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694KB ,
资源ID:236689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3668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化学卷).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化学卷).doc

1、2011年北京市高考考试说明新课标版-化学卷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科目、时长和分值考试科目考试时长考试满分值语文150分钟150分数学(文/理)120分钟150分英语120分钟150分理科综合150分钟300分文科综合150分钟300分理科综合I试卷结构一、试卷结构和题型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单选),第II卷为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填空

2、、实验、作图、计算、简答等题型。试卷题号学科分值第I卷选择题(单选)120分15生物30分612化学42分1320物理48分第II卷非选择题180分2124物理72分2528化学58分2931生物50分二、分值比例 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科目。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三、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四、组卷 试卷按题型、内容和难度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不同试题尽量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考试内容及要求一、考核目标与要求化学科考试,为了有利于选拔具有学习潜

3、能和创新精神的考生,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测试考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检测考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化学科命题注重测量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1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化学思想方法是对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在中学阶段,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比如“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分类与比较;假说、模型与实验;以及定性与定量、宏观和微观、量变与质变、一般与

4、特殊、分与合等相结合”的哲学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因此对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必须与化学知识的考查结合进行。2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的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

5、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二、考试范围和要求参照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北京卷)化学考试范围涵盖普通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学1、化学2、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5个课程模块的内容,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

6、将上述内容按化学的学科体系和学科特点分为: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五个部分。详细内容和要求列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为了便于考查,将高考化学命题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在“化学知识内容表”中分别用罗马数字I、II、III标出,高层次的要求涵盖低层次的要求。I、II、III的含义分别为:I了解:对化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能够正确复述、再现、辨认或直接使用。II理解(掌握):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其适用条件,能够正确判断、解释和说明有关化学现象和问题,即不仅能

7、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III综合应用:在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的分析、类推或计算,解释、论证一些具体化学问题。化学知识内容表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考试内容要求1化学科学特点(1)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2)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3)根据化学反应的的本质理解物质变化及其能量变化等基本原理和规律(4)了解化学能识别、改变和制备物质IIIIIII2化学研究基本方法(1)运用以实验和推理为基础的科学探究方法,获取事实和证据并解释相关化学问题(2)能用定性和

8、定量、分类与比较等方法研究化学问题IIII3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和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I二、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考试内容要求1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1)识别分子、原子、离子(包括原子团)(2)从组成上对物质进行分类,如: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等(3)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IIIII2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1)熟记元素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与符号、离子符号(2)根据元素的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3)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方法表示物质的组成和结构(4)利用相对原子质

9、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有关计算(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6)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计算(7)能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变化并进行相关计算IIIIIIIIIIII3溶液和胶体(1)了解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利用溶解度表或溶解度曲线,获取相关物质溶解性等信息(3)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进行相关计算(4)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IIIII4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1)了解元素、核素和同位素的含义(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10、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4)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5)通过同一短周期或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实质(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7)通过离子键、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过程认识化学键IIIIIIIII5化学反应与能量(1)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2)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

11、反应(4)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能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5)通过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认识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及其重要应用(6)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根据盖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7)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并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和总反应方程式(8)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在实际中的应用(9)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10)了解金属腐蚀的危害和金属的防护措施IIIIIIIIIIIIIIII6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4)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

12、数的含义,并进行简单计算(5)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6)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7)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实例,了解催化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IIIIIIIIII7电解质溶液(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2)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的概念,并能正确书写电离方程式(3)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4)了解水的电离及离子积常数(5)认识溶液的酸碱性、溶液中c(H+)和c(OH)、pH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6)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7)了解溶液pH的调控在生

13、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重要作用(8)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和盐类水解的应用(9)在理解离子反应本质的基础上,能从离子角度分析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8)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IIIIIIIIIIIIII8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III三、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考试内容要求1常见金属元素(1)能应用金属的活动顺序判断反应并解释相关现象(2)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3)通过生活中常见合金的组成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合金与金属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异IIIII2常见非金属元素(1)根据研究物质的思路和方法,掌握常见非金属

