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搪塞/塞车拾遗/拾阶而上箪食壶浆/归心似箭B疮疤/创伤 恫吓/荷枪实弹 蒙头转向/蒙头盖脸C弦乐/船舷 滂沱/庞然大物 含英咀华/踽踽独行 D熨帖/意蕴 栖居/栖栖遑遑 椎心泣血/脊椎动物 解析:选D。D项,分别读y/yn,q/x,chu/zhu。A项,分别读s/si,sh/sh,s/ s;B项,分别读chun,h,mn/mn;C项,M分别读xin,pn/pn,j。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一些官员用注水的GDP数据作为政绩,虽然
2、这种行为危害极大,但他们对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仍是乐此不疲。究其原因,一是这些官员试图用虚幻的增长来讨好上级;二是违法成本太低,GDP数字造假被发现后,往往可以以统计失误为由来李代桃僵,造假者一般不会受到问责,最重的处罚也只是给予行政处分。正因为如此,一些造假者才变得更加肆无忌惮。A打肿脸充胖子B. 乐此不彼C. 李代桃僵 D. 肆无忌惮解析:选C。C项,李代桃僵: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此处宜为“推搪”(推脱搪塞)。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墨菲在2011年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半决赛上负于特鲁姆普,赛后墨菲说他比赛时失误
3、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在场观众手机铃声的影响而造成的。B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C网络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得、处理和使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且也增加了筛选的难度。D4月7日晚间日本再遭7.4级地震袭击,福岛核电站周围20公里的撤离区,现在可能有必要扩大范围,因为那是按照最初的短期辐射标准设定的。解析:选D。A项,“主要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B项,搭配不当,“国力的强弱”与“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一致;C项,逻辑问题,“并且”改为“同时”,前后句子是并列关系而非递进关系。4
4、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据史料介绍,唐武宗时期的名相李德裕,著有柳次旧闻、会昌一品集等,_,但对他的一句颇富哲理的名言“正人如松柏,持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依附他物不能起”却早有所闻。A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绩很好,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B他不仅政绩很好,而且有文才,我迄今未曾涉猎他的这些书C他不仅政绩好,而且有文才,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D他不仅有文才,而且政绩很好,对于他的这些书我迄今未曾涉猎解析:选C。C项前句中“文才”与后句中“他的这些书”衔接,后句“我”与后文叙述对象保持一致。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国初群雄事略
5、 钱谦益真,姓何氏,东莞之员冈人,生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部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
6、,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戌,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流毒生民,身死不悔,斯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
7、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诚占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七月乙巳,封何真为东莞伯。(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构:招致B先遣人以书谕真 谕:告诉C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 籍:登记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 诣:前往解析:选A。构:制造。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8、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真躬环甲胄,往擒仲玉以归慨然以生民为念B豪杰之士,乘时而起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C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 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D易乱为治者上也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解析:选C。