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36791 上传时间:2024-05-2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38页
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都是利用微生物胞内酶催化获得最终产品B. 通过控制发酵温度,可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C. 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呈液态,而腐乳发酵的培养基呈固态D. 菌种均可来自于自然环境【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相关知识,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制作果酒和果醋是利用的胞内酶,而腐乳主要是利用的毛霉的胞外酶,制作果酒和果醋是用的是液体培养基,而制作腐乳是用的培养基是固态的,一般工业上是采用人工接种优良菌株而提高产品

2、质量的。【详解】A、果酒、果醋制作利用的是胞内酶,而腐乳制作利用的是胞外酶,A错误;B、控制好发酵温度,有利于发酵菌种的繁殖同时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繁殖,B正确;C、果酒、果醋发酵的培养基是果汁,呈液态;腐乳发酵培养基是豆腐块,呈固态,C正确;D、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所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都可来自于自然环境,D正确;故选A。2. 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液 pH 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情况相反B. 醋酸发酵阶段应封闭瓶口,防止杂菌污染C. 家庭制作果酒、果醋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D. 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

3、响不大【答案】C【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解】A、果醋制作过程中,醋酸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果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与酒精,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溶液的pH逐渐降低,因此果酒、

4、果醋制作过程中溶液的pH都是逐渐降低,A错误;B、醋酸菌是好氧菌,醋酸发酵阶段应打开瓶口,B错误;C、家庭制作果酒、果醋通常都不是纯种发酵,C正确;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和醋酸菌发酵的影响都很大,D错误。故选C。3. 下列有关于发酵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腐乳最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这层皮就是由毛霉的菌丝构成的B. 在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 长期放置的酒表面会出现一层膜,这层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D. 泡菜腌制过程中,泡菜坛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答案】B【解析】【分析】1、腐乳的制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多种

5、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这些小分子物质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和吸收。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3、泡菜制作利用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泡菜制作不需要通气发酵。【详解】A、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是前期发酵时毛霉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对人体无害,它能形成腐乳

6、的“体”,使腐乳成形,A正确;B、果醋制作时,当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最后进一步转变为醋酸,B错误;C、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因此变酸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在液体表面繁殖形成的,C正确;D、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D正确。故选B。4. 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

7、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泡菜制作的实验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详解】参与泡菜制作的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因此泡菜腐烂的原因可能是罐口封闭不严,氧

8、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促进了其他需氧型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综上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5. 关于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泡菜发酵过程中所产生的亚硝酸盐有致癌性,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B. 亚硝酸盐的含量可用比色法进行测定C. 煮沸泡菜盐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和杀灭盐水中的其他杂菌D. 制作泡菜时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 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答案】D【解析】【分析】泡菜的制作涉及乳酸菌发酵过程,乳酸菌发酵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因此选择泡菜坛的时候需要选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坛子,同时注意加水密封。配制盐水的时候要

9、进行煮沸并冷却,目的是杀菌除氧。亚硝酸盐的测定选用比色法,在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发生变化。【详解】A、泡菜发酵时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一定的温度、pH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因此摄入过多对身体会造成伤害,A正确;B、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比色法进行测定,B正确;C、煮沸泡菜水的目的是通过加热除去水中的溶解氧和其它的杂菌,C正确;D、加水密封的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抑制其它杂菌繁殖,但乳酸菌这些厌氧微生物是可以繁殖并发酵的,D错误;故选D。6. 下列有关颜色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A.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蓝绿色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

10、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 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C. 细菌分解尿素后,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D. 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形成红色复合物【答案】A【解析】【分析】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不能分解尿素获得氮源的细菌不能生长,而分解尿素的细菌能利用尿素作氮源,将尿素分解为氨,使pH升高,若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指示剂将变红;刚果红能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

11、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详解】A.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A错误;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正确;C. 细菌分解尿素后产生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得加入的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D. 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D正确。7. 酸奶的发酵流程步骤是鲜牛奶化料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灌装包装,下列相关叙

12、述正确的是( )A. 可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抗生素,以防止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污染B. 发酵前后均需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接种前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使乳酸菌死亡C. 利用离心法可以除去鲜奶中的白细胞、杂菌和其他肉眼可见的异物,取其上清液用于发酵制酸奶D. 与泡菜腌制的主要菌种相同,酸奶发酵中要按种乳酸菌,并在无氧环境中进行发酵,但前期需要通入氧气,以利于乳酸菌快速繁殖【答案】C【解析】【分析】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的菌种是假丝酵母和乳酸菌。【详解】A、可在发酵过程中不能添加抗生素,抗生素会杀死乳酸菌,A错误;B、鲜奶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B错误;C、利用离心法可以除去鲜奶中的白细胞、杂菌和其他肉

13、眼可见的异物,取其上清液用于发酵制酸奶,C正确;D、酸奶发酵前期不需要通入氧气,D错误。故选C。8.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天然培养基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不需加工的培养基B. 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C. 接种前需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等进行严格的灭菌处理D. 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和碳源【答案】B【解析】【分析】1、培养基按成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2、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关键就在于防止杂菌污染,故实验室培养时需严格无菌操作,对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用干热灭菌,接种环用灼烧灭菌

