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2地图与等高线 (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读图1、图2两图,回答12题。1与图2比较,图1表示()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2B城市位于A城市的()A西南方向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图1、图2两图相邻两条纬线间的图上距离近似相等,而实际距离图1为4111千米,图2为2111千米,故图1比图2比例尺小,表示的实地范围大。第2题,从图中可知,A位于(9N,7E)附近,B位于(22.5N,91.5E)附近
2、,故B城市位于A城市的东北方向。答案1.C2D读等高线示意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据此回答第3题。3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 000、1:20 000、1:30 000、1:40 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A BC D解析四幅图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程度也相同,故高程差H相同(见上图)。因为比例尺,故水平距离 L由到在不断增大,因此坡度在不断降低。答案A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了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据此回答第4题。4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
3、,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要突出地形起伏,应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扩大垂直比例尺(或保持垂直比例尺不变而缩小水平比例尺)。图幅变化不影响地形起伏变化。答案B读图,回答56题。5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瀑布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6下列两地间能够开凿渠道自流引水的是()A从乙引水到丙 B从丁引水到乙C从戊引水到甲 D从丁引水到戊56.解析第5题,河流流经陡崖处形成瀑布。甲、乙位于陡崖处,甲处位于山脊,无河流发育;乙处有河流流经,故形成瀑布。第6题,观察选项发现只
4、有从丁引水到戊才属于自流引水。答案5.B6D读沿图1中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2、3,据此回答79题。7该地的地形是()A山峰 B山脊 C山谷D鞍部8地比地()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9地位于地的()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79.解析第7题,EF剖面线海拔逐渐降低,MN剖面线海拔存在一个最高点,两者相结合可判断该地地形为山脊,MN剖面线为过脊线上O点作的剖面线。故选B。第8题,、两地位于EF剖面线上,从两点的位置看地海拔高,结合EF剖面线的起伏状况可以判断地坡度更小。故选B。第9题,地在EF剖面线上,地在MN剖面线上,可以看出地
5、位于地的东北方向。故选A。该题组出错的原因一是看不懂剖面图,不能根据乙、丙图中地势的起伏变化判断地形,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二是对图中各点定位不准确。答案7.B8B9A某市泥石流易发生在下列三项条件都同时具备的地方:河道、陡坡、大量松散土石分布。该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表4。读表、图,据此回答1011题。10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Aa BbCc Dd11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A甲、庚 B丙、庚C乙、丁 D戊、辛1011.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形判读、河流流向、泥石流形成的条件,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出题角度新颖,明显在考查等高线方面的知识,但并没有通过等高线
6、来体现。第10题,根据河流的流向与地势高低的关系,及表中的地形坡度分布规律可知,正确选项是A,根据地形坡度来判断河流的流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1题,泥石流发生在水源充足的河道中,且流经地区土石充足,所以应该把表1和表2叠加,然后再和表4对照,可知戊、辛两地最易发生泥石流。答案10.A11D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13题。12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AKLOP线 BKMOP线CKMNQ线 DKRQ线13拟在K点和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AKRQPT线 BKMNQRT线CKLOPT线 DKST线1213.解析第12题,解答本题的
7、关键是明确分水(脊)线的含义。脊线是等高线向低处弯曲最大处的连线,由此可判断两河的分水(脊)线是KMOP线。第13题,KST线路较长,等高线较稀疏,尤其在靠近山顶K处的KS段,其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坡度较为平缓。答案12.B13D(2011浙江)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学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1415题。14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得知的是()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15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乙、戊1415.解析第14题,台
8、风过后,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得到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但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以求出溪谷的坡度,也可测量堆积物粒径大小。第15题,甲、丙两点位于溪谷中。答案14.D15B二、综合题(共40分)16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字母丁表示的地形是_。(2)山脊线戊的走向大致为_。(3)图中所绘乙、丙两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支流。(4)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建一座水库,坝高为100米,请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5)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路线设计合理,原因是_。答案(1)鞍部(2)南北走向(3)乙(4)略(画在干流两侧100米等高线之间的最窄处
9、)(5)路线的水可以自流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若甲、乙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比例尺为1:10 000 000。欲绘制甲、乙连线剖面图,剖面基线定为5厘米,则其水平比例尺为_。(2)甲、乙连线经过的地区,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米,若剖面图纵坐标轴长4厘米,则其比较合理的垂直比例尺应为_。(3)绘制甲乙剖面图,大约需描画_个点,图中丙处是河流还是山脊?_。(4)结合(1)、(2)题要求,试绘制甲、乙两地之间的地形剖面图。答案(1)1:4 000 000(2)1 5001:37 500(3)14河流(4)见下图1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11年5月5日,阳光灿
10、烂,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材料二“媚尼风景区”略图。(1)图中有三座古寺,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会合,这座古寺是_。(填数码)(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甲和媚河上游乙“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3)丙处的地形是_,该处的海拔高度为_。(4)在图中丁处拟建一水坝(如图中“”所示),水坝建成后,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5)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要去丙山顶,想知道两地的温差,请帮忙计算一下。答案(1)(2)支流甲流经地区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漂流速度快,更加惊险刺激;上游乙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流落差较小,水流平缓,漂流速度慢些。(3)山顶9001 000米(4)(5)两地的温差是4.85.4- 11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