14、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了解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IIII3结合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的实例,了解运用物质性质和反应规律能实现物质间的转化I4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重要作用I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III四、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考试内容要求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1)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征,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及其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3)根据官能团、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等概念,掌握有机物的组成和结构(4)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有机

15、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5)知道有机化合物的某些物理性质与其结构的关系(6)判断和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IIIIIIIII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1)掌握烃(烷、烯、炔、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2)从官能团的角度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并能列举事实说明有机物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3)根据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特点,判断有机反应类型(4)了解天然气、石油液化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应用(5)认识烃及其衍生物在有机合成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IIIIIIII3糖类、油脂、氨基酸和蛋白质(1)了解糖类、油

16、脂、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及其应用(2)认识维生素、食品添加剂和药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3)认识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III4合成高分子化合物(1)掌握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特点(2)能依据合成高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分析其链节和单体(3)了解新型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及其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4)认识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贡献及其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5)了解“白色污染”的处理方法IIIIIII5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运用III五、化学实验基础考试内容要求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I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II3了解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17、和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处理方法I4掌握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II5了解溶液pH的测定方法I6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II7综合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进行常见物质(包括离子)的检验、分离和提纯III8能根据实验要求,做到:(1)设计、评价或改进实验方案(2)采取适当的方法控制实验条件(3)描述实验现象和收集有关数据(4)分析现象和处理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5)识别或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III9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III III参考样题【试题9】(2010年第7题)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A.H2SO4、NaOH腐蚀品 B. CH4、C2H4易燃

18、液体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D.KMnO4、K2Cr2O7氧化剂【试题10】(2006年第8题)已知: 向KMnO4晶体滴加浓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向FeCl2溶液中通入少量实验产生的气体,溶液变黄色; 取实验生成的溶液滴在淀粉KI试纸上,试纸变蓝色。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述实验证明氧化性:MnO4-Cl2Fe3I2 B上述实验中,共有两个氧化还原反应 C实验生成的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D实验证明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试题11】(2009年第8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02,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

19、溶解;再加入Cu(N0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04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04固体,速率不改变【试题12】(2008年第12题)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C.反应至4min时,若HC

20、l浓度为0.12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试题13】(2010年第12题)某温度下,H2(g)CO2(g)H2O(g)CO(g)的平衡常数K。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H2(g)和CO2(g),其起始浓度如右表所示。起始浓度甲乙丙c(H2)/mol/L0.0100.0200.020c(CO2)/mol/L0.0100.0100.02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乙中CO2的转化率大于60B.平衡时,甲中和丙中H2的转化率均是60C.平衡时,

21、丙中c(CO2)是甲中的2倍,是0.012 mol/LD.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试题14】(2008年第5题)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该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不变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试题15】(2010年第10题)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A.

22、0.1 mol/L CH3COOH溶液的pH:CH3COOHCH3COO+H+B.“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2NO2(g) N2O4(g) H0C.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Fe+8H+2NO3=3Fe2+2NO+4H2OD.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32+H2OHCO3+OH【试题16】(2008年第6题)对H2O的电离平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CA.H:Cl: B.26M3+ C. D.【试题17】(2007年第12题)有 Na2CO3溶液 CH3COONa溶液 NaOH溶液各25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

23、是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C若分别加入25mL0.1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试题18】(2009年第11题)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L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CH3COONa与HCl;CH3COONa与NaOH;CH3COONa与NaCl;CH3COONa与NaHC03 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 ApH: Bc(CH3COO一): C溶液中C(H+): Dc(CH3COOH): 【试题19】(2010年第11题)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

24、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D.整个过程涉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试题20】(2006年第5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和汽油都是可再生能源,应大力推广“乙醇汽油” B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C废弃的塑料、金属、纸制品及玻璃都是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 D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试题21】(2010年第8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结构中含有酯基B.顺2丁