14、,实验者的双手用酒精擦拭消毒处理。3、要分离某种微生物,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常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详解】A、天然培养基是指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配置成的培养基,培养基使用前仍需要严格的灭菌处理,A错误;B、大肠杆菌的纯化培养过程包括培养基的配制和纯化大肠杆菌两个阶段,B正确;C、接种前需要对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进行灭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消毒处理,C错误;D、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尿素是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培养基中的碳源主要是葡萄糖,D错误。故选B。9.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I、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

15、丙都不能;乙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粉状硫10gK2HPO44gFeS040.5g蔗糖10g(NH4)2 S040.4gH20100mlMgS049.25gCaCl20.5gI+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 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甲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而培养基缺氮,说明甲能够自身固氮,属于固氮微生物;乙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而甲和丙都不能,培养基中没有有机碳源,说明乙能够合成有机物,属

16、于自养微生物;而丙不能在培养基,说明不能固氮;又不能在培养基中生长,说明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在培养基中生长,说明属于异养微生物。【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属于自养微生物,A错误;甲能够在中正常生长繁殖,但是不能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说明其为异养微生物,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丙属于异养微生物,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D正确。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硝化细菌能以 NH3 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 微生物在培养基表面生长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落C. 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培养酵母菌时,要添加维生素D

17、. 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答案】A【解析】【分析】1、化能合成作用是一些生物(如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体外环境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把CO2和H2O合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过程。2、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3、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消毒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详解】A、硝化细菌可以利用氧化氨释放的能量用来合成有机物,氨含有氮元素,可以提供氮源,A正确;B、微生物在培养基表面生长一段时间后,用肉眼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

18、落,B错误;C、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酵母菌不属于细菌,C错误;D、接种室、接种箱等常用紫外线消毒法处理,接种环等常用灼烧灭菌法处理,吸管、培养皿等常用干热灭菌法处理,培养基及多种器材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处理,D错误。故选A。11.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接种微生物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多于实际的活菌数B. 平板划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C.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倒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D. 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形成单菌落的效果更好【答案】D【解析】【详解】A、由于两个或

19、多个活菌连在一起时,往往形成一个菌落,所以利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A错误;B、平板划线法不需要稀释菌液,是将菌液通过接种环连续划在固体培养基表面,B错误;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C错误;D、与平板划线法相比,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得到单菌落的效果更好,D正确。故选D。12. 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纤维素酶中C1酶和葡萄糖苷酶都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B. 在选择培养基中直接加入刚果红进行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C. 应先利用固体选择培养基增加纤维素分解菌浓度,以保证筛选效果D. 菌落上的透明圈

20、不一定是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所形成【答案】D【解析】【分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A、纤维素酶中的葡萄糖苷酶不能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A错误;B、选择培养纤维素分

21、解菌的培养基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成分不同,同时选择培养的微生物还需要经过梯度稀释,故不能直接加入刚果红进行鉴别,B错误;C、应先利用液体选择培养基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以保证筛选效果,C错误;D、如果菌落被杂菌污染,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也可形成透明圈,D正确。故选D。13. 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 类,研究小组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 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 倒成平板后直接培养可判断有无

22、污染B. 倒成平板后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C. 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生长因子乙或丙D. 生长图形法还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菌落主要分布于添加了乙和丙的区域的交界处,说明该嗜热菌必需营养物质为丙和乙。【详解】A、倒平板后不接种任何菌种直接进行培养观察有无菌落的出现,可以判断培养基有无污染,A正确;B、在制作培养基的过程中,需要先进行灭菌再倒平板,故倒成平板后不需要进行灭菌处理,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嗜热菌在添加了乙、丙的区域生长,只有乙或只有丙时无菌落生长,故该菌同时需要乙和丙,C错误;D、不同的菌种所需的营养物质不同,利用生长图形法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某菌种

23、只会在提供其需要的营养物质区域生长,D正确。故选C。14.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 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请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 )A. 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 Hp 含有脲酶,它能以尿素作为氮 源;若有Hp,则菌落变黑,周围会出现黑色环带B. 步骤 X 表示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单菌落。C. 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若不倒置培养,将可能导致培养基被污染D. 临床上用 14C 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 Hp,

24、其基本原理是 Hp 能将 14C 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 和14CO2【答案】A【解析】【分析】1、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5类,分别是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2、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pH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升高,指示剂变红。【详解】A、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指示剂变红,A错误;B、X表示接

25、种。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单菌落,B正确;C、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可能导致培养基被污染,无法形成单菌落,C正确;D、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4CO2,D正确。故选A。15. 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接种用的无菌操作台要进行灭菌处理B. 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可用作碳源C.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经选择培养后可直接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D. 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让温度自然下降,当压力表

26、的压力降至 0 时,才能打开排气阀,防止容器内的培养基冲出瓶口造成污染【答案】D【解析】【分析】1、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的过程称为灭菌,常用的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2、消毒是指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体表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详解】A、接种用的无菌操作台用紫外线消毒处理,A错误;B、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多糖,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B错误;C、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C错误;D、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要让温度自

