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2.答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i-28 S-32 Cl-35.5 Ca-40 N-14第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题,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仪器
2、不能用于加热的是 ( )A. 试管B. 量筒C. 坩埚D. 烧杯【答案】B【解析】【详解】A试管是可以直接用于加热的仪器,A不合题意;B量筒是不耐热的仪器,不能用于加热,B符合题意;C不管是瓷质坩埚还是铁质坩埚,都可直接加热,C不合题意;D烧杯需隔石棉网加热,D不合题意;故选B。2. 墨鱼骨粉(主要成分为CaCO3)可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CaCO3属于( )A. 盐B. 碱C. 酸D. 氧化物【答案】A【解析】【详解】CaCO3由金属离子(钙离子)和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A满足题意,答案选A。3. 当光束通过分散系时,可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A. NaCl溶液B. Fe(O
3、H)3胶体C. 盐酸D. 蔗糖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NaCl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符题意;BFe(OH)3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符题意;C盐酸是HCl水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题意;D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题意;答案选B。4. 标准状况下,1 mol SO2与1 mol SO3具有相同的( )A. 体积B. 质量C. 分子数目D. 原子数目【答案】C【解析】【详解】A标准状况下,SO2是气体,体积约为22.4L,SO3不是气体,体积小于22.4L,故A不符题意;B1 mol SO2的质量为64g,1 mol SO3的质量为80
4、g,故B不符题意;C1 mol SO2与1 mol SO3分子数目均为6.021023,故C符合题意;D1 mol SO2与1 mol SO3原子数目分别为36.021023、46.021023,故D不符题意。答案选C。5. 标准状况下的2molC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体积约为22.4 LB. 有4mol原子C. 分子数为6.021023D. 摩尔质量为44g/mol【答案】D【解析】【详解】A体积V=22.4L/mol2mol=44.8L,A错误;Bn(原子)=2mol3=6mol,B错误;C分子数N=2mol6.021023mol-1=1.2041024,C错误;D摩尔质量的数
5、值=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单位为g/mol,则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D正确。答案选D。6. 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但是电解质的是( )A. 铜丝B. MgCl2固体C. NaCl溶液D. 乙醇【答案】B【解析】【分析】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电解质为化合物,纯净物,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为电解质。物质导电是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详解】铜丝能够导电,但其属于单质,因此不是电解质;MgCl2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是电解质但不导电;NaCl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所以答案选B。7. 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
6、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 AgNO3B. H2SO4C. HClD. HNO3【答案】B【解析】【详解】A硝酸银与三种物质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B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与氯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三者现象不同,故可以鉴别,故B符合题意;CHCl与氯化钡和氯化钠均不反应,无法鉴别,故C不符合题意;D硝酸与氯化钡和氯化钠均不反应,无法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8. 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B. 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C. 蜡炬成灰泪始干石蜡的燃烧D.
7、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答案】B【解析】【详解】A. 黑火药受热爆炸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B. 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没有化合价的升降,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C. 石蜡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D. 铁的冶炼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9. 下列物质中,常温下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A. MgB. AlC. SiD. Cl2【答案】B【解析】【详解】A、镁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但不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故A错误;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故B正确;C、Si与
8、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不与盐酸反应,故C错误;D、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和盐酸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B。10. 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 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B. 大量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并迅速离开现场C. 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应立即用大量水扑灭D. 金属钠着火时,可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用干抹布擦去,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有很强的腐蚀性,故A错误;B、氯气有毒,能够与碱性溶液反应生成无
9、毒的物质,所以大量氯气泄漏时,可用肥皂水浸湿毛巾捂住嘴和鼻子,并迅速离开现场,故B正确;C、少量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应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由于酒精密度小于水,不能够用大量水扑灭,故B错误;D、钠着火生成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都反应,则不能用二氧化碳、水灭火,加入沙土可掩盖钠,隔绝空气,可起到灭火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11. “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该消毒液无色,pH大于7,对某些有色物质有漂白作用。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A. SO2B. Na2CO3C. KMnO4D. NaClO【答案】D【解析】【详解】Na2CO3、KMnO4都没有漂白性,SO2虽具有漂白性
10、,但其水溶液pH小于7,NaClO也具有漂白性,pH大于7,所以,“84”消毒夜可能的有效成分是NaClO,故选D。1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A. 石灰石溶于盐酸:CaCO3+2H+Ca2+H2O+ CO2B. 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C. 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Fe3+H2D. 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OH H2O【答案】C【解析】【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 CO2,A正确;B锌比铜活泼,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反应的离子方程
11、式为Zn+Cu2+Zn2+Cu,B正确;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C不正确;D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 H2O,D正确。答案选C。13. 下列反应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的是A. ClCl2B. Fe3+Fe2+C. D. CO2【答案】B【解析】【详解】A.ClCl2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还原剂,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故A不符合题意;B.Fe3+Fe2+元素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剂,所以需加入还原剂才能发生,故B符合题意;C.元素化合价升高,属于还原剂,所以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故C不符合题意;D.CO2
