一个分流与导向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将正向的精神输入到我们今天的生活,而将反向的内容留给过去的岁月在日趋多元化的文化语境中,人们不仅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而且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也出现了相斥性的选择。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在借
2、鉴传统文化资源之前,首先面临价值甄别及其重构的问题。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就面临着如何对古代文化经典进行现代性转化的问题。中国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不是文化力量的直接对等物,它就像蕴藏在地下的丰富矿藏,如果不经过人工的开采、加工,永远都不可能转化成推进历史列车的动力,不可能释放它的内在能量。因此,特定的文化资源只有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实现它的现代价值。传统戏曲赵氏孤儿原作中贯串“血亲至上”的传统道德,这曾经是推进全剧情节发展的重要叙事动力。与此相一致的还有一种“冤冤相报”的复仇伦理。现在,如果我们在电影中也沿袭这种“你杀了我全家,我也要杀你全家”的杀戮逻辑,就等于把我们置于古代封建社会,以一
3、种豺狼的方式对待豺狼。现在尽管我们还是在影片赵氏孤儿中看到赵孤最后拿起了刀剑,可是他的行为动机并不是建立在“世袭的仇恨”上,而是建立在他对父亲的挚爱上。这样便校正了传统戏曲的价值取向。与此相关的还有影片孔子,作者在力图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形象时,表现了孔子向往的社会理想所具有的正向历史价值。客观地讲,孔子期望诸流和鸣的大同世界,这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影片开始时,一个少女被巨大的石门封闭在墓穴里,惊恐的尖叫与隆隆落地的大门展示出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而此时的孔子站在了这种野蛮的殉葬制度的对立面。他坚决主张废黜残酷的殉葬制度,他代表的文化精神在当时无疑是一种与整个体制相对抗的进步力量。其实,孔子所
4、向往的“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就是再美好,也只是在向一个古代的理想社会致敬。我们真正被影片中的孔子所感动是从他踏上风雪交加的周游列国之路开始的。孔子的这种行为代表的是他对自我人生价值的一种抉择,也是其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历史担当。影片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从历史主义的维度确立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是从人格精神的建构意义上展开的。尽管不同的艺术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式并不一致,但是在文化取向上应当恪守相同的价值观。我们有些影片把传统文化中尊老、敬老的节日,演绎成一个杀戮之日。在这个节日里满城刀光,遍地鲜血,所有的鲜花都被践踏,人像蝼蚁一样被残杀。还有些影片把传统的中医演变成最为残
5、忍的酷刑,它比任何刑具都有效,能够在顷刻间摧毁人钢铁般的意志,这种在商业逻辑主导下对我们传统文化资源的“破坏性开采”显然都不值得提倡。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原因的一项是()A.用今天的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宝藏又有渣滓,呈现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状态。B.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怀敬意,对民族精神一往情深,传统文化深刻影响今天的现实生活。C.日趋多元化的现实文化语境中,人们对历史、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出现了相斥性的选择。D.传统文化虽然悠久丰富,但如果不经过甄别重构,不可能转化成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解析见第一段,“即便我们对传统文化深怀敬意,对民族精神一往情深,也不能把传统文化不加
6、区分地引入到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来”。文中是一种假设,并没有谈到传统文化深刻影响现实生活,因此不能将其当作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原因。答案B2下列关于赵氏孤儿和孔子对传统文化现代性转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影片赵氏孤儿并没有沿袭传统戏曲中“血亲至上”的道德理念和“冤冤相报”的复仇伦理,体现了转化中对传统文化糟粕的剔除。B.影片孔子力图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形象,表现了孔子废黜残酷殉葬制度的主张,肯定了传统文化精神正向历史价值转化的文化趋势。C.孔子所代表的文化精神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力量,但他所向往的“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却是一种反向的历史价值,是应当被我们抛弃的。D.影片孔