27、然下降,当压力表的压力降至0时,才能打开排气阀,防止容器内的培养基冲出瓶口造成污染,D正确。故选D。16.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具有分泌能力的细胞产生的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

28、一类化学反应。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3、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它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容易,也使果汁变得澄清。【详解】所有活细胞都能产生酶,但不同细胞产生的酶不一定相同,产生果胶酶的生物有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等,有的细胞不具有分泌功能,错误;果胶酶的作用是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正确;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

29、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错误;果胶酶的成分是蛋白质,其组成单位只能是氨基酸,错误。所以, 正确。故选C。17. 为了研究温度对固定化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在制作苹果汁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固定化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55B. 在60时固定化果胶酶已经完全失活C. 固定化果胶酶可以在40时长期保存D.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不会直接影响出汁率【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活性以酶促反应速率来体现,果胶酶能破坏细胞壁,有利于液泡中的果汁出汁,因此,果汁的出汁量就能反应果胶酶的活性。温度能影响酶的活性,在高温下酶活性丧失,在低温

30、下酶活性降低,只有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酶的活性达到最高。【详解】A、固定化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不一定是55,通过图示可以看出55果胶出汁率最高,但是55到60,以及55到50还有较大的温度范围,故不能确定固定化果胶酶的最适温度一定是55,A错误;B、60时实验组出汁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固定化果胶酶未完全失活,B错误;C、保存酶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故不可以在40时长期保存固定化果胶酶,C错误;D、温度通过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影响出汁率,故温度是间接影响出汁率,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温度对固定化果胶酶活性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酶的工作原理和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际上,本题题干中的图解涵盖了该实验的

31、具体要求和详细的实验方案,考生关键是能够从题中获得解题信息。18. 下列有关利用固定化酶技术生产高果糖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葡萄糖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转化成的是果糖B. 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只有果糖C. 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更有益D. 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和分析选项的信息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固定化酶应用的实例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A正确;从固定化酶反应柱下端流出的除了有果糖外,还有葡萄糖,B错

32、误;高果糖浆不会像蔗糖那样诱发肥胖、糖尿病、龋齿和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健康更有益,C正确;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D正确。19. 下列有关酶的研究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加酶洗衣粉去污能力强的原因是用酶替换了表面活性剂并单独发挥作用B. 相同 pH 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好于普通洗衣粉C. 加酶洗衣粉受潮后应重新晾干保存D. 酶是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答案】D【解析】【分析】1、实验原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

33、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2、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3、酶的作用机理:(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

34、的活化能。【详解】A、加酶洗衣粉去污能力强的原因是酶具有高效性,A错误;B、酶的催化作用需适宜的pH值,pH不适宜时,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一定好于普通洗衣粉,B错误;C、加酶洗衣粉受潮后重新晾干保存,会影响其中酶的活性,C错误;D、酶是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D正确。故选D。20. 科研人员比较了单独固定的云微藻和与芽孢杆菌混合固定的 云微藻的增殖变化,结果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固定云微藻和芽孢杆菌的常用方法是包埋法B. 混合固定使云微藻增殖快,与芽孢杆菌线粒体产生的 CO2有关C. 实验时间内混合固定后云微藻增长较快,可呈“J”型增长D. 第八天

35、,混合固定的每个颗粒中含藻细胞数约为 8107 个【答案】A【解析】【分析】1、受食物和空间资源以及天敌的限制,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为S型,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K值,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2、食物和空间资源充足的理想条件下,生物可以以指数形式增长,称为J型,其增长率是一定的。【详解】A、云微藻、芽孢杆菌为单细胞,故固定化云微藻、芽孢杆菌常用的方法为包埋法,A正确;B、混合固定时云微藻增殖快,与芽孢杆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有关,但是芽孢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B错误;C、根据图示显示:有限环境中,云微藻数量呈“S”

36、型增长,C错误;D、第八天,混合固定的每个颗粒中含藻细胞数约为8107108106个,D错误。故选A。21. 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从酶的固定方式看,物理吸附法比化学结合法对酶活性影响小B. 作为消化酶使用时,蛋白酶制剂只能以注射的方式给药C. 加酶洗衣粉中酶制剂可以被重复利用,提高了酶的利用率D. 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自来水冲洗,可洗去多余的CaCl2和杂菌【答案】A【解析】【分析】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的比较:直接使用酶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酶的种类一种或几种一种一系列酶制作方法吸附法、交联法、包埋法吸附法、包埋法是否需要营养物质否否是缺点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易失活

37、难回收,成本高,影响产品质量不利于催化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反应物不宜与酶接近,尤其是大分子物质,反应效率下降优点催化效率高,耗能低、低污染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物分离可以反复利用成本低,操作容易【详解】A、酶的固定方法通常有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前者可能引起酶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改变酶的活性,后者则不会,A正确;B、消化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消化道,因此蛋白酶制剂应该口服,B错误;C、加酶洗衣粉中酶制剂不能被重复利用,会随污水一起排掉,C错误;D、将海藻酸钠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目的是洗去CaCl2和杂菌,D错误。故选A。22. 下列关于酵母细胞固定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用温水使海藻酸钠迅速溶

