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公元前7世纪,齐晋两国均以“尊王攘夷”为旗号兴兵起事。齐桓公北击戎狄,援救燕国
2、,助邢、卫复国;晋文公兴兵勤王,护遭狄人驱逐的周襄王还都复位,继而灭掉潞、甲氏等狄人小国。这些行为( )A 加快华夏共同体的融合发展B 属于周初分封国间的争权夺利C 导致各地战火不断生灵涂炭D 说明宗法分封制已经彻底瓦解2有学者研究表明,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及地方官将本地土特产品无偿向皇室纳贡的土贡制。上述制度的推行( )A 强化了工商食官的局面B 推动了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 有利于官营手工业的普遍发展D 与当时抑商的国策相配合3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
3、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 )A 实行察举制B 独尊儒术C 颁布推恩令D 兴办太学4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状况中,出现最早的是( )A “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两淮盐商有挟资千万者,最少亦一二百万”B “辕有越,加箭,可驰张焉。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C “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锻钢”D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之有六用之”5三国志载:“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
4、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其中的表白体现出( )A 中国古代官员具有勤政廉洁的传统B 三国时期的监察制度具体完善C “修身齐家”的儒学观念深入人心D 西汉确立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影响深远6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旅行记、地方志和异物志,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等。这反映了当时( )A 造纸术促进了书籍的流传B 对外交流促进知识结构更新C 探知外部世界成为社会共识D 经济发展推动对外交流兴盛7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当年的开封城,天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举目
5、望去,开封城里,到处是“青楼画阁,綉户珠簾”,管弦之音与歌唱之声交响于酒店茶楼。四面八方的使者前来朝贡,世界各国商人互通有无。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对外交往的空前兴盛B 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C 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D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8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这一转变( )A 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 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 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 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9宋代服饰具有清冷消瘦的文人风格,表现出
6、反对奢华、艳丽、裸露,追求简约质朴,别具清雅、潇洒的风度。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是由于( )A 国家的积贫积弱B 理学思想的影响C 民族融合的加强D 战乱的频繁发生10理学排斥私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此来压抑个性,压抑人性。李贽则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对李贽这一思想认识正确的是( )A 宣扬私心为以权谋私者张目B 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扬个人自由C 承认私欲膨胀的合理合法性D 否定公心以彰显反传统的叛逆精神11明朝时,出现了刘球、将钦、海瑞等一大批士大夫,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
7、,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是( )A 宦官权力的加强B 宰相制度的废除C 士大夫信仰的丧失D 君主专制的强化12乾隆年间,“(江南地区)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该现象( )A 反映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 说明了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C 表明了自然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成长艰难13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表明海国图志( )A 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B 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C 借以表达反君主
8、专制思想D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14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 )A 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 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 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 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锋芒15下表为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统计。据此可知,中国( )A 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B 近代民族工业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C 农村自然经济逐步丧失统治地位D 实行了保护本国传统手工业的政策1620世纪40年代,画家邵恒秋(1916-2006)创作的漫画日本的今昔,刊载在抗建通俗画刊上。漫画
9、所揭示的主题是( )A 日本侵华改变策略B 国共合作持久抗战C 民族觉醒抗战必胜D 国际联合日本必败17毛泽东在其著作中写道“人民是什么?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帮凶们实行专政,实行独裁。”此文发表的背景是( )A 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B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C 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取胜D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8我们国家历来重视知识分子,早在1956年的全国知识分子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指出: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
10、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给知识分子以应有的信任和支持,给他们以必要工作条件和适当待遇。这一举措( )A 适应了过渡时期的需要B 配合了国家的改革开放C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D 科教兴国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19下图是1978年12月、1997年8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类别年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集体工业城乡个体工业其他经济类型工业1978年7762241997年255381179185表中反映了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C