7、子表现孔子踏上风雪交加的周游列国之路,试图从人格精神的建构意义上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这是重构传统文化资源价值的一次尝试。解析见第四段,孔子“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还是有正向的历史价值的,不应该“被我们抛弃”。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对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现代化转化的问题,在这方面,影片赵氏孤儿和孔子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B.影片赵氏孤儿将赵孤的复仇行为阐释为对父亲的挚爱,传达出影片制作人在借鉴这一传统文化资源时,考虑到了对其进行价值甄别的问题。C.尽管不同的艺术领域对于传统文化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方式并不一致,但是都应该
8、恪守相同的价值观,这是文化产业现代化重构中应坚守的原则。D.当前一些影片中对传统文化的肆意发挥与扭曲,是典型的商业逻辑主导的思维。艺术领域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时,必须有社会责任感。解析见第五段,“恪守相同的价值观”表述不当,原文是“在文化取向上应当恪守相同的价值观”,缺少“在文化取向上”这一限制,两者意思并不完全相同。答案C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
9、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和献所俘旧港酋长。帝大悦,爵赏有差。旧港者,故三佛齐国也,其酋陈祖义,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谕,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和大败其众,擒祖义,献俘,戮于都市。六年九月再往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诱和至国中,索金币,发兵劫和舟。和觇贼大众既出,国内虚,率所统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官属。劫和舟者闻之,还自救,官军复大破之。九年六月献俘于朝。帝赦不诛,释归国。是时,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
10、来者日多。十年十一月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剌。其前伪王子苏幹剌者,方谋弑主自立,怒和赐不及己,率兵邀击官军。和力战,追擒之喃渤利,并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还朝。帝大喜,赉诸将士有差。十四年冬,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辞还。复命和等偕往,赐其君长。十七年七月还。十九年春复往,明年八月还。二十二年正月,旧港酋长施济孙请袭宣慰使职,和赍敕印往赐之。比还,而成祖已晏驾。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诸军守备南京。南京设守备,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践阼岁久,而诸番国远者犹未朝贡,于是和、景弘复奉命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而还。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
11、废亦不赀。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二,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义诈降,而潜谋邀劫邀劫:邀人抢劫。B.多赍金币金币:钱币财物。C.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踪迹:追踪探访。D.帝以践阼岁久践祚:登上帝位。解析邀劫,拦路抢劫。答案A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B.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
12、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C.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D.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解析“首达占城”语意完整,“以次遍历诸番国”中间不可断开。“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是相继发生的两件事,中间必须断开;“因给赐其君长”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答案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郑和历经三朝,七次出使。其中六次都是永乐年间奉明成祖之命出使