38、解,待其冷却到室温后用于包埋细胞B. 进行包埋时,用于悬浮细胞的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C. 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尽量贴近液面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D. 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固定化细胞的相关知识点,回忆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小火、间断加热、定容,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2)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母细胞混合:冷却后再混合,注意混合均匀,不要进入气泡;(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高度适宜,并匀速滴入;(4)刚溶化的海藻酸钠应冷却后再与酵母菌混合,否则温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死亡。【详解】A、在酵母细胞固

39、定化实验中,应该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式使海藻酸钠缓慢溶解,A错误;B、进行包埋时, CaCl2溶液浓度要适宜,是用于凝胶柱的聚沉,B错误;C、注射器(或滴管)出口应与液面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保证凝胶珠成为球状,C错误;D、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固定化技术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实验每一个过程的注意事项,结合题干提示分析答题。23. 下列关于蛋白质的提取与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材料可以选用鸡血B. 血红蛋白的释放所用的试剂为蒸馏水和甲苯溶液C. 蛋白质的纯化使用最多的方法是 SDS 聚丙

40、烯酰胺凝胶电泳法D.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离心管的第三层是脂类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该实验的注意事项:1、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3、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

41、:(1)样品处理: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4、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或鉴定。【详解】A、该实验应该选用哺乳动物的血液作为实验材料,鸡不是哺乳动物,因此该实验不可以选用鸡血,A错误;B、血红蛋白的释放所用的试剂为蒸馏水和甲苯溶液,B正确;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常用来进行鉴定蛋白质的纯度,C错误;D、分离血红蛋白溶

42、液时,离心管的第三层是血红蛋白的水溶液,D错误。故选B。24. 下图甲和乙表示凝胶色谱法的有关实验操作,图丙为某同学的分离结果,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 在用甲装置处理之前应用蒸馏水进行对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杂蛋白B. 用图甲装置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 图乙装置上端洗脱瓶中是需分离的蛋白质样液D. 图丙曲线说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丙【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甲图是透析过程,即血红蛋白的粗分离,目的是去掉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图乙是用凝胶色谱法对蛋白质进行纯化操作的示意图;图丙为蛋白质的洗脱顺序,由于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因此蛋白质分子量依次为甲

43、乙丙。【详解】A、对红细胞进行洗涤时应该用生理盐水,A错误;B、用图甲装置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错误;C、图乙是用凝胶色谱法对蛋白质进行纯化操作的示意图,图乙装置上端洗脱瓶中是缓冲液,C错误;D、图丙曲线说明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丙,D正确。故选D。25. 如图表示对某蛋白质溶液进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下列相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上某些基团解离后可使蛋白质带电,电场中带电的蛋白质分子会向着 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B. 蛋白质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其所带净电荷多少以及分子的大小C. 蛋白质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

44、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其分子量大小D. 电泳结果表明溶液中蛋白质可能有两种,但也可能只有一种【答案】B【解析】【分析】凝胶电泳法:(1)原理:不同蛋白质的带电性质、电量、形状和大小不同,在电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大小、方向、阻力不同,导致不同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不同。(2)分离方法:琼脂糖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3)分离过程:在一定pH下,使蛋白质基团带上正电或负电;加入带负电荷多的SDS,形成“蛋白质SDS复合物”,使蛋白质迁移速率仅取决于分子大小。【详解】A、蛋白质的氨基与羧基可发生解离,使其带正电或负电,在电场中发生迁移,A正确;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加的SDS可完

45、全掩盖蛋白质本身所带电荷,故其移动速度与本身所带电荷无关,而由其分子大小决定,B错误;C、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所加的SDS可完全掩盖蛋白质本身所带电荷,故其移动速度与本身所带电荷无关,而由其分子大小决定,C正确;D、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会使蛋白质水解成肽链,故结果所示可能只有一种蛋白质(有两种肽链),也可能是两种蛋白质,D正确。故选B。26. 芳香油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三种:蒸馏法、萃取法和压榨法。以下关于提取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B. 压榨法适用于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中的芳香油的提取C. 若植物有效成分易水解,应采用水蒸气蒸

46、馏法D. 提取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共有的操作是分液【答案】C【解析】【分析】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有蒸馏法、萃取法和压榨法;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的芳香油携带出来,形成油水混合物,然后分离油层和水层获得芳香油的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是植物芳香油提取的常用方法,若水蒸气蒸馏法导致原料焦糊或有效成分水解,则不宜采用此法。压榨法是通过机械加压,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的方法;萃取是将新鲜的花等植物材料浸泡在乙醚、石油醚等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中,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剂,剩下的就是芳香油。【详解】A.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A正确;B. 压榨法适用于

47、柑橘、柠檬等易焦糊原料的提取,B正确;C. 若植物有效成分易水解,不应采用水蒸气蒸馏法,C错误;D. 提取玫瑰精油的实验流程中的分液操作是用分液漏斗将油层和水层分开,提取橘皮精油的实验流程中的分液操作是先将过滤后的压榨液静置,再用分液漏斗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D正确。27. 下列关于胡萝卜素以及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胡萝卜素有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 A 而引起的疾病B. 鉴定胡萝卜素时的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酮的混合液C. 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胡萝卜素的挥发,在浓缩干燥前,有必要进行过滤D. 胡萝卜素是一种化