11、中共“十五大”精神的推动D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20罗马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对贵族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这法律的颁布( )A 推动了罗马立法工作的开展B 加速了罗马奴隶制的瓦解C 推动了罗马帝国的经济发展D 废除了罗马的债务奴隶制21马丁路德认为: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为绝对精神性的、不可见的:后者存在于人世之中,但只不过是一种属世的组织,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上述主张的主要意图是( )A 将宗教秩序与世俗秩序分离B 使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C 将世俗
12、的权力置于中心地位D 实现个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22欧洲启蒙运动中,某思想家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是自然赋予每个人的权利,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认为统治者也应履行契约(公意),否则人民有权推翻他。”以下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 其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B 该思想家成为启蒙运动领袖,影响18 世纪欧洲C 他是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D 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23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苏联上述举措( )A 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 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C 推动了公有制
13、经济的建立D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24 1971年,美国宣布了“新的经济政策”,其中包括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对此,西欧共同市场六国达成了一致协议,要求美国取消10%的进口附加税等措施,否则将“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直接反击行动”。英国财政大臣立即通知美国,英国完全同意共同市场六国的建议。材料所反映的经济问题及世界经济发展格局的趋势是( )A 经济竞争和发展的多极化趋势B 贸易保护主义兴起C 西方国家经济竞争激烈D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2520世纪末,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并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成为影响政治活动的重要力量。这反映了( )A 精英主义严重阻碍民主政治的
14、发展B 西方社会普遍反对全球化的心理C 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D 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意识开始觉醒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15、,“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1550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
16、来。1553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马世力世界史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周就有过所谓做诗、诵诗的舆论监督,当时还创造了“三监”制度,并成为以后秦汉时的监察御史和刺史制度的渊源。此后中国
17、各朝代都建有权力监督制度,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如御史的监察、丞相司直的监察、司隶校尉的监察等。西汉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举报箱。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忽必烈曾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这些制度虽有一时一地之效,但并不能对贪官保持持久的威慑力。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材料二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通
18、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则之浅析材料三 从逻辑上说,权力监督中的权力,是一种外在的权力,从功能上说,它最多只能起到事后的作用。同时,由于监督权本身也是一种权力,它也必须受到监督。于是就会产生一种监督权由谁来监督的问题。而权力制衡中的权力则不同,它是一种内在的权力。在权力制衡中,每一个权力行使者都具有权力的行使者和权力的制约者的双重身份。权力的行使者不仅受到其他权力的约束,而且也同时约束着其他权力。蒋德海为什么说权力制衡比权力监督更重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特点和近代美国是如何实践
19、材料中的宪法理念的?(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指出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近代美国权力制衡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同的原因。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帝国时代秦汉(公元前221220年)秦汉实行郡县制,秦朝统一文字,秦朝修长城防御匈奴,秦汉长期同匈奴作战,秦朝修建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秦汉法律细密,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秦汉时期丝绸、造纸、漆器以及冶铁技术领先世界,汉朝出现氾胜之书。汉朝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在新征服地区设立行省,权力向君主和将军集中,在不列颠修长城抵御外族入侵,罗马长期抵抗外族侵略修建以罗马城为中心通
20、往帝国各地的硬面公路,法律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体系日趋完备,玻璃工艺、银器、铸币和采矿技术先进,科鲁美拉写就名著论农业。海外贸易发达,确定基督教为国教摘编自胡孝文等秦汉与罗马:帝国时代的倒影从上表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9(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国企改革大事记:1978年,国务院在四川选择重庆钢铁公司、四川化工厂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允许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1979年,国家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将生产计划、资金使用、产品销售、利润分配、人事安
21、排等权力下放给企业。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肯定了股份制是企业财产所有制的一种组织形式。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国家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等国企改革思路。1998年,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等一大批大型企业集团相继组建,并实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摘编