13、,只有一次出使是在明成祖晏驾之后,先后出使过三十多个国家。B.明成祖命令郑和出使是出于政治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追寻明惠帝的下落,另一方面是为了到海外炫耀军力的强大和国家的富裕。C.郑和出使西洋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扫清海道,保护商旅;发展了明朝政府与海外国家的外交关系,所出使的国家纷纷纳贡称臣。D.郑和深通外交之道,对番国君长恩威并施。他在外交上主要采用怀柔的方式,动用武力大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解析“纷纷纳贡称臣”错。答案C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小题5分)(1)交阯已破灭,郡县其地,诸邦益震詟,来者日多。(2)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
14、解析(1)破,被打败;来者,来朝拜的。(2)海表,海外;夸,夸耀。参考答案(1)这时,交阯已经被打败灭亡,明朝把这个地区作为自己的郡县,各国更加恐惧,来朝拜的日渐增多。(2)自郑和死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谁不极力称赞郑和来向外国夸耀的。参考译文郑和,云南人,就是世人所说的三保太监。起初在明成祖(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在燕王府侍奉他,跟随燕王起兵夺权有功。多次提拔到太监。明成祖怀疑明惠帝(朱允炆)逃亡到海外,打算追踪探访他的下落,而且想向外国炫耀大明朝的武力,显示中国的富强。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六月,命令郑和与同伴王景弘等出使西洋。带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多人,携带了很多金银财物。建造了大船,
15、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的船有六十二艘。从苏州刘家河渡海到福建,又从福建五虎门扬帆出发,首先到达了占城(印度支那古国),依次走遍了各国,向他们宣读天子的诏书,并赏赐和馈赠当地的君主、首领,有不降服的就用武力镇压。永乐五年九月,郑和等人回到朝廷,各国派的使者也跟随郑和的船只来朝见明成祖。郑和献上俘虏的旧港酋长。明成祖非常高兴,对出海者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封赏、赐爵。旧港,就是从前的三佛齐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巨港),这里的酋长陈祖义,抢掠过往的商客。郑和派人去宣读口谕招抚他,陈祖义佯装投降,却暗地策划拦路抢劫。郑和打败了他们,生擒了陈祖义,献给朝廷,在京城的集市处死了他。永乐六年九月,郑和再次出使
16、锡兰山(今斯里兰卡)。锡兰山国王亚烈苦柰儿引诱郑和到国内,索要金银财物,并发兵劫持郑和的船。郑和窥探到敌人大部分都出动了,国内空虚,就率领自己统辖的两千多人,出其不意攻破了他们的都城,生擒了亚烈苦柰儿及其妻子、儿女、官员。抢劫郑和船的敌人听说后,回来救援,郑和的官军又大败了他们。永乐九年六月把俘虏献给朝廷。皇帝赦免了他们没有处死,释放他们回国了。这时,交阯已经被打败灭亡,明朝把这个地区作为自己的郡县,各国更加恐惧,来朝拜的日渐增多。永乐十年十一月,明成祖又派郑和出使,到了苏门答剌国。该国的前伪王子苏幹剌,刚谋划杀掉了国王自立为王,怨恨郑和不赏赐自己,率兵拦击郑和的官军。郑和奋力作战,追到喃渤利
17、捉住了苏幹剌,并俘虏了他的妻子儿女,永乐十三年七月回国。皇帝非常高兴,不同程度地奖赏了将士们。永乐十四年冬天,满剌加、古里等十九国都派使者来朝廷进贡,各国使者回去的时候,明成祖又派郑和等人和他们一同前往,赏赐各国的君主、酋长。永乐十七年七月回国。永乐十九年春又出使西洋,第二年八月回来。永乐二十二年正月,旧港的酋长施济孙请求继承宣慰使的官职,郑和带着文书和官印前去颁发给他。等回来的时候,明成祖已经驾崩了。洪熙(明仁宗年号)元年二月,明仁宗派郑和的部下守备南京。南京设置守备,就是从郑和开始的。宣德(明宣宗年号)五年六月,皇帝认为登上帝位时间很长了,而离中国远的外国依然没有来朝拜进贡,于是郑和、王景
18、弘又奉命出使了忽鲁谟斯等十七国,然后回朝。郑和历经三朝,先后七次奉命出使,所经历的国家共有三十多个。得到的不知其名的宝物不计其数,而朝廷耗费的财物也不可胜计。从宣德年间以后,远方各国不时也有来中原的,但终究也不能与永乐时期相比,而郑和也快老死了。自郑和死后,凡是奉命出使海外的,没有谁不极力称赞郑和来向外国夸耀的,所以世人把三保太监下西洋传为明朝初年的盛事。(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89题。送剑与傅岩叟辛弃疾莫邪三尺照人寒,试与挑灯仔细看。且挂空斋作琴伴,未须携去斩楼兰。注傅岩叟:稼轩友人。8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请做简要分析。(6分)解析解答此题,要对
19、抒情主人公的动作、神情以及所处的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概括其形象特点,理解其形象意义。参考答案诗中描写了一个欲报国杀敌却壮志难酬的英雄形象。他挑灯看剑,雄心勃勃,却发现宝剑只能挂在空斋,与琴为伴,不能赴边杀敌,情绪一跌千丈。9这首诗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突出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的运用。(5分)解析由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突出的用典手法,就不难对这首诗所用手法做出判断,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指出蕴含其中的情感及用典的表达效果。指明“用典”,解说意思对即可,不必指明典故出处。参考答案用典。“莫邪”是古剑名,相传为春秋时吴人干将所铸,此代指名剑,也暗喻自己才能卓越。“楼兰”