48、学性质稳定、不溶于乙醇的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适用于萃取法提取。一分子的-胡萝卜素在人或动物的小肠、肝脏等器官内被氧化分解成维生素A,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皮症等。【详解】A、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可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疾病,A正确;B、鉴定胡萝卜素时的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B错误;C、在萃取过程中,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除去固体物质,C错误;D、胡萝卜素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物质,D错误。

49、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意在强化学生对胡萝卜素提取过程的识记、理解与运用。28. 下列关于玫瑰精油、橘皮精油和胡萝卜素提取的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玫瑰精油提取实验中,可直接将收集到的乳浊液用分液漏斗分离B. 为了提高柑橘皮的出油率,需要将新鲜柑橘皮直接用石灰水浸泡C. 为了加强胡萝卜素的萃取效果,应降低萃取温度并延长萃取时间D. 为了防止胡萝卜素在干燥时分解,应该控制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答案】D【解析】【分析】提取玫瑰精油常用的方法是水蒸汽蒸馏法,实验流程是:鲜玫瑰花瓣+清水水蒸汽蒸馏获得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玫瑰精油;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是压榨法,实验流程:胡萝卜

50、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详解】A、玫瑰精油提取实验中,收集到的乳浊液中加入NaCl,使油水分层,再用分液漏斗分离,A错误;B、为了提高柑橘皮的出油率,需要将新鲜柑橘皮干燥去水,再用石灰水浸泡,B错误;C、胡萝卜素原料的颗粒小,萃取的温度高(适宜),时间长,需要提取的物质能够充分溶解,萃取效果好,C错误;D、为了防止胡萝卜素在干燥时分解,应该控制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D正确。故选D。29. 下图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B、C、D 4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B和C,提取样品的样点是A和DB. 点样的要求是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圆点要小,每次点样时

51、滤纸都要干燥C. 在图中的层析谱中,和代表的物质分别是其他色素和杂质、-胡萝卜素D. 该层析的目的是胡萝卜素的鉴定【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鉴定胡萝卜素一般采用纸层析法,其基线一般距底边2 cmA、B、C、D 4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A和D,提取样品的样点是B和C;在图中的层析谱中,和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胡萝卜素、其他色素和杂质,该层析的目的是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详解】A、ABCD四点中,标准样品点加在基线两侧,即其中AD是标准样点,BC是提取样点,A错误;B、点样圆点应细小,保证各种色素,同一起点、同一时间向上扩散,滤纸有水,会影响色素的分离,因此要保持滤纸干燥,B正确;C、图

52、中的层析带中,代表的物质是胡萝卜素,代表的物质是其他色素和杂质,C错误;D、该层析的目的是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D错误。故选B。30. 为研究和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某研究小组取等量相同品种的红枣,采用溶剂提取红枣中部分红色素,用紫外光谱仪测定不同温度下“提取液的吸光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吸光度越大,红色素含量越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实验的自变量为红枣提取液的温度B. 实验目的是探究红枣提取液温度对红枣中红色素提取量的影响C. 红色素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不稳定,易分解D. 温度越高,提取液中红色素含量越高【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提取液的吸光度,吸光度越大,红

53、色素含量越高。从柱状图中看出,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吸光度增大,代表在这个温度下从红枣中提取的色素多,超过某一温度,随着温度升高,吸光度减小,从红枣中提取的色素减少。【详解】AB、分析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红枣提取液的温度,实验目的是探究红枣提取液温度对红枣中红色素提取量的影响,A、B正确;CD、由图可以看出,由于生物膜在高温下通透性会增加,因此提取液温度从0上升到70的过程中,红色素的提取量在不断增加,但是超过70后,提取液的吸光度有所下降,可能是红色素在较高温度下易分解,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结合题图分析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提取剂提取色素的量不

54、是红枣色素的含量。31.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单链+RNA 病毒,其自身 RNA 能直接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复制时, 以该+RNA 为模板复制出-RNA,然后再以-RNA 作模板合成若干子代+RN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病毒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新型冠状病毒的增殖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 AU、GCC.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原料之一D. 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而存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病毒没有细

55、胞结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类单链+RNA病毒,在翻译和RNA自我复制的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是AU、GC,B正确;C、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自我复制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而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C错误;D、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而存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D错误。故选B。32. 有关显微镜的使用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光圈B. 蛙的红细胞中可观察到细胞核C. 转换高倍物镜后,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D. 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再

56、换用高倍镜【答案】A【解析】【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详解】A、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A错误;B、蛙是两栖动物,其红细胞中可观察到细胞核,B正确;C、转换高倍物镜后,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C正确;D、为观察低倍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使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D正确。故选A。33. 下列有关生物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乳酸菌都是细菌,且都能进行有丝分

57、裂,遗传都遵循遗传规律B. 酵母菌、乳酸菌、硝化细菌都不含叶绿素,且都是分解者,都能进行有氧呼吸C. 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D. 乳酸菌、硝化细菌都是异养型生物,在电镜下可观察到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含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气候、能源、无机物、有机物)。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藻等,它们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也是其他生物类群的食物和能源的提供者,硝化细菌也属于生产者,它们能利用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