22、自钟祥财经济史学视域中的国企改革等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国企改革的阶段性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3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1943年10月,美、英、苏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除美、英、苏3国外,还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但英国方面对此持冷淡态度,苏联方面则认为,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不能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赫尔强调:“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而且“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在宣
23、言问题上由美、英、苏三国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方面同意。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摘编自傅乘常日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签订的影响。2019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 史 答 案1A【解析】“尊王”突出了华夏国家的主权理念与社会整合意识,周天子仍是华夏政治共同体最高权力的象征,
24、“尊王”就是遵从西周的传统国家政治的有序化,“攘夷”突出了华夏民族的一种自觉的族别意识和自我认同,故A正确;BC只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材料的实质,排除;D表述绝对,错误。2D【解析】根据“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官府自设工场、作坊的管工制”,表明汉代采取垄断工商业等手段严格限制私营工商业发展,这与当时抑制商业的国策一致,故D正确;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营工商业,工商食官的局面已经被打破,A错误;材料反映了汉代实行的抑商政策,抑制商业不利于经济发展,B错误;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汉代曾实行对某些重要行业必须由国家垄断的禁榷制” “官府自设工
25、场、作坊的管工制”,结合所学汉朝实行重农抑商制度分析解答。3D【解析】根据“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可知,董仲舒认为,汉朝缺乏人才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培养人才,为此,建议汉武帝兴办太学,培养人才,D正确;察举制是汉朝的选官制度,但无法体现“养士”,排除A;独尊儒术属于统一思想,和“养士”无关,排除B;推恩令是汉朝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养士”无关,排除C。4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灌钢法,该方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是最早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的徽商出现在清朝,不是最早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的曲辕梨出现在唐朝,不是最早的,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的交子
26、出现在宋朝,不是最早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徽商出现在清朝、交子出现在宋朝、曲辕梨出现在唐朝,灌钢法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才是最早的。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子弟衣食,自有余饶”“悉仰于官”“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题干主旨体现的是西汉以来确立的“君为臣纲”核心价值观,D项符合题意。A项“勤政廉洁的传统”,具有片面性;B项属于无关项;C项属于误选项,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影响【名师点睛】关于汉代
27、儒学正统地位带来的影响。积极影响:1、避免了暴政、有利于巩固统治;2、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3、促进了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消极影响:结束了各学派平等竞争的局面,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6B【解析】由材料“如吴人康泰的扶南传、佚名的交阯外域记、晋人释道安的西域记、竺法维的佛国记”可以得出魏晋时期出现了一批介绍外国的著作,体现了对外交流促进了知识结构的更新,B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与造纸术无关,A不正确;C说法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流兴盛,D说法不正确。7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宋朝开封城内商业发达,有餐饮、娱乐等设施,同时又是政治中心,故C项正确。材料不
28、能全面反映对外交往的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城市的功能多样性,与商业环境是否宽松无关,故B项排除。宋朝坊市制度已经打破,故D项错误。8D【解析】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具有法律的地位,说明当时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D正确;该措施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收税,A错误;材料中编户齐民有利于控制百姓,B错误;C中消除明显用词绝对。排除。9B【解析】宋代理学思想兴盛,文人不再是“奢华、艳丽、裸露”,而是受到理学清高思想影响,强调气节、高雅的风度,故B正确;国家的积贫积弱不会影响知识分子风度,故A错误;民族融合的加强主要是少数民族影响,故C错误;战乱的频繁发生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主
29、要原因。10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题目中“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无私则无心矣”可知李贽借由肯定私心来宣扬个人自由,并非为权,故B项正确,A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私欲膨胀,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公心”或者并未指出天理即是“公心”,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11D【解析】材料体现贤臣和君主之间的抗争不断,也有巴结君主以提高自身地位的大臣的出现,究其原因在于君主专制的强化,引起贤臣的不满和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大臣所利用,D符合题意;A说法较为片面,不能反映全部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涉及丞相制度的废止问题,
30、B不正确;D与材料“一些士大夫与皇权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不符。点睛:本题考查了明代政治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他们与皇权抗争时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精神;同时,也有许多大臣撰写青词巴结崇道的世宗,相当部分土大大形成阉党”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所学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均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12D【解析】根据“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表明商人和官僚把他们的财富主要用来购买土地,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这造成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本,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绅衿商贾拥有大量田产,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商业资本操控国计民生”,排除B;鸦片