20、为汉时西域古国,此处用典,以“楼兰”借指北方的金国,“斩楼兰”表现了自己为国杀敌的理想。用典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使诗歌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借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来暗示人类的发展变化,表现出诗人豁达的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的诗句:“,。”(2)李煜在虞美人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词句:“?。”(3)出师表中诸葛亮概述自己在艰难时刻追随先帝,说明创业艰难的语句:“,。”答案(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
21、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分)一束蓝色花墨西哥奥克塔维奥帕斯索洛萨诺我大汗淋漓地醒过来。热气从新铺好的红砖人行道上蒸腾起来,一只灰蝴蝶被昏黄的灯光吸引,绕着灯转圈。我从吊床上跳起来,小心翼翼地赤脚穿过房间,怕踩着从窝里爬出来透一点新鲜空气的蝎子。我走到小窗前,吸一口田野的空气。夜沉沉地呼吸着,充满女性温柔。我从绿色的楼梯上跑下去,在公寓门口碰到了房东。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独眼人,正坐在柳条椅上抽烟,眼睛半闭着。他用沙哑的嗓音问道:“你上哪儿去?”“散散步,天气太热了。”“嗯到处都关门了。周围这一带没有街灯,你最好还是别出去。”我耸耸肩膀,咕哝道:“一会儿就回
22、来。”然后一头闯进黑暗中。起先,我什么也看不到,沿鹅卵石铺成的街道摸索着朝前走。我点燃一支烟。突然,月亮从乌云背后钻出来,照亮一堵白色的颓墙。白色炫目,我不得不停下来。细风轻拂,我呼吸着树林的气息。黑夜中满是树叶沙沙和小虫低吟,蟋蟀在深草中露营。我抬起头,天上的星星也似在野外露营。我想宇宙是一个巨大的符号系统,是宏大存在之间的一场对话,而我只是其中的一个音节。我把香烟扔到人行道上,烟头划一道弧光掉下去,像流星一闪。我慢慢走了很久,感到既自由又安宁,禁不住快乐得自言自语。夜,是许许多多眼睛的花园。当我穿过街道时,听见有人从某个门出来。我回头看看,什么也辨不清,便加快脚步向前走。没多久,我听见凉鞋
23、在发烫的石头上拖行的闷响。不用回头,我就能感觉到那个影子正一步步地靠近。我想跑,却跑不动。我突然停住,还没等来得及保护自己,就感到刀尖抵着了我的脊背,接着一个动听的声音说:“别动,先生,否则我就戳进去!”我没有回头,问道:“你想要什么?”“你的眼睛,先生。”柔和的几乎悲伤的声音回答道。“我的眼睛?你要我的眼睛干什么?瞧,我有点钱,不算多,但也不算少。只要你放我走,什么都给你,不要杀我。”“别害怕,先生。我不会杀你,我只要你的眼睛。”“可是,你为什么想要我的眼睛?”我又问。“我的女朋友突发奇想,她想要一束蓝眼睛做成的花,这一带很难找到。”“我的眼睛对你毫无用处。它们是棕色的,不是蓝色的。”“别想
24、骗我,先生。我知道你的眼睛是蓝色的。转过来!”我转过身。他矮小又虚弱,棕榈叶编的阔边帽遮住了半个脸,右手里握的一把乡下大砍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让我看看你的脸。”我划燃一根火柴,凑近自己的脸,亮光刺得我眯起双眼。他用粗硬的手指翻开我的眼皮。可是,他个子太矮,看不清楚,于是就踮起脚,专注地凝视着我。火焰烧着了我的手指,我扔掉火柴,沉默了一会儿。“现在你相信了吧?我的眼睛不是蓝的。”“别自作聪明。”他回答说,“让我再看看,再划一根火柴。”我划着了另一根火柴,举到眼睛旁。他抓住我的衣袖,命令道:“跪下。”我跪下了。他一只手抓住我的头发,使我的头向后仰,然后向我俯下身,又好奇又紧张,同时刀慢慢落下来
25、,轻轻触到我的眼皮,我闭上了眼睛。“睁开!”他命令道。我睁开眼睛,火苗烧着了我的睫毛。突然,他放开我。“对,不是蓝的,滚吧。”他消逝了。我靠在墙上,双手捂着脸,竭力想恢复镇定。我踉踉跄跄,跌跌撞撞,花了一个小时才穿过无人的小镇。当我回到广场时,看见房东仍然坐在门前。我一句话也没说,就走进去。第二天,我离开了小镇。(选自外国短篇小说选读)(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文章的第一段交代了“我”生活的环境,用田野清新的空气引出“我”要到街道散步的描写,用“醒过来”等词语为下文定下了一种朦胧、虚妄的基调。B.文章把美丽的蓝色花和人的眼睛组合在一起,把温柔、美丽的夏夜与被挖
26、掉眼睛的危险组合在一起,目的是显示现实社会中理性与非理性的交叉、变化。C.“夜,是许许多多眼睛的花园”一句照应了前文“我”出来散步的时间之晚,也暗示了“我”在这个夏夜将要遭遇的危险,即有人要挖“我”的眼睛的事实。D.文章描写“他”时,用了“动听”“柔和”等形容词以及“握”“凝视”“抓”等动词,目的是说明“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本意不是想挖别人的眼睛。E.文中的“我”是线索人物,“他”是文中的主人公,作品就是通过描写“我”与“他”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社会的矛盾以及产生这种矛盾的社会根源。解析C项,没有暗示“我”将要遇到的危险。D项,“他的本意不是想挖别人的眼睛”文中没有根据。E项,主人公是“