58、物。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详解】A、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只有酵母菌能进行有丝分裂,A错误;B、酵母菌、乳酸菌,都不含叶绿素,都是分解者,酵母菌、硝化细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B错误;C、乳酸菌、硝化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且都有细胞壁,体内含DNA和RNA两类核酸分子,C正确;D、乳酸菌是异养型生物,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两者都是原核生物,没有内质网,D错误。故

59、选C。34.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蛋白质不是细胞的能源物质B. 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 无机盐被细胞吸收后,大多数以复杂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D. 大肠杆菌的核酸被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8 种化合物【答案】D【解析】【分析】糖类是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脂肪是细胞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可以作为能源物质。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中无机盐的存在形式: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叶绿素中的Mg、血红蛋白中的Fe等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详解】A、蛋白质也可以作为细胞的能源物质,比如早晨吃几个鸡蛋,也能满足一上午的

60、能量供应,A错误;B、结核杆菌是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虽然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自身的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C、无机盐被细胞吸收后,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细胞中,C错误;D、大肠杆菌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核酸被彻底水解后可得到五种碱基(A、T、C、G、U)、核糖和脱氧核糖2种五碳糖,磷酸,共8种化合物,D正确。故选D。35. 下列与真核细胞中的水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结合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B. 氨基酸缩合形成肽链时需要消耗自由水C. 有氧呼吸产生水的过程发生在生物膜上D. 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在水解时会产生水【答案】C【解析】【分析】水的存在形式及生理功能:形式自由

61、水结合水定义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含量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95%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功能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生化反应,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联系自由水和结合水能够随新陈代谢的进行而相互转化【详解】A.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A错误;B.氨基酸脱水缩合生成水,B错误;C.有氧呼吸产生水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正确;D.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在水解时会消耗水,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水的存在形式以及生理功能,识记各个生理过程进行的具体

62、过程是解题的关键。36. 下列有关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B. 摄盐过多后饮水量的增加不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C. 人体血液缺钙会导致抽搐D. 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答案】B【解析】【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有机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

63、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A正确;B、摄盐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机体调节作用下,饮水量的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B错误;C、人体血液缺钙会导致抽搐,C正确;D、人体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D正确。故选B。37. 观察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细胞周期,则A时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B. 如果该图为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那么A中含有的元素为H、OC. 如果该图是已经完全脱水后细胞,那么A是蛋白质D.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那么A应该是C元素【答案】D【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有:C、H、O、N、P、S、K、Ca、Mg;微量

64、元素有:Fe、Mn、Zn、Cu、B、Mo、Cl等C是最基本元素;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3、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次分裂结束。【详解】A、如果该图表示的是细胞周期,则A为分裂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A正确;B、占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H2O,由H、O两种元素组成,B正确;C、占细胞干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C正确;D、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中,占鲜重最多的是O元素,D错误故选D。38.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 真核生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

65、细胞进行无丝分裂C. 真核生物以 DNA 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 RNA 为遗传物质D.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答案】D【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主要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生物膜系统无生物膜系统有生物膜系统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DNA存在形式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

66、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方式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详解】A、原核生物细胞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A错误;B、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为二分裂,B错误;C、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D、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D正确。故选D。39.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磷脂是所有细胞成分中必不可少的脂质B. 镁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C. C、H、O、N、P 是ATP、核糖、染色质共有的化学元素D. 糖原比相同质

67、量的脂肪彻底氧化产能多【答案】A【解析】【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详解】A、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而所有细胞都有生物膜,故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A正确;B、叶绿体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元素,但类胡萝卜素不含镁,B错误;C、核糖的组成元素只有C、H、O,C错误;D、相同质量的糖类与脂肪相比,糖类中C、H比例低,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少,释放的能量少,因此,糖原比相同质量的脂肪彻底

68、氧化产能少,D错误。故选A。40. 农作物苗期缺氮往往表现出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薄而小、叶色缺绿发黄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既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之一B. 农作物苗期缺氮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适量氮肥来得到缓解C. 氮在细胞中可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ATP、叶绿素等化合物D 氮肥施用过量,会导致作物根系吸收氮素过多出现“烧苗”现象【答案】D【解析】【分析】1、元素:(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69、2、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植物出现“烧苗”现象。【详解】A、氮既是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又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之一,A正确;B、农作物苗期缺氮症状可通过及时补充适量氮肥(如:NH4+和NO3等)来得到缓解,B正确;C、氮元素是组成蛋白质、核酸、ATP、叶绿素的必需元素,C正确;D、氮肥施用过量,会导致作物根细胞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细胞失水,从而出现“烧苗”现象,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41. 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的问题。(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果酒时,为尽快得到更多果酒,首先要将淀粉类原料糖化为葡萄糖,在这个过程中,除需要添加相应酶制剂外,还需要控制温度,原因