31、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C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约计州县田亩,百姓所自有者,不过十之二三,余皆绅衿商贾之产”,判断得出商人和官僚把财富主要用于买田置地上,使资本主义发展缺乏资本积累。13D【解析】材料中提及议会以及“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说明魏源对于君主专制的反思,D正确;A不是材料主旨目的;魏源思想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不是推动民主思想传播,B错误;反对君主专制不符合材料主旨,C错误。14D【解析】晚清时期中国人的“天朝上国”和“夷夏之防”的观念仍然强烈,郑观应在盛世危言的开头一篇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是为了防止出现针对西学的反对和批判,试图回避以夷变夏的攻击
32、锋芒。故答案为D项。A项不是郑观应的目的,排除;B项不能说明郑观应如此安排的原因,排除;C项不符合郑观应的思想,排除。15A【解析】根据图表统计数据看出,1875-1931年近代中国棉质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上的比重都超过60,说明土布在国内棉布市场仍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我国传统棉纺织业情况,没有涉及近代民族工业,排除B;材料反映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C与材料信息相悖,排除;材料反映传统棉纺织业仍然具有生命力,主要原因不是政府的政策,排除D。16C【解析】材料中的信息表明,在抗战前日本侵略中国,日本与中国犹如蚕与桑叶,中国人民没有觉醒,任凭日本侵略,
33、如今中日关系犹如鸡与毛虫关系,表明如今由于民族觉醒,抗战必胜,故C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抗战是持久战、日本侵华改变策略,排除AB项;图片信息不能体现“国际联合”,故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准确判断的能力。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体现了民族的觉醒,也为抗战胜利作出根本保证。17C【解析】材料中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的内容,显然是新中国即将建立之时,C正确;A是抗日战争时期;B是国民大革命时期;D是建国以后,民族资产阶级消失。18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56年”“
34、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周恩来的讲话是为了激发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故答案为C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渡时期结束,排除A项;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排除B项;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56年”。联系所学有关史实可知,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来确定答案。19B【解析】由表格数据看出,1978年我国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5、1997年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其他经济类型并存,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结果,故B项正确;A项是材料反应的现象,不是原因,故A项排除;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只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排除D项。20A【解析】根据所学,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平民和贵族的斗争成果,“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消除,两者之间斗争并没有因此而终止”,表明在平民的斗争下,罗马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A正确;十二铜表法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错误;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C项“罗马帝国”表述错误,排除;
36、D不符合史实,排除。21B【解析】“不可见的教会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可见的教会”是“信仰者学习(圣经的地方,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强调的是教会不能再控制信仰者和世俗权力,其意图是要使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故B项正确。马丁路德是主张将宗教秩序置于世俗秩序的管理之下,不是要使二者分离,A项错误;“可见的教会”“要归世俗政府来管理”,体现了将世俗的权力置于中心地位的意图,但不能全面涵盖材料含义,C项错误;“不可见的教会”“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表明人们仍然要信仰上帝,只是信仰的方式不同,不属于个人宗教信仰上的自由,D项错误。22C【解析】“人生来就是平等的,这是自然
37、赋予每个人的权利”是指天赋人权,“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认为统治者也应履行契约(公意),否则人民有权推翻他”指的是人民主权,据此可以知道,这一思想家指的是卢梭,他是启蒙思想家里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故选C;启蒙思想家们所提倡的民主、自由、平等的学说是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而不仅仅是卢梭的,故排除A;成为启蒙运动的领袖的是伏尔泰,故排除B;D说的是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的思想的影响,故排除D。23A【解析】材料中的“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是为了建立计划经济体制。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因此苏联的上述举措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答案为A项。“国营经济”和“公有
38、制经济”是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变化,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C项;苏联通过新经济政策,在1925年已基本完成经济恢复的任务,排除D项。点睛:在斯大林模式所开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下,国家可以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4A【解析】美国宣布增加10%的进口附加税之后,西欧共同市场的六国就要求其取消,而且带有一定的威胁性质,英国这时也站在了西欧共同市场一边,这说明美国与西欧国家经
39、济发展过程中的激烈竞争,而这也在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故选A;贸易保护主义此前一直存在,所以B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C没有包含题目要求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趋势”的内容,故排除;D与题目主旨不符,故排除。25C【解析】根据“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民粹主义再次掀起高潮”可知,经济全球化加剧了西方社会阶层的分化,民粹主义泛滥与全球化遭受逆袭具有很强的内在因果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剧烈的全球化虽然造就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国际国内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遂使民粹主义取得了空前广泛的民意基础,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政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民粹主义运动反全球化,并非西方社会