27、我”,同时文中也没有交代产生矛盾的社会根源。答案选B得3分,选A得2分,选D得1分。(2)从“我”在美丽的夜晚散步遇到挖眼的年轻人的情节,分析小说中这种超现实的情节映射了真实社会中的哪些问题。(6分)解析因为文章是荒诞小说,所以要从荒诞的情节和人物中分析与现实社会的联系。比如到街上挖别人眼睛的年轻人,映射出来的是对世界的认知问题,即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问题等。对小说内涵的理解要着重把握小说环境的营造、人物的刻画以及情节的设计等,分析小说中这些内容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比如“我”热得睡不着到街上去,映射的是“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遇到危险则象征追求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甚至是危险的等。参考答案示例一:从“
28、我”到街上散步遇到挖眼睛的年轻人可以看出:世界本身是美好的,但这美好的世界背后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突如其来的危险和恐怖。理想是美好的,但追求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甚至是十分危险的。示例二:从夜晚本来是美好的,但年轻人出来挖眼睛可以看出:世界是理性的,但理性的背后也有着其非理性的东西。追求美好事物无可非议,但追求的过程中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3)小说中的“他”有何性格特征?(6分)解析注意挖眼睛的年轻人的想法和做法等。比如年轻人对恋人言听计从,说明他对女友的爱,但随便挖别人的眼睛则证明其残忍等。分析人物形象要注意以下三点。重视人物的身份特征。小说中人物的身份特征包括人物的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
29、素,直接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形成。在分析回答某一人物的形象时,须结合全文,准确把握其在文中的身份特征,进而准确判断该人物的行为依据。揣摩人物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包括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能够揭示人物性格。分析人物的交互关系。小说中的人物往往不止一个。他们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情节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表现各自性格的有效途径。所以理清人物之间的行为关系,分析他们的交互评价、情感态度等,有助于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参考答案对女友充满爱。明知女友的要求是过分的,并且这种要求是危害他人生命的,但他没有询问女友的真实想法,而是直接到街上去实现女友的奇
30、想。有礼貌,有绅士风度。本来是挖“我”的眼睛的,但说话很有礼貌,说话十分柔和,并且叫我“先生”等。十分执着。为了实现女友的理想,不达目标,誓不罢休。残忍。为了满足女友的突发奇想,就到街上去残忍地挖素不相识的人的眼睛。(4)对小说叙述的情节,有人认为是真实的,也有人认为是虚妄的。你如何认为?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分)解析探究小说的真实性问题,可以从小说的情节、刻画的人物等方面入手,分析小说的情节是否符合客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是否符合人物身份等。比如年轻人的做法,从情节的角度分析,现实中没有这样的人;从他的语言、动作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到没有哪个人能在这种状态下如此说话等。参考答案示
31、例一:梦中的情境。现实中没有这样的情节,也不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没有一个正常的女性会喜欢用蓝色眼睛做成的花,也不会有男人不问任何原因就为自己喜欢的女朋友要这样的花而残忍地挖别人的眼睛。小说中的细节透露出故事是梦境。比如开篇介绍“我”在睡觉,别人追“我”时“我”只感觉是个影子,并且“我”想跑也跑不动;还有“他”跑时用“消逝”等词语。“他”是个矛盾的人,挖眼睛的年轻人说话温和,行为彬彬有礼,却残忍地要挖别人的眼睛,“我”感觉到这不真实。示例二:真实的情景。这是一篇荒诞的小说,情节虽然给人的感觉是荒诞不经的,但折射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比如女子要一束蓝眼睛做的花,其实折射的是女子不切实际的理想;而
32、男子去街上挖别人的眼睛,折射了在追求理想道路上的拼搏和艰难等。环境描写真实可信。这些环境都是真实世界的,没有梦中景象的虚妄。比如灰蝴蝶绕着灯转、树林中小虫低吟、月光皎洁等。“我”的感觉真实可信。比如对热的感觉、对夜的感受等,特别是“他”要挖“我”眼睛的描写中,“我”的做法、感受等都十分真实。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分)魂魄犹在江山图范曾当一个时代的艺术整体奔向浑浑噩噩的时候,需要圣洁的艺术;而艺术风貌整体堕入轻佻时,需要凝重的艺术,这正是李可染适时而生的缘由。当可染先生沉浸于自己宁寂而庄严的心灵王国的时候,他趋近的美便与教养合而为一。他的作品