70、是酶_。若从反应液中提取出酵母菌进行培养,应将酵母菌接种在_(填“牛肉膏蛋白胨”“伊红美蓝”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野生酵母菌制酒效率低,为了筛选出高产酒精的酵母菌株,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方案(略),请回答有关问题:培养基的配制:常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培养基中需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_。酵母菌的液体培养与计数: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_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酵母菌的分离纯化:分离纯化的方法很多,除平板划线法外,稀释涂布平板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这一方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因为_。(3)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果酒进一步发酵得到果醋时,除需要加

71、入醋酸菌外,还需要调整的两个环境条件是_。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这是因为_ 。(4)利用毛霉腌制腐乳时,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原因是_; 卤汤中酒精的含量应控制在 12%左右,原因是_ 。(5)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条件,如_等(答 出 3 点即可),若条件不适,容易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答案】 (1). 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 麦芽汁琼脂 (3). 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 (4). 显微镜直接计数 (5).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

72、6). 通入氧气、温度为3035C (7). 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8). 盐可抑制微生物生长,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 (9). 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豆腐腐败 (10). 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

73、在3035。3、腐乳制作的菌种主要是毛霉,代谢类型是需氧型真菌,一定湿度。4、泡菜的制作所使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能够将蔬菜中的葡萄糖氧化为乳酸。制作泡菜时,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有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等。【详解】(1)酶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因此将淀粉类原料糖化为葡萄糖的过程中,除需要添加相应酶制剂外,还需要控制温度。若从反应液中提取出酵母菌进行培养,应将醉母菌接种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常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培养基中需添加了青霉素,其目的是抑制细菌(放线菌)生长。发酵过程中检测酵母菌数量可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或稀释涂

74、布平板法计数。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3)利用酵母菌发醉产生的果酒进一步发酵得到果醋时,除需要加入醋酸菌外,还需要通入氧气、温度为3035C酵母菌、醋酸菌的发酵产物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4)盐可抑制微生物生长,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利用毛霉腌制腐乳时,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酒精含量过高,腐乳成熟时间延长;酒精含量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豆腐腐败,因此卤汤中酒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5

75、)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条件,如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等。【点睛】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参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微生物及其代谢类型;掌握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42. 某植物组织含有果胶、淀粉和纤维素等成分,某科研小组开展对该植物组织相 关成分以及相关酶综合利用的研究,请回答:(1)果胶存在于该植物组织的_,果胶脂酶是果胶酶的一种,可利用凝胶色谱法将其分离,操作中,装填凝胶柱时不能出现气泡,原因是_ 。(2)为了筛选出能分泌较多果胶酶的微生物,一般需用_的培养基进行选择

76、培养。首先通过单菌落分离,获得需要的菌株;然后将其_,并进行 特性鉴定,筛选得到高产菌株。(3)在淀粉分离提取研究中,为促进淀粉沉降,需添加生物制剂(乳酸菌菌液)。为了获得较纯的乳酸菌菌株,通常采用的纯化方法是_。该方法的目的是_。 (4)纤维素分解菌是高效利用该组织纤维素的菌种。筛选菌种时需到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去寻找,说明了在自然界寻找各种目的菌株时,遵循的共同原则是_。为确定得得到的菌株是纤维素分解菌,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后产生_进行定量测定。(5)若要将纤维素分解菌固定化,宜采用_法,原因是_。常用的固定化材料是_, 该方法的优点是_。【答案】 (1). 细胞壁和胞间层 (2). 气

77、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 (3). 以果胶为唯一碳源 (4). 扩大培养 (5).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6). 通过逐步稀释,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7). 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适应的环境中去寻找 (8). 葡萄糖 (9). 包埋 (10). 细菌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不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11). 海藻酸钠、明胶、琼脂糖等均可 (12). 成本低,操作更容易(酶活性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解析】【分析】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以及胞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它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不溶于

78、水。在果汁加工中,果胶不仅会影响出汁率,还会使果汁浑浊。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分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而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也使得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2微生物常见的分离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果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用凝胶色谱法将蛋白质分离的操作中,装填凝胶柱时不

79、能出现气泡,否则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2)为了筛选出能分泌较多果胶酶的微生物,一般需用以果胶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选择培养;首先通过单菌落分离,获得需要的菌株;然后将其扩大培养,并进行特性鉴定,筛选得到高产菌株。(3)为了消除絮凝剂中的杂菌,获得较纯的乳酸菌菌株,通常将生产上使用的菌液,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或稀释涂布分离法)进行单菌落分离;通过逐步稀释,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细胞,从而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4)在自然界寻找各种目的菌株时,遵循的原则是根据目的菌株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到相应的环境中去寻找;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需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可

80、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后产生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5)细菌细胞体积大难以被吸附或结合,不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将纤维素分解菌固定化,宜采用包埋法,不适宜采用物理吸附法或化学结合法。常用的固定化材料是海藻酸钠、明胶、琼脂糖等;固定化细胞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更容易。【点睛】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固定化技术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3. 酸雨主要是大气中所含的 SO2 造成的,利用微生物脱硫,具有工艺条件温和,成本低,还能脱出部分有机硫等优点。研究人员通过采集菌种,分离出目