12、元素化合价没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B。14. 下列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NH、SO、NO、HB. Fe2+、NO、H、KC. NH、Cl-、OH-、NOD. Na、H、CO、SO【答案】A【解析】【详解】ANH、SO、NO、H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在溶液中均为无色, A符合题意;BFe2+、NO、H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CNH和OH-反应生成NH3H2O,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DH和CO反应生成CO2和H2O,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15.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NA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13、)A. 1 mol 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均为NAB. 14 g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C. 标准状况下,22.4 L水所含的水分子数为NAD. 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1 mol钠失去电子的数目为2NA【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应该为粒子数,如离子化合物就没有分子;B、14g氮气,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氮原子NA个,正确;C、标况下,水为液态,不能用气体的摩尔体积,错误;D、钠从0到+1价,失电子数目为NA个,错误。答案选B。16.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B. 生铁C. 碳素钢D. 水银【答案】D【解析】【详解】A硬铝是指铝合金中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含2.2
14、4.9%Cu、0.21.8%Mg、0.30.9%Mn、少量的硅,其余部分是铝)的一类铝合金,A不符题意;B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B不符题意;C碳素钢属于铁合金,C不符题意;D水银是金属汞,为单质,不属于合金,D符合题意。答案选D。17. 假若你是卫生防疫人员,需要配制0.01molL-1的KMnO4消毒液,下列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 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些蒸馏水B. 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C.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 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答案】C【解析】【详解】A、取KMnO4样品时不慎在表面沾了点蒸馏水,实际量取的KMnO4的质量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15、A与题意不符;B、溶解搅拌时有液体飞溅,少量KMnO4损失,移入容量瓶内KMnO4的量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B与题意不符;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C符合题意;D、摇匀后液面下降,少量溶液残留在瓶塞与瓶口之间,再加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D与题意不符。答案选C。18.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 Ca(OH)2=Ca2+2OH-B. NaOH=Na+O2-+H+C. HCl=H+Cl-D. K2SO4=2K+SO42-【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Ca(OH)2强碱,能完全电离出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16、,故A正确;B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完全电离出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即NaOH=Na+OH-,氢氧根离子为整体,不能拆分,故B错误;C盐酸是强酸,能完全电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故C正确;D硫酸钾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硫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弱电解质则部分电离,离子团在电离方程式中不能拆开。19. 下列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的物质是( )A. 干燥氯气B. 次氯酸钠溶液C. 漂白粉溶液D. 双氧水【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次氯酸钠溶液、漂白粉溶液、双氧水均具有强氧化性,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17、则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即选项A正确;故选A20. 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的最佳试剂是A. NaOH溶液B. 铁片C. KSCN溶液D. 石蕊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氯化亚铁易被氧化生成氯化铁,因此为了检验某FeCl2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故选C。21. 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要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组合是ABCDXFeCl2溶液FeCl3溶液FeNa2SO4溶液YFeCl3CuCl2AlNa2CO3ZCuFeNaOH溶液BaCl2溶液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
18、ACu与FeCl3溶液反应会生成CuCl2,引入新杂质,故A错误;BFe与FeCl3溶液反应会生成FeCl2,Fe与CuCl2溶液反应会生成FeCl2和Cu,达不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与铁不反应,可以除去铁中的铝,故C正确;DBaCl2溶液与Na2CO3反应会生成BaCO3和NaCl,BaCl2溶液与Na2SO4反应会生成BaSO4和NaCl,达不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故D错误;答案选C。22. 能证明某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是( )A. 焰色反应是黄色B. 溶液有咸味C.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D. 焰色反应是黄色,
19、同时又能与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证明某溶液中含有NaCl,则焰色反应是黄色可知含钠离子,与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含氯离子。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离子检验中试剂选择及方法选择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检验氯化钠时既要检验阴离子、又要检验阳离子。23. Cr2O毒性较强,常用NaHSO3处理工业废水中的Cr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r2O+3HSO=2Cr3+3SO+4H2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r2O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B. Cr3+是氧
20、化反应的产物C. HSO发生还原反应D. 生成1mol Cr3+时转移6mol电子【答案】A【解析】【详解】ACr2O中Cr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化合价降低,在反应中表现氧化性,故A正确;BCr3+是化合价降低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CHSO中S元素 化合价从+4价升高到+6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铬元素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因此生成1mol Cr3+时转移3mol电子,故D错误。答案为A。24. 已知:KClO36HCl(浓)=KCl3Cl23H2O,如图所示,将少量试剂分别放入培养皿中的相应位置,实验时将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并用表面皿盖好
21、。如表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FeCl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Cl2具有还原性B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Cl2具有酸性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Cl2具有漂白性D淀粉KI溶液变为蓝色Cl2具有氧化性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可知浓盐酸滴在KClO3晶体上,发生KClO36HCl(浓)=KCl3Cl23H2O反应产生氯气,结合实验现象和氯气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AFeCl2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说明FeCl2被Cl2氧化为FeCl3,说明Cl2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B酚酞遇碱溶液显红色,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碱性减弱,