C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向。A项,以:为连词,前后动作的连接,顺承,可不译;为介词,译为“把”。B项,而:为连词,前者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表转折,译为“却”。D项,者:代词,译为“的人”;为音节助词,用在表时间的词语后补充音节,无实义。7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3分)()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少英伟好书剑予受命南征,顺者抚绥,逆者诛殛真遣
9、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A B C D解析:选B。说何真曾任官职;说何真的外貌和爱好;说的是廖永忠。排除这三项即可。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B元末大乱,广东土匪乘势而起,为抵御土匪的骚扰,何真组织了自己的武装。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解析:选C。C项,“何真不得已”一说误。对何真而言,只要是正统的政权即可,在这个前提下,投降谁并不重要,
10、重要的是百姓安居、安宁。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诚上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解析:断句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内容,考查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文言文停顿常用的语言标志,如“曰”“者”“也”等。答案: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 以表来归之诚/占云/ 令名/德之輿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 以辅我国家。(2)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
11、(3分)译文:_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3分)译文:_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把握关键字词,注意语意畅通。足下:您、你;一介之使:一个使者;安:使安定;景从:像影子那样跟随。答案:怕先生您尚未省悟,就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先生您注意。现如今,皇上平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随形。参考译文:真,姓何,是东莞员冈人,八岁亡父,母亲守节不再嫁人。何真年少时就身材魁伟,喜好书法和剑术。至正年间,岭南强盗四起,在州郡放火抢劫,何真组织起义兵保卫乡里,后来官至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地区元明交战,从岭南到南海都随之动荡不安,何真弃官回归乡里,他满腹感慨,心里只
12、有老百姓。乙未年,乡民王成、陈仲玉作乱,何真请得行省同意,组织义兵剿灭了他们。此役,何真亲自披挂上阵,把陈仲玉活捉回来。癸卯年,海南三山的邵宗愚攻陷了广州,广州守将何深战死,邵宗愚部在城里疯狂烧杀抢掠。何真听说后,率众收复了广州,他的军队军纪严明,广州民众非常高兴。此时,中原局势一片混乱,南北交通断绝,何真更加努力地训练士卒,他们占据关隘,保住了一方的安宁。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领水军直取广东。廖永忠当时在福州,事先派人送信给何真说:“元朝皇帝已经丧失了驾取政权的能力,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趁势而起,有的假借元朝廷的号令指挥一方,有的干脆倚仗强大的军队,肆
13、意妄为,他们横征暴敛,割剧称雄,百姓生灵涂炭,可以说是痛苦到了极点。如今大明皇帝受命于天,正在开创华夏大业,只有两广,遥远荒僻,从未蒙受圣明君主的教化,我奉命南征,归顺者会受到安抚,违逆者将处以极刑。怕先生您尚未省悟,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先生您注意。”于是从海路直取广东。三月甲戌,何真登记辖区各郡县的人口、兵马,钱粮的数目,派使者捧着降表迎接投降。早先,在明将汤和等人平定福建的时候,何真就派使者从海路捧着降表准备向元朝廷投降;正好遇到汤和的军队,于是使者改动了降表,请求向明军投降,并且派人回去向何真汇报。此时,征南将军廖永忠派专人护送何真的使者带着降表到京城。皇上下诏褒奖他,诏书说:“天下动
14、荡的时候,所谓的豪杰有两种人:变动乱为安定的属上等,保护百姓直到天下安定,并且知道应当归顺谁的属次一等。至于据险苟活,残害人民,死不悔改的,就不值一提了。当初,我大军兵临闽越之时,你就诚心归顺,没让我费鞍马之劳,没有流血牺牲,使民众得以安居,你真可谓是识时务者啊。”何真叩头谢恩,说:“当年周武王讨伐残暴,救民于水火,没有预约就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现如今,皇上平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随形。臣本蛮荒之人,近来恰逢动乱,我聚集乡里,只为保命,并无其它意思。现在有幸生逢大明的朗朗乾坤,皇上的光辉无处不在,臣再驽钝,又怎敢违背天意。”皇上说:“手握兵权而不祸害百姓的人,