25、烯和反丁烯的加氢产物不同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C3H6O3)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试题22】(2007年第5题)将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ETFE,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ETFE分子中可能存在“CH2CH2CF2CF2”的连接方式B合成ETFE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CF2CF2CF2CFCF3n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试题23】(2005年第13题)可用于鉴别以下三种化合

26、物的一组试剂是A乙酰水杨酸 丁香酚 肉桂酸银氨溶液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氯化铁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A 与 B 与 C 与 D 与【试题24】(2007年第11题)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高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C6H5ONa溶液B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Na2SiO3溶液C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D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试题25】(2007年第9

27、题)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D CO、O2 Cl2、CH4 NO2、O2 N2、H2A BC D【试题58】(2008年第25题)菠萝酯是一种具有菠萝香气的食用香料,是化合物甲与苯氧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甲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 。5.8g甲完全燃烧可产生0.3mol CO2和0.3 mol H2O,甲蒸气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29,甲分子中不含甲基,且为链状结构,其结构简式是 。苯氧乙酸有多种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其中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有2种一硝基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是(写出任意2种的结构简式) 。

28、已知:R-CH2-COOH R-ONaR-O-R(R-、R-代表烃基)菠萝酯的合成路线如下:试剂X不可选用的是(选填字母) 。a. CH3COONa溶液 b. NaOH溶液 c. NaHCO3溶液 d.Na丙的结构简式是 ,反应II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IV的化学方程式是 。羟基 CH2=CH-CH2-OH (答对其中任意两个均给分) a c ClCH2COOH 取代反应 【试题59】(2010年第28题)镇痉药物C、化合物N以及高分子树脂的合成路线如下:(1)A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2)A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与H2反应生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3)酯类化合物C的分子式是C15H14O3,其结

29、构简式是。(4)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扁桃酸()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属于甲酸酯且含酚羟基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含亚甲基(CH2)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6)F与M合成高分子树脂的化学方程式是。(7)N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醛基(2)加成反应【试题60】(2009年第25题)丙烯可用于合成是杀除根瘤线虫的农药(分子式为C3H5Br2Cl)和应用广泛的DAP树脂; 已知酯与醇可发生如下酯交换反应:RCOOR+R”OH RCOOR”+ROH (R,R R代表羟基)(1)农药C3H5Br2Cl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上均连有卤原子。A的结构简式是 A 含有

30、的官能团名称是 ;由丙烯生成A的反应类型是 (2)A水解可得到D,该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蒸汽密度是相同状态下甲烷密度的6.25倍,C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碳60%,氢8%,氧32% ,C的结构简式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aC能发生聚合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bC含有两个甲基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有4个 c D催化加氢的产物与B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 d E有芳香气味,易溶于乙醇(5)E的水解产物经分离子最终的到甲醇和B,二者均可循环利用DAP树脂的制备。其中将甲醇与H分离的操作方法是 (6)F的分子式为C10H10O4DAP单体为苯的二元取代物,且两个取代

31、基部处于对位,该单体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两种。D和F反应生成DAP单体的化学方程式(1)CH2=CHCH2Cl 碳碳双键 氯原子 取代反应(2)CH2=CHCH2ClH2O NaOHCH2=CHCH2OHHCl(3)CH3COOCH2CH=CH2(4)acd(5)蒸馏(6)【试题61】(2005年第27题)X、Y、Z、W为按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X可分别与Y、W形成X2Y,X2Y2、XW等共价化合物;Z可分别与Y、W形成Z2Y、Z2Y2、ZW等离子化合物。请回答:(1)Z2Y的化学式是 。(2)Z2Y2与X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如图所示装置,两玻璃管中盛满滴有

32、酚酞溶液的ZW饱和溶液,C()、C()为多孔石墨电极。接通S1后,C()附近溶液变红,两玻璃管中有气体生成。一段时间后(两玻璃管中液面未脱离电极),断开S1,接通S2,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此时:C(I)的电极名称是 (填写正极或负极);C(II)的电极反应式是 。(4)铜屑放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若在稀硫酸中加入X2Y2,铜屑可逐渐溶解,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Na2O(2)2Na2O22H2O4NaOHO2(3)负极 Cl22e2Cl(4)CuH2O22HCu22H2O【试题62】(2007年第26题)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单