33、陶冶了整个一代人,还将千秋万代地陶冶下去。艺术的成教化、助人伦,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人们心悦诚服地趋向社会的崇高,可染先生的艺术正是如此内在地激励着人们的心灵。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大师,然而当这种理念进入可染的审美时,大地山河与精神是那样地天然合拍,那样地不假说教,使人觉得他的理念和审美在山川林壑、飞瀑流泉中不期而遇,那是最融洽最自然的流露。可染先生生活于一个风云动荡的时代,他当然有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的直接的一面,如抗日烽烟中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位卓越艺术家的爱国良知。然而可染先生也同样有着纯洁心灵、表达一己情怀的一面,这时的可染先生的画,是心灵与广宇的邂逅。当审美与自然融而为一的时候,
34、他的精神升腾到一个清明而纯净的、不染凡尘的境界,这对于一个山水画家来说是何等难得。可染先生当然是不世的天才,他的“生而知之”透露出他异乎常人的语言方式。这是一种只可有一不可有二的语言方式,一种极具个性化的符号,它的存在表现了先生俯仰天地、浩然长叹的襟怀。当然可染先生知道自己有“生而知之”的本能,但凭着他更深邃的智慧,认识到它的不可靠,或者他甚至看到一些恃一曲之才而毁掉自己艺术的聪明人,当昙花一现的时节过去之后,留下的是残枝败叶。可染先生告诉我,他年轻时作画极快,有一次到一位朋友家,朋友留可染作画,可染不允。忽然一阵敲门声,远客来归,主人越过天井开门,寒暄,回到画室时,可染却已画毕,主人大为赞叹
35、,以为神来之笔,先生亦颇自喜。先生说完这段故事后,告诉我,多年之后,他才警然有悟,必须力矫这样的用笔。先生还告诉我,他少年时有一位极富才华的朋友,写给他的信,毛笔字的稚拙天真、浑厚朴雅使他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内心的感动。这感动是如此刻骨铭心,谈到此事时,先生的表情竟显得那样地庄肃和神往。可染先生好学而敏求,这是他“苦学派”的唯一解释,苦学者不意味着枯涩无味地下笨功夫。我曾有幸上可染先生的书法课,他不强求碑帖的选择。我选了一本礼器碑,他说要平心静气地读碑,知其间架,重其用笔,悟其风神,能于此三者有所悟,则去书道不远矣。书法课上,可染先生不喜欢一挥而就式的所谓笔动心不动、麻木不仁的写字习气。可染先生于
36、书法所下功夫可谓焚膏继晷,30多岁时的风华婉转至50岁后一扫而空,无丝毫泥古、媚俗、求奇、娇饰、市井、乡愿一切的书画艺术可恶的痕迹与可染先生的书法格格不入,近之则畏,远之则敬。有一次说到线,可染先生联想起京剧,他说一个卓越的京剧演员会将每一个字送到听众的耳中,其原因很多,但其中一点是他会把中国字的声母和韵母前后慢慢吐出,名角能控制声调的每一丝变化,这和用笔是一个道理。我恍然大悟,又想起每逢新年联欢,李可染可能会拉一下二胡,那真是铿锵老辣、苍凉哀婉的高度统一,其中固然有先生青年时代国家山河破碎的难申孤愤,也有先生倔强不拔的满怀壮志。先生称自己是“困而知之”,人们不要以为可染先生当真为自己才情不逮
37、而困。可染先生的“困”是他推动中国画史这座沉重的列车所需的移山心力,他要弘扬的是中华文化所素有的伟岸与高华,他极端鄙弃浮光掠影的、油腔滑调的、市侩的艺术。这神圣的自尊支撑着他博大的灵魂。可染先生通过自己不朽的笔墨所倾诉的爱恋,感动了全世界。这是可染先生的山水画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和时代精神。走向现代,可染先生已为我们做出了杰出的榜样,和那些食西方剩菜残羹的光怪陆离的艺术不同,可染先生所开启的是宏门正学,而不是旁门左道。(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由京剧名角的唱腔和李可染演奏的二胡,作者领悟到,从事书画艺术也应以从容、平和的心态关注每一个细节的表现效果
38、,并做到自如控制细节。B.李可染先生生活的时代,整体的绘画艺术陷入了躁动、迷惘、混乱、轻浮和功利的泥沼,这更凸显了可染先生及其艺术追求的意义。C.“食西方剩菜残羹”批评的是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严重滞后,所学到的仅仅是西方绘画中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D.可染先生的“生而知之”,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而且这二者有其内在的一致性。E.可染先生凭着深邃的智慧,敏锐地看到先天禀赋的不可靠,因为那些仅凭天赋红极一时的人物,其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解析C项,“那些已经过时的技巧和手法,而并非时下流行的新潮流”分析错误。“食西方剩菜
39、残羹”指的是只学到了西方艺术的表面技巧,没有领会其灵魂,而且没有看到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共性。D项,“不仅表现在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在他的语言表达上”分析错误,原文中的“语言方式”指的并不是一般语言文学中的语言表达,而是指绘画风格。两者不能并列,更不是递进关系。E项,“作品都不免趋时媚世、浮躁功利,难登大雅之堂”概括分析过于绝对,且文中并没有“难登大雅之堂”之意。答案答B得3分,答A得2分,答E得1分;答C、D不得分。(2)作者写李可染先生在朋友家作画和感动于老友信上的字迹这两件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解析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