15、他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他的忠诚。朕欣赏你的忠诚,考虑到江西地邻广东,因此特授你江西行省参政一职,以表彰你归顺的诚心。占词上说:好名声,是用来承载美德的。你的好名声已经够大的了,还需努力提升自己品德,用来辅佐国家。”七月乙巳日,封何真为东莞伯。 10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注】北人:北宋灭亡,李清照从故乡山东济南被迫流落到江南,故称“北人”。(1)这首词以问句“窗前谁种芭蕉树”开头,有什么妙处?词中写出了芭蕉什么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答:_
16、解析:词的开头是一个设问句,意在引起读者的思考,思路自然转换为对芭蕉的描写,为下阕写“伤心”、“愁损北人”埋下伏笔。由上阕描写的语句不难看出芭蕉的特点。答案:首句使用问句,自然而然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这个问句迁怒于庭中芭蕉,埋怨芭蕉给自己带来的折磨,含蓄深沉地表达出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芭蕉的特点是:高大繁茂,蕉心卷缩,蕉叶舒展,脉脉含情。(2)作者在这首词里写到“雨”的意象,她的声声慢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也写到“雨”的意象,这两个“雨”的意象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两首词中都用了“雨”这一意象,也都表达
17、寂寞愁情,从共同的感情基调的角度分析可以,从各自的侧重点的角度分析也行。答案:(示例一)虽然这首词中的雨打在芭蕉上,声声慢中的雨打在梧桐上,但是作者借以传递的感情是相同的,抒发的都是浓浓的凄苦的愁思。雨点无论打在梧桐上或芭蕉上,点点滴滴,滴滴答答,不断地重复,凄清悲凉,在国破家亡、漂泊无依的作者听来都像打在自己的心上,让作者不能自抑,备感伤情。(示例二)不尽相同。声声慢中“雨”的意象虽然也包含着忧国伤时的愁思,但抒发的主要是个人和家庭的悲愁;而这首词“雨”的意象虽然包含着个人和家庭的悲愁,但从“愁损北人”来看,抒发的主要是痛苦难耐的思国怀乡之情。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8、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共6分)(1)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白居易琵琶行(并序)(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李商隐锦瑟)(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李白蜀道难)答案:(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从乐器的角度看,一把好的琵琶,声音好当然是第一位的。但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呢?这实在是个用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述的问题。不过办法总是
19、有的,直接、正面回答不上来,可以用间接、侧面回答,最现成而著名的答案是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句“大珠小珠落玉盘”。然而,“珠落玉盘”所发出的压根就不是“乐音”。那么为什么一千多年来,人们不但认可而且还无数次地引用这句话呢?我想,它至少说出了琵琶在发音上的两个重要特点:弹拨乐器而具有某些打击乐器的发音效果;声音上要具备珠和玉的美学品质。我国历来把“珠”和“玉”视为“珍宝”,或者说它们是中国人“美的理想”。在大自然中,很少有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而“珠”能接近正圆体,这恐怕是珠能引起美感的原因之一,所谓“物以稀为贵”。而“玉”则致密、细腻,是一种“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握在手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
20、感,这里“温”“润”“泽”都带有三点水,这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珠与玉都有一种光彩,这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即所谓东方人的含蓄之美。说“声音上要具备珠与玉的美学品质”,具体地也是笨拙地说,就是声音要具有圆润、饱满、结实、细腻、有分量、有光泽、水灵灵等性质。把一类事物的特性比附到另一类不同的事物上去,或者说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去,这在修辞学上叫“通感”或“移觉”。例如,用“高”“低”和“明亮”“甘甜”来称呼和形容声音。事实上作为听觉对象的声音,并不具有空间上的高低位置以及视觉对象和味觉对象才有的明亮、甘甜的性质,之所以这样