33、质X单质Y单质Z共价化合物甲共价化合物乙离子化合物丙已知: 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1)X的电子式是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蒸馏水(滴有酚酞) 在图中方框内绘出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 。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 。(4)n mol丁与n 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 mol乙和另一化合物,该化合物蒸气的

34、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 。NN(1) (2) NH4Cl、Ca(OH)2 (合理答案均给分) NH3H2ONH4OH(3)PCl5(4)P3N3Cl6【试题63】(2006年第26题)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这四种化合物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W的电子式是_。(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

35、,装置V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装置中物质的化学式是_。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V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所需仪器装置是_(从上图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1)(2)HCOOHCOH2O(3)Na2CO3H2SO4Na2SO4CO2H2O或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Na2O2H2O2 I、IV、V(4)2Na2CO3Cl2H2ONaClONaCl2NaHCO3【试题

36、64】(2010年第27题)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试验过程:.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关闭活塞a。(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实验的目的是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得电子能离逐渐减弱。(1) (2)淀粉KI试纸变蓝 (3) (4)打开活塞b

37、,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止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试题65】(2010年第25题)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查阅资料: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抗酸药的有效成分有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硅酸镁铝、磷酸铝、碱式碳酸镁铝。Al3+在pH=5.0时沉淀完全; Mg2+在pH=8.8时开始沉淀,在pH=11.4时沉淀完全。实验过程:I.向化合物X粉末中加入过量盐酸,产生气体A,得到无色溶液。.用铂丝蘸取少量I中所得的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无黄色

38、火焰。.向I中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氨水,调节pH至56,产生白色沉淀B,过滤。.向沉淀B中加过量NaOH溶液,沉淀全部溶解。. 向中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OH溶液,调节pH至12,得到白色沉淀C。(1)I中气全A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的化学式是 。(2)由I、判断X一定不含有的元素是磷、 。(3)中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中B溶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5)沉淀C的化学式是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钠 硅+【试题66】(2009年第27题)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

39、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 mol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0反应,能与NO2反应。 2N02+2NaOH=NaN03+NaN02+H20(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 。(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3)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 中硝酸铜

40、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 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人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试题67】(2009年第26题)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1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出FeS047H2O。 将FeS047H2O配制成溶液。 FeS04溶液与稍过量的NH4HC03溶液混合,得到含FeC03的浊液。 将浊液过滤,用9

41、0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03固体。 煅烧FeC03,得到Fe2O3固体。 已知:NH4HC03在热水中分解。(1)中,加足量的铁屑除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 。(3)中,生成FeC03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FeC0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4)IV中,通过检验SO42-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SO42的操作是 。 (5)已知煅烧FeC03的化学方程式是4FeC03+O2 2Fe203+4C02。现煅烧4640 kg 的FeC03,得到3168 kg产品。

42、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0,则该产品中Fe2O3的质量是 Kg。(摩尔质量gmol-1:FeC03 116 Fe203 160 Fe0 72)【试题68】(2007年第28题)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产品标准GB5461产品等级一级配 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以I计)2050mg/kg分装时期分装企业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Na2SO3稀溶

43、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 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 c.分离出下层液体。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 (3)已知:I22S2O322IS4O62。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 a. 准确称取w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 c.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0mL,恰好反应完全。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

44、是 mol。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mg/kg。(1)1、5、3、3、3、3(2)I2SO32H2O=2ISO422H 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3)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1.01054.2 102/w【试题69】(2010年第26题)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过程: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2)过程: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第一步反应是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1 mol NH(aq)全部氧化成NO(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3)过程:一定条件下,向废水中加入CH3OH,将HNO3还原成N2。若该反应消耗32 gCH3OH转移6 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 废水中的NH3被空气带走,使D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利于除氨(2)放热 H=-273kJ/mol0(反应为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H=-346kJ/mol5:6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