81、的菌后进行了如下 操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为保证培养基上能均匀地生长出一层脱硫细菌,将菌液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时应采用_(填“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法;操作过程中,与用于计数时的平板接种不同的是:本实验要保证滴加到培养基上的菌液_,以缩短培养时间。要对脱硫细菌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_的冷冻箱中保存。(2)本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无菌技术,除了用来_外,还能_。 (3)研究小组将四种含有等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脱硫细菌的琼脂平板上做药敏试 验,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培养 16 h,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图的试验结果可知,对于脱硫细菌,抗生素 I 的最低抑制浓度_ (填“大于”

82、“小于”或“等于”)抗生素。在相关试验操作均严谨规范的情况下,在含有抗生素 的纸片周围出现了较大的抑菌圈,抑菌圈中存在有若干个脱硫 细菌的菌落。试对上述现象的成因作出分析_。(4)在工业生产发酵食品中需要筛选优良的菌种,优良糖化酶(将淀粉水解为甜味糖)菌株的分离与筛选操作流程:溶化培养基倒平板打散孢子团粒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培养观察滴加碘液挑菌落接种培养糖化酶活力测定菌种保存。用淀粉琼脂培养基培养样品,由于糖化酶的作用,目的菌落周围的 _,遇碘后呈褐色圈,而平板的其他部位呈蓝色,所以判断目的菌糖化酶活力强弱及筛选的 方法是_。【答案】 (1). 涂布平板 (2). 含足够多的脱硫细菌(或浓度足够高

83、) (3). -20 (4). 防止培养的脱硫细菌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 (5). 有效避免从作者本身被微生物(脱硫细菌)感染 (6). 大于 (7). 抗生素IV对于野生型脱硫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脱硫细菌中已经出现能抵抗抗生素IV的突变株 (8). 淀粉被水解 (9). 目的菌落周围褐色圈的直径越大,该菌的糖化酶活力越强,可根据褐色圈的大小筛选出糖化酶活力强的菌株【解析】【分析】纯化细菌:(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单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

84、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详解】(1)平板划线法的划线开始的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故为保证培养基上能均匀地生长出一层脱硫细菌,需将菌液采用涂布平板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操作过程中,与用于计数时的平板接种不同的是:本实验要保证滴加到培养基上的菌液含足够多的脱硫细菌,以缩短培养时间。要对脱硫细菌进行长期保存,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在20的冷冻箱中保存。(2)微生物培养过程中使用的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培养的脱硫细菌被其他外来

85、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脱硫细菌)感染。(3)由于抗生素所在部位出现的白色透明圈大于抗生素I所在部位的透明圈,说明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大于抗生素I,故抗生素I的最低抑制浓度应大于抗生素。透明圈大,说明抗生素对于野生型脱硫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中存在有若干个脱硫细菌的菌落,说明脱硫细菌中已经出现能抵抗抗生素的抗性突变株。(4)用淀粉琼脂培养基培养样品,由于糖化酶的作用,目的菌落周围的淀粉被水解,遇碘后呈褐色圈,而平板的其他部位呈蓝色,所以判断目的菌糖化酶活力强弱及筛选的方法是:目的菌落周围褐色圈的直径越大,该菌的糖化酶活力越强,可根据褐色圈的大小筛选出糖化酶活力强的菌株

86、。【点睛】本题考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要求考生识记微生物培养和分离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44. 根据下面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玫瑰精油是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成分,通常采用装置甲即_法提取。_(填“能”或“不能”)采用此法从薄荷叶中提取薄荷油,理由是_。(2) 装置乙常用于果酒、果醋的制作,在果酒制作时起作用的微生物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相比,不同的结构特点是 _。如果该装置用于制作酸奶,对该装置如何处理?_。(3)装置丙表示的方法为_,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4)提取精油还可采用压榨法,如橘皮精油的提取,橘皮精油提取前需要将橘皮放在石灰水中浸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整个提取过程需

87、要过滤_次。(5)胡萝卜素是一种常用的食用色素,可从产胡萝卜素的酵母菌菌体中提取获得,流程如下: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将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通过_ 进行鉴定。【答案】 (1). 水蒸气蒸馏(水中蒸馏) (2). 能 (3). 因薄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或答都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等性质 (4). 具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 (5). 关闭进气口和排气口 (6). 萃取法 (7). 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容易引起燃烧爆炸 (8). 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9). 两 (10)

88、.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11). 纸层析【解析】【分析】装置甲是水蒸气蒸馏(水中蒸馏)装置,可用于提取某些易挥发植物精油等。装置乙是发酵瓶,可用于微生物的有氧或无氧呼吸。装置丙是萃取装置。【详解】(1)装置甲是水蒸气蒸馏(水中蒸馏)装置。此法可以用于薄荷油的提取,因为荷油与玫瑰精油的化学性质相似或答都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等性质。(2)在果酒制作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酵母菌,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醋酸杆菌不同,酵母菌是真核细胞有细胞核,醋酸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如果该装置用于制作酸奶,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应关闭进气口和排气口。(3)装置丙表示的方法为萃取法,因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故用水浴加热。(4)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要将橘皮放在石灰水中浸泡, 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5)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紧密程度、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提取的胡萝卜素样品可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点睛】植物芳香油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等。具体采用那种方法要根据植物原料的特点来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