21、来称呼和形容,就是“通感”的原理在起作用。用“珠落玉盘”来描述琵琶的声音,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它不但在制作上,同时也在演奏上为琵琶的基本音质作了“指归”“珠玉之美”。这话也许反过来说更有力,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其发音最具珠玉之美的,是琵琶。其实,单从制作上来要求好的琵琶声音,历来也是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的,那就是行话所说的:“尖”,指高音区的发音明亮;“堂”,指低音区的发音洪亮;“松”,指按弹时发音灵敏,余音强而长;“脆”,指发音清脆;“爆”,指发音坚实而有分量。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因丝弦琵琶的丝弦张力小的缘故,也许在“余韵”和“
22、声势”方面往往会感到不足,所以提出了从字面上看有点矫枉过正的五项标准,尤其是那个“尖”字,越来越难以使人认可,故已有人把它改为“亮”了。但对钢弦琵琶而言,这五条标准怕的不是做不到,而是过了头。所以把这五条标准结合“珠玉之美”这一条来综合考察,对怎样的琵琶声音才算好的理解,应该是有裨益的。12文章开头说难以正面、直接回答什么样的琵琶声是好的,但最后一段又说历来有正面、直接而具体的标准,下面对此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到先抑后扬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长处。B起到以退为进的作用,从而强调“五字标准”的缺陷。C起到正反对比的作用,能够说明“五字标准”的优点。D起到前后比较的作用,能够说
23、明“五字标准”的局限。解析:选D。联系全文可知。13根据全文内容,下面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从“乐音”的角度考虑,以“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并不合适。B浑圆之珠,温润之玉,光彩绚烂,给人以美感,成为中国人“美的理想”。C中国传统的琵琶音乐,文曲讲究余韵,武曲注重声势,故而最具珠玉之美。D与丝弦琵琶相比,钢弦琵琶发音更“尖”、更“脆”,余音更长,声势更大。解析:选C。强加因果。14文中说到了“通感”这一修辞手法,请说出什么是“通感”?并在文中找出一个运用通感的例句。(4分)答:_解析:“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手法,是感觉之间的相通,文中有不少这样的语句,能举出其中一个即可。答案
24、:通感就是把一种感官对象的性质移到另一种感官对象上。例句:玉使人联想起悦耳的“乐音”有“水灵灵”的特性。15“珠落玉盘”用来形容琵琶声能引起美感,原因是什么?(6分)答:_解析:抓住两者之间的相似点分析即可。答案:珠是接近球形正圆体的天成之物,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珠和玉的光彩粗看并不“耀眼”、“逼人”,但细察则“绚烂之极”。浅层是“比喻”以“拟声”,深层是“通感”以“会意”。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紫貂 乔迁猎貂,
25、主猎紫貂。紫貂,俗名大叶子,毛皮珍贵。用紫貂皮制成的裘装,得风则暖,着水不濡,点雪即消。满清王朝规定:非皇室与二品以上王公大臣不得着貂皮。据说,老辈人猎貂,为使貂皮无损,在风雪天赤身裸体躺在有紫貂的山里。紫貂心善,常以体覆盖冰冻之人,使其暖,便被捉。只是,十人捉貂,常十人不得生还。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随着凉意而来的,还有母亲胸腔里那如风匣一般的呼嗒声。老中医的话在三皮耳畔响起:这病,有张貂皮暖着就好了。三皮起身去了猎人四爷家。四爷望着下了决心要去猎貂的三皮,缓缓地从身后拽出一坛陈年老酒来,起了封皮,一股浓烈的酒香立刻溢满
26、屋子。闻着酒香,三皮身子就暖暖的了。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三皮喝了酒,就去了红马山。四爷找到三皮时,三皮都冻僵了,可僵了的三皮没有死,嘴里一口一口地呼着白气呢!一只紫貂像一张小毯子似的把三皮的胸口捂个严严实实。四爷把伏卧在三皮胸口的紫貂拾起,装进蛇皮口袋里。用雪擦了三皮的身体,又用狍皮袄裹了三皮,把三皮背了回来。三皮醒过来,看到了母亲的眼泪和贴在母亲胸口的紫貂皮。三皮说:“紫貂也疼咱母亲呢!”四爷说:“是紫貂知道你有孝心呢!”日军占领东北,各地抗联勇击日寇。一日,一抗联小分队路过,小住。三皮在四爷家里见到抗联队长不住捶腰,嘴里咝咝痛苦呻吟,一问得知,因天寒地冻腰处枪伤疼
27、痛。三皮便对四爷说:“给我坛陈年老酒吧!”四爷含泪而起,亲自斟酒给三皮。三皮顶着风雪上了山。四爷寻上山来,远远便看见了三皮,惊奇万分,感叹不已。躺在雪地上的三皮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貂毯,从头到脚,只留下两个鼻孔出气,数不清多少只紫貂卧在三皮身上四爷热泪长叹:“仁心呢!”三皮参加了抗联。参加了抗联的三皮在一次战斗中被日军俘虏。三皮没熬得住日军的诱惑,成了汉奸。汉奸三皮领着日军找到了抗联小分队的营地,上百条铮铮不屈的汉子血洒黑土。清理抗联物品的时候,日军少佐发现了抗联队长腰间的紫貂皮,惊喜地扯下来。一看,却有四五个枪眼,可惜得哇哇直叫。三皮过来,谄笑着,吹嘘说道:“这还是我猎到的呢”少佐目露神采,
28、寒光闪闪的战刀一指三皮:“你的,再猎一只给我。”三皮惊出了一身冷汗。望着寒光闪闪的战刀,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脱光了衣衫。四爷在山上发现了死去多日、冻得硬邦邦、光条条的三皮。四爷来到三皮跟前,看到三皮胸口处有个碗大的洞。四爷往里面看了看,里面没有了心,早让紫貂掏吃了。 (本文选自小小说精选2011年1月20日)16联系文本,回答小说为何从对“猎貂”的介绍切入?(4分)答:_解析:从小说的内容看,文章写了有关紫貂的故事,那么介绍“猎貂”这是介绍背景,导入故事,是小说的序幕部分。答案:一是交代背景,为情节发展铺垫蓄势;二是借猎貂的方式和结果来塑造人物形象;三是暗示小说主题,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