40、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如果我们找出文中的议论抒情句,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明白地显示出来了。解答本题,先分析第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去解答。参考答案从年轻时的“颇自喜”到后来的“警然有悟”“感动”,前后对比,具体展现了可染先生的成长过程。具体形象地表现了可染先生追求圣洁、凝重,崇尚自然、融洽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想。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承接上文,形象地表现可染的“不世的天才”;另一方面开启下文,引出“敏而好学”的内容。(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答出其他可酌情给分)(3)作者说“可染是一位深具艺术理念的
41、大师”。请简要说明其“艺术理念”的具体内容。(6分)解析解答此类题要遵循一个原则、两个观念、三个步骤。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通读全文,联系题干,确定答题区域,分点概括。参考答案一方面要关心国家民族命运和服务于时代,另一方面要用纯洁的心灵表达一己情怀,必须把二者融而为一。在艺术创作中,完全依靠天赋是危险而且短视的行为,必须刻苦勤奋、坚持不懈。应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
42、统,反对市侩艺术。(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在“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三类人中,李可染先生属于哪一类?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解析回答此类题的前提是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尤其要注意两点:尽可能用原文的词语归纳;防止要点遗漏,答案不完整。解答本题,需要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合文本。参考答案观点一:李可染先生属于“生而知之者”。拥有异于常人的艺术天赋;极富才华,作画极快,常有神来之笔;具有深邃的智慧和更高远的追求。观点二:李可染先生属于“学而知之者”。好学而敏求,讲求悟道、循法;刻苦勤奋,注重细节,毫不懈怠;不泥古、媚俗、求奇,自成一格。观点三:李可染先生属于“困
43、而知之者”。把推动中国绘画不断健康发展作为追求目标;以弘扬中华文化的伟岸与高华为己任;努力使自己的笔墨成为艺术的永恒和不朽。(观点明确,2分;论述合理、分析充分,6分。意思对即可)第卷表达题(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2018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15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
44、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的故事出现。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随波逐流
45、全力以赴娓娓动听解析“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声势浩大”意思是声威和气势非常大。根据后面的“盛举”可以判断此处侧重强调迁徙规模之大,应选择“波澜壮阔”。“随波逐流”意思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此处重在突出动物迁移是有明确路线的,并没有上升到立场的评判,所以选择“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此处强调科学家不停的探究,应选用“全力以赴”。“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指风景或作品等)。“娓娓动听”,形容善于
46、讲话,使人爱听。此处强调希望科学家能有新发现,所以应选“引人入胜”。答案B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解析画线句子“通过作为”属于句式杂糅,可改为“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或“它们通过海岸线等参照物”。排除A项、D项。“辨别”,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析”,辨别分析。此处强调动物能通过“助航设施”分清方
47、向,没有“分析”的意思。据此,可排除C项。所以,答案为B项。答案B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就是说”即指下文是上面描述的情况的抽象的概括,应该是结论性的话,年轻乌鸦能沿祖辈路线迁徙说明它们通过遗传获得了上一代的方向感,A项中“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错误,可排除。B项,主语“它们”和后面的句子“它们天生就”重复,可排除。D项,强调的重点成了“上一代”,和原句想要强调的重点不同,