40、普遍反对全球化,B错误;西方发达国家民主政治比较完善,公民意识较强,“开始觉醒”表述错误,排除D。26(1)宋代:城市经济和社会功能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对外贸易发达。明清: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实行一条鞭法,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高产农作物大量引进,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不同: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自然经济仍然是经济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虽然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
41、,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解析】第(1)问, “表现”,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得出宋代的表现;由材料一信息“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并结合高产农作物的影响来概括明代的表现。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一信息和材料二信息“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
42、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没有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角度对比分析。27(1)特点:权力监督历史久远;权力监督形式多样;相关监督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或一脉相承);效果有限。实践:将国家主权分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部分,彼此分立,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权力的分权与制衡;两党轮
43、流执政,在野党制衡执政党;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制衡行政权。(2)原因:在皇权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体制本身有缺陷,监察机构的监督权未受到监督;近代美国民主、法制的确立与健全,权力的相互牵制,近代西方公民意识的提高。【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不同的权力监督体制,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权力监督,在中国古已有之”“西汉中期开始建立多重监察制度”“唐、宋、元、明、清的监督制度都有不同程度发展”等信息分析得出。近代美国实践宪法理念的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
44、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三权分立体制、联邦制、两党轮流执政和投票选举制度等方面来回答。(2)中国古代权力监督与近代美国权力制衡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同的原因,应当根据材料关于权力监督的分类,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两国不同的社会状况和制度设计等方面来回答。28示例一特征:古代帝国依靠周密的制度维持统治阐述:东西方帝国为了维护帝国的统一与安全,它们在制度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设计,如在行政制度上,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都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同时在法律制度方面,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的法律体系,都有效
45、协调帝国内部矛盾,稳定统治秩序。综上所述,周密完善的制度设计是维系东西方帝国统治的重要条件之一。示例二特征:古代帝国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阐述:秦汉和罗马帝国为了有效控制扩大了的疆域,都重视公共工程的兴修。秦汉和罗马都修筑了通往帝国四面八方的道路,方便了帝国的信息与军队等及时到达帝国边界;除此之外,两者都修筑长城等防御工事,维护帝国的统一。综上所述,重大公共工程的兴修既是第一帝国时东西帝国实力的体现,也维护了帝国的统治。【解析】本题据上表“秦汉、罗马帝国”相关政治、经济、文化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提取秦汉与罗马帝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对“第一帝国时代”的特征拟出论题进行探讨。例如:古代帝国依靠周
46、密的制度维持统治。再从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和罗马的行省制度、秦汉时期严密的法律制度和罗马帝国完备的法律体系等方面进行论述。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即可。29(1)特点:19781984年为第一阶段:试点和起步;19841992年为第二阶段:全面展开;1992年以后为第三阶段:明确目标,不断深化,制度创新。(2)原因:中央理论指导和政府政策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思想解放的推动;国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进步的推动。【解析】(1)由材料“1978年等6家企业为试点企业”“1984年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党
47、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见我国是渐进性改革。(2)“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了试点企业的范围”“党的十三大报告”“党的十三大报告” 可见我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可以从国内理论、政策、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和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归纳。30(1)原因:中国在亚洲的抗战减轻了美国的压力,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据点;削弱苏联的影响;便于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在国际上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2)影响:进一歩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迈出了创建联合国的关键一歩;有利于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増強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解析】(1)原因:根据“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国在亚洲的抗战减轻了美国的压力,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据点;结合所学,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有利于削弱苏联的影响,便于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等。 (2) 影响:可从提高中国的大国地位、是创建联合国的关键一歩、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和増強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信心等角度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