29、17小说形象鲜明,词意丰富,试举例赏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5分)答:_解析: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应该从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等角度分析。能选取典型的描写进行分析即可。答案:作者使用语言、动作、肖像、细节及环境烘托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如“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此处作者用“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的动作,“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的细节描写,突显了三皮的“孝”。再如“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把对三皮的赞赏之情浓缩在简短语句中,可谓言简意赅,含蕴丰富。18对于这篇小说主人公,有的说是“三皮”,有的说是“紫貂”,请结合
30、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答:_解析: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题目,首先要陈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从不同角度阐述支持这种观点的依据。答案:(示例一)三皮为小说主人公。(1)从篇幅看,三皮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2)从情节看,三皮的三次“猎貂”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3)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这一主题思想。(4)从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皮的作用。(示例二)“紫貂”是主人公。(1)从标题看,小说以“紫貂”为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2)从情节看,“紫貂”贯穿小说始终,两“救”一“掏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3)从主题看,紫貂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
31、地表达了“惩恶扬善”这一主题。(4)从手法看,三皮着墨虽多,只是为了衬托紫貂这一正面形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史铁生:最后的聚会 刘珏欣“米黄色的裤子,咖啡色的条绒夹克,戴着手套的双手就像插在口袋里了。戴着棒球帽,脚下是永远不沾地的皮鞋。”在老朋友老邻居王耀平眼里,这代表“铁哥”的文学青年范儿。这一次,史铁生仍穿着这些,平躺在朝阳医院的临时手推板床上。晚上九点多,武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凌锋赶来,发现他的瞳孔已经渐渐放大。凌锋感叹:“他的角膜真亮啊!” 史夫人陈希米签了一叠器官捐献同意书。还有那亮亮的角膜,凌锋问能捐吗?陈希米忙点头:“完全可以。”史铁生讲过,把能用
32、的器官都捐了。 过一会儿,她起身去旁边病房办捐献器官手续。刚一走,史铁生全身挣扎,心电图立刻乱了。朋友何东赶紧去找陈希米,她回来一弄,史铁生安安静静了。“这事情,医学能解释吗?他俩之间,肯定有一个灵魂交流的世界。”何东说。2010年12月31日3时46分,史铁生在武警总医院停止了心跳呼吸,表情轻柔而安详。还有4天,他就60岁了。 21岁,史铁生下肢彻底瘫痪。他整天用目光在病房的天花板上写两个字:一个是“瘤”,大夫说是肿瘤就比较好办;一个是“死”。他想不是肿瘤就死了吧,也比坐轮椅好。有人劝他:要乐观些,你看生活多么美好。他心里说:玩儿去吧,病又没得在你身上,你有什么不乐观的?从发病到截瘫,史铁生
33、自杀过3次,却因电灯短路而活了下来。轮椅上的史铁生摇出家门,摇去不远处的地坛。那时的地坛荒芜冷落。他渐渐带上了本子和笔,到园子的角落偷偷地写文章。1979年,史铁生第一次发表小说爱情的命运,开始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一条路。生活刚刚展露一点欢颜,要命的尿毒症又来了。“起落架(两条腿)和发动机(两个肾)一起失灵。”史铁生这样说。朋友徐晓记得,史铁生刚得病时被人嘲笑,恨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和他们同归于尽;几年后,再有人嘲笑,他便不再有恨。1983年,史铁生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该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十几家媒体拥到他家,他愁得不知如何躲。但人真的上门来,他又常常不好意思说“不”字了。
34、生病越来越成专业了,每天也就能写两三个小时。即使这样,史铁生在4年里写出了十几万字的病隙碎笔。每天早上9点多,史铁生摇着轮椅到院子的西面,对着一棵玉兰树静静看书。不时有邻居过来打个招呼,或聊两句。对史铁生来说,这是和透析一样重要的透气时间。 他在送给朋友陈村的书上,写道:“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说:“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史铁生爱看体育比赛,最爱刘易斯,说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下辈子有个像他一样健美的躯体。直到刘易斯在奥运会上输给约翰逊,史铁生明白:“上帝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 1月4日,史铁生60