48、可排除。答案C16概括下面一项研究的结论。不超过35字。(5分)对哥斯达黎加4 000余人的一项研究发现,大约一半人具有让“咖啡因”在体内停留的遗传特点,被认为是“咖啡因代谢缓慢者”。这些人喝咖啡容易导致心脏病的发作。另一半人则有相反的遗传特点,这种特点使他们的身体能迅速对“咖啡因”进行代谢,喝咖啡反倒能帮助他们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一位参与研究的人说,此项发现能解释为什么早先那些检验“咖啡因”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解析阅读所给文字,“为什么早先那些检验咖啡因对心血管系统影响的研究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这个句子对概括研究的结论很重要。我们抓住了这个句子,分析“为什么”“结果”的内
49、容,之后用分析出的内容对“为什么”“结果”进行替换,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句子进行适当的增删和语序调整。参考答案“咖啡因”导致或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取决于两种相反的遗传特点。17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不超过50字)(6分)参考答案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说和写是发表信息;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3点各2分,共6分)六、作文(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50、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这个材料既可以理解为一种现实现象,也可以当作寓言性的材料来看待。我们可以发散思维,去理解材料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由材料引发到自然界,或类比人类社会。选好角度是立意构思、使文章出彩的关键。要想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在选好角度的同时还要注意“别开生面”“新颖独到”,选别人没有想到的角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才能超凡脱俗。以下思路可供参考:故事本身的角度,也就是“应不应该去给野生动物喂食”。人的角度,喂食可能是出于好心,却是一种“错爱”。从这一角度,可以延伸到人在与其他物种共存中,是否应当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做到和谐相处;也可
51、以延伸到教育培养方式等方面,谈师长的过度关注,学生失去自我能力;从管理者的角度,可以谈约束与放任。野生动物的角度,如何在“有人给自己喂食”的环境中做到自立,围绕进取与依赖,谈拒绝依赖、诱惑,保持独立个性,从这个角度,则可以延伸到自强、独立等内容。一定要把握住这三个角度的联系点,即喂食这件事,相互关联,贯串始终。必须看到材料里的因果关联:游客因喜爱而喂食是原因,动物因依赖而丧失本领是结果,管理者建立规章制度也是结果。还必须看到材料里的一个核心事件:给动物喂食。作文不围绕这一核心事件,势必偏离题意。例文一只野生动物的自述和煦的阳光照暖了人间大地,铁网外面有的人来去匆匆;有的人充当摄影师,不停地对铁
52、网内的我或其他小伙伴拍照;有的人摆着不同姿势等待同行人的拍照。如此场景日复一日,我渐渐失去了新鲜感。我的生活如此安逸,可为何我总觉得有种别样的狼狈不堪?懒洋洋地躺在铁笼中,沐浴着阳光,我不禁回想起了祖辈对我讲述的那些遥不可及的生活经历。自有记忆起,我便生活在铁笼之中,如井底之蛙一般,外面的天空看起来并不如祖辈讲述的那般广阔无边。在这铁笼里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野性逐渐被消磨,原本的“森林之王”蜕变为“摆设之王”,在铁笼里任人摆布。奋斗是为了更好地生存,打破原有的生活习性和规律,就是扼杀生命。远离森林,被关在露天的铁笼子中,任由他人观赏,这简直就是断送了我们的余生。在铁笼里,有人专门给我们准备食
53、物,还有些游客会向铁笼子投掷食物,因此我没能掌握野生动物的那套觅食技能。据我所知,祖辈们的觅食技能是通过在森林里捕食练成的,而我在铁笼里养成的觅食习惯根本就不适合野外生活。管理我的人美其名曰是为了让我不丧失觅食能力,禁止游客向我投掷食物,否则将依法惩处。知晓这个消息后,我一直在想,游客向我投掷食物的行为与管理我的人的行为毫无差别,为何他们要以这种借口竖立警示牌呢?他们所依据的法又是什么法呢?这些我不得而知。我早已接受这种安逸的生活,在铁笼子里丧失的不仅仅是捕食技能,还有更多的野外生存能力。野生动物不需要被圈养的生活,放归野外便是培养我们觅食能力的最好方法。至今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他们背道而驰的做
54、法,让我们失去原本的觅食技能不是他们的初衷,可他们的做法确实已经伤害到我们了。我原本就该生活在茂密的森林里,整日与伙伴穿梭在森林的每一个角落,学习祖传的各种野外生存技能,强身健体,而不是在铁笼里度过我的一生。世间有很多事情就如这般,以保护野生动物的觅食能力为初衷,禁止其他人投掷食物,殊不知将野生动物圈养在铁笼之中,是对野生动物生存能力最大的损害。点评以新颖别致的排比句开头,展现“我”一只野生动物对安逸生活的感叹,简短的文字既写出了人们对“我”的“关照”,又写出了“我”对这种生活的厌倦,更为后文的自白奠定了情感基调,一箭三雕。结尾处的“世间有很多事情就如这般”一句也同样有着一石三鸟的作用,照应了开头的人们种种不正确的行为;承接了“我”以一个自卫者的口气,历数了保护区在动物保护方面、游客在喂食方面存在的问题;紧密联系现实,升华了文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