22、红色逐渐褪去,说明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故B错误;C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和漂白性物质,酸性物质使石蕊溶液变红,漂白性物质使溶液褪色,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故C错误;D淀粉KI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淀粉遇到了碘单质,因此说明氯气和KI反应生成了碘单质,KI被氧化,证明氯气有氧化性,故D正确;故答案为D。第卷(非选择题,共 52分)二、填空题(共计3题,每空2分)25. .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_,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填序号)铜 烧碱溶液 BaSO4固体 氯化钠晶体 盐酸 干冰 蔗糖.在3Cu8HNO3(稀)=3Cu(NO3)
23、22NO4H2O反应中,_是氧化剂;_是还原剂;_是氧化产物;_是还原产物。【答案】 (1). (2). (3). (4). HNO3 (5). Cu (6). Cu(NO3)2 (7). NO【解析】【详解】铜属于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烧碱溶液即NaOH溶液,NaOH电离出能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aSO4固体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其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电解质;氯化钠晶体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钠离子和氯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属于
24、电解质;盐酸是HCl的水溶液,HCl电离产生能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能导电,属于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不含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自身均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蔗糖不含能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不能导电,其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自身均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因此能导电的有,属于电解质的有,属于非电解质的有,故答案为:;在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反应中,HNO3中部分N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被还原为NO,NO是还原产物,Cu元素化合价升高,Cu作还原剂,被氧化为Cu(NO3)2,Cu(NO3)2
25、是氧化产物,故答案为:HNO3;Cu;Cu(NO3)2;NO。26. 为探究铁和铁的化合物的一些化学性质,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1)高温下,让铁粉与水蒸气反应,见题图。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其中_为氧化剂。(2) 往A、B溶液中分别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的颜色A_,B_。写出上述过程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Fe2O3A_;(化学方程式)AB_。(离子方程式)BC可看到的现象是_。将A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并不断加热,可制得_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成为_效应。【答案】 (1). 3Fe4H2O(g)Fe3O44H2 (2). H2O (3)
26、. 红色 (4). 浅绿色 (5). Fe2O36HCl=2FeCl3 3H2O (6). 2Fe3+Fe =3Fe2+ (7). 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8). Fe(OH)3胶体 (9). 丁达尔【解析】【分析】湿棉花产生水蒸气,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用火柴点燃泡验证产生氢气;Fe2O3和HCl反应生成FeCl3和H2O,A为FeCl3,FeCl3和Fe反应生成FeCl2,B为FeCl2,FeCl2和NaOH反应生成Fe(OH)2和NaCl,据此解答。【详解】(1)铁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
27、e4H2O(g)Fe3O44H2;H元素化合价降低,H2O作氧化剂,故答案为:3Fe4H2O(g)Fe3O44H2;H2O;(2)A为FeCl3,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B为FeCl2,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变化,为FeCl2溶液的颜色,即浅绿色,故答案为:红色;浅绿色;结合分析可知Fe2O3A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 3H2O;AB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 =3Fe2+,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 3H2O;2Fe3+Fe =3Fe2+;BC为FeCl2和NaOH反应生成Fe(OH)2和NaCl,Fe(OH)2和水、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
28、褐色的Fe(OH)3,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故答案为: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A为FeCl3,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待液体变为红褐色,制得Fe(OH)3胶体;当光束通过该胶体时,可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Fe(OH)3胶体;丁达尔。27. 如图所示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备并干燥Cl2及吸收多余氯气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1)A是浓盐酸,B是二氧化锰,将A滴入B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欲用上图中的装置净化氯气,则瓶C、D中应盛放的试剂分别是C_,D_(填试剂名称)
29、,其作用分别是C_,D_。(3)用_试纸来检验Cl2,F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涉及到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1).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 饱和食盐水 (3). 浓硫酸 (4). 除去Cl2中HCl气体 (5). 干燥Cl2 (6). 湿润的淀粉KI (7). Cl22OH-=Cl-ClO-H2O【解析】【分析】共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浓盐酸易挥发,水会蒸发,氯气中混有HCl、H2O,C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HCl,D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用E收集氯气,F中盛放NaOH溶液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详解】(1)共热浓盐酸和二氧化锰生成
30、氯化锰、水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由分析可知,C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HCl,D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干燥氯气,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浓硫酸;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干燥Cl2;(3)氯气将KI氧化产生碘单质,碘单质遇淀粉变蓝,因此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Cl2,F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NaOH和氯气反应生成NaCl和NaClO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湿润的淀粉KI;Cl22OH-=Cl-ClO-H2O。三、计算题(共6分)28. 将15.6g Na2O2固体放入水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体积为200mL,求:(1)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 _。(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答案】 (1). 2.24L (2). 2mol/L【解析】【详解】Na2O2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所得溶液为NaOH溶液:,解得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24L,NaOH的物质的量n=0.4mol。(1)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答案为:2.24L;(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2mol/L,故答案为:2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