35、岁生日。“与铁生最后的聚会”在北京798时态空间画廊举行。高大的拱顶下,几百人给史铁生过生日。屏幕上放起了史铁生自己拍的视频:陈希米在院子里拄着单拐,系着彩色围巾。史铁生说“往上走,一直往上走,绕回来”,像导演一样。陈希米转回头,眼睛笑得弯弯的,拐杖和围巾一起跳起来,像飞一样。史铁生最喜欢的外甥小水说:“不用悲伤,他已经说过很多次,这是他的节日。”(摘自读者2011年第6期,有删节)19本文采取了倒叙手法,把史铁生的去世放在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解答此题扣住倒叙手法的作用,再注意本文的纪念性文体,可以从文体的特点、情感的需要、表达的需要三方面来作答。答案:文章
36、把史铁生的去世放在开头,更有纪念意义,更能震撼人心。先写史铁生的去世,再追述史铁生的生平事迹,更符合纪念性文章的文体要求。运用倒叙手法,可以避免叙事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20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史铁生为什么这样说?(5分)答:_解析:本题可以结合文章倒数第二段有关语句作答。比如:铁生明白:“上帝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答案:这句话的含意是:世界本来就是不完美的,我不必为我的残疾而遗憾。史铁生这样说的原因有: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疾病占用,明白了生命的常态;从刘易斯在奥运会上输给约翰逊的事
37、情上有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21史铁生作为一名卓有成就的残疾人作家,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史铁生身上最让你心灵震撼的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探究作品的主题和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有较强的主观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答案:第一方面:善良、无私、奉献精神。他生前就决定,把能用的器官都捐了,只要对他人有用,自己就能毫无保留地奉献。第二方面:面对磨难,积极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的坚强精神。面对下肢彻底瘫痪,他曾经想到过自杀,但最终还是坚强地用纸笔撞开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而且获得了越来越大的成功。第三方面:淡泊名利。作品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多家
38、媒体要采访他,他“愁得不知如何躲”。另外还可以从坦然面对死亡,乐观看待人生等角度来阐释。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为号召学生阅读名著,某学生会将开展一次校内名著阅读讨论会,假如你将应邀参加这次活动并发言,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则简短的发言稿。要求:联系你阅读过的名著,谈谈阅读名著的好处。观点鲜明,并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80字以上)答:_ 解析:从题目要求看,开头称呼要得体;观点要鲜明,能联系读过的名著,讲明阅读名著的好处;合理使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答案:(示例)同学们,名著是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从论语学得智慧的思考,
39、从史记中学得严谨的态度。让我们在古今中外名著的海洋中遨游吧!23请自选一个我国古典诗文中的名句,对句中的意蕴进行联想或想象,写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情景或感悟。示例:门前冷落鞍马稀顾客盈门,生意红火。然而,创业当初门前冷落鞍马稀时的孤独与无奈、艰辛与挣扎,仍然留在她的记忆之中。是那一份诚信、执着与坚持,终于使她有了自己的一片天空。答:_解析:根据示例,首先要选出一个适合拓展的名句,然后围绕意蕴进行想象,再现现实生活的情景。答案:(示例一)早岁哪知世事艰:年轻、美丽,已经从母亲的脸上逝去。早岁哪知世事艰,只知不断索取的我,怎么会去关注母亲头上新添的白发,脸上新增的皱纹,和她日渐粗糙的双手!(示例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短暂,生命值得珍视。无数先贤为我们开创光照日月的事业,而伟大的时代为我们开拓生命的价值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有人赞扬松树绝不卑躬屈膝的精神;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松树的不肯低头,才会被大雪压断。请以“屈与伸”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